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茶具的分类和使用
2023-07-02 13:40:51 责编:小OO
文档


茶具的分类和使用:

1. 茶壶:一般用于煮茶,制茶比较多,有瓷质、玻璃、陶瓷等材质。

2. 茶杯:分普通杯和盖碗两种,普通杯一般用于闻香、欣赏、品饮,盖碗则是盖子和碗体分离,可以用来泡茶。

3. 茶海:一般放在茶席,主要是为了茶友用茶刀将茶饼破开后,倒入茶海中来进行冲泡。

4. 茶盘:用于承载茶具及泡茶过程中出现的或污水,也可以盛放一些小菜、茶点等。

5. 茶匙:用来取茶叶、放茶叶、搅匀茶汤等操作。

6. 茶筅:用于搅打碾成细粉的抹茶。

7. 茶叶罐:用于储存茶叶的罐子,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质量。

茶具的使用:

1. 准备:准备好所需要的茶具,并先将茶具清洗干净。

2. 加茶:根据陈规,先加入三分之一的茶叶,然后加入水。等待约1分钟后,再加入剩余的茶叶。

3. 冲泡:将水温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让茶叶充分浸泡,品饮及时,饮用整杯之前,一定要将茶液倒尽。

4. 养护:喝完茶后,及时清洁茶具,使其保持干燥清洁,茶具也应该保存在干燥处,避免长时间受潮或晒太阳。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涨知识|24种常见茶具及使用方法

涨知识 

24种常见茶具及使用方法

茶具是泡茶过程中使用的器具,亦是茶叶内质表现的载体,茶具的材质亦多种多样,有竹、木、陶、瓷、塑料、紫砂等材质,而根据用途的不同,茶具又包含盖碗、紫砂壶、煮水器、公道杯、茶滤、品茗杯、茶道六君子、茶洗、茶巾、盖置、茶盘、茶叶罐等。

1)盖碗:用于泡茶

2)公道杯:用于均匀茶汤、分茶

3)品茗杯:用于喝茶,杯子较矮

4)闻香杯:用于闻茶香,杯子较高

5)茶盘:用于盛放茶具、排水

6)茶叶罐:用于储存茶叶

7)茶滤:用于过滤茶渣

8)茶巾:用于清理茶桌

9)煮水器:种类繁多、选用与茶具配套和谐

10)茶筒:用于收纳道具

11)茶夹:用于夹杯子等

12)茶则:用于从茶罐或包装袋里取茶叶

13)茶针:用于通壶嘴或拨茶叶

14)茶刀:用于撬茶饼

15)茶荷:用于展示、观赏茶叶

16)壶承:用于盛放茶壶

17)养壶笔:用于养壶、养茶宠、清理茶盘

18)杯垫:用于放置茶杯、敬茶

19)盖置:用于放壶盖

20)茶夹架:用于搁茶夹、茶针、茶刮等

21)水洗:用于清洗茶杯或盛放茶渣水

22)茶席:材质、形态多样,功能类似于桌布

23)茶宠:茶桌上的小摆件

24)茶壶用于泡茶 有陶壶、紫砂壶、瓷壶等

十三种茶具名称和使用方法

常见茶具通常有茶杯、茶漏、盖碗、茶盘、茶则、茶挟、茶巾、茶针、煮水器、茶叶罐、茶船、茶海、茶匙、茶荷等十三种常见茶具的使用方法。

一、茶杯

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来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根据茶壶的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适,"入口"顺畅。

二、茶漏

茶漏则于泡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过滤茶叶碎片末,也防止茶水掉落壶外。

三、盖碗

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

四、茶盘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

五、茶则

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不用手直接抓取,卫生同进防止茶水掉落壶外,一般为竹制。

六、茶挟

又称茶筷,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七、茶巾

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八、茶针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

九、煮水器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目前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我用自动电炉。

十、茶叶罐

储存茶叶的罐子,必须无杂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

十一、茶船

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茶壶里塞入茶叶,冲入沸开水,倒入茶船后,再由茶壶上方淋沸水以温壶。淋浇的沸水也可以用来洗茶杯。又称茶池或壶壶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为:盛热水烫杯、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十二、茶海

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用的茶海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其大致功用为: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沉淀茶渣

