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从零开始学泡茶步骤图
2023-07-02 08:59:55 责编:小OO
文档


1. 准备茶具:铁壶,茶杯,茶叶,茶盘,茶刀,茶匙,等。

2. 将铁壶洗净,倒入适量的水,并放在炉子上加热至水开。

3. 取适量的茶叶,放入茶杯内。

4. 将热水倒入茶杯内,浸泡茶叶。

5. 等待1-2分钟,让茶叶充分浸泡。

6. 用茶匙轻轻搅拌茶叶,使茶汤均匀。

7. 将茶杯倒入茶盘内,清理茶渣及杯底。

8.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喝完茶。

9. 清洗茶具,备下次使用。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正确的泡茶步骤图解,茶道入门知识

  自古国人爱喝茶,常常以茶会友,但是在高信息大互联的时代,传统的茶道与茶艺改变着无数人们那根绷紧的神经。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正确的泡茶步骤图解,茶道入门知识,欢迎借鉴参考。

  茶道初学者泡茶步骤

  一、温壶:用热水淋茶壶,提高茶壶温度,以免泡茶时水温被茶壶抢走,影响茶汤的风味。

  二、置茶:等待茶壶温热的时间里,将要泡的茶叶从茶仓中取出,放入茶则(普及一下,茶则就是从茶叶罐里取茶叶用的工具和量器,词较生僻,我刚入门时为显资深,常向外行秀此名)。这时可以请宾客赏茶,也借这个机会与客人交流,介绍他们认识此茶的特色,香气?颜色?外观?赏完茶后再放回原处。

  三、温润泡:将热水均匀地淋在茶叶上,使茶叶受热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后立刻倒出来。目的在使某些比较紧结的茶(像阿里山石棹一带的珠露茶)舒张,这样茶汤才会均匀好喝,也有些人觉得这样比较清洁,但并不是每一种茶都适合温润泡这道手续。

  四、醒茶:将温润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当中,静待一段时间让茶叶舒缓。

  五、冲泡: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数决定,放入的茶种,与茶叶量多寡会影响冲泡所需的时间。

  六、奉茶:将茶壶内所泡的茶完全倒于茶海中使茶色,茶味均衡并沉淀杂质。将茶倒入闻香杯中约七分满,或用扣杯的方式,正面图样对正面图像,倒过来奉茶增添品茶的乐趣(基于卫生考量,扣杯的方式只适用于第一泡)。

  七、品茶:喝茶的时候不要手拿杯缘,如果以右手喝茶,应把中指放在杯腹十二点钟方位,拇指放六点钟方位,并以八点钟方位喝茶。并分成三次喝,感受热茶,温茶,与冷茶的滋味。

  茶道初学者泡茶的注意

  仪容礼表

  泡茶的时候,女性要把长发挽起,以免头发掉落到茶汤里,而且妆容要以淡雅为主,不要过于浓妆艳抹;手上不宜配到过多首饰,会影响泡茶的美感;服装以配合茶会气氛或者茶具茶席为主,穿得朴素大方就好。

  泡茶姿势

  泡茶时坐在凳子的三分之一处,身体要坐正、腰杆要挺直,在泡茶过程中也要保持身体的端正,不要因为倒水、持壶而把身体歪到一边。另外在泡茶过程中要放松全身的肌肉,不要因为紧张而显得过于拘谨,当你心情和身体都放松下来的话,泡茶的动作才会显得优美,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清洁茶具

  在泡茶之前,要先清洁茶具。就算茶具在之前已经清洗过了,还是得当着客人的面再清洗一遍。清洁茶具时不要用手触摸茶杯,而是用茶夹夹取茶杯用沸水进行清洁。

  赏茶闻香

  清洁完茶具后,把干茶倒进茶荷中,双手端起茶荷递给客人,让客人观赏一下干茶的外形香气。在茶艺表演中,一般会有闻香这一步,让客人闻香的时候,也是用双手拿起闻香杯优雅地递给客人进行闻香。

