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恩施玉露最贵多少钱一斤
2023-07-02 12:24:59 责编:小OO
文档


恩施玉露是一种名贵的绿茶,价格因品质、产地和收成季节等因素而不同。根据市场行情,恩施玉露的价格通常在每斤300元到5000元之间,甚至更高。但具体价格取决于具体品牌、购买渠道和所在地区等因素。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恩施玉露茶叶多少一斤

便宜的有180贵的几千 口味不同 看你喜欢那种了 适合自己的口味的才是好茶

恩施富硒茶铁盒装芳华多少钱?

恩施富硒茶铁盒装华芳一般都是需要300元,毕竟虽然这里装的茶叶很少,但是它也属于精装的价格会贵一些,尤其是送礼还是能拿得出手。

山东德邻茶绿茶多少钱一斤?

山东德邻茶绿茶价格,每斤400元。

绿茶,是我国的主要茶类之一。

绿茶采取茶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绿化色泽和茶汤较多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由此得名。

制作工艺

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炒青

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受到机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长条形、圆珠形、扇平形、针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状,故又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等。

长炒青精制后称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贡熙、雨茶、针眉、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质特征。如珍眉:条索细紧挺直或其形如仕女之秀眉,色泽绿润起霜,香气高鲜,滋味浓爽,汤色、叶底绿微黄明亮;贡熙:是长炒青中的圆形茶,精制后称贡熙。外形颗粒近似珠茶,圆结匀整,不含碎茶,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离出来的长形茶雨茶大部分从眉茶中获取,外形条索细短、尚紧,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圆炒青:外形颗粒圆紧,因产地和采制方法不同,又分为平炒青、泉岗辉白和涌溪火青等。

平炒青:产于浙江嵊县、新昌、上虞等县。因历史上毛茶集中绍兴平水镇精制和集散,成品茶外形细圆紧结似珍珠,故称"平水珠茶"或称平绿,毛茶则称平炒青;扁炒青:因产地和制法不同,主要分为龙井、旗、大方三种。

烘青

是用烘笼进行烘干的。烘青毛茶经再加工精制后大部分,作熏制花茶的茶坯,香气一般不及炒青高,少数烘青名茶品质特优。以其外形亦可分为条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针形茶等。条形烘青,全国主要产茶区都有生产;尖形、片形茶主要产于安徽、浙江等省市。其中特种烘青,主要有马边云雾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汀溪兰香、六安瓜片、敬亭绿雪、天山绿茶、顾渚紫笋、江山绿牡丹、峨眉毛峰、金水翠峰、峡州碧峰、南糯白毫等。如黄山毛峰: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整,有锋毫,形似"雀舌",色泽金黄油润,俗称象牙色,香气清鲜高长,汤色杏黄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

晒青

是用日光进行晒干的。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少量生产。晒青绿茶以云南大叶种的品质最好,称为"滇青";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质各有千秋,但不及滇青。

蒸青

以蒸汽杀青是我国古代的杀青方法。而我国则自明代起即改为锅炒杀青。蒸青是利用蒸汽量来破坏鲜叶中酶活性,形成干茶色泽深绿,茶汤浅绿和茶底青绿的"三绿"的品质特征,但香气较闷带青气,涩味也较重,不及锅炒杀青绿茶那样鲜爽。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我国从80年代中期以来,也生产少量蒸青绿茶。主要品种有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煎茶,产于浙江、福建和安徽三省。

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干收藏,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绿茶加工的开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但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到12世纪又发明炒青制法,绿茶加工技术已比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

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态。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3000吨茶叶一斤100一共多少钱?

一共是6亿人民币。

利用乘法就可以简单算出茶叶的价格,已知3000吨等于6000000斤,1斤的茶叶为100元,使用6000000乘以100等于600000000,即可得出茶叶的价格。

乘法的结果叫做乘积,而“x”是一个乘号。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乘法是由加法的量变引起的质变的结果。整数(包括负数)、有理数(分数)和实数的乘法由这个基本定义的系统推广定义。

乘法也可以被认为是计算排列在一个矩形(整数)中的对象的面积,或者找到一个具有给定边长的矩形。矩形的面积并不取决于先测量哪一边,这表示交换的属性。两次测量的结果都是一种新型的测量,例如,将一个矩形的两边的长度相乘得到它的面积,这就是量纲分析的主题。

扩展资料:

乘法的发展:

乘法是不同文明算术发展的重要一步。一个文明可以相对顺利地发展计数方法和加减法,但是要创造一套简单可行的乘法方法却不是那么容易。

使用的垂直乘法公式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它要求我们提前知道乘法表;考虑到这一点,垂直计算并不完美。

看到在数学发展过程中,不同文明创造了哪些不同的乘法方法,有些文明甚至会完全抛弃乘法表。

什么茶最贵?什么茶最好喝?

1、武夷山大红袍

在武夷山的九龙窠景区,只剩下三棵六株的大红袍母树,树龄已经超过了350年。光这几棵树,投保的金额就高达一亿元,可见其珍贵非凡。自然,这种树产出来的茶叶也是天价。1998年,此大红袍母树茶20克就拍得了15万元的高价!在2005年,更是20克换来20.8万元,一公斤就需要上千万元!