十三、茶匙

茶匙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茶具如何使用

一、茶杯:茶杯是盛茶水的用具,水从茶壶而来,倒进茶杯,之后给客人品尝茶水。茶杯分大小两种:小杯亦叫品茗杯,是与闻香杯配合使用;大杯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于高级细嫩名茶的品饮。二、茶漏:常用冲泡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三、盖碗: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盖碗茶,须用滚烫的开水冲一下碗,然后放入茶叶盛水加盖,沁茶的时间看茶叶数量和种类约为20秒至3分钟。在清雍正年间,盛行使用盖碗。四、茶盘:茶盘就是放置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形状可方可圆或作扇形;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夹层,夹层用以盛废水,可以是抽屉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单层以一根塑料管连接,排出盘面废水,但茶桌下仍需要一桶相承。五、茶则:茶则是汉族茶道六用之一,是汉族民间烹试茶时量取茶末入汤的量具。在茶道中,把茶从茶罐取出置于茶荷或茶壶时,需要用茶则来量取。六、茶挟: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七、茶巾: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八、茶针:一般是木质、角质材料制作而成。另外喝普洱茶的习惯把撬茶的茶刀放在茶桶中。茶匙,茶针,茶夹,茶则,茶海,连同茶筒,六个器具又称为茶道六君子。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九、煮水器: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目前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十、茶叶罐:茶叶是一种干品,极易吸湿受潮而产生质变,它对水分、异味的吸附很强,而香气又极易挥发。从质地上区分,茶叶罐的一般有锡制、铁制、陶瓷、玻璃、纸制等,其中以选用有双层盖的铁制彩色茶罐和长颈锡瓶为佳,用陶瓷器贮存茶叶,则以口小腹大者为宜。十一、茶船:古代汉族民间流行的一种置茶盏的承盘。始于南朝。其用途以承茶盏防烫手之用,后因其形似舟,遂以茶船或茶舟名之。其常用的功能大致为:盛热水烫杯、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保温。十二、茶海: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用的茶海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其大致功用为: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沉淀茶渣。十三、茶匙: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18种茶具的用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泡好一壶茶,就必须了解茶器并会运用。

1、煮水器:包括水壶和炭炉,一般在较为专业和正式的茶楼才能见到,由于用炭炉煮水时间比较长,所以现在用得较多的是随手泡,更方便快捷。

2、茶壶:是用来泡茶的茶器,常用的有盖碗和紫砂壶。

3、公道杯:又称“茶海”,是用来盛放茶壶里的茶,便于均匀分茶给客人。

4、茶巾:茶杯、公道边缘或杯底有茶水时,可以用茶巾擦拭。

5、茶盘:就是底座,用来放置茶壶,茶壶漏出来的水流入茶盘中,以免弄湿桌子,用于湿泡法。

6、壶承:和茶盘一样的作用,不同的是用于干泡法。

7、品茗杯:也就是茶杯,给客人喝茶用的。

8、茶滤:架在公道杯上,用于过滤茶叶和茶渣的。

9、杯托:用于垫放品茗杯的。

10、茶荷:用来装茶叶,可给客人观赏干茶。

11、水盂:用于装清洗好茶杯茶壶后的废水,还有洗茶时不要的茶水。

12、闻香杯:一般茶艺表演上会用到,用来闻茶汤香气用的,与茶杯配套使用。

泡茶时不可缺少的“茶道六君子”,也需要茶友认识并学会使用。

1、茶筒:用来盛放茶艺用品。

2、茶漏:放在壶口上,防止将茶叶倒入茶壶时茶叶外漏。

3、茶夹:用于夹洗杯子,也用于夹取叶底,便于欣赏。

4、茶针:用于疏通壶嘴,以免茶渣阻塞造成出水不畅。

5、茶匙:又称“茶刮”,协助茶则将茶叶拨至茶壶中。

6、茶则:把茶从茶罐取出置于茶荷或茶壶时,需要用茶则来量取。

The  end

洁儿请您喝杯普洱!

茶具名称及用途

茶具名称及用途如下:

1、盖碗

盖碗亦称盖杯,是含盖、碗、托三件一式的茶器。清代北方流行花茶,茶汤容量较多,具保温功能的盖碗便发展起来。盖碗的口大,揭开碗盖,茶汤、叶形都能观赏得很清楚。平常泡茶时,为了挑选适合的盖碗,建议长期使用或选择适合自己大小的盖碗,这样才能泡好一杯茶。

2、紫砂壶

紫砂壶是我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始于明朝正德年间。紫砂壶采用紫砂泥为原料,因紫砂壶透气性能好,故泡茶时能够很好的锁住茶香、不失原味。且紫砂壶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3、公道杯

