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凤凰茶如何烘焙
2023-06-30 23:37:49 责编:小OO
文档


烘焙凤凰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 筛选:将凤凰茶的残叶和杂质筛选出来,只留下完整的茶叶。

2. 晒青:将筛好的茶叶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晒青,时间一般为2-3个小时。

3. 揉捻:将晒青的茶叶放入篮子中进行揉捻,使茶叶叶片松散,并有利于释放香气。

4. 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发酵房中,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需掌握好温度和湿度,一般时长为6-12小时。

5. 烘焙:在发酵完成后,将茶叶放入烘焙机中进行烘焙,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种类的凤凰茶来进行调整,一般烘焙时间为30-40分钟。

6. 凉干:将烘焙好的茶叶放置在室温下自然凉干,待完全干燥后即可存储或包装。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烘焙过程中需要不停地翻动茶叶,确保茶叶受热均匀,并且防止过烤茶叶。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1、采制,凤凰单枞茶的鲜叶采摘,当新梢出现驻芽,一般采2~5叶。一般在下午2-4时进行,不采露水、雨水叶。

2、晒青,用竹制水筛,放于晒青架上,每筛摊叶0.5kg左右,以不重叠为好。气温在35℃以下适于晒青,当气温在22-28℃时晒10-15分钟,20-25℃时晒20-30分钟;28-33℃时晒10分钟左右,晒青过程尽量不翻叶。晒青叶含水率在70%左右,减重率5-15%,以顶芽下垂、略有青香时为晒青适度。

3、晾青,时先把两三筛晒青叶拼一筛移入室内,摊放静置约1小时后,两筛再并为一筛并轻翻一次。北风天叶层稍厚,防止水分蒸发过快过多。

4、做青,当地又称“浪青”,做青间以室温22-26℃、相对湿度70%以上为好。一般6-7次,全部手工操作。做青全程时间10——12小时,每次做青2——3分钟后要把青叶做成凹形静置1——2小时。过程以闻香气转变为主,叶形叶色为副。清香为优,浊者为次。做青第一、二次叶子散发出青花香,无青草气味;第三、四次青花香较浓,并出现轻微的醇甘味;第五、六次青花香味减退,果花香增浓,叶缘有二成呈角朱红,叶脉透明,叶面起皱呈黄绿色即为做青适度。

5、杀青,当含水量约为68%时做青结束,堆放1小时后,进行炒青。

6、揉捻,一炒一揉。先将茶叶炒至柔软,锅温为140℃-160℃(用茶枝在手指打圈,茶枝不断裂为好)。

7、烘焙,炒后趁热揉至适度条型待烘。烘干用炭火焙笼,分毛火、足火。毛火上叶0.5kg,火温80-90℃,烘约10分钟,5-6成干出烘摊放;足火温度50-60℃,每焙笼摊叶1.5-2kg,2-3小时后足干。含水量3-4%,下烘稍摊放后即可密闭贮藏。

单丛茶反青复焙温度

凤凰单丛茶烘焙方法分为初烘、摊凉、复烘3个阶段。其目的是蒸发叶内多余水分,促使叶内含物起热化、构香作用,增迸和固定品质,以利贮藏。初烘:将揉捻叶置于烘笼内进行第一次初焙,火温要掌握在130~140℃,时间5~10分钟,中间要翻拌两次,翻拌要及时、均匀,摊放厚度不能高于1厘米,烘至六成千则可起焙摊凉。摊凉:1-2小时,摊凉厚度不能高于6厘米,待初烘茶叶凉透,梗叶水分分布均匀为适度。复烘:将初烘叶进行第二次复焙,火温掌握在100℃左右,摊放厚度不能高于6厘米,烘至八成干则可起焙摊凉。最后,进行第三次烘干,火温掌握在70-80℃,烘至足干一般需2-6小时。凤凰单丛茶不能一次烘干。烘干是茶叶品质优劣的关键性环节之一,在烘焙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茶叶变化情况,注意调节温度,初烘火温宜高一些,复烘火温宜低,烘笼上要加盖,以免香气散失。烘焙过程及时翻拌、坚持薄焙,多次烘干,促进茶叶色泽和香气、滋味综合显优。

凤凰单丛茶怎样做法

【茶品类别】:乌龙茶

【产 地】:潮州市凤凰山

【保质期限】:2年

【保存方法】:避光、 密封、防潮、防异味 。

【凤凰单丛制作】:采摘--晒 青--晾 青--(碰青-摇青-静置)--杀青--揉捻--解块--烘焙=(毛茶)→拣掉枝梗-剔去赤叶-再复焙=成品茶。

【凤凰单丛茶-功效】

凤凰单丛茶,属乌龙茶类极品名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滞去腻、 减肥美容等功 效。《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凤凰单枞茶的制作方法

单枞茶制作方法是一种茶叶的制作技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采青、摊青、晒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火、烘干,其特征在于采青时间在晴天午后进行,采摘方法为开面或打头;摊青要及时,按照早采厚摊、后采薄摊的原则,晒青方法是在晴天采用日光晒青和阴天采用加温萎凋;做青包括摇青和凉青,做青过程在凉青间进行;杀青采用燃气炒青机,揉捻由揉捻机进行,烘火在烘培机中进行,烘干在烘培机中进行。优点是研究出一整套栽培制作单从茶的高档茶树品种,加工方法可靠,便于操作,加工制作成功北方单枞茶,填补了北方不产单枞茶的空白,经过有关专家鉴定,其品质优于南方的传统青茶。

一、采摘

凤凰单丛茶的制作程序,是从鲜叶采摘开始的。当新梢出现驻芽,一般采2~5叶。不能过嫩采摘,因鲜叶太嫩,其所含苦涩味物质多;也不能过老采摘,鲜叶粗老,叶细胞老化,纤维素多,制成干茶外形及滋味都差。所以,掌握芽叶生长在一定的成熟度 (嫩对夹叶),适时采摘。

采摘时间。有强烈日光时不采,雨天不采,雾水茶不采的规定。一般于午后开采,当晚加工,制茶均在夜间进行。要选择晴天下午1时至4时。制单极茶,鲜叶一定要经过晒青,晴天采摘有利于晒青。选择下午采摘,对鲜叶晒青有利因素是:下午4时以后,阳光的漫射不强烈,可避免灼伤鲜叶;适宜鲜叶轻度萎凋,水分适度挥发,增进鲜叶有效成分。

鲜叶采摘要求:做到手快、眼快;轻采轻放;松堆、分类隔开;及时晒青。所谓轻采轻放,即采摘时防止折断叶片,避免芽叶损伤;防止叶片在采摘时,被手温传热影响红变。松堆,即采下来的鲜叶不能压实,防止叶温升高;鲜叶采摘后要分类隔开,因茶树品种不一,采下来的茶青有乌叶、白叶、厚叶、薄叶、大叶、小叶之分,应分别置放茶筐,以利于分类加工;采回来的茶青,要及时晒青,如果阳光强烈,或当天采青叶数量多,不能马上晒青的鲜叶,应及时薄摊置放,为晒青程序作准备。

二、晒青

将采来的青叶,利用日光萎凋叫晒青。晒青的目的,是通过阳光照射,便茶青中一部分水分和青草气散发,增强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促进茶青内含物及香气的变化,为后续做青的发酵过程创造条件。这是凤凰单丛优异品质形成的第一个环节。 晒青工序,一定要按各种茶青的叶质情况,合理、均匀晒青。按 '一薄、二轻、二重、一分段'的原则操作。一薄,即晒青时,要做到叶片薄摊不重叠,使茶青叶受阳光照射后,达到水分蒸发一致和叶温一致。二轻,即茎短叶,薄叶片含水分少的应轻晒;在干旱天气,空气湿度小,采摘的青叶要轻晒。二重,即茎叶肥嫩,含水分多的叶片要重晒;在雨后采摘,空气湿度大的要重晒。一分段,即茎长叶多,老叶多的青叶要分段晒,即晒一段时间后,放置阴凉处,让其水分平衡再晒。如果一次重晒,会造成水分失调,形成干茶后,香气不高带苦涩味。 晒青工具:一是用竹蔑编织成的竹筛,茶农们称谓 '水筛',直径约120厘米,边高4厘米,筛孔直径0·66厘米,用于摊放鲜叶。每水筛摊放鲜叶约0·5公斤,摊放厚度越薄越好。晒青工具之二有晒青架,架高80~90厘米,宽约80厘米,用于承放多层水筛。晒青架应置于厂房外阳光充足处,薄摊好的茶青叶置于水筛中,承放在晒青架上,让阳光照射,不宜翻动。