  泡茶倒茶

  在泡茶的时候,有很多小细节需要注意,比如茶壶的壶嘴、公道杯的杯嘴还有随手泡的壶嘴都是不能对着客人的,一般都是横放;泡茶的过程动作不能太大,不要发出过大的碰撞声。

  在倒茶的时候要把公道杯用茶巾擦拭一下,然后再倒给客人,倒茶一般七分满就好,而且要按照辈分来倒,长者为先。泡茶者左侧为德高望重的人,然后依次为长者 敬者,千万别坐错了 倒茶依次从左到右

  奉茶添茶

  奉茶也是有讲究的,双手三指护垫又称”三龙护鼎“不仅仅是双手端给客人就行了,奉茶的时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端茶的时候手要平而且要稳,确保客人拿到茶的姿势是舒服的。当客人杯里的茶空了的话,得及时添上,不能让客人的茶杯空,除非客人表示不用再添茶了。倒茶时还有一个细节特别要注意,“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世间有天地 人间有大小 茶倒7分 3分留天,这就是所谓7分茶水3分情义.

  自己品尝

  泡茶并不是只能让客人喝,自己不喝,泡茶者也是需要品尝每一道茶汤的滋味。茶汤若是淡了或者浓了,可以适当改变冲泡的时间,以冲泡出最佳品质的茶汤。

  更换茶叶

  当茶叶泡得很淡,没有味道的时候,就需要及时更换新的茶叶了,否则客人会认为你在下逐客令。除非你接下来真的有事,而客人又一直不走,那就可以以不更换茶叶来暗示客人该离开了。

  正确的泡茶步骤图解

  用沸水冲淋所有茶具,随后即将茶壶、茶杯沥干,温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同时还起到清洁的作用。

  2、置茶

  置茶就是放茶叶,往泡茶的壶(杯)里置入一定数量的茶叶,茶叶的数量随不同茶叶而不同的,还有随个人喜好而放。

  3、冲泡

  置茶后,将开水冲入壶中,通常以冲水八分满为宜,冲泡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冲泡次数越多,浸泡时间越长。

  4、倒茶

  冲泡好的茶应先倒进茶海里,然后再从茶海倒进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泡茶的步骤教学 新手如何快速学会泡茶

多加练习就可以快速学会泡茶,泡茶的步骤如下:

1、烫壶:在泡茶之前要用开水烫壶。

2、温杯:用烫壶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3、置茶:将茶叶装入茶荷中,用茶匙将茶荷内的拨入壶中,茶量以茶壶三分之一为度。

4、高冲:冲泡茶叶需要高提水壶水自高点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冲分泡出茶味。

5、刮沫:刮去茶叶表层的一层泡沫。

6、低斟:把泡好的茶斟入杯中茶壶壶嘴与茶盅的距离,以低为佳,也是泡茶中最后的一个步骤。

新手泡茶4个步骤必看|一学就会

新手泡茶4个步骤必看|一学就会

水温:无论是煮茶还是泡茶,水温都是对茶汤品质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有茶友问 :“用冷水煮好,还是用沸水煮好呢?''这里推荐以85℃温水与茶叶一同入壶煮茶或等水煮沸后加入茶叶,这样煮的茶汤不浓不淡,口感顺滑茶叶也更为耐煮。

选器:煮老白茶,建议选择玻璃壶煮茶。玻璃煮茶器,能直接看到汤色的变化,可根据汤色变化来控制煮茶的火候和时间,更好保证茶汤的口感。而且玻璃茶壶不吸收汤水和香气能够原滋原味保留老白茶的风骨,加上玻璃材质更容易清洗,也不会有残留不会影响之后的煮茶。

火候:《茶经》中对于煮水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 ; 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 ;腾波鼓浪,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煮茶亦然。煮第一壶时,先用大火将水加热至沸腾,投人干茶煮一分钟左右即可关火用余温加热2分钟左右既可饮用。续水时,先将水烧开,再倒入茶壶,从第二壶开始,便可适当延长煮制时间,切忌让茶汤长时间处于沸腾中。