2、福元昌圆茶(普洱)

普洱茶历来就是名贵的代名词,上个世纪,各种港商台商就开始大量的拥有珍贵的普洱茶。并且在如今的收藏市场上,一些历史悠久的老茶得到了藏家的青睐。像这桶福元昌圆茶,距今已经100多年历史,产于清代光绪年间。油光淡薄,茶气强烈,属阳柔型茶品。此第一代茶王在拍卖会上拍出了1035万元的天价!

3、“御前十八棵”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的名声自然无需多提,自古代之时就是皇宫的御用茶叶。在西湖狮峰山下的胡公庙前,有用栏杆围起来的“十八棵御茶”,乾隆年间被称之为“狮子峰茶”。乾隆亲手采摘献于太后,得“仙茶”之名。在2005年,仅仅100克的“御前十八棵”就卖到了近15万元。而如今,此种茶叶一年的产量只有二两,价值真的无法估量!

4、宋种1号

宋种1号是一株600年以上树龄的老茶树,别名宋茶,是凤凰茶区现存最古老的一株茶树。系从乌岽山凤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筛选而成。当年的产量很高,一棵树一年能产10斤。后来不幸被一个精神病人砍伐,产量日渐稀少,如今一年只有两斤的量。之前有一公斤极品宋种1号拍出了200万元的天价,是著名的单丛名茶之一。

5、太平猴魁

安徽的名茶很多,如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而最贵的一种,属于一颗三百年以上的野生老树。产出的太平猴魁被称之为“国礼茶”,曾在2009年。仅100克的太平猴魁就拍出了20万元,相当于一公斤200万元!黄山云雾出好茶,真是无比的珍贵!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云南金瓜贡茶等优质的天价茶叶。

必须客观地看到,“喝茶人的个人喜好和偏好,也是有差别的,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喝茶人所有的个人喜好和偏好,都应该首先建立在对正确的茶品优劣辨别的基础之上的,离开了这个关键一点,则很有可能把“我喜欢喝”与“最好喝的茶”画上了等号,那就很有可能是喝茶误入歧途了。

tips: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那种绿茶叶好喝,信阳毛尖好喝吗?多少钱一斤?

我是信阳的,家乡主要产毛尖.

我老婆是江西的,我每年都要弄很多茶过去,因为他们说他们的同事都觉得这茶不错. 喝其他的茶睡不安定,喝毛尖清香味平.

价钱的话依品质层次而定,好的300块以上,50-300为中等,50块以下都为雨后茶,和没问题,口感没那么好.

湖北恩施特产有哪些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边陲。

全州辖恩施市、利川市及鹤峰县、建始县、巴东县、咸丰县、来凤县、宣恩县,共八个县市。

总面积23961平方公里。

共有土家族、苗族、汉族、侗族等27个民族。

全境绝大部分是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

恩施市历史悠久,隋为施州,唐为清化郡,清为施南府,为鄂西行政区,抗日战争时期为湖北省会,现为恩施自治州首府。

1998年被列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是湖北省9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各种寺、庙和古城遗址保存完整。

恩施特产非常多,下面我就列举一部分

一、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织物:土家语“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织锦。

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

人们往往在“花铺盖”前冠以“土”字,以标示出这项民间工艺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点。

土花铺盖是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珍爱,视之为智慧、技艺的结晶,被称作“土家之花”。

按照土家族习惯,过去土家姑娘出嫁时,都要在织布的机台上制作美丽的“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

土花铺盖,最醒目的艺术特征是丰富饱满的纹样和鲜明热烈的色彩。

土花铺盖的图案,色彩鲜明,热情奔放。

西兰卡普以红、蓝、黑、白、黄、紫等丝线作经纬,通过手织——后来用机械挑打交织而成。

土花铺盖在色彩调配上颇有讲究,有一首三字

歌诀唱道:“黑配白,哪里得。

红配绿,选不出。

蓝配黄,放光芒。

”表明了土花铺盖喜用对比色,用黑白衬托钩提。

各种钩状、锯齿状、梳齿状、缝合状、连锁等边饰,加上各种多角形的小花作为点缀,又以黑色衬底,以白色镶边。

于是,主次纹样由于黑白的衬托而显得既是界限分明,又是连成一体。

二是喜欢用暖色,大桔黄之类为基调,用于主要部位,具体配色又是变幻无穷的。

二、花坪桃片糕

桃片糕,又名云片糕。

关于其美名有一段颇不寻常的来历。

相传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淮安府时下榻在一汪姓大盐商花园。

一日,看到窗外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乾隆诗情萦绕,情不自禁的吟咏出"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的诗句,可是到第四句偏偏卡壳了,冥思良久而不得。

这时,接驾的汪盐商恰巧棒着细花玛瑙盘子前来跪献茶点。

乾隆一想,正好趁这吃茶点的工夫,把窘相掩过去。

桃片糕薄薄的片儿,洁白晶莹,甚是惹人喜爱,放入口中,酥软香甜,乾隆交口称赞。

汪盐商乘机叩请皇帝给这祖传的茶点御赐芳名,乾隆欣然应允,眼前这糕点的色彩、形状、质地,岂不像外面飞舞的雪片吗?哪晓得他一高兴竟将默念的"雪片糕"写成了"云片糕",既然是御笔,哪是能随便更改的?后来以讹传讹,就沿用了"云片糕"这个名称。