制作凤凰单丛茶凤凰单丛,晒青最佳时间为下午4时至5时,掌握晒青时间长短,应视叶张的厚薄、含水量多少、阳光强弱等因素来决定。在气温25℃左右条件下,晒青时间约15~20分钟。在生产中,制茶能手凭综合经验,掌握晒青程度。 晒青程度要掌握:1.叶片失去原有鲜绿光泽,转为暗绿色;2.青叶基本贴筛,叶质柔软已失去弹性;3.茶青略有水香形成;4.茶青失水率约为10%~15%左右。 晒青工序注意事项有:1.阳光强烈时不能晒青,避免灼伤叶片;(2)避免晒青不足或晒青过度。晒青不足时,茶青含水量过多,少数叶张会变软,多数叶张呈紧张状态,导致成茶青条多,滋味苦涩;若晒青过度,因叶子失水过多,部分嫩叶会变红起皱,茶青就会还阳不起来,导致晾青时叶子不能恢复紧张状态,影响下一步的生化变化。

三、晾青

将晒青后的茶青连同水筛搬迸室内晾青架上,放在阴凉通风透气的地方,使叶子散发热气,降低叶温和平衡调节叶内的水分,以恢复叶子的紧张状态,称为晾青。 随着晾青时间增长,叶子又会呈萎凋状态。晾青 ,要做到薄摊,即一般青叶堆摊厚度不高于3厘米,如果堆摊过高,会造成叶温升高而致发酵加快,出现早吐香现象。

四、做青

做青是香气形成关键的工序,关系至成茶香气的鲜爽高低,滋味的浓郁淡薄。做青是由碰青、摇青和静置3个过程往返交替数次进行。在整个做青过程。要密切关注青叶回青、发酵吐香、红边状况,结合当天温湿度气候,看茶做青。这是一个积聚相当丰富经验的综合判断,许多制茶能手,是以铁棒磨针之工夫,非一日之功。 做青间要求室温20℃左右,相对湿度以80%为宜。碰青原理是:用双手从筛底抱叶子上下抖动,使茶青相互碰击,起到磨擦叶缘细胞,产生发酵作用。在多次碰青过程中,青叶的气味从青草气味→青香气味→青花香味→逐渐转为凤凰单丛茶各品种特有的自然花香微轻香气。 碰青的原则:必须视原料、品种、时间、晒青程度和天气情况而灵活掌握。碰青次数,一般是5次。每次碰青后,通过静置,会产生回青状态。在整个做青工序,以感官判断'看青碰青',一般掌握手的力度应先轻后重,次数由少到多,叶片摊放先薄后厚的原则。

做青工序技术性较强,有五个关键问题细述如下:1·夜间进行做青 在夜间做青的茶叶,通常是在下午一时左右开始采摘的鲜叶,具备的水分较平衡,有效物质多;夜间空气温度大,有利于茶叶的回青;二是夜间气温低,便于制茶操作,凤凰人的思想有一个概念,‘过夜'是好茶,因而,在操作方面比较细致,综合这几个因素,在夜间进行做青较有利于白天制作。2·做青工序中,要考虑如何保证茶青回青茶青在碰青后如果不能按时回青,其制成的干茶一定带苦涩味。茶青的回青原理是:在晒青过程中,叶片受日光照射水分消失快,而枝条叶脉水分消失慢,形成叶片与枝条的含水量不同。在碰青过程中,通过振动刺激,枝条叶脉的水分在循环流动,不断补充到叶片细胞中,使枝、叶水分协调平衡,形成茶叶的回青。通过水分的相互间流动,把枝条叶脉里所含的有效成分,输送到叶片细胞,同时,可减少苦涩味。因此,在做青过程中,一定要解决好水分的平衡,达到按时回青,在正常的加工中,通过第三次碰青,就要达到回青。3.做青叶吐香时间的掌握关系到成茶的香气高低,品质优次 做青过程中,常出现先吐香,慢吐香,不吐香的现象,而相应制成的干茶香气表现为香气不高、不清、无香。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引起茶青的发酵,在操作过程中温度愈高,芳香物质的分解越快,形成先吐香,相反就慢。所以,在做青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气温操作,控制做青叶适时吐香。 在第三、四次碰青、静置阶段,感觉香气转变明显加快,从淡淡的水香逐渐转微花香至花香显露。此时,是转接下一工序的邻界点。随着做青、杀青、揉捻、烘干过程,品种的自然香型特征越发明显。4·做青叶的红边程度,是判断发酵的依据 其原理是,在碰青过程,给予茶青一定力度的碰损,使边缘叶细胞在酶的活动下,氧化而形成红边状态。其发酵适度与否,直接影响茶叶的质量。在碰青过程中,如果红边不够就要通过摇青,给予一定的力度磨擦叶片边缘;如果红边过多,就要减少摇青力度,控制氧化。  5·发酵过程,必须有一定的适宜温度 正常20℃左右,是制好茶的最佳温度。如果气温偏低,就必须把摇青时间延长,反之,温度过高,应把青叶松堆、薄摊,降低叶温,控制叶发酵在做青过程中,如果遇到北风干燥天气,室内湿度低,影响青叶回青。此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保持一定湿度,控制青叶水分消失过快。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茶产业的进步。今天,一部分凤凰茶农,应用现代空调设备,保证做青过程的温湿度适宜,精心加工各种香型的名优单丛茶。

加工过程中,做青 (摇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青叶的回青阶段,就是从第一、第二次碰青之间,每次间隔时间掌握 1·5~2小时,在这过程中重点解决青叶回青。 在操作时要均匀,轻碰,松放、薄摊。青叶经过晒青后水分消失,形成柔软状态。如果碰青力度重,易使叶脉和叶细胞断折破损,影响水分循环补充,形成水分失调,不利于回青。 青叶的发酵阶段为第二阶段。第三次碰青到杀青,每次碰青间隔时间掌握2~2·5小时,这一过程重点注意发酵、吐香、红边现象。 在正常情况下,青叶从第三次碰青时就出现吐香,如没有出现吐香,就是温度偏低,发酵慢。应采取措施提高温度,加快发酵吐香。另外,从第三次碰青时青叶开始出现轻微红边状态。第四和第五次碰青后,两手紧握筛沿,用力做回旋转动,使叶梢在筛面作圆周旋转与上下跳动,使叶与叶之间相互碰撞、叶片与筛蔑相互磨擦,这就叫摇青。 通过五次碰青后,发酵程度已达到出现红边,叶形呈汤匙状,香气显清花香味,即为碰青、摇青适度。