选茶:白茶新茶内含物质还过于活跃,经不起高温煮饮,容易让茶汤出现苦涩感,喝起来没有了鲜爽的口感,反而降低品茶的体验。在经年的陈放过程中,内含物质逐渐转化此时煮饮能够激发茶叶中内质释放,使得茶汤更为细腻柔滑,香气饱满纯醇,更有韵味。

茶叶怎么泡

泡茶的正确步骤如下:

1、温具,用沸水冲淋所有茶具,随后即将茶壶、茶杯沥干,温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同时还起到清洁的作用。

2、置茶,置茶就是放茶叶,往泡茶的壶里置入一定数量的茶叶,茶叶的数量随不同茶叶而不同的,还有随个人喜好而放。

3、冲泡,置茶后,将开水冲入壶中,通常以冲水八分满为宜,冲泡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冲泡次数越多,浸泡时间越长。

4、倒茶,冲泡好的茶应先倒进茶海里,然后再从茶海倒进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奉茶时,需要用茶盘托着送给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请客人品茶。

6、品茶,茶泡好之后不可急于饮用,而是应该先观色察形,接着端杯闻香,再啜汤赏味。

关于茶道入门的基础知识

认识中国茶,茶道指的是泡茶规范,为发挥各类茶性优点,抑制不足之处,礼序中应遵循“和俭敬美”基本要义,中国六大类茶叶的品种数以百计、千计,都能以相应的茶道礼序来表现。

认识和应用茶具,要学习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种茶具及其功能,茶道过程实践性很强,初学时不妨亲身使用茶具泡茶,来领略茶道乐趣。

基本手势,学习泡茶时,手势对于泡茶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传统茶道的礼序过程有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会有差异,而普及性大众茶礼则相对简约。

备器,学习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传统的泡茶工具分别有:茶壶、茶杯、茶匙、茶则、茶盏、公道杯、茶托、茶巾、盖碗、茶漏、茶盘、煮水器、茶针、茶荷、茶夹等等。

泡茶一直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正确的泡茶方式是什么样的?

正确的泡茶方式,,有以下7个步骤:

1、开水烫壶

在准备泡茶之前,首先我们要把水烧开,用开水将壶烫一下,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可以去除壶内一些其他气味,并且做了烫壶之后,还有助于帮助提升茶的香味。烫壶结束的水可以倒到茶杯里,这样是进行温杯。

2、置茶

在泡茶的时候,采用的壶都是比较小的,那么在置茶之前,可以将茶叶递给客人观赏一下,观赏结束之后,就可以将茶叶放入到湖中,放茶叶的量大概是壶的三分之一就可以了。

3、高冲

在泡茶的时候,一定将水壶高提,然后让水在高处流下来,那么茶叶就会在乎内开始,不断的翻滚,然后散开。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将茶叶当中的香味泡出来。

4、低泡

他泡好了之后,就可以将查重茶壶当中倒到茶盅里,而在到的时候,茶壶的嘴和茶盅的距离近一些,因为这样可以让香气没有那么快的单法,所以被称为较低泡。正常的情况下,第一泡的茶汤和第二泡的茶汤混合在茶中之内,效果是最好的。以此类推,第三泡和第四泡这样混合。

5、分茶

泡好的茶倒入了茶盅之后,就可以进行分茶了。茶盅里的茶,依次分入到茶杯里。在倒茶的时候,茶杯要七分满,这是刚刚好的。

6、敬茶

茶倒好了之后,我们连同茶杯以及茶托,双手放到客人的面前,这就是敬茶了。

7、闻茶

在开始品茶之前,我们先要看茶的颜色,然后闻一下茶的香味,之后再接着品茶。一杯茶是分三口进行品尝,而你的目光要给到泡茶是1~2秒,并且要面带微笑,这是表示感谢的意思。

总结:

其实想要泡出好喝的茶,最主要是泡茶的水,一般泡茶的水会选择软水,纯净水或者是矿泉水,因为这些水更适合泡茶。

泡茶怎么泡,茶道的步骤

你可以看看哦

正确泡茶步骤

1、将茶杯用清水冲洗干净,倒入适量开水温杯后,将水倒出。

2、将茶叶放入高温烫过的茶杯中,用开水泡至茶叶舒展。

3、盖上茶杯盖,将杯中水分倒出。

4、杯中重新倒入开水,倒水角度由上而下。

5、刚泡好的茶叶水温过高,等5-10分钟,茶水不再烫嘴了,慢慢入口品尝即可。

初学泡茶视频教程

一:温壶

用热水冲淋茶具,包括壶嘴、壶盖还有茶杯等,然后再将茶具沥干。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茶具的温度,让茶叶在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这点对于粗老茶叶的冲泡尤其重要。

二:置茶

用茶则将茶叶倒进杯/壶中,茶叶的多少根据茶具的大小来定。再放入茶叶后,我们也可以观赏一下茶叶的颜色与形状,白色盖碗茶色相映成趣,也是极具观赏性。

三:温润泡

在茶具中倒入少量热水,水温约85℃左右,让茶叶舒展开来。

四:醒茶

把温润泡的水倒掉,让茶叶静置一会。

五:冲泡

除乌龙茶冲水需要溢出,其它茶类冲水以八分水为宜。冲水时有“凤凰三点头”的讲究,其意是在注水时将水壶上下提拉,反复三次。这一礼仪,不仅是让茶叶能在水中翻动,也是在向客人鞠躬行礼,以示尊重。

六:奉茶

将茶倒入客人杯,用茶盘拖着送给客人,放置客人的右手前。奉茶时,主人须用空余的手做出“请茶”的姿势。客人可以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弯曲,轻轻敲打桌面,以表谢意。

七:品茗

茶泡好之后,不必急于饮用,可以先观茶汤,后端杯闻茶香,再喝茶品味。赏味时,应先让茶汤从舌尖沿舌两侧流到舌根,然后再回到舌头,如此反复三次喝完,感受茶中滋味。

绿茶泡茶有哪十步

泡绿茶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上投法,适用于外形紧实的高档名优绿茶,即先将85℃左右的热水冲入杯中,然后取绿茶投入,一般不须加盖;二是下投法,先放茶叶后直接倒入85℃左右的热水,适合普通绿茶。

从零开始学茶艺

从零开始学茶艺

从零开始学茶艺,茶艺在中国是一种特色文化。在日常生活当中,泡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要真正泡好一壶茶,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本领。下面一起来看看从零开始学茶艺。

从零开始学茶艺1

茶艺的基本知识1:泡茶要素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基础,泡茶时应该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泡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使茶的香味、色泽和滋味得到充分的发挥。泡茶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冲泡次数。

茶艺的基本知识2:泡茶用水的选择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由此可见,用什么水泡茶,对茶的冲泡和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泡出一壶好茶,应选用水质清、水体轻、水味甘、水源活的,这样才能泡出茶的纯正滋味。

茶艺的基本知识3:茶具的选择

现在常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玻璃和塑料。从品茶的角度来看,瓷器和陶器泡茶最好,因为其保温性好,泡茶能获得比较好的色香味,而且外形美观,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茶艺的基本知识4:茶的品饮

品茶,是一门综合艺术。茶叶没有好坏之分,主要是看个人的口味。茶类不同、花色不一样,茶的品质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茶,品茶的方法也不同。品茶时,可先透过晶莹清亮的茶汤,观赏茶的沉浮、舒展和姿态,再察看茶汁的浸润、渗透和汤色的变化,然后端起茶杯,先闻其香,再喝上一口。

茶艺的基本流程

1、净手和欣赏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2、烫杯温壶

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洁具提温。

3、马龙入宫

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过程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

4、洗茶

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速倒出。目的是为了把茶叶表面的不清洁物质去掉,还有就是把没炒制好的茶叶过滤掉。

5、冲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茶道的程序其实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这步才是平时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6、春风拂面

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7、封壶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

8、分杯

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9、玉液回壶

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10、分壶

然后将茶汤分别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11、奉茶

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12、闻香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13、品茗