公道杯,一来可以保证茶席桌面清净,特别是在使用盖碗的时候,公道杯显得必不可少。二来,使用茶壶泡茶时,茶水倒入杯子时容易出现前面的茶水淡,后面茶水浓的现象。而公道杯在此时,就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在泡茶时,通常将泡茶壶中的茶水先倒入公道杯中,而后再分别倒入品茗杯中给客人品饮,保证每个人茶杯中的茶汤口味相同。

4、品茗杯/主人杯

品茗杯,是用来品饮茶和观赏茶汤的专用茶杯。而大多数爱茶的人,都会选择专属于自己的主人杯。品茗杯的选择是有讲究的。选择不相匹配的品茗杯,会破坏了品茶的乐趣。挑选品茗杯,一般容量在三小口最佳,且遵循“小、浅、薄、白”四个原则最宜。

5、闻香杯

闻香杯是用来嗅闻杯底留香的器具,与品茗杯配套,质地相同,加一杯垫则为一套品饮组杯。闻香杯多用于冲泡高香的乌龙茶时使用。以瓷器为主,也有内施白釉的紫砂、陶制的闻香杯。

茶具的分类大全_茶具的分类及作用

现在的茶具市场种类众多,茶具的分类也是很讲究的。每一种茶具的用途都是不同的。茶具分成几类呢?那么下面我为你介绍下茶具的分类,希望对你有帮助。

茶具的分类及作用

  一、按照使用类型分

  1.茶壶:是茶叶中成分溶出的盛具。

  2.品饮杯:包括茶盏、茶碗、闻香杯,是直接品 饮茶 汤的器具。闻香杯是用于品鉴茶

  汤香气的杯子。

  3.茶盘:是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的浅底器皿。其选材金木竹陶皆可。以金属茶盘

  最为简便耐用,以竹木茶盘最为清雅相宜。

  4.茶道:指茶道六君子,即茶夹、茶勺、茶拨、茶漏、茶针、茶瓶。茶道以木质多用。

  5.茗炉:指烧水的器具,现代常用电水壶。

  6.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也称“三才碗”

  7.盖杯:是上有盖,杯身有把的茶具。同心杯还具有虑茶杯心。

  8.杂件:主要用于茶艺表演的茶器,常也实用。包括公道杯、茶巾、夹子、网架、漏

  斗、茶托、茶洗、茶叶罐、香炉、茶荷等

  二.按照茶具材质分类

  1.瓷器茶具

  1.1青瓷茶具:宋代浙江龙泉哥窑青瓷茶具最富盛名。

  1.2白瓷茶具:白瓷色白如玉,以景德镇白瓷为最优。

  1.3黑瓷茶具:宋代斗茶盛行,黑瓷最能衬托茶色。

  1.4彩瓷茶具:以青花瓷最引人注目。

  2.竹木茶具

  竹木茶具自然雅致。

  取竹木清寂谦恭、直而有节的 文化 精神,历来为中国文人所推崇。

  3.玻璃茶具

  玻璃茶具质地通透,色彩光洁,形态变化各异,因而作为茶具应用广泛。

  用玻璃茶具泡茶,茶汤颜色鲜艳,茶叶的形态可鉴可赏。缺点是传热太快,不耐冷热。

  4. 陶器茶具

  陶器茶具首推宜兴紫砂茶具。陶器茶具胎质致密,既不渗漏,又有细小的气孔,经久耐用,还能媳妇茶汁,蕴蓄茶味,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及时冷热巨变也不会破裂。

  5.金属茶具

  主要以金银铜铁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尤其是锡制茶具,能防潮防异味,耐氧化。

  三.各类茶具的功能

  1、置茶器

  ①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

  ②茶匙: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

  ③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

  ④茶荷: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多寡、闻干香。

  ⑤茶擂:用于将茶荷中的长条形茶叶压断,方便投入壶中。

  ⑥茶仓:分装茶叶的小茶罐。

  2、理茶器

  ①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

  ②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③茶针:用于通壶内网。

  ④茶桨(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于通壶嘴。

  3、分茶器

  ①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可倒入茶海,然后依人数多寡平

  均分配;而人数少时则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产生苦涩味。茶海上放滤网可滤去

  倒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

  4、品茗器

  ①茶杯(品茗杯):用于品啜茶汤。

  ②闻香杯:借以保留茶香用来嗅闻鉴别。

  ③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避免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