五、杀青

杀青,也叫炒青。杀青的目的,是用高温抑制做青叶的酶促氧化,控制茶叶色、香、味的形成。 杀青方法:手工杀青,用口径72~76厘米的平锅或斜锅,锅温掌握在200℃左右,青叶投人锅时,发出均匀的响声。每锅投叶量1·5~2公斤。通过均匀翻动,开始以扬炒,让其青臭味挥发,以后转为闷炒,防止水分蒸发太多。炒至叶色渐变浅绿,略呈,叶面完全失去光泽;无青臭气味,气味变成微花香(品种香),即为杀青适度。目前,机械杀青在凤凰茶区己广泛应用,制茶能手不用打开杀青锅门,以贴近锅旁嗅闻气味,即可判断杀青适度出锅时间。 杀青工序注意事项有: (1)乌叶与白叶要分开杀青,根据青叶不同形态、茎细嫩、叶质厚薄、含水量的不一,掌握时间及火温要求应不同。 (2)火温控制适当,温度应先高后低,防止青叶烧焦。扬炒时间不宜太长,防止出现失水太多,叶片干枯、碎裂。火温不宜太低,闷炒时间不宜太长,防止出现叶片氧化红变。杀青适度的叶质柔软,便于揉捻成条做形。

六、揉捻

揉捻的目的:是使茶条成型,外型美观;使叶细胞破碎,茶叶内含物渗出黏附于叶面,经过生化作用,使茶叶色泽油润,滋味浓醇、汤色艳亮、耐冲泡。 揉捻过程的掌握要领如下: (1)青叶出锅后,应稍透散水气,随即进行温揉,温揉叶质柔软易卷曲成条造型。 (2)揉捻的力度应掌握先轻后重,宜逐渐加压,以揉出茶汁为适度,不宜用力过重。

七、烘焙

凤凰单丛茶烘焙方法分为初烘、摊凉、复烘3个阶段。其目的是蒸发叶内多余水分,促使叶内含物起热化、构香作用,增迸和固定品质,以利贮藏。 初烘:将揉捻叶置于烘笼内进行第一次初焙,火温要掌握在130~140℃,时间5~10分钟,中间要翻拌两次,翻拌要及时、均匀,摊放厚度不能高于1厘米,烘至六成千则可起焙摊凉。 摊凉:1—2小时,摊凉厚度不能高于6厘米,待初烘茶叶凉透,梗叶水分分布均匀为适度。 复烘:将初烘叶进行第二次复焙,火温掌握在100℃左右,摊放厚度不能高于6厘米,烘至八成干则可起焙摊凉。 最后,进行第三次烘干,火温掌握在70—80℃,烘至足干一般需2-6小时。 凤凰单丛茶不能一次烘干。烘干是茶叶品质优劣的关键性环节之一,在烘焙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茶叶变化情况,注意调节温度,初烘火温宜高一些,复烘火温宜低,烘笼上要加盖,以免香气散失。烘焙过程及时翻拌、坚持薄焙,多次烘干,促进茶叶色泽和香气、滋味综合显优。

八、贮藏

烘干完成茶叶要摊凉后及时贮藏,防止吸湿和生杂味。贮藏时包装物应不带其他杂味并起防潮作用,装后置于干燥处。凤凰茶农制作好转人存库产品的保管方法,是用白布袋内衬塑料袋,或用大铁锌桶或不锈钢桶贮装,可起到防光和防潮作用。用于销售包装的产品,用双层纸包装成长方立体型半斤装、2两装等,广东群众和许多海外侨胞,熟悉这种世俗沿袭的传统产品,亲切地称谓为'枕头包'。看着茶农们包装这种 '枕头包'单丛,犹如在观赏工艺造型。他们不用模具,就凭一双手,灵巧飞快地折叠出棱角分明,似如统一从模具出来一样,形状整齐的'枕头包'。这种包装产品虽然朴实无华,但是,许多外地的茶商或销售商,要完成这种包装形式,确是 '无从下手',需要用木模配置,才能一般整齐。 今天,凤凰人在保留传统包装的同时,开发出一系列防光、防潮、无异味的新型包装,有用于礼品的罐装产品,铝薄袋、小泡装(当然,单丛茶易碎,小泡袋不适用)等等。在市场上广为畅销。(3)如外形不壮直紧结,要进行第二次复炒、复揉以增强外形条索紧结。 (4)揉捻过程,避免叶温升高,防止水闷产生。揉好的茶叶要及时拆松、薄摊,并及时进行烘焙,防止茶叶继续氧化,导致成茶滋味欠爽,汤色暗红。

茶叶烘焙提香的方法

想要用烘焙的方法让茶叶提香,我们就要注意茶叶的选择、蒸茶的步骤、辉锅的手法和注意事项等。茶叶选用品种较香的冷藏茶叶,摊放在蒸房里,68-75摄氏度蒸4-6分钟,65摄氏度下辉锅8-10分钟后再次辉锅4-6分钟即可。

茶叶怎么烘焙提香

1、茶叶选择

我们首先要选取其品种香味就较为浓郁的茶叶,将其从冷藏库中取出后,在室内放置6-8小时,打开包装袋,筛选出其中的残片、枯片等不合格的茶叶并丢弃,留下合格的茶叶在簸箕上摊放20-32小时左右即可。

2、蒸茶冷却

我们在将茶叶进行了长时间的摊放之后,就要把簸箕放入蒸房内,在压力为1-2Mpa,温度稳定在68-75摄氏度之间的情况下,对茶叶进行蒸茶的步骤,大约持续4-6分钟即可,取出后在室内放置冷却至室温。

3、辉锅控温

在茶叶烘焙提香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对茶叶进行辉锅处理。第一次辉锅时,我们要将温度控制在62-65摄氏度之间,时间控制在8-10分钟,第二次辉锅温度则为66-68摄氏度之间,时间约为4-6分钟。

4、注意事项

在摊晒茶叶时,厚度约为2-4厘米即可,而在蒸茶过后的摊晒过程中,我们要不时翻动茶叶以帮助散热,辉锅时则要注意全程要以翻动、旋转的手法交替炒制,动作尽量轻柔舒缓,这样才能催发茶叶本身的香气。

单丛茶是如何做的 凤凰单丛茶制作步骤

1、单丛春茶最为鲜、夏茶最为涩、秋冬两季较为香。凤凰的单丛一年只采一季春茶,茶树经过一个冬季,存贮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叶肉肥厚。采摘时间选择晴天下午1时至4时最好,从鲜叶采摘开始,当新梢出现驻牙,一般采2-3叶。鲜叶采摘要轻拿轻放、松堆分类隔开,采回的叶子要及时制茶,注意保鲜。

2、检测:凤凰单丛在鲜叶采摘后,加工前要进行两轮检测,工厂的定性检测:对于茶叶规格品质不达标的鲜叶坚决淘汰。专业机构的定量检测:通过华农专业人员及专业检测仪器对鲜叶进行农残、重金属、有害物质等一系列的检测,对于不达标的鲜叶坚决淘汰。坚持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好茶。

3、晒青:单丛茶晒青最佳时间为下午4时至5时,合理、均匀晒青,按一薄、二轻、二重、一分段的原则操作。使鲜叶轻度萎凋、水分适度挥发,晒到鲜叶触手柔软、青绿色变成暗绿色。根据气温不同,调整晒青时间。20℃-26℃,晒20-30分钟。28℃-33℃,晒10-15分钟。

4、晾青: 薄摊叶子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叶子散发热气,降低叶温和平衡调节叶内的水分,以恢复叶子紧张的状态。

5、做青:是单丛茶香气形成的关键工序。做青温度要求在20℃左右,用手指尖摇使叶片相互摩擦促使氧化,形成绿叶染金边,持续进行16-18小时,每次摇青3-5分钟,每隔120分钟摇一次,6-7次往复。

6、杀青:目的是用高温抑制做青的酶促氧化,控制茶叶色、香、味的形成。单丛茶杀青最重要的是火候,锅温控制180℃-220℃,要在香气最适宜的温度进行杀青,才能保证制茶的香气与韧度。

7、揉捻:目的是使茶条成型,外型美观,使叶细胞破碎,单丛茶茶叶内含物渗出黏附于叶面,经过生化作用,是茶叶色泽油润,滋味浓稠、汤色艳亮。揉捻需要掌握轻、重、抖松的用力技巧。

