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喝茶必懂的八个暗示语
2023-07-01 00:05:40 责编:小OO
文档


1. 小火生香 - 表示茶叶品质优良,需要慢慢沏泡,细心品尝。

2. 发芽期茶 - 可以说明这是一款新鲜茶叶,口感鲜爽。

3. 叶底红 - 可以表示茶叶的发酵度较高,口感丰富。

4. 叶底黄 - 表示此茶叶没有过分的发酵,清香爽口。

5. 高山茶 - 表示茶叶在较高海拔地区种植,口感浓郁爽滑。

6. 野生茶 - 可以说明茶叶采自野生茶树,品质优良,口感清新。

7. 红茶 - 表示此茶叶有一定程度的发酵,口感浓郁。

8. 绿茶 - 表示此茶叶未经发酵,口感清爽。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喝茶必懂的八个暗示语

中国人很含蓄,很多话不会直接说出口,而是用一些动作暗示,这就对我们的礼仪知识很有考验了。

这八句话暗含深意,让你读懂中国茶礼仪,在饮茶活动中才能不吃亏。

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烫,可能会烫伤客人的手,还可能会不小心把茶杯掉落打碎,给客人造成难堪。

倒茶只需倒七分满,留下的三分是人情,是关怀,更是尊重。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人较多的场合,倒茶时可不能乱了顺序。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左右顺序斟茶,或者看客人杯子空了就续茶,而杯子里还有茶的不需要倒。

倒完茶之后,可伸出手做一个“请”的手势,并说:“请喝茶。”

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之外,还得先敬客人,然后再给自家人倒茶。

在场的人全都倒过茶之后,泡茶的主人(也称司炉),才可以给自己倒茶,否则就是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拿杯子时不能随意把杯子在茶盘上摩擦,喝完茶后放下茶杯也要轻,不能发出太大声响,否则会被视为“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五、喝茶皱眉,表示嫌弃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表示嫌弃茶不好喝。

主人若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客人嫌弃自己的茶不好或不合口味。但同时主人也应反省一下是不是没有选对茶,或是自己泡得不好喝。

六、新客到来,要换新茶

在喝茶期间,中途有新的客人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需要立即换更新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

换了茶叶之后,冲泡的茶要先倒给新客,这个时候新客应欣然接受,不需要过多客气,如新客一再推却会显得很不恭敬,叫“却之不恭”。

七、无茶色

主人待茶,冲泡几次之后,茶水从浓到淡,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

“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观察不细致,不会看茶色,也不会察言观色。

八 、暗下逐客令

作为主人,热情待客请人喝茶是理所当然的。但有时因自己的工作关系、身体不适、与客人话不投机,或是客人夜访影响睡眠,这个时候不便明确赶客人走。茶泡淡了之后,故意不换茶叶,即是暗示客人该走了。

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茶桌上的礼仪,是中华优良传统礼仪的一个缩影。不管是作为泡茶的主人,还是喝茶的客人,都要了解这些礼仪。

喝茶的暗语有哪些

喝茶的暗语有哪些

  喝茶的暗语有哪些,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是非常的久远海南的,所以从古至今我们喝茶就有很多的讲究,喝茶不仅有很多的礼仪,还有很多一些暗语,以下为大家分享喝茶的暗语有哪些。

  喝茶的暗语有哪些1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头冲脚惜,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早时做茶用脚踩,怕茶叶有脏不宜喝饮,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暗下逐客令

  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无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欲有某人无茶色。

   茶三酒四踢桃二

  很多地方尤其是是南方人习惯于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于俗语“茶三酒四踢桃二”而来。即茶必三人同喝,酒必四人为伍,游以二人最宜。

  喝茶的暗语有哪些2

   喝茶对茶文化的讲究

  第一,茶叶的基本知识。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

  第二,水的基本知识。学习茶艺,必须懂得水,茶性必发于水,无水何以谈茶?现代唯一的为高端茶艺提供运水的组织”茗泉邮驿“正在将忽略了近3个世纪的”运泉“将中国茶艺推向世界的最高度