云片糕用料是很讲究的,手工工序也是极其复杂的,从选米、炒制、碾磨、露制、陈化、炖制、切片到包装工序十余道,至少要在三个月以上才能完成,而且每道工序在温度、湿度、时间、技巧上都有严格的要求。

譬如,单是磨面不同的人磨出的面在分量、光度和细度上是不一样的,它不仅需要耐力和经验,而且还需要有对生活的情趣与智慧。

清嘉庆年间,江南富商吴氏踏着"川盐入湘"的石级栈道,来到了施南府,来到了建始县,来到了花果坪。

吴氏一踏上这片迷人的土地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遂携家带眷在此安家落户。

此行,他们没有忘记带来江浙的小吃云片糕及其传统的制作工艺,也没有忘记带来江浙人的闯劲和他们生命因子中特有的适应能力与团结的精神。

有人说一个地方的饮食,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性格,云片糕糯、柔、香、甜的质地也许正暗合了江浙人的禀赋与气质。

他们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并将祖先的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一面精心挑选清江流域的香糯米,一面细心拣选景阳河特有的纸核桃,并辅以白糖、猪油、淀粉等原料按一定的配方精制而成。

三、巴东独活

据《中华本草》记载,独活别名独摇草,又名巴东独活、肉独活。

平均海拔1700米的西淌村,山大人稀、森林植被密集覆盖、土壤肥沃,是独活的最佳生长地带之一,所产独活药效好,市场俏,被誉为巴东独活。

巴东独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巴东县溪丘湾乡、沿渡河镇、茶店子镇、绿葱坡镇、大支坪镇、野三关镇、清太平镇、水布垭镇、金果坪乡等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巴东独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巴东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巴东独活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四、金丝桐油

金丝桐油是湖北省来凤县著名土特产,其浓度大﹑色泽橙亮金黄﹑可牵拉成丝,故有“金丝桐油”之美称。

“金丝桐油”质量为中国桐油之冠,获湖北省“产品金奖”和“畅销产品奖”。

金丝桐油是一种良好的干性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好、不导电、抗热潮、耐酸碱及防腐防锈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农业、军工、电器、化工以及家具、工艺品等行业。

金丝桐油的医药价值很高: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对治疗脑血栓后遗症和脑动脉硬化效果较好。

民间还用桐油治疗小孩肚疼,将桐油搓热后直接敷在小孩肚脐上便可,更具杀菌之功能。

来凤县是湖北省油桐基地县之一, 2005年在湖北省第二届林博会上来凤“金丝桐油”获得了“产品金奖”和“畅销产品奖”。

2009年,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决定对湖北省来凤县申报的金丝桐油产品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五、沙地油栗

沙地油栗产于恩施市沙地乡,系恩施市林特局通过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从板栗地方种中决选而成的板栗良种。

沙地油栗树冠紧凑,树势强壮,树姿半开张,圆头形,中果枝,叶大呈倒卵形,叶面有光泽,总苞椭圆形,中等大小,苞皮薄,成熟时呈十字开裂,出实率大于45%,实果平均单果重11克,果面粽红色、油亮、外形美观,涩皮易剥,果肉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据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测试,内含蛋白质8.9%、糖18.8%、8脂肪%、淀粉.3%,含硒、锌、铁、钙等20余种微量元素。

该品种适合在海拔1400米以下的微酸性黄壤和砂质壤土种植,每亩种植55-110株为宜。

2000年9月下旬,在湖北民院和恩施市 *** 主办、沙地乡 *** 和湖北民院园艺系承办的“恩施市板栗生产学术研讨会”期间,来自全国种地的30多位知名干果专家对沙地油栗进行品评和学术交流,对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沙地油栗富含硒、锌、钙等微量元素,属地方优良品种,可在长江中下游或南方大部分地区示范推广种植”。

自此,沙地油栗踏上了快速、高效、科技含量高、规模开发的产业化建设轨道。

目前,沙地乡已发展沙地油栗3.2万亩,年产量达11万公斤。

六、玉米爽

该饮料具有浓郁的玉米香味,口感细腻滑爽,风味独特;同时该产品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有机硒等矿物质,且有降低血清胆固醇,调整肠道功需的有机硒,具有极高的调节视力和防癌抗癌作用,更是不可多得的食疗佳品,故被称为“中国一绝”、“黄金食品”。

七、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

湖北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很著名,现仍是我国的重要产茶省份。

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市东郊五峰山。

恩施玉露是中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

日本自唐代从我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

曾称“玉绿”,因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故改名“玉露”。

恩施玉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恩施市 《关于划定“恩施玉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建议的函》(恩施市政函[2006]6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舞阳坝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八、大集珍米