8、初焙:将揉捻叶置于烘笼内进行一次初焙,火温要掌握在110℃,时间5-10分钟,中间要翻搅两次,翻拌要及时、均匀,摊放厚度不能高于一厘米,烘至6成干可起焙摊凉。

9、复焙:将初焙叶进行第二次复焙,火温掌握在100℃左右,摊放厚度不能高于6厘米,烘至八成干则可起焙摊凉。最后进行第三次烘干,火纹掌握在85-90℃。烘至足干,足干的茶叶含水量保持在7%左右。

9、拼配:由品茶师采用不同山头、不同海拔、不同茶种进行调小样,经过品茶,确定样品,然后进行拼配。保证品质,让口味趋同,更加丰富,配制出口感丰富、山韵、蜜韵突出,香气饱满,回甘持久,喉韵舒坦的标准好茶。

10、三选(色选、风选、手选):凤凰单丛茶经过色选、风选、手选,挑拣制作过程中的茶梗、茶果、老茶片、不成型烘焙过度的茶叶,去沥存金,坚守品质。

11、炭焙:炭火烘焙,通过炭焙增加天然的木香,提高香气饱满度,减少茶叶水分,延长茶叶的存放时间。经过22小时的炭火烘焙改变茶性,使茶性转温,常喝有助于暖胃,适合大多数人群饮用。

12、褪火:装铁罐里密封静置2-3个月。

13、挑拣:人工挑拣制作过程中的不符合标准的茶叶,去掉品质不高的,留下的都是高品质的上等茶叶,费时费力,只为坚守品质。

凤凰茶的功效和作用_凤凰茶的知识

凤凰茶:即凤凰单枞茶,是青茶品种之一,归于乌龙茶类,属于半发酵茶,是全国六大茶类之一。有700多年的生产历史,源远流长,声誉远播。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凤凰茶的功效和作用_凤凰茶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目录

凤凰单丛茶

凤凰茶的功效和作用

凤凰茶的冲泡 方法

凤凰单丛茶

凤凰单丛茶,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凤凰单丛茶出产于凤凰镇,因凤凰山而得名。相传南宋末年,宋帝卫王逃路经乌岽山,口渴难忍,山民献红茵茶汤,饮后生津止渴,赐名为“宋茶”,后人称“宋种”。还有“凤凰鸟闻知宋帝口渴,口衔茶枝赐茶”的 传说 ,因此又称“鸟嘴茶”。至清同治、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为提高茶叶品质,人们通过观察鉴定,实行单株采摘、单株制茶、单株销售方法,将优异单株分离培植,并冠以树名。当时有一万多株优异古茶树均行单株采制法,故称凤凰单丛茶。

凤凰单丛茶的采摘初制工艺,是手工或手工与机械生产相结合。制作过程是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 烘焙 6道工序。按照制作工艺,可将其划分为肉桂香、黄枝香、蜜兰香等十大型号80多个品系。

成品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具独特的山韵。凤凰单丛茶形美、色翠、香郁、味甘,有诗云“愿充凤凰茶山客,不作杏花醉里仙”。

2010年04月0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凤凰单丛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凤凰茶的功效和作用

一、防癌症

1998年6月15日《健康报》(记者郑远翔)报道:不久前,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毒理和化学研究室副研究员韩驰和她的助手徐勇,进行茶叶在动物体内的抑癌试验。他们分别给大白鼠喂凤凰单枞茶等五种茶,同时给予喂人工合成的纯度大于99.8%的致癌物甲基卡基亚硝胶。三个月后,大白鼠食道癌发生率为42-67%,患癌鼠平均瘤数为2.2-3个。而未 饮茶 的大白鼠食道癌发病率为90%,患癌鼠平均瘤数为5.2个,五种茶叶抑癌效果为凤凰单枞茶最佳。与此同时,他们还进行另一种试验,即用亚纳和甲基卡胶做致癌前体物,结果发现,饮茶组的大白鼠无一发生食道癌,未饮茶组发生率为100%。这一结果证明,茶叶可全部阻断亚硝胶的体内内源性的形成。

二、降血脂

1981年,日本和洋女子大学宫川丰美和川村一男教授,就凤凰单枞茶对动物脂肪代谢的影响进行试验,证明能显著抑制血中胆固醇及中性脂肪的增加。1983年,省中医药研究所观察了一组血中胆固醇较高的病人,在停用各种降脂药物的情况下,每日上下午两次饮用凤凰单枞茶,连续24周后,病人血中胆固醇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进一步的动物试验表明,凤凰单枞茶有防止和减轻血中脂质在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饮用凤凰单枞茶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红细胞集聚,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液流动性,改善微循环。这对于防止血管病变,血管内血栓形成以及中医瘀血症均有积极意义。此外,体外血栓形成试验,也表明凤凰单枞茶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三、抗衰老

1983年,省中医药研究所进行抗衰老试验表明,他们分别加喂凤凰单枞茶和维生素E的两组动物,肝脏内脂质过氧化均明显减少,这说凤凰单枞茶茶和维生素E一样有抗衰老功效。人体试验还表明,在每日内服足量维生素C情况下,饮用凤凰单枞茶可以使血中维生素C含量持较高水平,尿中维生素C排出量减少,而维生素C的抗衰老作用早已被研究证明。因此,饮用凤凰单枞茶可以从多方面增强人体抗衰老能力。

<<<

凤凰茶的冲泡方法

冲泡单枞茶和其他茶有一定区别,而且冲泡难度要大一些,手法上也更加讲究,如果冲泡不如法,容易苦涩,有违茶道。

冲泡单枞茶的最大特点,可用一个“快”字来 总结 :投茶快,洗茶快,出汤快。

单枞的投茶量一般应控制在6—7分满,水沸后冲瓯烫盏,然后投茶。投茶后不摇香,略略覆盖即可。洗茶要快,可用“刻不容缓”来形容。

煎水泡茶如同做文一样,也要讲究起承转合;如同泼墨一样,也要讲究浓淡干湿;如同抚琴一样,也要讲究轻重缓急;如同参禅一样,也要讲究明心见性。冲泡单枞茶时投茶、洗茶一定要快而且轻,这样才能发茶香、益茶味,才能顺茶理、尽茶情。

单枞茶出汤也要快。第一水不超过3秒,第二水不超过5秒,至第六水时不超过30秒。这样冲泡出的茶汤不苦不涩,品饮最宜。由于出汤快,所以从一水直至七六水,中间不用换水或再加热,可一壶水一冲到底,可谓畅快淋漓。

<<< 凤凰茶的功效和作用知识相关 文章 :

★ 凤凰茶的功效和作用

★ 喝凤凰茶有什么功效

★ 凤凰茶的特色文化

★ 如何饮用凤凰单丛茶

★ 凤凰单丛茶有什么功效

★ 凤凰单枞茶的功效和冲泡方法

★ 茶叶的功效作用以及种类识别

★ 凤凰单丛茶有什么功效

★ 关于茶的基本知识整理学习

★ 制作凤凰单丛茶技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a4b756339138199b385beb6d5bb4e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正宗花茶的制作方法

1、预焙茶胚:首先将做为基底茶(茶胚)的毛茶进行烘焙,除去茶中之杂味、菁味,让基底茶的茶气得以更为纯粹鲜明。烘焙完成后,尚需静置冷却,依天候放置 3~7 日待其退去火味,才算完成茶胚。

  2、筛花:刚采收好的花并不能马上使用,必须保持湿度与通风度,等到花苞开始绽放、花香即将最盛之前,快速地以手工方式挑去会产生杂味的茎、叶、花萼等部位,并筛除已有现象的花瓣花蕊,这样才能确保最后花茶成品的香味与口感不受影响。

  3、发酵:将筛好的花与茶胚以一层花一层茶的次序分层拼和,并静置使其自然发酵,让盛开的花香与花汁直接被茶叶吸收。此步骤需八小时以上,确切时间依花种与气温而异。发酵过程的好坏,会影响花茶的香气与甜度,发酵不足则茶无花气,发酵过度则容易。

  4、窨香:发酵完成后,需先将花与茶重新分离,再依比例混合共同烘焙。窨香手续目的是要更进一步地让花香充分释放,使茶叶能完整吸收所有精华。同时,藉由烘焙时的温度带走发酵时产生的水份,防止茶叶变质。

  5、起花:结束窨香烘焙时,花的芳香与甜份均被茶叶所吸收,花本身闻来虽有焦香味,但经冲泡后会产生苦涩口感,必须手工将花筛除。而起花的手续,也是正统窨制花茶不见花却又称花茶的原因。

  6、提香:起花后的花茶会静置数日待其退去火味。由于此时花茶的花香容易过于强烈而丧失茶胚的香气特色,因此会将挑去花株的花茶再做一次烘焙提香,让茶气与花香取得平衡。

  7、成品:经提香后的花茶再度静置约七天,待烘焙时所产生的火味完全退去。在包装前,烘茶师会先试饮,确认花茶的香气与口感符合自家口味,方才进行包装成品。如果茶气不足,就得再次进行提香。

你喝过凤凰单丛茶吗?