  第三,茶艺的技术。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包括茶艺术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收藏等内容。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

  第四,茶艺的礼仪。是指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

  第五,茶艺的规范。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做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赏茶。作为服务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

  第六,悟道。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喝茶的暗语有哪些3

   喝茶的禁忌如下所示:

   1、忌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易伤胃,还会引起头晕乏力,也就是俗称的“醉茶”。但也不要饭后马上就喝,以免加重肾脏负担,最好在饭后1小时左右才喝茶。

   2、忌睡前喝茶

  以免影响睡眠。

   3、忌过度喝茶

  有的人为了减肥,大量喝生普,结果导致指甲凹凸不平,嘴角发炎,还出现了贫血。因为茶有大量鞣酸,鞣酸和铁质结合,形成一种不溶性物质,阻碍铁吸收,因此,大量喝浓茶会让铁流失。

   4、忌用茶水送药

  这可能会影响药效。吃完药一小时内别喝茶。

   5、忌喝变质茶、焦味茶、久泡茶

  因为这些茶中的有用物质已被氧化,作用下降,而且这些茶汤中会存在微生物超标、不卫生等隐患。

   6、忌喝隔夜茶

  因为茶水放置时间太长,容易导致细菌大量生成,变成强刺激性、强氧化物,刺激胃肠,从而产生炎症。

   7、忌喝冷茶、串味茶、烫茶

  最好也不要喝凉了的茶,以防变味,并滋生有害物质。最好也别喝56摄氏度以上的茶,因为经常喝温度高的功夫茶、热粥容易导致食管癌。

   8、少喝浓茶、生茶

  杀青后不经揉捻而直接烘干的青绿茶,容易伤胃,尤其是秋冬季节不要喝新茶、浓茶。如果一定要喝生茶,切忌空腹喝。

品茶的暗语约的都是什么鬼

1、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烫,酒满,热情满,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茶倒七分满,才不会水溢烫手。从来茶道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

2、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茶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

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3、回敬之礼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

喝茶是长辈的,用食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

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喝茶以手语回应,无需觉得拘束内敛

4、轻拿轻放

客人喝茶提杯时,注意要轻拿轻放,最好不要发出响声,否则就被视为对主人的“挑衅”。

5、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要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或“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6、读懂逐客令

主人热情好客,每以好茶待人,但有时有事忙或与客人话不投机,主人会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应抽身告辞,改日再访。

读懂喝茶暗语,才能避免尴尬,更体现了一个人的喝茶礼仪。

老茶鬼的6大喝茶暗语,搞懂了你也能成为喝茶高手

唐朝的《封氏见闻记》中记载着: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着。中国人自古以来对茶有着根深蒂固的喜爱,古人一直把喝茶当做修身养性之道。在当今社会,茶不仅是一种文化,一种养生之道,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我们的在这快速的社会中唯一存留的一份闲适。

日本围棋大师,藤泽秀行先生曾说:“围棋一百,我只知七”棋道如此,茶道又何尝不是呢!“茶漫漫其修远”,好多人喝了三五年茶,才惊觉,自己只摸到了茶道,一丁点皮毛,再放眼望去,我们发现身边许多茶界的老司机,他们总是口吐莲花、出类拔萃,能将喝茶描绘得绘声绘色,情景交融,让人羡慕钦佩,譬如如 “回甘”、“生津”、“喉韵”、“锁喉”、“收敛性”、“挂杯” 等等,有时听起来云里雾里的。其实,这些概念并不神秘,只要搞懂了这六大,老茶鬼们的“喝茶暗语”,你也能在最短的时间,成为一个喝茶高手。