大集珍米古为贡米,产于恩施市盛家坝。

该地区山清水秀,气候适宜,硒资源丰富,年产7500吨优质大集珍米。

采用国内先进加工设备进行精细加工,米粒完整,均匀,晶莹洁白,品质优良。

食之柔软可口,营养丰富,是理想的纯天然、无污染食品。

九、利川的坝漆

坝漆主产于利川的毛坝乡,因地而名。

其实虽是因毛坝得名,但坝漆的分布并不只在毛坝那个地方,与毛坝相邻的利川沙溪、咸丰活龙坪、清坪等地都产坝漆。

那样一个小地方出产的生漆,能在全国甚至全球都那么有名,的确是因为它有些非同寻常处的。

坝漆的主要特点,就是漆质浓厚、色泽光亮、气味芬芳、含水量少、附着力强、燥性好,漆酚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这些特点和指标,是其他地方的生漆所难以企及的。

用现在的话说,是上佳的绿色环保生态涂料。

十、恩施生漆

恩施生漆与世界名漆——“坝漆”品质一样,有语赞曰:“看着像清油,照见美人头,摇动琥珀色,提起钓鱼钩。

”生漆是恩施市传统的经济林特产品,分家生品种和野生山漆树两大种,通俗称为中、小木漆和山大木漆。

十一、黄连

黄连是毛莨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又名味连、雅连,因外形酷似鸡爪,又被称为鸡爪黄连。

恩施市是全国著名的黄连产地之一,故素有"黄连之乡"的美称。

十二、恩施腊肉

土家人家家都兴喂年猪,主要是图过年时有肉吃,过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制作成腊肉,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腊肉放在锅里烹煮,香飘十里,勾人食欲,是土家人平时招待客人摆在席上的主菜。

十三、恩施黑猪

恩施黑猪是恩施山区黑猪的总称,属肉脂兼用猪种,与其他猪种相比,恩施黑猪肉色泽鲜红、细嫩多汁,富含钾、钠、镁、铁、锌、硒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是食中珍品。

十四、葛仙米

葛仙米俗称天仙米、水木耳,属蓝绿藻的一种,是名副其实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葛仙米营养丰富,是宴席佳品,同时还有药用保健功能,据《全国中草药汇编》介绍,葛仙米“性寒、味淡,可以消热、收敛、益气、明目,主治夜盲症、脱肛;外用可治烧伤、烫伤及护肤美容等。

” 恩施州鹤峰县走马镇是世界上最大的葛仙米产区,这里适宜葛仙米生长的水田、池沼达670余公顷。

十五、恩施的酸菜

恩施的酸菜的确是一绝,很遗憾外地人对这个不以为然,他们理解的酸菜无非是四川的袋装泡菜,或者东北的酸菜。

恩施的酸菜跟这两种酸菜味道大不相同,这里就给你介绍一下恩施的酸萝卜,我希望能让你垂涎欲滴。

要有好的酸菜,先要有好的酸水坛子。

一口好的酸水坛子,有几个条件。

首先,坛子本身的质量要好,要肚大口小,封闭严密,不透气,坛沿能装适量的清水(可加盐,防止蚊子产卵,长出跟斗虫)。

最重要的是,在揭开坛盖的时候,坛沿的水不能返流进坛子里,以免损坏酸水的品质。

其次,跟酒一样,酸水的年代越久味道越醇厚。

有的坛子是传了十几代人的,那里面说不定还有乾隆年间丢进去的姜块呢。

第三,要注意保养酸水,防止变坏。

不能频繁揭开坛盖,揭开之后要尽快盖上,防止“喝风”。

要注意有些蔬菜虽然泡了之后很好吃,却可能让酸水走味,所以要尽量少往里面放,比如包菜、白菜帮、萝卜缨子。

有些蔬菜却不妨多泡,如新鲜的嫩大蒜、新姜和开春之前的萝卜,这些是养坛子的。

尤其是大红辣椒,坛子里不可没有。

还有一些东西本身并不是吃的,或者不是很好吃,却可以丢一些进去,也有助于保养酸水,比如花椒、紫苏。

除此之外,在酸水保养上最重要的就是,坛子要注意加水和加盐。

十六、蕨粑

在恩施素有“蕨粑好吃根难挖”之说。

做蕨粑的原料是蕨,其嫩薹又称蕨菜。

这种野生植物盛产于恩施山区海拔1000米的大山之中,它的根经过加工便可获得淀粉,然后将其熬制成块,即为蕨粑,是恩施深山美食之一。

蕨粑蕨粑有很多种吃法,一般人们喜欢用它炒腊猪肉,这个菜做出来色鲜味美,香气飘满全院子。

还有的人将煮熟的米饭与蕨粉混在一起拌匀后煎成块吃,或者做成蕨粑丸子下鸡汤吃,也有人把蕨粑制成粉丝做凉粉吃。

蕨根还是许多野兽越冬的主粮,如野猪、土猪、刺猪冬天都爱拱吃蕨根。

据有关资料介绍:蕨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被收录在《黑色保健食品》之中,既可食用又可入药,富含铁、锌、硒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及多种氨基酸,《本草纲目》载其性微甘、凉,具有滑肠通便、消脂降压、通经活络、降气化痰等功效。