凤凰单丛茶 凤凰单枞,属乌龙茶类。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凤凰山。该区濒临东海,气候温暖,雨水充足,茶树均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终年云雾弥漫,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在20℃左右,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深厚,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茶树的发育与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凤凰山茶农,富有选种种植经验,现在尚存的3000余株单枞大茶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性状奇特,品质优良,单株高大如榕,每株年产干茶10余公斤。

采制工艺与茶品特性:单枞茶,系在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拔优良单株茶树,经培育、采摘、加工而成。因成茶香气、滋味的差异,当地习惯将单枞茶按香型分为黄枝香、芝兰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多种。因此,单枞茶实行分株单采,当新茶芽萌发至小开面时(即出现驻芽),即按一芽、二三叶标准,用骑马采茶手法采下,轻放于茶罗内。有强烈日光时不采,雨天不采,雾水茶不采的规定。一般于午后开采,当晚加工,制茶均在夜间进行。经晒青、晾青、碰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历时10小时制成成品茶。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具有独特的山韵品格。

凤凰单枞的产销历史已有900余年。1955、1982、1986年获商业部全国优质名茶称号,1986年在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被评为乌龙茶之首。1990年由汕头市茶叶进出口公司潮州分公司生产的金帆牌凤凰单枞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19年农牧渔业部在西安召开的名茶评比会上获名茶金杯奖。1991年在“中国杭州国际文化节”上荣获“文化名茶奖杯”。在国内主销闽、粤,出口日本、新加坡、泰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凤凰单丛正宗产地以有"潮汕屋脊"之称的凤凰山东南坡为主,分布在海拔500公尺以上的乌崇山、乌譬山、竹竿山、大质山、万峰山、双譬山等潮州东北部地区。凤凰单丛茶的采制,以特早熟种的白叶单丛最先开锣,在春分(3月20日)前后陆续开采,这是一种蜜兰春型的高档茶,有岭头单丛茶、乌东蜜兰香单丛、金奖工夫白叶茶等品种。毛茶制成后,再经过有10天的精制,即4月初可上市。

清明(4月4日)前后早熟种单丛开始采摘,有肉桂香单丛、金玉兰、蛤股捞等。单丛茶采制旺季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大部分老名丛茶都在这段时间采摘,有宋种1号、黄桅香2号、芝兰香及各种特殊香型茶。

宋种1号,是凤凰茶区现存最古老的一株茶树,生长在海拔约1150米乌岽李仔坪村,树龄在600年以上。该株系已经有批量扦插繁殖,形成宋种1号的无性繁殖后代。成茶条索重实紧结,色泽乌褐油润,汤色金黄,香气浓郁,滋味醇厚。茶丛韵味独特,回甘力强,耐冲泡,是单丛中的饺饺者。清明后采摘,制成毛茶后,精制需15天左右,经退火熟化才可上市。

桂花香单丛、抽花香单丛、姜花香单丛、杏仁香单丛等,都是在清明后四五天采摘的中熟种茶。桂花香单丛的成茶,条索紧直油润,呈缮鱼色,汤色橙黄清澈,具有自然桂花香气,滋味甘醇爽口持久,每千克售价最高达9600元。姜花香单丛因有轻微的生姜味道并带有姜花香气而得名。2003年每株采制春茶2市斤,每斤售价高达1.2万元。这些特殊香型茶精制也需15天左右。

谷雨至立夏前后采摘的是迟熟种,有宋种八仙、玉兰香、夜来香、石古坪、老仙翁等。此时间采摘的单丛大都香气高锐幽长、滋味浓醇,同样在毛茶制成后,经15天退火熟化,才能品尝出真正色、香、味及老丛山韵蜜味。

宋种八仙单丛,是从单株母树 "大乌叶"上选取插穗,用长枝无性繁殖法扦插成活,再分别栽种于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的茶园里,长大后都保持原母树的优良性状,又犹如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具特色,故雅称 "八仙茶"。成品茶条索紧直,较其他单丛茶硕大,黑褐色,油润光泽,汤色金黄,甘醇爽口常微甜,芝兰香明显。

凤凰单丛茶中的珍稀品种一直供不应求。正宗宋种单丛(老株单丛)大都在开采前就被认购、定购。第二代宋种和嫁接高香型单丛茶,品质上等,市场上都能买到。

凤凰单枞的品种:

凤凰单枞是产于潮汕地区,属于广东乌龙。其具体的品种如下:

宋种“东方红”,系幸存于凤凰山系中的4株宋代老名枞之一

宋种芝兰香,幸存于凤凰山系中4株宋代老名枞之一,老枞母树共有二株,香气幽雅,有 细锐的芝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力强,汤色橙黄明亮,极耐冲泡,有明显的高山老枞“特韵”。到年底有茶叶出现“返春”现象,品味更佳。

宋种蜜香单枞,是幸存的4株宋代老名枞之一 。因其品质特点有明显的甘薯“蜜味”,故又名“宋种红薯香单枞”。蜜香高锐持久,有 花香;滋味浓厚爽口,“蜜韵”突出,饮后满口生香,回甘力强,极耐冲泡

八仙过海单枞:又名“八仙单枞”,是凤凰单枞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因只存活八株于一处,并 乌岽山上形民八仙过海之状,故取名“八仙过海”。 茶叶香型特点是有明显的白玉兰花香蜜韵

姜花香单枞:又名“通天香单枞”,因其茶叶有突出的姜花香味,香气冲天,故茶农称之“通天香”;是凤凰单枞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成茶天然姜花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醇爽口,有明显的姜花“特韵”,回味甘滑,极耐冲泡,饮之齿颊生香,成茶到年底“返春”回香,香味更佳。

蛤古捞单枞,又名“老哈蟆”,系凤凰单枞十大高香型珍贵名枞之一,因其母树形态而取名

蜜兰香单枞,成茶有“浓蜜幽兰”特韵,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醇甘爽,汤色橙黄明亮,耐冲泡

凤凰黄枝香单枞,系凤凰单枞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 因其茶叶香味有明显的黄栀子花香蜜韵而得名。黄枝香单枞有多个株系,如石古坪田料埔黄枝香、凤溪庵角黄枝香、乌岽狮头脚黄枝香(又名文佳祥种)等。

玉兰香单枞,系凤凰单枞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玉兰花香清幽馥郁,滋味浓醇鲜爽,汤色清澈明亮,饮之齿颊留香,连泡十多次香味仍存

桂花香单枞,系凤凰单枞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桂花香气清幽细长,滋味浓醇爽口,唇舌留香,汤色橙黄明亮,耐冲泡

二矛芝兰香单枞,系凤凰单枞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茶叶芝兰花香幽雅细长, 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橙黄明亮,极耐冲泡。