顾名思义就是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所谓苦尽甘来。优质产品在饮后都会立刻喉头泛甘、而后上升扩散到整个口腔,经久不退;但回甘有强有弱、有短有长,一般来说,回甘强则优,但只要可明显感觉出来即可,这种回甘给人感觉是非常自然的;关键在于持久度如何?有些茶叶,茶香、口感等指标都表现不错,但是回甘时间短,基本上喝完就完了,此种茶的等级也不会高到哪去。

指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包括两颊、舌面、舌底。口中生津可以解渴舒顺,滋润口腔。当亚健康状态和身体不舒服时,往往感到口干舌燥,喉头紧锁。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有自然生津的能力。

好茶饮后会有明显的生津效果,即便饮完数个小时、口中之津仍是源源而出、令人感觉十分之美妙,但不是所有茶都这样,只有少数品质好的产品才会有此表现;品质越好,生津时间越为持久。倘若有幸品饮到好茶,你便会发现在饮完数个小时之后,口中都是甘香存留、津液滋生,初接触此茶,多半是久久都难以忘怀……

葡萄酒中的挂杯是指酒液在杯壁中残留的时间,酒液流得越慢,挂杯时间越长,说明酒中糖分越高。而在品茶时提到的挂杯,并非指茶汤挂在杯壁的时间,而是茶香气留在杯壁上的时间,留香时间越持久浓郁,挂杯时间越长,说明茶越好。

简单来说就是喝茶之后,茶汤给喉咙带来的感觉,例如得以滋润,解除喉咙的干涸感。因此喉韵一向最受茶友青睐,对于资深的老茶客来说,喉韵是他们品评茶叶优劣的重要条件。普洱茶的喉韵可分为甘、润、燥三方面。带有强喉韵的茶,绝大多数属于满口回甘的茶。也就是说,茶汤只有在满足了口腔内的味觉刺激之后,才能够深入到喉部甚至产生食道和胃部发热的感觉。

如果茶没有喉韵,咽下茶汤后,所有感觉完全在口腔内就结束了。所以有时我们能听到一些老茶客喝到好茶后,会指指喉咙部分说“感觉茶汤下到这里了”。

“收敛性”这三字用的人多,懂得的人少。其实收敛性跟茶的苦、涩有关,它是苦、涩味转成回甘之间的感知时间的强度。收敛性越强的茶,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后被感知至消退,转成回甘的过程越短;如果收敛性弱,苦涩味在口腔内就会消退得慢或口腔一直都延续着苦涩味。

一款茶入口瞬间,苦涩味会迅速被口腔的感觉器官感知,这种感觉在口腔中会能持续多久,这就要看此款茶的收敛性了。

品茶后,咽喉感到紧缩发痒、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等等不舒服的感觉,可统称为锁喉。让人有锁喉感的茶品质通常不太好,它锁住喉底、上颚发干,舌头发麻,让人难受,建议大家最好避开这样的茶。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想要快速成为喝茶高手,最快的捷径,其实就是常喝茶、多喝茶,喝着喝着就会懂得茶里的道,茶里的人生了。但是喝茶也不是越多越好,盲目喝茶,反而对身体还有害处呢。

那么正常来说,一天喝几杯茶最好呢?正常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每天4~5杯为宜。茶水以淡为好。喜欢喝浓茶的人,每天以喝1~2杯中等浓茶为佳。饮茶过多,体内水分过多会增加心、肾负担。浓茶会使大脑过分兴奋,心跳加快,导致尿频、失眠等。泡茶以沸水冲泡为宜。