十七、福宝山莼菜

福宝山莼菜又称马蹄草、荨草、水葵。

是一种高等多年水生植物,叶片呈椭圆形,正面绿色,背面暗红色,叶柄细长。

产自利川

福宝山莼菜相传为古代神山所赐,是水中一珍,自晋代以来为历朝皇宫御案之贡品,皇室宫宴之佳肴。

它可煮、可炒、可凉拌,尤其是与鱼肉、熟鸡、火腿、香肠等配在一起做汤,鲜嫩可口,味粘甘滑,色、香、味、形俱佳。

福宝山莼菜主产于海拔1400米左右的福宝山沿线荒滩沼泽地上。

这里山泉清澈,林木葱郁,土壤有机层含量高,且无任何污染,这种优质生态环境为优质莼菜的生产奠定了首要条件。

如今,福宝山莼菜在宣恩、恩施等县市引种成功,为扩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福宝山莼菜先后获得“首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金奖”,是同类产品唯一取得国家“绿色产品”标志的产品。

十八、童子李

童子李主产于恩施市三岔乡。

由于其“结果投产早,果大质优、丰产、稳产、适宜性强”等经济性状十分突出,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青睐。

童子李果实似心脏,果面光洁,果粉薄、缝合线浅,果大,平均果重67克,果肉,质地细脆多汁有香气,酸甜适度,核小,粘核,可食率高96.4%,含可溶性固形物10.2%、含糖7.44%、含酸0.93%、糖酸比8,因酸比11,果实商品性能良好,品质优良。

童子李易栽培,好管理,在海拔1200米以下栽培为最宜。

但其自花授粉结实率低,需配置授粉树。

十九、绿豆皮

他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又高,跟武 *** 吃的豆丝又点像,但味道要比豆丝好太多了。

恩施大多数人都钟情于它。

在恩施的小餐厅都能吃到的小吃,很多人早餐的首选。

做法:首先把绿豆、大米洗净用水都泡上一天打成浆。

然后把一个大锅洗净,文火。

用漏斗把打成的绿豆浆一丝一丝的倒入锅中,也可以在锅里贴上薄薄的一层烙熟后切丝。

这样一张豆皮就做成了,吃法跟面条的吃法都差不多,可以做成炸酱豆皮,肉丝豆皮,炒豆皮等等,做成自己喜欢的吃法。

二十、板桥党参

板桥党参,中药材著名品种,湖北省的特产,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

原产于恩施市板桥镇,1981年7月被正式确定为“中国板党”,也称“板桥党参”,简称“板党”。

板桥党参,有效成份含量高,品质优良,被列为中国四大名党参之首。

恩施板桥党参是中国四大名党参之首。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板桥党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

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4月27日起,对板桥党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二十一、恩施紫油厚朴

恩施紫油厚朴是湖北省恩施州的传统名贵中药材,因主产区位于双河乡双河桥,图1恩施紫油厚朴又名“双河厚朴”。

恩施州栽培历史悠久,产品质优、色紫、油润,故称“紫油厚朴”。

恩施市双河桥的紫油厚朴最为著名,数量多,树龄长,被誉为上品。

2005年8月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得保护。

.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恩施紫油厚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5年8月25日起对恩施紫油厚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5年第112号)。

.

二十二、合渣

合渣,又名懒豆腐。

恩施土家人对合渣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兵荒马乱之年,由于粮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传有“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谚。

如今,恩施人吃合渣已不是逢年过节才能吃的“奢侈品”了,平时在家里都能吃上合渣,许多餐馆更是把它当成一道特色菜上桌供应,深受顾客的青睐。

合渣的制作比较简单,只是在开头“推”的阶段稍辛苦些,因此人们称制作合渣为推合渣,其制作程序是:将黄豆洗净用水泡胀后,连豆带水在石磨上一转一转地磨成浆,架火煮开,然后放入切好的新鲜萝卜菜叶,再煮开,就制成了一锅乳白带绿的合渣。

由此可见,“推合渣”比起制作豆腐要简单得多,不用过滤,不用压榨,一般也不用点卤,难怪土家人又称合渣为“懒豆腐”。

合渣的营养搭配也很科学,黄豆中的蛋白质与萝卜菜中的维生素、无机盐配在一起,达到了合理膳食的效果。

在恩施,合渣的吃法很多。

有的吃得较稀,不加任何调料,常称为淡合渣,突出“喝”,时而还加洋芋一起煮食;有吃酸合渣的,是将合渣放置变酸,再食,既解渴又消暑;有的还制作成合渣火锅,张关合渣就是制作合渣火锅的典型。

张关合渣是将合渣煮好后点卤变得稍干,加鲜汤配猪肉、仔鸡、鸡蛋等做成鲜肉合渣、仔鸡合渣、鸡蛋合渣等系列合渣火锅。

张关合渣因宣恩一小集镇“张关”而得名,以合渣火锅为典型特征,尤以镇上一位黄姓老太婆制作的最有名、最为地道。

张关合渣口味纯正,营养丰富,人们戏称“全价食料”。

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本地人还是中外游客都特别喜欢吃,受到极高评价。

二十三、柏杨豆干

柏杨豆干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种地方特色菜肴,因产于利川市柏杨坝镇柏杨村而得名。

2011年1月16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 *** 将柏杨豆干工艺列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柏杨豆干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