凤凰单丛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高峰绿宝牌凤凰单丛茶千姿百媚,丰韵独特的品质,是历代茶农沿用传统的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在传承工艺的历程中,不断的认识、改良、创新、向前迈进。凤凰人总结出一套有别于其他茶类的、独特的单株采制经验。这是一个经历了漫长的沉淀积累,凝聚着古今一代代茶人聪明智慧的优秀作品。

在凤凰茶乡,茶农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传授 '制茶经',如何制好茶,卖出好价格……将成功喜悦感与他人分享。纵观凤凰单枞的产制全程,我们可见,从单株培育开始,为单株采制奠下分类基础;单株采制的独特工艺,又为单株鉴定品质提供了机理保障。这是一个从优化良种开始,发展名优茶的良,性循环产链。

高峰绿宝牌凤凰单丛茶的采摘初制工艺,是手工或手工与机械生产相结合。其制作过程是晒青一晾青一做青一杀青一揉捻一烘焙6道工序。其中环环紧扣相关,每一工序不能粗心随意,稍有疏忽,其成品非单枞品质,而降为浪菜或水仙级别,品质价格相差甚远。

一、嫩叶的采摘

高峰绿宝牌凤凰单丛茶的制作程序,是从鲜叶采摘开始的。当新梢出现驻芽,一般采2~5叶。不能过嫩采摘,因鲜叶太嫩,其所含苦涩味物质多;也不能过老采摘,鲜叶粗老,叶细胞老化,纤维素多,制成干茶外形及滋味都差。所以,掌握芽叶生长在一定的成熟度 (嫩对夹叶),适时采摘。

采摘时间。要选择晴天下午1时至4时。制单极茶,鲜叶一定要经过晒青,晴天采摘有利于晒青。选择下午采摘,对鲜叶晒青有利因素是:下午4时以后,阳光的漫射不强烈,可避免灼伤鲜叶;适宜鲜叶轻度萎凋,水分适度挥发,增进鲜叶有效成分。

鲜叶采摘要求:做到手快、眼快;轻采轻放;松堆、分类隔开;及时晒青。所谓轻采轻放,即采摘时防止折断叶片,避免芽叶损伤;防止叶片在采摘时,被手温传热影响红变。松堆,即采下来的鲜叶不能压实,防止叶温升高;鲜叶采摘后要分类隔开,因茶树品种不一,采下来的茶青有乌叶、白叶、厚叶、薄叶、大叶、小叶之分,应分别置放茶筐,以利于分类加工;采回来的茶青,要及时晒青,如果阳光强烈,或当天采青叶数量多,不能马上晒青的鲜叶,应及时薄摊置放,为晒青程序作准备。

二、晒 青

将采来的青叶,利用日光萎凋叫晒青。晒青的目的,是通过阳光照射,便茶青中一部分水分和青草气散发,增强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促进茶青内含物及香气的变化,为后续做青的发酵过程创造条件。这是凤凰单枞优异品质形成的第一个环节。

晒青工序,一定要按各种茶青的叶质情况,合理、均匀晒青。按 '一薄、二轻、二重、一分段'的原则操作。一薄,即晒青时,要做到叶片薄摊不重叠,使茶青叶受阳光照射后,达到水分蒸发一致和叶温一致。二轻,即茎短叶,薄叶片含水分少的应轻晒;在干旱天气,空气湿度小,采摘的青叶要轻晒。二重,即茎叶肥嫩,含水分多的叶片要重晒;在雨后采摘,空气湿度大的要重晒。一分段,即茎长叶多,老叶多的青叶要分段晒,即晒一段时间后,放置阴凉处,让其水分平衡再晒。如果一次重晒,会造成水分失调,形成干茶后,香气不高带苦涩味。

晒青工具:一是用竹蔑编织成的竹筛,茶农们称谓 '水筛',直径约120厘米,边高4厘米,筛孔直径0·66厘米,用于摊放鲜叶。每水筛摊放鲜叶约0·5公斤,摊放厚度越薄越好。晒青工具之二有晒青架,架高80~90厘米,宽约80厘米,用于承放多层水筛。晒青架应置于厂房外阳光充足处,薄摊好的茶青叶置于水筛中,承放在晒青架上,让阳光照射,不宜翻动 。

制作高峰绿宝牌凤凰单丛茶凤凰单枞,晒青最佳时间为下午4时至5时,掌握晒青时间长短,应视叶张的厚薄、含水量多少、阳光强弱等因素来决定。在气温25qC左右条件下,晒青时间约15~20分钟。在生产中,制茶能手凭综合经验,掌握晒青程度。

晒青程度要掌握:1.叶片失去原有鲜绿光泽,转为暗绿色;2.青叶基本贴筛,叶质柔软已失去弹性;3.茶青略有水香形成;4.茶青失水率约为10%~15%左右。

高峰绿宝牌凤凰单丛茶凤凰单丛茶

晒青工序注意事项有:1.阳光强烈时不能晒青,避免灼伤叶片;(2)避免晒青不足或晒青过度。晒青不足时,茶青含水量过多,少数叶张会变软,多数叶张呈紧张状态,导致成茶青条多,滋味苦涩;若晒青过度,因叶子失水过多,部分嫩叶会变红起皱,茶青就会还阳不起来,导致晾青时叶子不能恢复紧张状态,影响下一步的生化变化。

三、晾 青

将晒青后的茶青连同水筛搬迸室内晾青架上,放在阴凉通风透气的地方,使叶子散发热气,降低叶温和平衡调节叶内的水分,以恢复叶子的紧张状态,称为晾青。

随着晾青时间增长,叶子又会呈萎凋状态。晾青,要做到薄摊,即一般青叶堆摊厚度不高于3厘米,如果堆摊过高,会造成叶温升高而致发酵加快,出现早吐香现象 。

四、做 青

做青是香气形成关键的工序,关系至成茶香气的鲜爽高低,滋味的浓郁淡薄。做青是由碰青、摇青和静置3个过程往返交替数次进行。在整个做青过程。要密切关注青叶回青、发酵吐香、红边状况,结合当天温湿度气候,看茶做青。这是一个积聚相当丰富经验的综合判断,许多制茶能手,是以铁棒磨针之工夫,非一日之功。

做青间要求室温20℃左右,相对湿度以80%为宜。碰青原理是:用双手从筛底抱叶子上下抖动,使茶青相互碰击,起到磨擦叶缘细胞,产生发酵作用。在多次碰青过程中,青叶的气味从青草气味→青香气味→青花香味→逐渐转为凤凰单枞茶各品种特有的自然花香微轻香气 。

碰青的原则:必须视原料、品种、时间、晒青程度和天气情况而灵活掌握。碰青次数,一般是5次。每次碰青后,通过静置,会产生回青状态。在整个做青工序,以感官判断'看青碰青',一般掌握手的力度应先轻后重,次数由少到多,叶片摊放先薄后厚的原则。做青工序技术性较强,有五个关键问题细述如下:

1·夜间进行做青 在夜间做青的茶叶,通常是在下午一时左右开始采摘的鲜叶,具备的水分较平衡,有效物质多;夜间空气温度大,有利于茶叶的回青;二是夜间气温低,便于制茶操作,凤凰人的思想有一个概念,'过夜'是好茶,因而,在操作方面比较细致,综合这几个因素,在夜间进行做青较有利于白天制作。

2·做青工序中,要考虑如何保证茶青回青 茶青在碰青后如果不能按时回青,其制成的干茶一定带苦涩味。

茶青的回青原理是:在晒青过程中,叶片受日光照射水分消失快,而枝条叶脉水分消失慢,形成叶片与枝条的含水量不同。在碰青过程中,通过振动刺激,枝条叶脉的水分在循环流动,不断补充到叶片细胞中,使枝、叶水分协调平衡,形成茶叶的回青。通过水分的相互间流动,把枝条叶脉里所含的有效成分,输送到叶片细胞,同时,可减少苦涩味。因此,在做青过程中,一定要解决好水分的平衡,达到按时回青,在正常的加工中,通过第三次碰青,就要达到回青。

