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蒙顶山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2023-07-02 05:31:33 责编:小OO
文档


蒙顶山茶是中国端午节文化重要的代表性产物,产自安徽省歙县境内蒙顶山周围。蒙顶山周围地势陡峭,地形复杂,山高林密,空气湿润,年降雨量多,土质疏松,适宜生长茶树,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蒙顶山茶具有鲜爽香醇、滋味浓郁、色泽翠绿、叶底嫩绿匀齐等特点。2006年,蒙顶山茶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7年,蒙顶山茶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为了保护蒙顶山茶的生态环境和产品品质,安徽省歙县主动申报了蒙顶山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2015年,蒙顶山茶成为中国首批原产地保护产品。

蒙顶山茶是中国端午节文化重要的代表性产物,产自安徽省歙县境内蒙顶山周围。蒙顶山周围地势陡峭,地形复杂,山高林密,空气湿润,年降雨量多,土质疏松,适宜生长茶树,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蒙顶山茶具有鲜爽香醇、滋味浓郁、色泽翠绿、叶底嫩绿匀齐等特点。2006年,蒙顶山茶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7年,蒙顶山茶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为了保护蒙顶山茶的生态环境和产品品质,安徽省歙县主动申报了蒙顶山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2015年,蒙顶山茶成为中国首批原产地保护产品。

蒙顶山茶是中国端午节文化重要的代表性产物,产自安徽省歙县境内蒙顶山周围。蒙顶山周围地势陡峭,地形复杂,山高林密,空气湿润,年降雨量多,土质疏松,适宜生长茶树,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蒙顶山茶具有鲜爽香醇、滋味浓郁、色泽翠绿、叶底嫩绿匀齐等特点。2006年,蒙顶山茶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7年,蒙顶山茶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为了保护蒙顶山茶的生态环境和产品品质,安徽省歙县主动申报了蒙顶山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2015年,蒙顶山茶成为中国首批原产地保护产品。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蒙顶山原真性标杆产品为什么叫理真甘露,它的命名有什么含义?

理真甘露的命名除了纪念茶祖还有两个含义。第一,取自名正味真。蒙顶山自然条件优越,富含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年均无霜期294天。优越的地理气候环境产出独具特色的“蒙顶山茶。产品内质理所当然,风味纯真,取名“理真”。第二,有质优纯真的含义。古诗云:“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蒙顶山茶”核心区海拔800m以上区域划为原真性保护基地。这里的群体小叶品种原生基因纯正风味,珍贵稀少;实行一体化管理,统一土地流转、统一生产管理,统一鲜叶采摘、统一加工制作;∞传统制作工艺,无污染、无添加,茶性自然转化,品真质纯,嫩香鲜爽,回甘悠长;整个过程溯源化、可视化监管,产品质量真实放心,取名“理真”。

“理真甘露”的原产地在哪?

理真甘露”的原产地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2021年11月,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正式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蒙顶山茶核心区原真性保护,区农业农村局等四部门明确将蒙顶山海拔800m以上区域划定为蒙顶山茶核心区原真性保护区,所产原真性标杆产品命名为“理真甘露”。

理真甘露的蒙顶山茶核心区原真性保护实行“六统一”具体指什么?

即:统一土地流转;统一生产管理;统一鲜叶采摘;统一加工制作;统一产品包装;统一销售体系,实现理真甘露从茶园到茶杯的标准化、可视化、溯源化,体现理真甘露的优质性、稀缺性、独特性、唯一性的可视追溯和质量保真。

从蒙山茶的古与今,看理真甘露对“原真性”的保护!蒙山茶有何文化背景?

自2021年11月1日举办“蒙顶山茶原真性维护启动式”起,雅安广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依据产业链发展需要回应上级领导呼吁,在雅安市名山区确立划分的、坐落于蒙顶山海拔高度800米之上、共37.8公顷的“蒙顶山茶中心城市”内,逐渐促进集团旗下蒙顶山茶知名品牌“理真甘露”针对蒙山茶的“原真性”维护。

什么是原真性?原真性本来为历史文化遗产点评的关键标准,后取自至文旅产业、生态环境等行业,指物体的原始性,真实有效。理真甘露绿色生态护真、种类维真、手艺发传真、文化艺术承真、品质正品保证五方面下手,对蒙顶山茶原真性进行了多方位维护。在其中不论是种类、手艺或是文化艺术的原真性维护,都和蒙顶山茶璀璨的历史人文密切相关。

