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杖”又称鸠杖首。所谓“鸠杖女那粉”,就是在手杖的顶端做成斑鸠鸟的形状。忠州博来自物馆馆藏的这件汉铜鸠杖首,2000年出土于忠县宣公墓,长14.3厘米,宽4.5厘米,高9.6农使值组岩几矛厘米。鸠杖长弯请觉界居嘴、凸眼、长尾。鸠爪蜷曲,置于筒外两侧,似抓握状。头以下通体刻饰羽毛,笔法细腻,栩栩如生。
鸠杖传说:
把手杖的头做成斑鸠鸟的形状,汉代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中提供了一种解释升宪常然决:据说汉高祖刘邦和项羽打仗,刘邦被打败了,项羽紧追不舍,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刘邦躲藏在灌木丛中。当时正好有一只斑鸠鸟落在树上,而且不断地鸣叫来自。项羽的追兵赶到,理所当然的认为树下无人,否则斑鸠鸟不威东酸氧今钢表胶会自由自在的鸣叫。由于有了斑鸠的掩护,刘邦终于脱了险。等到刘邦当了皇帝,为了纪念这只不同寻常的鸟,所以做了鸠杖用来帮助行走不便的老人。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可信,因为根据出土的文物,早在汉代以前就有鸠杖了。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