3.做青叶吐香时间的掌握关系到成茶的香气高低,品质优次 做青过程中,常出现先吐香,慢吐香,不吐香的现象,而相应制成的干茶香气表现为香气不高、不清、无香。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引起茶青的发酵,在操作过程中温度愈高,芳香物质的分解越快,形成先吐香,相反就慢。所以,在做青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气温操作,控制做青叶适时吐香。

在第三、四次碰青、静置阶段,感觉香气转变明显加快,从淡淡的水香逐渐转微花香至花香显露。此时,是转接下一工序的邻界点。随着做青、杀青、揉捻、烘干过程,品种的自然香型特征越发明显。

4·做青叶的红边程度,是判断发酵的依据 其原理是,在碰青过程,给予茶青一定力度的碰损,使边缘叶细胞在酶的活动下,氧化而形成红边状态。其发酵适度与否,直接影响茶叶的质量。在碰青过程中,如果红边不够就要通过摇青,给予一定的力度磨擦叶片边缘;如果红边过多,就要减少摇青力度,控制氧化。

3 凤凰单丛茶

5·发酵过程,必须有一定的适宜温度 正常20℃左右,是制好茶的最佳温度。如果气温偏低,就必须把摇青时间延长,反之,温度过高,应把青叶松堆、薄摊,降低叶温,控制叶发酵在做青过程中,如果遇到北风干燥天气,室内湿度低,影响青叶回青。此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保持一定湿度,控制青叶水分消失过快。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茶产业的进步。今天,一部分凤凰茶农,应用现代空调设备,保证做青过程的温湿度适宜,精心加工各种香型的名优单枞茶。

加工过程中,做青 (摇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青叶 的回青阶段,就是从第一、第二次碰青之间,每次间隔时间掌握 1·5~2小时,在这过程中重点解决青叶回青。

在操作时要均匀,轻碰,松放、薄摊。青叶经过晒青后水分消失,形成柔软状态。如果碰青力度重,易使叶脉和叶细胞断折破损,影响水分循环补充,形成水分失调,不利于回青。

青叶的发酵阶段为第二阶段。第三次碰青到杀青,每次碰青间隔时间掌握2~2·5小时,这一过程重点注意发酵、吐香、红边现象。

在正常情况下,青叶从第三次碰青时就出现吐香,如没有出现吐香,就是温度偏低,发酵慢。应采取措施提高温度,加快发酵吐香。另外,从第三次碰青时青叶开始出现轻微红边状态。第四和第五次碰青后,两手紧握筛沿,用力做回旋转动,使叶梢在筛面作圆周旋转与上下跳动,使叶与叶之间相互碰撞、叶片与筛蔑相互磨擦,这就叫摇青。

通过五次碰青后,发酵程度已达到出现红边,叶形呈汤匙状,香气显清花香味,即为碰青、摇青适度。

五、杀 青

杀青,也叫炒青。杀青的目的,是用高温抑制做青叶的酶促氧化,控制茶叶色、香、味的形成。

杀青方法:手工杀青,用口径72~76厘米的平锅或斜锅,锅温掌握在200℃左右,青叶投人锅时,发出均匀的响声。每锅投叶量1·5~2公斤。通过均匀翻动,开始以扬炒,让其青臭味挥发,以后转为闷炒,防止水分蒸发太多。炒至叶色渐变浅绿,略呈,叶面完全失去光泽;无青臭气味,气味变成微花香(品种香),即为杀青适度。目前,机械杀青在凤凰茶区己广泛应用,制茶能手不用打开杀青锅门,以贴近锅旁嗅闻气味,即可判断杀青适度出锅时间 。

杀青工序注意事项有:

(1)乌叶与白叶要分开杀青,根据青叶不同形态、茎细嫩、叶质厚薄、含水量的不一,掌握时间及火温要求应不同。

(2)火温控制适当,温度应先高后低,防止青叶烧焦。扬炒时间不宜太长,防止出现失水太多,叶片干枯、碎裂。火温不宜太低,闷炒时间不宜太长,防止出现叶片氧化红变。杀青适度的叶质柔软,便于揉捻成条做形。

六、揉 捻

揉捻的目的:是使茶条成型,外型美观;使叶细胞破碎,茶叶内含物渗出黏附于叶面,经过生化作用,使茶叶色泽油润,滋味浓醇、汤色艳亮、耐冲泡。

揉捻过程的掌握要领如下:

(1)青叶出锅后,应稍透散水气,随即进行温揉,温揉叶质柔软易卷曲成条造型。

(2)揉捻的力度应掌握先轻后重,宜逐渐加压,以揉出茶汁为适度,不宜用力过重。

(3)如外形不壮直紧结,要进行第二次复炒、复揉以增强外形条索紧结。

(4)揉捻过程,避免叶温升高,防止水闷产生。揉好的茶叶要及时拆松、薄摊,并及时进行烘焙,防止茶叶继续氧化,导致成茶滋味欠爽,汤色暗红。

七、烘 焙

高峰绿宝牌凤凰单丛茶烘焙方法分为初烘、摊凉、复烘3个阶段。其目的是蒸发叶内多余水分,促使叶内含物起热化、构香作用,增迸和固定品质,以利贮藏 。

初烘:将揉捻叶置于烘笼内进行第一次初焙,火温要掌握在130~140℃,时间5~10分钟,中间要翻拌两次,翻拌要及时、均匀,摊放厚度不能高于1厘米,烘至六成千则可起焙摊凉。

摊凉:1—2小时,摊凉厚度不能高于6厘米,待初烘茶叶凉透,梗叶水分分布均匀为适度。

复烘:将初烘叶进行第二次复焙,火温掌握在100℃左右,摊放厚度不能高于6厘米,烘至八成干则可起焙摊凉。

最后,进行第三次烘干,火温掌握在70—80℃,烘至足干一般需2-6小时。

高峰绿宝牌凤凰单丛茶不能一次烘干。烘干是茶叶品质优劣的关键性环节之一,在烘焙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茶叶变化情况,注意调节温度,初烘火温宜高一些,复烘火温宜低,烘笼上要加盖,以免香气散失。烘焙过程及时翻拌、坚持薄焙,多次烘干,促进茶叶色泽和香气、滋味综合显优。

八、贮 藏

烘干完成茶叶要摊凉后及时贮藏,防止吸湿和生杂味。贮藏时包装物应不带其他杂味并起防潮作用,装后置于干燥处。凤凰茶农制作好转人存库产品的保管方法,是用白布袋内衬塑料袋,或用大铁锌桶或不锈钢桶贮装,可起到防光和防潮作用。用于销售包装的产品,用双层纸包装成长方立体型半斤装、2两装等,广东群众和许多海外侨胞,熟悉这种世俗沿袭的传统产品,亲切地称谓为'枕头包'。看着茶农们包装这种 '枕头包'单枞,犹如在观赏工艺造型。他们不用模具,就凭一双手,灵巧飞快地折叠出棱角分明,似如统一从模具出来一样,形状整齐的'枕头包'。这种包装产品虽然朴实无华,但是,许多外地的茶商或销售商,要完成这种包装形式,确是 '无从下手',需要用木模配置,才能一般整齐 。

今天,凤凰人在保留传统包装的同时,开发出一系列防光、防潮、无异味的新型包装,有用于礼品的罐装产品,铝薄袋、小泡装等等。在市场上广为畅销。

凤凰单枞焙火轻中重怎么区分

从汤色,口感,叶底都可以看出凤凰单枞茶焙火的程度。

凤凰单丛一般的焙火温度是在90-110摄氏度,不同的品种,焙火温度,焙火时间都不同,凤凰单枞茶焙火程度高,一个是焙火的温度高,一个是焙火的时间长。重火的凤凰单枞茶一般汤色较深,带火香味,口感滋味重,叶底深褐,已经无法看出三红七绿了。

焙火越大,茶叶越焙透。焙足火后,香气落水,水感更滑,茶汤滋味饱满,更能体现出凤凰单枞茶独特的高山韵。凤凰单枞焙火越足,虽然香气略收敛,但是茶汤更醇厚,更顺滑

凤凰单丛茶小知识

1.【凤凰茶小知识分享 第一期】

为什么冲泡凤凰茶的茶杯内侧以白色以主?