蒙山茶有悠久的历史,最开始纪录常见于汉代,《中国茶叶大辞典》(2000年11月版),在“皇茶园”图注说,西汉甘露高僧吴理真在四川蒙山亲植七棵油茶树,史载为最初的人造种植油茶树。清嘉庆《四川通志》说,蒙山“有茶七株”,“是甘露大师手植。称:`蒙山在雅州,凡蜀茶尽出此'。

而蒙山茶真真正正闻名于世则是常见于唐,最先,蒙山茶成为了皇茶,据王庠在《雅州蒙顶茶记》中引入的佚书《唐志》,蒙山茶产地雅安是剑南道(今四川大部分,云贵甘部分)仅有的皇茶之郡,自此,据董存荣的《蒙山茶话》考究,到清朝末年1911年,蒙山皇茶园所采明前茶,一直是中间朝中清明节祭祀祀祖专用型茶,将近1169年。次之,唐朝上流社会还将蒙山茶做为赠予上品,入唐日本佛家弟子圆仁曾受赠予,其所着《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有34处关于茶事的记述,在其中仅有这里写下实际的茶名,也可以见蒙山茶给圆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唐朝文人墨客亦对蒙山茶吝惜赞扬,如白居易称蒙山茶为“茶中故交”,刘禹锡有“更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尘事”的名言。

至宋,蒙山茶走出了中国文化的社交圈,史载,蜀茶备受少数民族的钟爱,较之他茶,有可以换取大量马主的优点,因而有“蜀茶总入诸蕃市,胡马常从千万里来”的诗词,而据清朝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97)在蜀茶中,蒙山茶又深受钟爱:“蕃戎性嗜名山大川茶,日不能阙。”

由上看得见,蒙山茶从古至今都遭受了上至权势下到老百姓甚至少数民族的钟爱,有着沉重的历史底蕴和普遍的群众基础,将这类要素一一发掘维护,可能对打造出蒙山茶企、基本建设地方经济拥有重大意义,那也是理真甘露甚至雅安市针对蒙山茶“原真性”维护的因素。

茶叶种植是雅安、关键塑造的环保产业,是“五雅”产业链居首,近些年,因为企业共同奋斗,雅茶的品牌知名度和知名度不断提高,2021年,“蒙顶山茶”品牌认证使用价值达40.99亿人民币,持续保持四川茶公用品牌第一尽管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具有一些突出问题急缺破译。

其一是茶企展现“小、散、弱”状况,家族式企业特点显著,资料显示,雅安我市近600户缴税茶企中,规上茶企仅25家,为此产出率的茶品质良莠不齐,“蒙山茶”总体的“知名品牌”力都不强;其二是由于生产制造地区不一样,茶叶种类不良,无法确保茶有正宗的原生态口味;其三是以上悠久的历史文化艺术并没有集中化运用,难以达到优良的传统式式创新实际效果。

理真甘露恰好是在这种新时代背景下,提出了蒙顶山茶的五种原真性,并从六统一即统一农村土地流转、统一企业生产管理、统一新鲜的茶叶采收、统一加工制作、统一包装设计、统一销售体系下手,处理以上难题,进而维护蒙顶山茶的原真性。

相信未来朗诵,以五种原真性为着力点,六统一为对策,理真甘露能够对蒙山茶之“古”开展持续发掘和维护,进而扩宽今天路面,建成强有力的蒙山茶“知名品牌”。

能和竹叶青比肩的茶种有哪些呢?