  5、涤洁器

  ①茶盘: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

  ②茶船(茶池、茶洗、壶承):盛放茶壶的器具,也用于盛接溢水及淋壶茶汤

  ③渣方:用以盛装茶渣。

  ④水方(茶盂、水盂):用于盛接弃置茶水。

  ⑤涤方:用于放置用过后待洗的杯、盘。

  ⑥茶巾:主要用于干壶,可将茶壶、茶海底部残留的杂水擦干;也用于抹净桌面水滴。

  ⑦容则:摆放茶则、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

  6、 其它

  ①煮水器:种类繁多主要有炭炉(潮汕炉)+玉书碨、酒精炉+玻璃水壶、电热水壶、电磁炉等。选用要点为茶具配套和谐、煮水无异味。

  ②壶垫:纺织品。用于隔开壶与茶船,避免因碰撞而发出响声影响气氛。

  ③盖置:用来放置茶壶盖、水壶盖的小盘(一般以茶托代替)

  ④奉茶盘:奉茶用的托盘。

  ⑤茶拂:置茶后用于拂去茶荷中的残存茶末。

  ⑥温度计:用来学习判断水温。

  ⑦茶巾盘:用以放置茶巾、茶拂、温度计等。

  ⑧香炉:喝茶焚香可增茶趣

  四.选择适宜的茶具

  1.绿茶:以玻璃茶具为宜

  2.黄茶:以瓷器茶具为宜

  3.白茶:以瓷器茶具为宜

  4.乌龙茶:以紫砂茶具或瓷器茶具为宜

  5.红茶:以白瓷茶具为宜

  6.普洱茶:以瓷器茶具或紫砂茶具为宜

  同一泡茶,相同的水温和茶具,不同的人冲泡,泡出的茶汤滋味会有差别,很正常。

  其实泡茶这件事真的很简单,需要讲究的地方有,但并没有那么玄乎,把泡茶这事讲得云里雾里,要么是拿泡茶当表演的,要么是故意显摆的,再有就是用耳朵喝茶,总把这道那道挂嘴边的。

  在茶叶品质没问题的前提下,要把一款茶泡得好喝,个人认为主要在于茶具、投茶量、浸泡时间这三个方面,而且它们之间是首尾呼应联系的。

  茶具要如何挑选

  1、看色彩

  宜兴紫砂壶除了大量以紫红色为主外,还有绿、黄、黑等颜色,可以说色无相类,品无相同。非宜兴紫砂的颜色则单一、刻板,缺少变化。宜兴紫砂色彩丰富,除了比较多的栗紫色以外,还有红紫、褐紫、黛紫等。

  我父亲认为,紫砂茶具不能过于鲜艳,鲜艳的泥料多是添加了化学原料的。天然的紫砂泥素有“五色土”之称,就是因为紫砂土本身含有大量的金属成分。

  2、观品相

  紫砂壶造型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称。如何评价这些多变的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拙为最佳,大气清秀次之。紫砂壶是茶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追求的意境,即“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

  3、摸质感

  话说名家的紫砂与其他紫砂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手感不同,摸紫砂物件就如手摸豆沙,细而不腻。因此一把紫砂壶,壶表面的手感尤为重要。名家紫砂壶是实用功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需要不断其表层,让手感舒服。

  4、听声音

  宜兴紫砂经人工制作,泥胚经过多次捶击、整压,再经多道工序,其上面制作者的手指印纹可谓上千万,烧成后敲击的声音比较清脆,紫砂壶的声音要结合很多因素,和胎的新老厚薄都有直接关系,如果声音太尖锐了,则多半是新壶,如果极尖锐清脆,也许是化工泥的。

  5、看内部

  建造紫砂茶具颠末多道工序已经很难看脱手工痕迹,但细心观测触摸壶内部却可发明一些迹象,比方嘴与壶身跟尾处,假如是手工黏合的,则在交汇处总有一点痕迹表现出来,由于制壶者很难将壶的内身修整得很滑腻,再说也没有需要行止理得很平整。同时可以相识紫砂陶的根基说话,如许才气会看壶,许多疑心天然水到渠成。

  茶具要怎样保养

  很多喜欢喝茶的朋友都会有一个小小的烦恼,就是茶具上很容易沾上一层茶垢。那么,我们该如何清洗茶具上的茶垢呢?