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从零开始学茶艺2

中国茶艺——艺茶

中国人与外国人喝咖啡大不相同,特别是茶道中的茶,是作为天、地、物品与人的统一过程来看待的。所以,无论辨茶之优劣、产地、加工、制作、烹调,不仅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还包含美学观点和人的精神寄托。在现代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已可以分析出各种茶的.化学成分、营养价值、药物作用,而古代的中国茶学家,是用辩证统一的自然观和人的自身体验,从灵与肉的交互感受中来辨别有关问题。所以,在技艺当中,既包含着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又包含了人们主观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从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上说,其成就甚至有超过现代之处。

茶,在中国人看来,乃天地间之灵物,生于明山秀水之间,与青山为伴,以明月、清风、云雾为侣,得天地之精华,而造福于人类。所以古代真正的茶人,不仅要懂烹茶待客之礼,而且常亲自植茶、制作,课僮艺圃。即使没有亲种亲制的条件,也要入深山,访佳茗,知茶的自然之理,从汉王课僮艺茶,唐代名僧广植茶树,陆羽走遍大江南北,太湖东西,朝攀层峦,暮宿野寺、荒村,一直到明代茶人自筑茗园等,形成了这种实践的传统,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茶学大师庄晚芳先生,既是自然科学专家,又皆通古籍,既明茶理,又懂其中的蕴藉。所以,中国茶艺中第一要素便是“艺茶”,无论评名茶,择产地、采集、制作,均需得地、得时、得法。

《茶经》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次者生黄土”。这是讲茶的土壤条件。又云:“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者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缀,性凝滞,结瘕疾。这是讲茶的其他自然环境和采摘时机,而这些条件多在我国南部气侯温润、环境幽静的名山之中。于是茶的生长条件本身决定了它天然要与风光名胜之区相伴。中国茶人深深了解这个道理,从选茶开始便重视契合自然。

唐代由于皇帝爱喝阳羡茶,皆以阳羡为佳。其实,当时名茶产地已经很多。最著名者,一是集中于风景秀丽的巴山蜀水之间,二是太湖周围的著名风景区。陆羽将全国盛产名茶的三十一州加以评定,其中八州在今四川境内,占四分之一。当时,蜀中贡茶已达上百种,最著名者有蒙山茶、中峰茶、峨眉茶、青城茶、峡川间的石上紫花芽、香山茶、云安茶、神泉小团、明昌禄等,而蒙顶石花号称第一。巴蜀多文人,唐人重诗歌,经诗人吟咏,巴蜀之茶愈为世人推重。浙西的常、湖二州亦多产名茶,最有名者称顾清紫笋。此地滨临太湖,山水佳丽,流泉清激,既得气侯之宜,又兼水土之精。中有杼山,多佛刹精舍,陆羽曾为作《志》。兼陆羽及皎然等正是在此处奠定了中国茶道的格局,顾渚茶更为人所重。

宋代继南唐于建州北苑大造贡茶,北苑名刹毗连,茶好,水也好,加之朝廷推崇,名声大振,但贡茶制作过于艰难复杂,又加入龙脑等香料,故真正的茶人并不以为佳,即便建州民间斗茶也不以腊面龙团为之。于是,不少茶人访名山,寻佳茗,日注茶、蒙顶茶、宝云茶等茶被视为真正上品。

明人崇尚罗岕茶。隐栖于山中曰“岕”,“岕”字,今通“芥”字,相传有罗氏者隐于武夷山,因得罗芥之名。明代文人好武夷茶,多因同好武夷之景。茶痴朱汝圭,每年入罗芥访茶,六十年如一日,此山又有明月峡,吴人姚绍宪自辟小园,其中植茶自判品第。由童年而至白首,始得其玄诣。据他讲,许次纾所著《茶疏》,便是因姚绍宪将终生试茶秘诀都告知许氏方有此著作。许氏逝世后又“托梦”给他,令其将《茶疏》传布,姚氏因而为之作序。有此一段神话般的故事,武夷山茶更令人传颂。明代被人重视的好茶,还有歙州罗松茶、吴之虎丘茶、钱塘龙井茶、天台山雁荡茶、括苍山大盘茶、东阳金华茶、绍兴日铸茶等。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名茶,常在好山好水间,又得茶人品第,文人传颂,方为人所重。仅选茶一节,既包含了科学道理,又有美学思想,庄子认为,凡物契合于自然方算真好、真美,中国茶艺由选茗开始便体现了这种自然观点。