在四川境内能和竹叶青比肩的茶不多,但蒙顶山的理真甘露绝对是其中之一,蒙顶山建立了原真性茶保护区,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四川名山蒙顶山茶文化系统在大众前进行展现,而其中具有800米以上的原真性保护区原产地的“理真甘露”也从众多蒙顶山茶中脱颖而出。

蒙顶山名茶“蒙顶甘露”

蒙顶山,全世界公认的茶文化发源地。

蒙顶茶栽培,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二千年的 历史 ,其中“蒙顶甘露”为贡品,古时供历代皇帝享用。

蒙顶山有上清、菱角、毗罗、井泉、甘露等五顶,亦称五峰,“蒙顶甘露”因此得名。

蒙顶山既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更是中国茶叶最早发祥地,名山名茶相得益彰。

蒙顶山有上万亩核心保护区,里面都是种植的高品质的茶叶,茶香四溢。

蒙顶甘露是卷曲型绿茶的代表。鲜叶经“三炒三揉”的古老工艺制作而成,成品茶的条索纤细,卷曲的很匀称,色泽嫩绿,有一层白绒绒的白毫,内质香醇,一打开茶叶包装,会有一股幽幽的香气袭来,让人神清气爽。

蒙顶甘露冲泡之后,汤色杏绿,清澈明亮,毫无杂质,唯有银毫于水中若隐若现,茶汤透出阵阵馥郁的嫩香。每颗芽叶充分吸收水分后,饱满完整,呈现嫩黄明亮的色泽,外形秀丽匀整、成朵。

优质的蒙顶甘露茶正如其名字一样,入口仿佛甘露一般清甜,没有青涩味,滋味鲜嫩醇爽,口感浓郁回甜,带有馥郁清爽的嫩香。饮后舌底生津,喉咙回甘,齿颊留香,茶香、茶味,沁人心脾。

蒙顶山茶是哪里的特产

蒙顶山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域范围

四川省名山县蒙顶山镇等20个乡镇,以及雅安雨城区地处蒙山的碧峰峡镇、陇西乡2个乡镇。

特定品质

原料采自"仙茶之乡"——四川雅安名山县蒙顶山区之春分节气前早春单芽,由于茶区雨多、雾多、云多三大特点。在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茶树生长繁茂,茶芽鲜嫩,持嫩性强,并经历史传统手工工艺精制而成,从而形成了此极品蒙顶黄芽的独特品质,茶芽外形匀整,扁平挺直,色泽黄润,全毫显露;汤色黄亮透碧,甜香鲜嫩,甘醇鲜爽;叶底全芽嫩黄。

文化典故

《尚书》所谓“蔡蒙旅平者,蒙山也,在雅州,凡蜀茶尽出于此。”蒙顶种植茶树早在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县人吴理真亲手将七株“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这是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享有“仙茶”之誉的蒙顶茶,以它独特的品质,精湛的制艺,娟秀的外形,悠久的历史,灿烂的茶文化而蜚声中外,载誉史册。《云南记》说:“名山具出茶,有山曰蒙山,联延数十里,在县西南。古诗云:“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现在,吴理真种茶遗址——皇茶园、汲水浇茶的古蒙泉、结庐休息的甘露石室、河神之女采茶仙姑的雕像,正吸引着众多旅游者前往参观,驻足凭吊。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蒙顶山茶,随着南北丝绸之路走向五洲四海。“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顶又美之”。蒙顶茶之所以为世独珍,不仅因为它具有优良的品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且制艺特别精良。“蒙山有茶,受全阳气,其茶芳香,为天下称道。”远在东汉,已有“雷鸣茶”、“吉祥蕊”、“圣扬花”等茶问世。“蒙顶茶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幂覆,久凝不散。”唐代是蒙顶茶发展的黄金时期,天宝元年(742年)入贡皇室,从此名播神州。当时进贡长安的散茶类有雷鸣、雾钟、雀舌、鸟嘴、白毫等,紧压茶类有龙团、凤饼。宪宗时,蒙顶茶已成为进贡最多的一种,《元和郡县志》载:“蒙山在县西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蒙顶茶因入贡京华而誉满天下后,达官贵人不惜重金争相购买,身价百倍,昂贵异常。“蜀茶得名蒙顶,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因此,当时名山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受到极大刺激。“以是蒙山先后之人竞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可谓盛况空前。唐代,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日本从公元630-4年间,派出大批遣唐使来中国学习、经济、语言文字、佛教文化、生产技术、建筑艺术等,前后共13次,每次多达数百人,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留僧以及随员。文宗开成五年(840年)留学僧慈觉大师圆仁学习期满,从长安回日本,唐皇李昂向他馈赠的礼物中,即有“蒙顶茶二斤,团茶一串。”此时,蒙顶茶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而且已作为国家级礼茶,飘洋过海传到国外。如果说唐代开创了蒙顶茶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么,宋代则是蒙顶茶和名山边茶发展的极盛时期。蒙顶茶的质量有很大提高,制茶技艺进一步完善,创制出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贡品。那时,四川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一,名山茶叶产量又居四川之首。从宋神宗元丰初年起,近百年中,名山茶叶产量常在一百万公斤左右。名山茶叶成为西南、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所特别喜爱、适合他们饮用的“边茶”,特诏“专以雅州名山茶易马,不得他用。”并“立为永法”。名山茶叶成为历代王朝与藏族、回鹘等族进行茶马贸易的专用商品,成为汉族人民同藏族、回鹘等族人民增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蒙顶茶自唐以来,一千多年中岁岁进贡,年年送京,直至除旧革新。后,蒙顶名茶得到应有的恢复和发展,蒙山茶场运用现代制茶技艺,按照古传贡茶的特点,恢复石花、黄芽、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名茶生产。上世纪80年代,又创制春露、春眉等名茶。蒙顶名茶多次被评为国家、省优、部优产品,前3种名茶已作为国家级礼茶。近10年来,蒙顶名茶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产量增长,质量提高,不仅为国内人民所喜爱,而且跻身于国际市场,深受美国、日本、泰国、瑞士、斯里兰卡等国人民青睐。《文汇报》曾以“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为题,报道蒙顶茶“不愧为实至名归之茶中极品”。