二十四、恩施菊花石

菊花石是生长在280万年前早二迭世下部地层中的一种天然岩石。

菊花石资源稀少罕见,目前世界上仅在我国湖南、湖北、陕西、江西等地有所发现。

湖北菊花石产于恩施地区,又称三峡菊花石,最早于1987年在宣恩潭河发现,之后在恩施市、建始县也有露面。

二十五、宝石花漆筷

宝石花漆筷,产自来凤县,是利用“金丝桐油”等若干种纯天然原材料经30余道工序精制而成,集实用与收藏于一体,色泽艳丽,古朴典雅,耐高温、摩擦,无毒无味,是盛开在民族产品中的一朵奇葩,多次获省、部精品奖,被指定为十一届亚运会专用餐具。

二十六、凤头姜

凤头姜,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主产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鲜子姜无筋脆嫩、富硒多汁、辛辣适中、美味可口。

远销东南亚市场。

生姜在来凤具有五百余年的种植加工历史,是本县闻名于全国的传统土特产,全县年产4500多万公斤,产量居全省之首。

来凤县凤头生姜品质独特,具有皮薄色鲜、富硒多汁、纤维化程度低、营养丰富、风味醇美等特点。

二十七、头顶一颗珠

头顶一颗珠别名延龄草、芋儿七、狮儿七、头顶珠,为百合科延龄草属植物白花延龄草,以根状茎及根入药。

恩施州是这种药材的重要产区

恩施特长还很多很多,因为版面在此不一一列举,如果你有幸来恩施,一般土特产门市部有销售。

恩施十大土特产

恩施十大土特产有恩施玉露、恩施工夫红茶、小村红衣米花生、伍家台贡茶、利川黄连、岩耳、大漆、马坡茶、恩施黄牛肉、恩施土豆。

1、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针,色泽苍翠绿润。经沸水冲泡,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观其外形,赏心悦目。饮其茶汤,沁人心脾。

2、恩施工夫红茶

恩施工夫红茶有100多年的出口历史。利川红干茶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鲜爽,有明显的冷后浑现象。

3、小村红衣米花生

小村红衣米花生主要产于小村乡蓝河两岸,已有140多年的种植历史。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条件,该产品籽粒较普通花生小,外形美观、圆润饱满、颗粒鲜红、营养丰富、品质独特。

4、伍家台贡茶

伍家台贡茶味甘、汤色清绿明亮、似熟板栗香。泡头杯茶,汤清色绿,甘醇香郁;深绿中透淡黄,熟栗香郁。汤碧泛青,芳馥横溢,其色、香、味、形不变,保持新茶的一切特点。

5、利川黄连

利川黄连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连,又称南岸味连,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连为原料。

6、岩耳

石耳又名岩耳,一般常见于我国西南山区,诸如湖北恩施,重庆,湖南西部,贵州等地砂岩绝壁上。《施州县志》记载,岩耳系民间珍品,食中佳肴,和肉作羹或炖鸡,味道鲜美。

7、大漆

大漆是从漆树上采割的一种乳白色纯天然液体涂料,接触空气后逐步转为褐色,4小时左右表面干涸硬化而生成漆膜。生漆的经济价值很高,具有耐腐、耐磨、耐酸、耐溶剂、耐热、隔水和绝缘性好等特点。

8、马坡茶

马坡茶,又名十株茶,生长在建始县三里乡,其栽培历史有300多年,当地特殊的红沙土壤和地理气候,孕育出马坡茶毛尖细圆、条索紧细,汤清叶绿、清彻明亮,香气馥郁、回味绵长等独特的内在品质。马坡茶味甘,清香幽长,似豆香、熟板栗香味。

9、恩施黄牛肉

恩施黄牛肉,肌肉有光泽,呈玫瑰红色,大理石花纹明显;脂肪呈乳白色;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香味浓郁。

10、恩施土豆

恩施土豆体型椭圆形,单薯一般重50克到100克,黄皮黄肉,表皮较为光滑,口感软、糯、香、绵。

去恩施一定要买的特产

去恩施一定要买的特产:富硒茶恩施玉露、恩施腊肉、来凤凤头姜、利川莼菜、桃片糕。

1、富硒茶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茶是中国罕有的传统蒸青绿茶。该茶选用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经蒸汽杀青制作而成。恩施玉露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甘醇,叶底色绿如玉。

2、恩施腊肉

快过年了,在恩施的农村,到处可见杀年猪、吃刨汤的情景。腌制腊肉更是恩施人少不了的风俗。恩施原住民,基本上祖祖辈辈都吃腊肉,腊肉的制作和食用已成为恩施本地人的重要生活内容。在“一家煮肉百家香”的恩施人眼里,上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

3、来凤凤头姜

凤头姜,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主产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鲜子姜无筋脆嫩、富硒多汁、辛辣适中、美味可口。远销东南亚市场。来凤县志记载,来凤栽培凤头姜的历史已有300多年,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

4、利川莼菜

产于湖北省利川市所辖行政区域内生产的莼菜。莼菜是珍贵的水生蔬菜.,莼菜口感滑润,为其他任何蔬菜所不及,堪称一绝。同时,莼菜的胶质中所含的葡萄糖甘露聚糖确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利川莼菜,由于生长环境独特,在口感和胶质含量方面都优于其它产区产品。