  一般很多人都会用钢丝球(清洁球)或是丝瓜等比较粗糙的清洗工具来刷洗。这样可以起到清洗的效果,但很容易伤害到茶具表面的釉质,使之变得越来越薄。慢慢的,这些茶垢就会完全渗入到茶具里面。

  最好的清洗 方法 是:在每次喝完茶后,记得把茶叶倒掉,把茶具用水清洗干净。能够长期保持这种良好的习惯的话,什么清洗工具都不用,茶具依然能够保持明亮的光泽。

  很多朋友都是喝完茶后就去休息或是做别的事情,等到下次品茶的时候再来清洗茶具。这样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很多茶具都上了茶色,用清水是洗不掉的。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些特别的方法来清洗。

  挤少量的牙膏在茶具上面,用手或是棉花棒把牙膏均匀的涂在茶具表面。大约过一分钟后再来用水清洗这些茶具,这样,茶具上面的茶垢就很容易被清洗干净了。用牙膏清洗既方便又不会损坏茶具或伤手,茶友们都可以试试看哦!

  茶具上的茶垢愈厚,泡出来的茶愈不健康,或是会不够香纯。常会听爱泡茶的老人家拿出心爱的茶壶,展示乌黑油亮的茶垢,似乎茶垢愈厚愈值钱。中医表示,茶垢对人体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爱喝茶也应该勤于刷洗茶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茶垢沉积已久的茶杯,用牙膏反复擦洗便可除净;对于积有茶垢的茶壶,用米醋加热或用小苏打浸泡一昼夜后,再摇晃着反复冲洗便可清洗干净。

茶具按材质可分为哪几种 新买的茶具应该怎样处理

茶具的制作材料也很多,针对茶类选择合适的茶具,可以在茶叶原本的风味上加分。如果你喜欢喝茶,那你一定要了解茶具。那么茶具按照材质可以分哪几种呢?一起来看看吧!

茶具按材质可分为哪几种

茶具的制作材料一般有:瓷胚、紫砂泥、木鱼石、玻璃、竹木、石头等等;按照材料分类,茶具的种类有很多,包括有:瓷器茶具、紫砂茶具、木鱼石茶具、玻璃茶具、竹木茶具、冰裂茶具、能量茶具、金属茶具、石茶具、活瓷茶具等等。

1、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是由瓷胎烧至而成的,种类非常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瓷器类茶具,造型各异,颇具艺术欣赏价值。

2、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是用特殊陶土紫金泥烧制而成的,此类茶具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极受广大茶友们的热爱。

3、木鱼石茶具

木鱼石茶具是指用整块木鱼石做出来的茶具,防腐和通透性极好。用此茶具泡茶,不易变质,且具有定六腑、镇五脏之功效。

4、玻璃茶具

玻璃茶具的材料为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用途非常广泛。使用玻璃茶具泡茶,能够观赏到茶叶的各种优美姿态,让人赏心悦目。

5、竹木茶具

竹木茶具多用竹木制作而成,这种茶具天然、环保、健康,一直以来都受到茶人的青睐。但是这种茶具不能长时间使用,无法长久保存,现代比较少见。

6、冰裂茶具

冰裂茶具均选用天然的陶瓷泥料,经过独特的加工技术精制而成。这类茶具外观造型漂亮,色彩丰富美观,且杯壁厚、不烫手、散热快。

7、能量茶具

能量茶具是以远红外线精细瓷土和多种具有能量的天然矿物、微量金属调配烧制而成的,这种茶具在常温下能释放出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频波,有助于优化水质。

8、金属茶具

金属茶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饮茶器具,历史非常悠久,在隋唐时,金属茶具的制作就已经达到高峰。

9、石茶具

石茶具,材料来源于天然的石头,经过精雕细琢而成。用石头雕刻的茶具硬度大、密度强,颜色天然,美观大方,用来品茶,十分赏心悦目。

10、活瓷茶具

活瓷茶具,以二十多种矿物元素和瓷土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后研磨成微粒状,再根据比例调配加入陶瓷釉浆和坯体烧至而成。用活瓷茶具泡茶,具有去除杂质、优化水质的作用。

新买的茶具应该怎样处理

1、新紫砂壶清洗技巧

我们我们购买的茶具是紫砂壶的话,我们应该怎样清洗呢?需把壶盖和壶身分开后放入锅里,加入清水煮沸,浸泡大约1个小时取出晾干。加入要冲泡的茶叶,放到锅里煮沸,浸泡大约1个小时左右取出晾干即可。

2、新瓷质茶具、玻璃茶具清洗技巧

用少许洗涤液,加上软质的毛刷或抹布擦拭新买的瓷质茶具或玻璃茶具,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晾干便可。谨记一定要用软质的工具擦拭哦。

