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满养生喝什么茶
2023-07-14 19:29:31 责编:小OO
文档


在小满节气中,我们一般讲究“未病先防”。因为小满节气一般在五月下旬,气温会明显增高,如果贪凉卧睡,可能会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对此要进行预防。

小满养生喝什么茶

麦冬菊花茶

麦冬3g,菊花3g,蜂蜜一勺(糖尿病患者不宜)。上药同放于茶杯内,开水冲泡当茶喝。

功效:滋阴清热,清头明目。

苦瓜茶

苦瓜1条,绿茶10克。取苦瓜一条,放入绿茶10克于杯中,以沸水冲泡,闷半个小时,可频频饮用。

功效:清热解暑,除烦。

荷叶茶

荷叶10克,扁豆花3克。冲开水饮用。

功效:清热解暑。

小满养生喝什么汤

荸荠冰糖藕汤

材料:荸荠250克,藕150克,冰糖适量。

做法:荸荠洗净去皮,藕洗净切小块。沙锅加水适量,将荸荠、藕同入锅内文火煮炖20分钟时,加入如冰糖再炖10分钟,起锅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开胃,止泻固精。

冬瓜草鱼汤

材料:冬瓜500克,草鱼250克,食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净切三角块,草鱼剖净,留尾洗净待用。先用油将草鱼(带尾)煎至金黄色,取沙锅一个,其内放入清水适量,把鱼、冬瓜一同放入沙锅内,先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炖至2小时左右,汤见白色,加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祛风、利湿、除热。

绿豆芽蛤蜊汤

材料:绿豆芽1斤、蛤蜊半斤、豆腐6块、冬瓜皮2斤、清水、盐适量。

做法:将冬瓜皮、蛤蜊洗净,放入快锅内,加入适量水,盖上快锅锅盖,以中大火煮开5分钟后转小火,计时3分钟熄火,浸泡冷水快速排气。绿豆芽洗净,豆腐放入锅中煎至维黄。将绿豆芽及豆腐放入作法1汤中,稍煮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益气和胃,养阴生津。

赤小豆淮山猪腱汤

材料:赤小豆50克,淮山25克,猪腱肉500克,陈皮1/4个,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淮山、陈皮洗净、浸泡,陈皮去瓤;猪腱肉洗净,整块不刀切。将材料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盐、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猪腱肉、节瓜可捞起拌酱油佐餐用。

功效:清热解暑,健脾开胃,利水祛湿。

小满养生吃什么粥

清热祛湿粥

材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芡实20克,赤茯苓15克。做法:将赤茯苓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功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冬瓜粥

材料与做法:将冬瓜500克去皮除瓤,切成小块,粳米100克洗净。少许熟火腿切成碎米状。取锅上火,放入麻油烧热,下葱末炝锅,加入冬瓜、火腿末、清水、粳米,旺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煮至成粥,以盐调味后食用。

功效:清热、养胃、利尿。适用于治疗暑热烦闷、消渴、水肿、淋病等。

薏苡仁粥

材料与做法:将薏苡仁50克洗净,浸泡5小时后捞出,粳米100克洗净备用。取锅放入清水、薏苡仁和粳米,先用旺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熬至粥成。

功效:祛风除湿,利水消肿。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脚气、水肿等。

红枣绿豆粥

材料与做法:取红枣100克,绿豆300克,加水1.5升,明火煮沸后再改文火炖熬,使绿豆酥烂为止,加白糖100克调匀晾凉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祛暑止渴,利尿消肿。

小满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贪凉卧睡起祸端

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我们要特别提出“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在未病先防的养生中仍然强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病理观。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并提出人类必须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才能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中医学还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的因素。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人体的正气不足则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但不否定外界致病因素在特殊情况下的主导作用。因此,“治未病”应该从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止病邪的侵害这两方面入手。

起居养生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则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这是小满时节养生禁忌最主要的一点。

情绪焦躁运势孬

小满时风火相煸,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此时可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下棋、书法、钓鱼等怡养性情,同时也可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生冷食物谨慎食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这可是大家常犯的小满时节养生禁忌。

谨慎生湿助湿的食物

小满后不但天气炎热,出汗较多,雨水也较多,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热利湿、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当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还可以常饮些生脉饮以益气生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