好茶,还要采摘得时,制作得法。

唐人采茶时间要求不严,谓阴历二、三、四月均可采。宋以后,对采茶时间要求严格,常以惊蛰为候,至清明前为佳期。天色主张晴日凌露之时,如果茶被日晒,则膏脂被耗,水分又失,不鲜且失精华。采茶用指甲,不用手指,以免被手温所熏染,为汗水所污。唐人对茶芽不大拣择,挺拔者即为佳。宋以后拣择甚精,以芽之形状,老嫩分别品级,一般说,芽愈嫩茶愈佳。一芽为莲蕊,如含蕊未放;二芽称旗,如矛端又增一缨;三芽称雀舌,如鸟儿初启嘴巴。真所谓未见其物,先闻佳名,使人油然生出喜悦之情。中国茶艺,未施术而先有美韵,非古老文明国家是难理解的。

好茶需制作得法。故制茶又是茶艺要害,唐代制茶已相当考究。唐代制作的茶有四种:觕茶、散茶、末茶、饼茶。觕茶类似现代茶砖,储运方便但不精。散茶经焙烘后立即收藏,如现代散茶,但在饮时需研磨成末,类似日本茶道所用末茶。这三者,主要是民用,觕茶主要供边疆民族,散茶与末茶流行民间。但作为茶艺,均难取得艺术效果,故陆羽着重改进饼茶。而其他诸品因饼茶的驰名,唐代中后期已流行日稀。饼茶原为荆、巴间制法。陆羽主张只取春芽,以蒸青法杀青,然后捣为泥,以圆模拍制成饼,最后穿孔,串为一气,温火焙干,收藏备用。饼茶既有末茶使用的简便(因古代要将茶末与水交融共饮),又便于保存,所以自此大为流行。由唐代中期直到明初,领导中国茶艺五百余年。

宋代因贡茶把饼茶作得过于精细,虽表面好看,却反失茶的真味。茶道本应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失去物质本来面目,艺术精品亦显得造作。但从艺术角度,亦不失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创造,故仍有介绍之必要。

宋代贡茶以龙团、凤饼为名,是以金银模型压制的饼茶,又称团茶。宋代团茶去掉穿孔,研制多次,细腻美观,再加龙脑香料,外附腊面,光泽鉴人。大龙团一斤八饼,小龙团一斤达二十饼。名为团茶,其实有各种图案。龙、凤团皆为圆形,龙团胜雪为方形饼,白团为六角梅花形,雪英为六角形,宜年室玉为椭圆形,太平嘉瑞似白团面大,端云用龙似大龙团而小,万春银叶为六角尖瓣形,长寿玉圭下方而上圆……每饼皆以龙纹、祥云、彩凤为图案,历朝花样翻新,层出不穷。

《武林旧事》曰:

仲春上旬,福建漕司进第一纲蜡茶,名北苑试新。皆方寸小銙。进御只百銙。护以黄罗软盝,藉以青蒻,裹以黄罗央袱,巨封朱印,外用朱漆小匣,镀金锁,又以细竹丝织芨贮之,凡数重。此乃雀舌水水芽所芽所造,一銙值四十万,仅可供数瓯之啜耳。

欧阳修《龙茶录·后序》云:

茶为物至精,而小团又其精者,《录》叙所谓上品龙茶者也。盖自君谟(注:即格襄,宇君谟)始造而岁贡焉。仁尤所珍惜。虽辅相之臣,未尝辄赐。唯南郊大礼致斋之夕,中书框密院各四人,共赐一饼。……至嘉佑七年,亲享明斋夕,始人赐一饼,余亦忝予,至今藏之。余自以谏官供奉大内,至登二府,二十余年,才一获赐。