雅安有多少旅游的地方

旅游地有汉高颐阙、白马泉、碧峰峡、蒙山风景区、唐代摩崖造像、严道古城遗址、富林文化遗址、安顺场渡口、田湾河、汉樊敏碑阙、飞仙关、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大板桥风景区、上里古镇、周公山温泉、宝兴邓池沟熊猫故乡等。另有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雅安发现了世界上的第一只大熊猫。蒙顶山是世界人工茶叶种植的发源地,是世界茶文化圣山。

蒙顶山藏茶产自哪里

蒙顶山藏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三月的雅安,茶园绽放新绿,传递着春的气息,蒙顶山茶争相斗艳。而雅安茶业的另一朵奇葩——藏茶,却养在闺中很少人知。记者借第四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召开之机,多方走访,由此撩开了雅安藏茶与茶马古道历史的神秘面纱。

藏茶分为云南普洱茶和四川的康砖茶两大类。康砖茶产于雅安,雅安是当时西康省的省会,故取了西康的“康”字,而茶叶形状像砖,得名康砖茶。

蒙顶山市世界产茶历史最早的地方,确立了雅安产茶最早的重要历史地位,雅安茶供应藏区的历史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直到现在百分之九十的茶叶仍来自雅安。由于藏茶具有抗辐射、消解脂肪,防止缺氧症与抗高寒等保健功能,因此被藏族人民誉为赖以生存的生命之茶,流传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谚语。据史料记载,公元1年,文成公主下嫁西蕃赞普松赞干布时,将汉地的茶和文化带到藏区。

茶马古道是四川、云南与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以,马帮和背夫运输茶叶、马匹、药材。主要有两条线,一条从四川的雅安出发,一条从云南普洱出发。川藏道靠的背夫运茶,不仅比滇藏道的马帮队有更强的人文精神,而且茶叶的运输量也比滇藏道大若干倍,背夫队伍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藏茶作为茶,历朝均以控制藏茶的专供权来维护稳定,称为以茶制边;藏茶作为军事茶,用茶叶换的马匹,用于装备;藏茶作为经济茶,文成公主带去了茶叶,开辟了的饮茶史,拉开了藏汉民族间的贸易往来,增进了友谊,繁荣了市场;藏茶作为文化茶,增进了藏汉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据悉,雅安茶厂已有463年的历史了,是藏茶行业中历史最为悠久的茶厂,并于2000年实现改制。目前,雅安茶厂出产的藏茶,除销往藏区外,也正在汉区逐步推广。一度难觅“知音”的藏茶,将逐渐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我们相信随着对茶产业以及藏茶产业越来越重视,藏茶的明天会更好。

蒙顶茶是哪里的

四川除了峨眉山与青城山,横跨雅安,名山两县的蒙山也是闻名古今。这里有古刹林立,天盖寺,永兴寺,静居庵等,苍林红宇,绝壑飞泉,在幽美的风景之中孕育着相传古今的名茶。