茶具清洗步骤

1、倒半盖子的漂渍液,把需要清洗的茶具放到一个大盆子里。

2、加入清水至浸满茶具,把漂渍液倒进盆子里,混合轻松,搅合均匀。

3、让茶具在水里浸泡大约1个小时。

4、把茶具打捞起来,使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茶具。

茶具的品种和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茶类繁多,又因民族众多,民俗也有差异,饮茶习惯便各有特点,所用器具更是异彩纷呈,很难作出一个模式的规定。现所介绍的内容是从中国现代茶艺的基本需要出发,选择主要器械具,以功能分类叙述,以供茶艺爱好者参考。 一、主茶具。泡茶、饮茶主要的用具。1、茶壶:用以泡茶的器具。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以把划分。①侧提: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②提梁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③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习舞状。④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⑤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以盖划分。①压盖: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②嵌盖: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③截盖: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以底划分。①捺底: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②钉足: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③加底: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以有无滤胆分。①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胆。②滤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以形状分。①筋纹形:犹如植物中弧形叶脉状筋纹,在壶的外壁上有凹形的纹线,称之为筋,而筋与筋之间的壁隆起,有圆泽感。②几何形:以几何图形为造型,如正方形、球形圆柱形等。③仿生形:又称自然形,仿各种动物、植物造型,如南瓜壶、梅桩壶、松干壶等。④书画形:在制成的壶上,刻凿出文字诗句或人物、山水、花鸟等。2、茶船:放茶壶的垫底茶具。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③夹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并有出水口,使夹层中的积聚之水容易倒出。3、茶盅:亦称茶海。盛放泡的茶汤之分茶器具。因有均匀共汤浓度的功能,故亦称公平杯(或公道杯)。①壶形盅:以茶壶代替用之。②无把盅:将壶把省略,因区别于无把壶,常将壶口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代替把手提着倒水。③简式盅:无盖,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有把或无把。4、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①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②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③直口杯:杯口与杯底同大,也称桶形杯。④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称鼓形杯。⑤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⑥盖杯:附加盖子的茶杯,有把或无把。5、闻香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倒入品茗杯后,闻嗅留在杯底余香之器具。6、杯托:放置茶杯的垫底器具。①盘形:托沿矮小呈盘状。②碗形:托沿高耸,茶杯下部被托包围。③高脚形:杯托下有一圆柱脚。④圆形:杯托中心留一空洞,洞沿上下有竖边,上固定杯底,下为托足。7、盖置:放置茶盖、盅盖、杯盖的器物,既保持盖子的清洁,又避免沾湿桌面。①托垫式:形似盘式杯托。②支撑式:圆柱状物,从盖子中心点支撑住盖;或筒状物,从盖子四周支撑。8、茶碗: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汤作饮用工具。①圆底:碗底呈圆形。②尖底:碗底呈锥形,常称为茶盏。9、盖碗: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泡饮合用器具或可单用。也称三才杯。10、大茶杯:泡饮合用器具,多为长桶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11、同心杯:大茶杯中有一只滤胆,将茶渣分离出来。12、冲泡盅:用以冲泡茶叶的杯状物,盅口留一缺口为出水口,或杯盖连接一滤网,中轴可以上下提压如活塞状,既可使冲泡的茶汤均匀,又可以使渣与茶汤分开。二、辅助用品。泡茶、饮茶时所需的各种器具,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1、桌布。2、泡茶巾。3、茶盘。4、茶巾盘。5、奉茶盘。6、茶匙。7、茶荷。8、茶针。9、茶箸。10、茶筒。11、茶食盘。12、计时器。13、消毒柜等。三、备水器。1、净水器。2、贮水缸。3、煮水器。4、保温瓶。5、水孟。四、备茶器。1、茶样罐。2、贮茶罐。3、茶瓮(箱)。五、盛运器。1、提柜:用以放置泡茶用具的茶样罐的木柜。2、都篮。3、提袋。4、包壶巾。5、杯套。六、泡茶席。1、茶车。2、茶桌。3、茶席。4、茶凳。5、坐垫。七、茶室用品。1、屏风。2、茶挂。3、花器。中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兼具实用和鉴赏价值,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喜爱。茶具的使用、保养、鉴赏和收藏,已成为专门的学问,时代不衰。其中,宜兴紫砂壶和景德镇瓷器闻名天下。 1·陶土茶具 陶土茶具是指宜兴制作的紫砂陶茶具,始于北宋,兴盛于明、清。宜兴的陶土因黏力强而抗烧,故有“土与黄金争价”之说。宜兴之土烧制的紫砂茶具造型古朴、色泽典雅、光洁无暇,用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不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 今天紫砂壶不论造型还是质感,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被国际友人赞誉为“世界茶具之首”。目前紫砂茶具品种已有几十种增加到了600多种。例如紫砂双层保温杯就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新产品。由于紫砂泥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强,渗透性好,所以用以它烧成的茶具泡茶,色香味皆蕰,夏天不易变馊,冬天放在炉上煮茶不易炸裂。 2·瓷器茶具 我国的瓷器茶具产生于陶器之后,按产品又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几个类别。 (!)白瓷茶具:白瓷茶具以色白如玉而得名,其产地甚多,有江西景德镇、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等。其中以江西景德镇的产品最为著名。 (2)青瓷茶具:青瓷茶具始于晋代,主要产于浙江、四川等地。 (3)黑瓷茶具:黑瓷茶具产于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由于建安所产的茶盏颜色绀黑,适合斗茶而驰名。这种黑瓷茶盏古朴雅致,瓷质厚重,保温性能较好,故为斗茶行家所珍爱。 3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沙”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闻名遐迩。 4玻璃茶具 现今,玻璃器具有了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用玻璃杯泡茶,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的整个冲泡过程及茶汤的色泽可以一览无余,使人在品茶的同时得到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 5金属茶具 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密封性能好,有较好的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效果,尤其是锡的作用为茶器具的材料有较大的优越性。 6竹木茶具 历史上,广大农村群众多使用竹或木碗泡茶,它价廉物美,经济实惠。当今社会,人们仍然用木罐、竹罐装茶,特别是黄阳木罐和二黄竹片茶罐,既可作为赠亲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7搪瓷茶具 由于搪瓷茶具经久耐用,携带方便,实用用性强,五六十年代在我国各地较为流行,以后又为其他茶具所替代。 我国历史上还有用玉石、玛瑙等制作的茶具,但由于其制作困难,价格昂贵,主要是作为摆设以显示主人的富有,因此并不常见。