这些喝茶规矩你一定要知道

这些喝茶规矩你一定要知道

掌握10条规矩,喝茶不失礼

1.茶七,饭八,酒满盅

“酒满敬客,茶满欺人”,倒酒要倒满,因为酒是凉的,客人接过去不会烫手。而“茶七”指得是由于刚泡好的茶是热的,不宜太满,所以茶杯满到七分为宜,留下三分作人情。

2.壶嘴勿冲人

古代“辞行酒(茶)”,就是当有人要远行时,大家就会以敬酒或敬茶的方式为其送别,把壶嘴冲着即将离别的人,

故此壶嘴冲人代表此人将要离开。所以,我们茶壶在放置的时候,壶嘴不要对着某人,否则代表这个人不受欢迎,有意赶人离开的意思。

3.长幼有序

人多的场合时,喝茶也要有讲究。第一次斟茶时,按照“先老后小”“先尊后卑”的顺序倒茶,而后沏茶则可以不需要按此顺序了。

4.喝茶勿皱眉

到别人家作客,喝茶时注意表情管理。喝茶的时候注意不要皱眉,否则传递出来的信号就是不满,对主人家的嫌弃。

5.新客换新茶

当我们在喝茶的过程中,遇到有新的朋友加入其中。那么就要重新泡茶,新泡好的茶要先请新来的朋友品尝。

6.酒后不宜喝茶

酒后乙醇进入到体内,经肝脏换成乙醛再转换为乙酸。酒后喝浓酒茶后,茶中的茶碱有利尿作用,会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进入肾脏,乙醛对肾脏有刺激作用容易引发肾病。

7.勿再三请茶

在我国旧时有以再三请茶作为送客之语的说法,所以,当朋友来家中作客时,切勿再三劝其喝茶。否则会认为没有交流的话题,劝客人应当告辞。

8.即时添茶换水

与客人沟通交流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多留意客人杯中的情况,当客人的茶已经喝去半杯的时候,应立刻给客人添上,如果客人茶杯中有茶渣应替客人换杯。

9.茶盅不要碰茶盘

请人喝茶时一般公道杯、茶盘双手奉上,客人饮茶后,应轻轻放下公道杯,不宜发出公道杯与茶盘摩擦或发出很大声响。如果声音过大,那就是没有礼貌、挑衅的行为。

10.头道茶不喝

头道茶往往是醒茶的作用,茶汤尚未达到最佳的状态,所以头道茶应当倒掉,否则让客人喝头道茶则是不尊重。当然,一些特殊的茶类除外,比如绿茶、莓茶等,不需要醒茶的。可以和客人说一说头道茶口感更好等。

喝茶是什么暗语

喝茶的意思较多,网络上的梗大多出自于TVB的剧集中,“请你喝茶”的意思是请你去谈话,指的是被请喝茶的人犯了什么错误,同时喝茶也指内心苦闷,想找个人聊天谈心。另外,因为网络上流行有“茶艺女孩”的梗,喝茶还有泡妞的意思。

喝茶的暗语是是什么

1、谈话

喝茶作为台词经常出现在TVB剧集中,如上级对下级说“请你喝茶”,即找你谈话的意思。该种情况通常是下属犯了错或者有什么工作上的失误,需要受到批评,与之相关的词汇还有“请你喝咖啡”。

2、聊天谈心

喝茶在网络上有喝茶谈心的意思,指的是个人陷入了某种无法纾解的情绪中,想找个人说话谈心,得到一定的纾解。另外,喝茶也可能指的只是单纯的无聊,想找个人聊聊天,根据语境不同喝茶的意思有所不同。

3、泡妞

网络上“茶艺女孩”的梗十分流行,指的是清纯甜美、有点小心机,在男性面前温柔可人女孩,而喝茶、泡茶等网络词汇随之而生,逐渐演变为了泡妞、找喜欢的人一起聊天的意思。

喝茶都有哪些专业术语?

我们知道,每个领域都有一套属于这个领域的独特的语言或符号,喝茶这样贴近生活的事情其实也有一套专业术语。

比如懂茶的朋友口中动不动就提到的“回甘”、“生津”、“挂杯”,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喝茶时的一些“专业术语”??

与三五好友一起品茶时说两句,即使是新手,也一定会给朋友“老茶客”的感觉!

茶性

喝到一款茶香浓郁、苦感明显的茶,如果想表达茶的刺激性,这时就可以说:这茶性好强啊!