蒙山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4-15度,大部分土壤都是揉砂质壤土,土层深厚,具有益于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蒙山顶上有五峰,分别是上清,菱角,毗罗,井泉和甘露,它们顶天而立,代表着蒙山最高贵的气质。而其中上清峰海拔最高,俯视着峨眉诸山,如同君临天下。西汉年间,有普慧禅师来到蒙顶山,亲手在五峰之间种下了七株茶树,成为蒙山顶上茶的始祖。

这七株茶树的植株高度都在一尺左右,两千年过去了,它们不枯也不长,就好像时间从未自它们身上流过一样,所以获得了“仙茶”之誉。

从西汉起,“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就一直是古今传颂的赞誉。唐宋时期,蒙顶茶一度号称天下第一。而到了明代,蒙顶茶的美名却逐渐消退,甚至完全被当时的人们忽视。

关天蒙顶茶的没落,明代茶人许次纾在《茶疏》中给出了解释:“古今论茶,必首蒙顶。蒙顶山,蜀雅州之山也,往常产,今不复有。即有之,彼中夷专之,不复出山。蜀中尚不得,何能至中原,江南也。”其实,蜀地的茶逐渐退出上层社会精致茗茶的舞台是从宋朝开始.

宋朝时,朝廷专注于江南,福建地区的贡茶,蜀地的茶不再作为贡茶,而蒙顶茶的名誉得以保留,还要感谢唐宋文人墨客,他们留下了大量歌颂蒙顶茶的诗词,让后人诵读之余,还能在想象中品味蒙顶茶的茶韵。

蒙山茶色黄而碧,味甘而清,香高而鲜,具有卓尔不群的品质。从唐代开始,蒙山茶就是宫廷贡茶,只有皇亲贵胄才能享用。当时的贡茶采制都是在每年夏初,茶芽已发,县官会选择一个黄道吉日,穿上朝服上山采摘。

和尚和僚属们烧香礼拜之后,采茶才可以正式开始。对于七株仙茶,每年只能采摘三百六十叶,对应一年的天数。然后,由僧人攀坐诵经,用手搓成条状,用炭火烘干之后,储存在长宽各四寸二分,高四寸的银盒中。在菱角峰下,还会对其他的茶树进行采摘,以全白毫的嫩芽为宜,由和尚揉制,装进锡瓶中陪贡品入京。

居住在蒙山静居庵的和尚叫作采茶僧,专门负责每年采摘蒙山顶上茶。千佛寺的和尚专门管理茶树,大佛寺的和尚专门负责制茶,天盖寺的和尚则专门负责评鉴茶叶品质。各个寺庙分工负责,各司其职。而到了采茶的时节,全县七十二个寺院的和尚都要到蒙山天盖寺烧香礼拜,这个传统一直到推翻满清之后才被取消。

新中国成立后,在蒙山脚下设立了雅安茶叶试验场,以蒙山右侧的永兴寺为基地,后来又改建成为雅安县蒙山茶场,开辟了荒山450亩,建立了380亩新式茶园。

蒙顶茶的种类很多,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名茶出现。最早的蒙顶茶以雷鸣,雾钟,雀舌,白毫等散形茶,以及龙团,观饼等成型茶为主。到了近代,蒙顶茶则以黄芽闻名天下,分为米芽,黄芽,芽白三个品级。

初生芽叶制造的蒙顶茶称之为米芽,以一叶初分的嫩芽制造的为黄芽,以一芽一叶初展的嫩芽制造的称之为芽白。蒙山茶芽叶肥壮,茶汤色泽亮黄,所以也统称为蒙顶黄芽。

蒙顶茶的制法简易,在锅里杀青之后继续抖炒到七八成干,然后起锅凉置1-2小时,再下锅抖炒到干燥即可。现在的雅安茶厂又有两种蒙顶茶的新产品万春银叶和玉米长春广受欢迎,它们形状美观,香味鲜浓,堪称蒙顶茶中的极品。

556阅读

搜索

蒙顶山茶价格一览表

四川马边绿茶价格表

十大高端品牌茶

蒙顶甘露级别对照表

四川茶叶排名前十名

兰妃茶叶多少钱一斤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