茶具的各种名称和使用

茶具的各种名称和使用如下:

盖碗是一种用来泡茶的器具,它可以用来泡茶,也可以用来做茶杯,用的材料有白瓷和玻璃。茶杯是用来饮茶的,有铃铛杯、斗笠杯、鸡缸杯等不同的形状。

闻香杯是用来闻茶香的,通常是用来冲泡有香味的茶叶。公道杯是用来把茶水均匀地分成,荷叶是用来装茶叶的,把茶叶放在茶壶里的。而茶宠则是茶几上的一种小摆设,在泡茶时也能增加几分情趣。

茶道六君子,即茶壶,用来装“五君子”;茶,用来称量茶叶;用来端水;用来夹水;用来拨弄茶叶;用来清理壶口的茶针;在泡茶的时候,用来防止茶水外泄的滴水。茶壶是一种带有口器的茶具,用于沏茶和倒茶。

主要用于制茶,由壶盖、壶身、壶底、圈足四个部件构成,壶盖上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嘴,流,腹,肩,把(柄)等。用紫砂、陶瓷,用同一种茶种,以防止其与各种茶叶的接触而变得不纯净。

紫砂壶的吸水性很好,如果用不同的茶叶冲泡,就会导致茶叶的味道变差,从而偏离茶叶的味道。用茶壶时,不要把壶口对准客人,而是面向自己。用茶壶倒茶时,务必用手按住壶口,防止壶口倾斜,使盖子掉落。

茶具

茶具选材广泛,金、木、竹、陶皆可取。茶具,古代又称茗器,同其他饮、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历史上最古老的茶具,大约可推陶土制的缶,类似今天四川、云南的烤茶罐,它既可用来煮茶,也可作盛具用。

茶具按用途分为几类

按照功能不同,可以把常用茶具分成以下六类,即泡茶用具、分茶用具、品茶用具、备茶用具、备水用具和辅助用品。

一、泡茶用具

1.盖碗:

用来泡茶的常用器具,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碗具有便捷、不吸味、散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适用性较广。

2.茶壶: 用来泡茶的常用器具,材质多为瓷质、紫砂或者玻璃。紫砂壶具有透气性好、保温性能好、吸附茶汁等特点,常用于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等。

3.飘逸杯:

根据现代工业技术与泡茶原理设计出的与传统冲泡用具有别的现代泡茶用具。同一杯组可使茶叶、茶汤分离,并自动过滤,能避免因茶叶在杯中浸泡过久而使茶汤过浓以至于苦涩的不足,同时简化了泡茶过程,适合在办公室等场合使用。