回甘

可以称之为“苦尽甘来”,指的是入口后苦变为甜的过程。

回甘又快又强的,都是好茶。

生津

简单说就是我们唾液的分泌~

身体健康会自然生津,喝茶后也会有明显的生津效果??茶越好、生津时间越久。

喉韵

喉韵,简单来说就是喝茶之后,茶汤给喉咙带来的感觉。

茶汤入喉后,感到喉部滋润、香韵持久,都可以说是喉韵。

有些老茶客喝到好茶后,就会指指喉咙说“感觉茶汤下到这里了”。

锁喉

品茶后,咽喉感到紧缩发痒、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等等不舒服的感觉,可统称为锁喉。

让人有锁喉感的茶,品质通常不太好,它锁住喉底、上颚发干,舌头发麻,让人难受,建议大家最好避开这样的茶。

挂杯

提起挂杯就容易想到红酒。品鉴红酒时,会晃晃高脚杯看看红酒是否挂杯壁??

然而此挂杯非彼挂杯~

茶的挂杯指的是茶香留在杯壁的时间,留香时间越持久浓郁,挂杯时间越长,说明茶越好!

END

茶知识科普,喝茶的专业术语你知道多少

茶知识科普,喝茶的专业术语你知道多少 

一、喝茶的专业术语

1.茶性: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2.茶质: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3.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

4.生津: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小气泡不断的涌出。

5.茶气:茶叶常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6.香气: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在口腔中,上颚舌、两颊、咽喉间感觉明显。

7.苦、涩: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8.收敛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9.甘韵、甜质:是甘与甜的表达方式。

10.水性: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11.烟熏味:由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它香味。

12.喉韵: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燥。

13.饱满: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14.层次感: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转变。

15.锁喉: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微觉不安、烦躁等。

16.酸味:在揉捻后未晒千,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17.青味: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18.果酸味: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果酸味。

19.水味:在储藏中产生,带有植物腐烂的气味。

20.香气内敛:香气不张扬,其香在水,用心则有,不用心则无。

21.茶水分离: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

22.入口即化: 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喉。

23.爽朗: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齿有清晰感。

24.舌底鸣泉: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

25.药香:百年陈年老茶的共同特征,药香浓郁通常是对老茶香气的最高表达。

茶道喝茶的规矩 喝茶的一些礼貌规矩

1、“茶七,饭八,酒满盅”

在我国的饮茶文化中有“酒满敬客,茶满欺客”之语。“茶七”指的是,主人给客人倒茶时,茶杯以满到七分为宜。这是因为酒凉,客人接过去不会烫手,而茶是热的,如果太满,客人可能会被烫伤,还有可能因烫导致茶杯落地,给客人造成难堪。所以给人倒茶倒七分,留下三分作人情。

2、壶嘴别冲人

放置茶壶时茶嘴不能正对他人。茶嘴对着某人,就表示这个人是不受欢迎的人,有赶人离开的意思。这种说法源于旧时的“辞行酒(茶)”,旧时当有人要远行时,大家以敬酒或敬茶的方式为其送别,把壶嘴冲着将要离开的那个人,故此壶嘴冲人有了此人将要离开的意思。

3、先老后小,座次讲究

在人较多的场合,喝茶的顺序也有讲究。在第一次斟茶时,需要按照“先老后小”“先尊后卑”的顺序来倒茶,到第二遍的时候,则可以不按此顺序了。说完了喝茶的顺序,再来说一说座次的顺序。长辈或客人一般坐在泡茶人的左侧,斟茶时按照从左往右的方向进行。

4、喝茶时别皱眉

去别人家做客喝茶时,不能皱眉。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茶水入口烫而皱眉,但喝茶时皱眉通常传递出一种不满的信息,表示对茶水的不满,对主人家的嫌弃。

5、新客要换新茶

喝茶过程中,如果中途有新的朋友加入,那么就要重新泡茶,新泡好的茶要先请新来的朋友品尝。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