5、桃片糕

建始花坪地区出产的桃片糕香糯柔软、具有韧性,同样的配方,同样的技术,换了其他地方,因为空气湿度和温度的不同,便会枯燥而没有柔性。正因为如此,正宗的花坪桃片糕,才更珍贵,更显地方特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恩施

湖北恩施的玉露

美得让心醉的茶——恩施玉露

茶名来历:据说康熙年间它滴名字叫恩施玉绿。1936年,才改名叫恩施玉露。它的名气可不小,说出来不怕吓着你,是全中国目前保存下来唯一的一种以蒸汽杀青的绿茶,也以绝对的优势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

恩施,是上帝赐予人间最美的福地。早在东汉时期,恩施就有茶叶生产,经过千年的传承、革新、探索、完善,“恩施玉露”最终成为“湖北第一历史名茶”,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宠儿”。

特点:颜色苍翠润绿,形状像松针,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鲜,叶底嫩绿匀整,滋味醇爽。

恩施玉露占地利之便,通过武汉中南第一茶市。汉口是茶马古道的源头,是中国茶叶的“三大”集散地之一,自古就有“茶不到汉口不香”之誉武汉第一茶叶批发市场,中南第一茶市。其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入驻茶商200多户,分别来自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市场荟萃中国十大茗茶、各类茗优。更好更快地走向各地。

“茶到汉口盛,汉口因茶兴”。历史上汉口商贸繁盛,曾被誉为“世界的东方茶港”。1861年汉口开埠后,一担担湖北的茶叶从这里出发,经由万里茶道,抵达俄罗斯,贯通欧亚。

恩施玉露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保存下来的“蒸青”针形绿茶,产于湖北恩施芭蕉乡,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豪白如玉。在《恩施玉露》专著中,杨胜伟将天、地、人和的境界通过敏锐、灵巧的五指揉捻进一片片茶叶,归纳总结出“两环节、四手法、六技术、八要诀、十要领”的偶数法则。他常说,要守住蒸青,守住三则,守住它的温度域,守住它的偶数法则,就守住了一脉茶心............

当有机、绿色的恩施茶遇上了地球上天然的硒元素,就会碰撞出世界上最优秀的植物物种——富硒养生茶。恩施,“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2011年,“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授予恩施市“世界硒都”称号;2017年,第四届世界硒博会上,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恩施州“世界富硒养生茶”荣誉称号。

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属于绿茶,产于湖北恩施市南部的芭蕉乡及东郊五峰山,曾称“玉绿”,因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故改名“玉露”。其加工工艺为:蒸青、扇干水气、铲头毛火、揉捻、铲二毛火、整形上光(手法为:搂、搓、端、扎)、拣选七大步骤。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性、降血压、预防冠心病等功效。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施兆鹏为恩施玉露题字:“恩施玉露、茶中极品”;日本茶师清水康夫到恩施考察茶叶生产时题字:“恩施玉露、温古知新”。

简要介绍

恩施玉露曾称“玉绿”,因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圆直,外形白毫显露,色泽苍翠润绿,形如松针,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醇爽,叶底嫩绿匀整。故改名“玉露”。

玉露茶产地

恩施玉露,发源于现恩施市芭蕉乡一带,相传于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所制茶叶,外形紧圆、坚挺、色绿、毫白如玉,故称《玉绿》。到晚清至初期,为茶叶发展兴盛时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泽油润翠绿,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为《玉露》。1945年外销日本,从此“恩施玉露”名扬于世。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施兆鹏先生给予极高评价并挥毫题词“恩施玉露,茶中极品”!恩施玉露深受国人及东南亚一带的厚爱,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

为保护这一地方特色产品,恩施市于2006年申请对恩施玉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质检总局于2007年年底以第48号公告批准对恩施玉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借此东风,当地一些企业积极打造茶叶品牌,一批现代茶农脱颖而出。现在,这里已发展茶园4000多公顷,100多个“茶老板”办起了现代化的茶叶加工企业,开发的系列产品畅销欧美和东南亚市场。

历史渊源

采摘玉露茶

恩施玉露是中国传统名茶。自唐时即有“施南方茶”的记载。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载:“茶类今茶名……崇阳茶、蒲圻茶、圻茶、荆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据传清朝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位姓兰的茶商,他自垒茶灶,亲自焙茶,因制出来的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如玉,故名恩施玉绿。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玉绿的基础上,研制出的绿茶香鲜味爽,毫白如玉,因其白毫格外显露,故改名为恩施玉露。恩施玉露以其别具一格的品质特色,赢得世人赞赏,屡次被评为名茶。 湖北省恩施市东郊,巍峨奇特的五座山峰骈联,倚不崛起,它就是恩施玉露的主要产地五峰山。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朝夕云雾缭绕,山下为滔滔清江环抱;山坡缓园,峪地平阔,砂质壤土,深厚肥沃,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促进了茶树健壮生长,而且茶树代谢旺盛,内含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特别丰富,是制作色、香、味、形俱佳的玉露茶的上好原料。

恩施玉露的杀青沿用中国唐代所用的蒸汽杀青方法。恩施玉露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传统蒸青绿茶。