4.茶杯:

平常生活中,将茶叶直接投放在一个瓷杯或玻璃杯中冲泡的现象很常见。这种瓷杯或者玻璃杯,简单是简单,但非常大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不能做到茶水分离。这种方式泡茶,喝头几口的时候可能问题不大,但十几分钟之后往往茶汤过浓,续水两遍之后,茶汤又可能过淡甚至没什么味道了。所以,从科学饮茶的角度,建议使用飘逸杯或能做到茶水分离的用具,便于享受到口感均匀合适的茶汤。

二、分茶用具

公道杯:

又称茶海或茶盅,是用来分茶的器具,用茶叶冲泡完毕以后,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匀茶,使茶汤均匀,然后平均分给客人,这样就可以使每杯茶的浓度均匀,体现出一种平等。

三、品茶用具

1.品茗杯: 主要是用来品饮茶汤。材质多样,涵盖紫砂、瓷质、玻璃等。

2.闻香杯: 闻香之用,比品茗杯细长,多于品茗杯搭配使用,一般用于冲泡乌龙茶时使用。双手掌心夹住闻香杯,靠近鼻孔,边搓动边闻香。

四、备茶用具

1.茶荷: 用于盛放待泡干茶的器具,用于置茶,还可以用来赏茶。茶荷的形状以有引口的半球形为主,质地多为瓷质。

2.茶叶罐: 用来存放干茶的器具。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茶叶变质,茶香挥发等。从质地上来说,一般有铁质、锡质、陶瓷等。

五、备水用具

备水用具形式多样,常见的有随手泡、电水壶,也有的茶友使用铁壶。随手泡多集烧水冲茶与一体,简单方便;电水壶则是日常家用的烧水用具,也可冲茶;也有茶友用铁壶烧水、煮茶。

六、辅助用品

1.过滤网和滤网架: 滤网又名茶漏,放在公道杯上,主要用于过滤茶渣。滤网不用时,要放在滤网架上。

2.茶道用具组合: 也称“茶道六君子”,包括茶筒、茶针、茶匙、茶则、茶漏、茶夹。 茶筒:茶筒是用来盛放茶针、茶匙、茶漏、茶则以及茶夹等的器具。

茶针:主要作用是用来疏通壶嘴。避免茶渣阻塞,造成出水不畅。 茶匙:主要作用是将茶投入到泡茶用具中或是从泡茶用具中掏出茶渣。

茶则:主要作用是用来量取茶叶,把茶从茶罐取出置于茶荷或泡茶用具中。 茶漏: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茶夹: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用来夹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3.杯垫: 用来放置品茗杯、闻香杯等。目的是为了防止杯里或杯底的茶汤溅湿润茶桌,同时使用杯托给客人奉茶,显得更卫生。

4.茶巾: 主要用来擦拭茶具上的水渍、茶渍和桌面上的茶水。主要用麻、棉等纤维制造而成。 5.茶盘:

茶盘又称茶船,是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等的浅底器皿。材质广泛,款式多样。

茶具都有哪些材料?

茶具的制作材料一般有:瓷胚、紫砂泥、木鱼石、玻璃、竹木、石头等等;按照材料分类,茶具的种类有很多,包括有:瓷器茶具、紫砂茶具、木鱼石茶具、玻璃茶具、竹木茶具、冰裂茶具、能量茶具、金属茶具、石茶具、活瓷茶具等等。

1、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是由瓷胎烧至而成的,种类非常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瓷器类茶具,造型各异,颇具艺术欣赏价值。

2、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是用特殊陶土紫金泥烧制而成的,此类茶具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极受广大茶友们的热爱。

3、木鱼石茶具

木鱼石茶具是指用整块木鱼石做出来的茶具,防腐和通透性极好。用此茶具泡茶,不易变质,且具有定六腑、镇五脏之功效。

4、玻璃茶具

玻璃茶具的材料为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用途非常广泛。使用玻璃茶具泡茶,能够观赏到茶叶的各种优美姿态,让人赏心悦目。

5、竹木茶具

竹木茶具多用竹木制作而成,这种茶具天然、环保、健康,一直以来都受到茶人的青睐。但是这种茶具不能长时间使用,无法长久保存,现代比较少见。

6、冰裂茶具

冰裂茶具均选用天然的陶瓷泥料,经过独特的加工技术精制而成。这类茶具外观造型漂亮,色彩丰富美观,且杯壁厚、不烫手、散热快。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