以欧阳修之职位,二十余年方得皇帝赏赐一饼,可见龙团之精、之贵,实比珍宝更为难得。苏轼则比欧阳修幸运多了,曾多次得到小龙团,所以说:“小团得屡试,粪土视珠玉。”一倚茶饼值数十万,拿珠玉与之比,自然与粪土一般了。然而物虽至精,但过于奢侈,便不合我国茶道养廉、雅志的主旨了。但宋代龙团凤饼工艺确有值得研究、发掘之处。今之坨茶、砖茶皆使大黑粗,虽实用但确不美观,若能吸取宋人工艺加以改良,岂不更美!

元代北方蒙古族对过分细腻的文化难以接受,游牧民族喜砖茶,民间则多用散茶。明代正式废除团茶,这也算朱元璋体谅民间疾苦的一项功德之举,而散茶、末茶、砖茶皆流传下来。明清半发酵的红茶类出世,茶的色、香、味能得到更好地体现。花茶也应运而生,由于符合北方人,特别是京师的饮茶习惯因而大为风行。

应当特别指出,古人制茶既是生产过程,又当作精神享受,是从制茶过程中体验万物造化之理。所以从起名到制作,皆含规律和美学精神。

而许多文人饮茶,有的临时采集,有的以半成品重新加以研磨、烤炙,从中体验自制自食的妙趣,便更富实践精神。

从零开始学茶艺3

茶艺分为几个步骤

第一道:净手

在给客人斟茶之前,一定要先洗手,不管你手上有没有脏泥,一定要先净手,更要让客人知道你洗过手了,这不仅是一个喝茶卫生问题,更是表现主人对客人的尊重。

第二道:烫器

在为客人正式泡茶之前,主人还必须要进行的步骤便是“温器”,即将泡茶的一套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卫生的需要,也是为了给茶具预热,使茶的味道更香浓。更重要的是,让客人看到主人的用心。

第三道:请茶

在茶道里,人们往往将第三个步骤称为“马龙入宫”,即将茶叶放到茶壶里。虽然过程比较简单,但从这个名字,大家也可以看出来,茶道体现的是对客人的尊重。

第四道:洗茶

在正式泡茶之前,一定要先经过“洗茶”这一步骤,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速倒出,目的是为了清洁茶叶表面的杂质,让客人得以放心的饮用茶水。

第五道:泡茶

前面几个步骤,可能大家平时在斟茶的过程中,都能做到。而泡茶这个步骤,一定要注意,正式泡茶之后,在倒入沸水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壶嘴“点头”三次,这也是茶道文化里所谓的“凤凰三点头”,以示向客人致敬。

第六道:拂盖

这个步骤,体现的是主人的用心。“拂盖”的意思是,泡茶时,沸水要高出壶口一点,然后,主人要用壶盖拂去漂浮在上面的茶沫儿,防止客人喝茶时喝到漂浮着的茶沫。

第七道:封壶

“封壶”指的是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这个步骤为的是保存茶水的浓香,保证客人的口感。

第八道:分杯

这个步骤,更体现“茶道”的文化。主人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为客人加茶。这个步骤一定要注意,分杯时,先把杯子一字排开,而不是直接分到每个客人的面前。

第九道:回壶

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这个步骤也是体现着茶道“公正、公平、公道”的文化。

第十道:分茶

这个步骤就是把茶汤均匀的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中,一般而言,斟茶只需七分满,以免客人饮用时茶水溢出,烫伤客人。并且,斟茶时,每个杯子的茶量要一致,不能厚此薄彼。

第十一道:奉茶

这个步骤,是茶道里主人的最后一步,等到泡茶、斟茶步骤都完成后,主人需双手把杯子送到客人面前,这也是中国“以茶奉客”礼仪的根本。

第十二道:闻香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第十三道:品茗

闻香过后,客人便可以品茗了。品茗前,客人需用三指取拿起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品茗杯,显示对主人的尊重和礼节,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