恩施产茶,历史悠久。远在宋代,这里已有茶叶生产。恩施玉露之创作,相传始于清康熙年间。当时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其焙茶炉灶,与今日之玉露茶焙炉极为相似。所制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珍贵如玉,曾称“玉绿”。到了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与黄连溪毗邻接壤的宣恩县庆阳坝设厂制茶,其茶香鲜味爽,外形色泽翠绿,毫白如玉,格外显露,改名为“玉露”。由于品质优异,很快获得了发展,先后运销恩施、襄阳、光化、豫西等地,并远销日本。

现今恩施玉露的制作,除杀青方法仍然沿用蒸汽杀青外,做工较前更为精巧。高级玉露,采用一芽一叶、大小均匀、节短叶密、芽长叶小、色泽浓绿的鲜叶为原料。加工工艺分为蒸青、扇凉,炒头毛火、揉捻、炒二毛火、整形上光、烘焙、拣选等工序。

“整形上光”是制成玉露茶光滑油润、挺直细紧、汤色清澈明亮、香高味醇的重要工序。此工序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悬手搓条,把0.8—1公斤的炒二毛火叶,放在50—80℃的焙炉上,用两手心相对,拇指朝上,四指微曲,捧起茶条,右手向前,左手往后朝一个方向搓揉,并不断抛散茶团,使茶条成为细长圆形,约七成干时,转入第二阶段。此阶段采用“搂、搓、端、扎”四种手法交替使用,继续整形上光,直到干燥适度为止。整个整形上光过程,约需70—80分钟。然后烘焙至用手捻茶叶能成粉末,梗能折断,就可上拣。拣除碎片、、粗条、老梗及其他夹杂物,然后用牛皮纸包好,置于块状石灰缸中封藏。

所制的茶叶,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针,色泽苍翠绿润,被日本商人誉为“松针”。经沸水冲泡,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观其外形,赏心悦目;饮其茶汤,沁人心脾。历受消费者所赞。

相关产地

恩施位于湖北省的西南端,全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这里生活着土家族、苗族、汉族、侗族等27个民族。崇山峻岭包围着恩施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恩施的美在于原汁原味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旅游者来到这里,可以随兴游玩,于不经意间就能随时发现好风景。这里的山水风光如诗如画,奇洞异穴光怪陆离,主要景点有清江、腾龙洞、鱼木寨、大水井宗祠、星斗山原始森林、土司王城、土家摆手堂、梭步垭石林等。除此以外,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侗乡的风雨桥、七月的女儿会、吉庆时跳的摆手舞,无不展示着绚丽多彩的恩施风情。

芭蕉侗族乡是名茶的故乡,早在唐代就有“施南方茶”的记载,在清朝康熙年间,芭蕉侗族乡就研制出享誉四海的“恩施玉露” 芭蕉富硒茶现已畅销全国,远销海外。芭蕉侗族乡,被誉为“湖北省无性系良种茶叶第一乡”,随着科技的渗透和技术的创新,以恩施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茶企根植于优越的地理生态环境条件,为恩施玉露的发展,壮大提档升级,投资1200多万元新建“恩施玉露”茶全自动化生产线,投资25万元在芭蕉侗族乡建茶叶品比园,巩固了芭蕉侗族乡名茶故乡的地位。

茶史追溯

恩施玉露是中国传统名茶。据传清朝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位姓蓝的茶商,他自垒茶灶,亲自焙茶,因制出来的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如玉,故名恩施玉绿。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玉绿的基础上,研制出的绿茶香鲜味爽,毫白如玉,因其白毫格外显露,故改名为恩施玉露。恩施玉露以其别具一格的品质特色,赢得世人赞赏,屡次被评为名茶。

采制工艺

恩施玉露茶是我国罕有的传统蒸青绿茶。该茶选用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经蒸汽杀青制作而成。恩施玉露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甘醇 ,叶底色绿如玉。“三绿”(茶绿、汤绿、叶底绿)为其显著特点。 日本自唐代从我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

恩施玉露的取材于中国富硒有机茶标准化国家级示范基地,选用独芽或一芽一叶的嫩芽,采用保留鲜叶营养成分最丰富的唐代蒸青工艺和现代不落地清洁化生产技术精制而成,最大程度保留茶叶营养,使饮者获取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保障人体健康。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施兆鹏为恩施玉露题字:“恩施玉露、茶中极品”;日本茶师清水康夫到恩施考察茶叶生产时题字:“恩施玉露、温古知新”。

品质特征

恩施玉露的品质特征是:条索紧细、圆直,外形白毫显露,色泽苍翠润绿,形如松针,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醇爽,叶底嫩绿匀整。

此外,恩施玉露含硒量适中,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分析,该茶干茶含硒3.47毫克/千克,茶汤含硒0.01~0.52毫克/千克,符合富硒茶0.3~5.0ppm 的人类消费要求。

食用方法

采用85-90度水温冲泡后,其茶叶复展如生, 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如玉下落,香气清爽 。

茶具选择

由于绿色色泽通透,为了方便观察茶叶的形态,茶水的色泽,一般选用透明圆筒玻璃杯,泡茶时,将少许茶叶置于杯中,将 85-90的开水沿杯壁缓缓倒入杯中,切记不要直接浇到茶叶上面。半分钟后即可使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