因为白色能更好的观察茶汤的颜色和通透度,以便我们更好的了解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的凤凰茶,汤色明亮有光泽,通透度越高,茶叶的品质越好

2.【凤凰茶小知识分享。第二期】

为什么凤凰茶有时喝起来会有苦涩感?

因为茶叶中含有茶单宁,它会让舌头感到苦涩。

品质好的凤凰茶喝起来顺滑醇香,因为茶单宁在嘴巴里转化的速度快,让你感觉不到涩感。

其次茶叶量太多和出汤慢也会影响茶水的口感。

第三点是茶叶的品质和做工太差了,影响茶水的口感,让人感觉苦涩难以下咽。

3.【凤凰茶小知识分享。第三期】

为啥它叫做鸭屎香单丛?

鸭屎香单丛据说是一位叫做孟春海的茶农发明的。当年他将这种茶叶培育出来,香气扑鼻,周围的邻居们闻香而来,他护茶心切,害怕被偷走,便借机抹黑:“这是鸭屎香!”其实鸭屎香单丛生长在鸭屎土(黄土,含有矿物质垩)茶园,茶味香浓,由此得名的。但因鸭屎香的名字不雅,为了品种的推广,后来才更名为银花香。

4.【凤凰茶叶小知识分享。第四期】

为啥你们总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啊?

在冲泡凤凰单丛茶时,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将茶水倒入茶杯中,循环至茶杯的八分满即可,这就像关公巡城似的,走一圈啊!

而在茶汤快倒完时依次将茶液滴入茶杯中至盖瓯中的茶汤滴完了就叫做“韩信点兵”。

5.【凤凰茶小知识分享 第五期】

这才是我的真名!!

大家好,我是潮汕工夫茶,工夫一词是做事讲究、细致到过分的意思。好茶就是得花费一番工夫才能冲泡出它的韵味。而凤凰单丛是凤凰茶中的优秀品种,它具有形美、色翠、味甘、香郁的特色。有些人会把工夫茶写成功夫茶,而凤凰单丛写成凤凰单枞,这一直存在争议。有关研究凤凰茶的部门已经决定正名为潮汕工夫茶和凤凰单丛茶。

6.【凤凰茶小知识分享  第六期】

为什么同一品种的茶叶价格相差甚远??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1.种植区的海拔高度不同,海拔高度越高,种植的茶叶的品质相对来说越好。

2.茶艺师加工茶叶的技术精湛与否,一条好的凤凰单丛茶与茶艺师对茶叶本身的把握有很大的关系,就好比茶叶的品质是一条抛物线,当它能到达抛物线的最高点时为达到茶叶品质最好的状态。

3.茶叶采摘的季节不同,当时的气候环境不同也会让同一品种的茶叶口感不同。其中当数春茶的质量为最佳。

所以当你不知道同一品种的不同价格的单丛茶该选择哪条时,可以对比着喝,准备两套盖瓯,四个小茶杯和两条茶叶,放入等量的茶叶,沸水冲泡,出汤的时间一样,一条茶喝一口,轮流着喝,大概十泡左右你就能辨别出哪条茶叶品质更好了。

7.【凤凰茶小知识分享】第七期

为什么我再也喝不到那个味道了呢?

同一品种的同一种植区的单株凤凰单丛茶,在每一年的制作出来的味道是无法一模一样的,只能相似。因为每次采摘的气候变化不同,制作时的天气温度不同,同一个制茶师对茶叶的烘焙的度把握的精准度无法达到同一标准,多种因素造成了同一条茶的味道无法相同,这也是凤凰单丛的神奇之处,不可复制的味道,才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一条茶喝着觉得好喝,喜欢那个滋味的话可以多买点,不然等到你下一次购买时就不一定有原先那条一模一样的味道了。

8.【凤凰茶小知识分享  第八期】

如何辩别香精茶?

凤凰单丛茶成茶香气不明显的,只有在冲泡后才会散出的香气。而香精茶是你在闻干茶时会有浓烈的香味,而茶叶在冲泡几次后没味了,将茶水放置一夜后汤色的表面会变成黄绿色。这可以作为辩别凤凰单丛是否添加了香精的依据。长期喝香精茶会损害人体的健康,对身体的危害大。

9.【凤凰茶小知识分享   第九期】

你知道醒茶吗?

将适量的凤凰单丛放入盖瓯中,盖上杯盖,拇指按住盖子,其余四指握住盖瓯底,不停的摇晃盖瓯中的茶叶十几秒,让茶叶中的茶多酚等营养物质激活,醒好的凤凰单丛茶冲泡起来更香更好喝。

10.【凤凰茶小知识分享  第十期】

水开了吗?

冲泡凤凰单丛茶时,水一定要滚开,达到不断沸腾的状态,才能将茶叶的香气发挥到极致。有人喜欢煮水第一次开后就关火,与朋友边喝茶边聊天,这对凤凰单丛来说是不行的。

11.【凤凰茶小知识分享  第十一期】

你不知道的那些凤凰单丛背后的故事!

当我们在随意喝茶时,你可知每条凤凰单丛茶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单丛茶从采摘后要经过晒青,晾青,做青,炒青,揉捻,上筛,烘焙几道工序。步骤繁琐,而且不能做错,否则做出来的茶苦涩难喝。这考验了制茶师的手艺,做茶是在晚上进行的,做青是由摇青、碰青和静置三部分往返交替进行的,这意味着制茶师彻夜未眠,只能打个盹,得掐好时间做下一步制茶工序。确实考验了茶师的耐力。

每一个步骤都是环环相扣的,缺一不可。一年的春茶采摘已经开始了,这也是最忙最累人的时侯。因为有些品种的单丛茶叶片大好采摘;而一些品种的叶片太小了如锯朵仔,并不好摘。所以别问为什么单丛茶那么贵,因为这是茶农辛苦劳作换来的,来之不易。

而碳焙茶又是一门工艺。起碳焙炉进行烘焙品质较好的单丛茶,除了掌握好火侯,小心翻炒,让茶叶受热均匀,慢火出真味,把茶叶的品质沉淀下来,使茶叶更有韵味,口感更好,而且便于更好的保存。但花费的精力过大,起碳炉不能熄火,茶叶多时,得连续加工十多天。

感恩凤凰单丛带给我们的乐趣,感谢茶农和制茶师的辛苦劳作。

12.【凤凰茶小知识分享  第十二期】

什么是新茶,平时大家的认知有误区?!

新茶,是指刚加工好的茶叶。茶商一般去收购茶农所做的茶叶时,是直接从焙炉里拿点茶叶出来试喝的,从而来判断一条茶叶的好坏,值不值得购买。

采购时非常的辛苦,要保持清晰的头脑,用舌头去感觉茶叶在口中的变化,是否存在提升品质的可能,从而选取价格适宜口感好的茶叶。

刚焙好的单丛茶其实是带有热气的,试茶试多了会上火。一般来说焙好火后要静置一个星期左右茶内的火气才会退。最好放置一个月左右来喝更好,更香醇。而有时间存储得好的单丛茶,茶叶内的物质经过转化沉淀,会越变越甘醇,越陈越能体现它的价值,提升它的口感,前提是这条茶质量是非常好的,才有存储的价值。

而潮汕地区的人们平时说的新茶其实是清香型的单丛茶,单丛茶的原滋原味,轻焙过火而已,去除肠胃的多余脂肪特别好,喝多了减肥,容易肚子饿。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