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金陵十三钗简介100字
2023-07-02 14:39:17 责编:小OO
文档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由张爱玲所写的优秀小说,以清朝末年南京陷落时所发生的事情为背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社会的沉浮。小说主要讲述了13位女性代表不同身份和命运在陷城中的生存状态,有的坚守自尊,有的为所爱之人卖身,有的不惜一切代价保全美丽和权利。这部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细腻的表现技巧,文学价值极高,也成为了中华文学经典之一。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金陵十三钗故事梗概

电影金陵十三钗剧情简介:

1937年南京沦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的女学生、一些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以及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

但是,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不久日军冲进教堂发现了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救女学生,英勇牺牲。后来,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

由于女学生们不愿被日军,准备集体自杀,却被玉墨救下。最后,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严歌苓曾明确谈过《金陵十三钗》的题材来源,一是《魏特琳日记》,二是蒋公毂的《陷京三月记》。魏特琳女士也以“惠特琳”的名字在《金陵十三钗》中直接露面。“在给张艺谋编剧时,我又收集了很多新的关于南京大的资料。

我爸爸的姨夫蒋公在南京大的时候是的一个卫生部医官,在他把大部分的伤兵撤离南京后,他没有走,留在了南京,他记下了一本日记。

后来他的后人把那本日记出版了,叫《陷京三月记》。”另外,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历史著作《南京大:被遗忘的二战浩劫》(1997)也给她良多启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简介

金陵十三钗的剧情简介 · · · · · ·

1937年,日军入侵南京,战火中,六朝古都化为废墟,众多中民被困城中。一支十数人的德械教导队余部在长官李教官(佟大为 饰)指挥下,从日军手中救出了一批教会学校女学生,而李教官等人,至此丧失了出城的机会。幸免于难的书娟(张歆怡 饰)等学生返回文彻斯特教堂,随她们一 起来到的,还有受雇远道至此收敛神父遗体的美国人约翰·米勒(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 饰)。此时的南京城中,逃难的人们蜂拥进安全区和教堂寻找庇护,十四名风尘女子强行进入教堂避难,其中精通英语的玉墨(倪妮 饰)希望借助约翰的身份为一行人提供更多保护。教堂的墙壁,并不能阻挡日军的铁蹄,教堂内的人们,将面临孰生孰死的选择……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W4QKRDrmRdGdCNhJpjS3Q

?pwd=uiix 提取码: uiix    

电影金陵十三钗讲的是什么?

《金陵十三钗》讲述了1937年被日军侵占的中国南京,在一个教堂里互不相识的人们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

剧情介绍:1937年,日军入侵南京,战火中,六朝古都化为废墟,众多中民被困城中。一支十数人的德械教导队余部在长官李教官指挥下,从日军手中救出了一批教会学校女学生,而李教官等人,至此丧失了出城的机会。

幸免于难的书娟等学生返回文彻斯特教堂,随她们一 起来到的,还有受雇远道至此收敛神父遗体的美国人约翰·米勒。

此时的南京城中,逃难的人们蜂拥进安全区和教堂寻找庇护,十四名风尘女子强行进入教堂避难,其中精通英语的玉墨希望借助约翰的身份为一行人提供更多保护。教堂的墙壁,并不能阻挡日军的铁蹄,教堂内的人们,将面临孰生孰死的选择。

扩展资料

《金陵十三钗》角色介绍:

1,李教官

是一名中人,也是一个法高超的狙击手。率领十几名士兵,拼死守护着南京城。李军官在被敌军包围并且负伤的情况下,与日本士兵同归于尽,死于炸药之下。

2,长谷川大佐

日军中的一名高级军官,要求女学生去日军庆功会表演。

3,孟先生

孟书娟的爸爸,因为为日军作翻译,被南京人骂做汉奸。但他还冒着生命的危险,跟日军求来了通行证,帮助约翰和女儿一行人成功逃离南京,但自己死于日军的下。

《金陵十三钗》幕后花絮:

1,影片将代表中国角逐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前导演张艺谋的影片曾被三次提名奥斯卡,其中包括《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

2,《金陵十三钗》获第69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这已经是张艺谋的影片第五次获得金球奖提名,之前四次分别是:《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英雄》和《十面埋伏》。

3,贝尔的角色被做了巨大改动,并不是原著中的神父。

4,据张伟平在采访中透露,剧组曾为贝尔找了一个土耳其裔替身,但拍完三场戏之后,贝尔就忍无可忍了,表示还是自己亲自上阵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什么感情?

《金陵十三钗》主要讲述了在1937年,日本在南京进行残酷的战争,但是一个由国际友人主持的教堂,暂时是一个安静的地方。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藏在教堂里的南京大学女生,13名逃离秦淮河战斗的街头女孩,以及6名受伤的中国士兵从死亡中爬出来。面对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大的故事最终变成了13个最“卑微”的妇女成为保护人民的英雄。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面对着历史上最可怕、最惨无人道的,产生了种种美好的感受。然而,教堂并不总是净土,日本人终于赶到了这里。受伤的士兵被杀,女大学生即将被日本人带走的侮辱。在这一刻,这13个女人,通常被认为是底层人物,却激发了爱国精神,在侵略者的非人性之前,穿着长袍,手持剪刀,她们取代了教堂里的女学生,在日本的圣诞节庆祝活动中,去参加一个庄严和激动人心的死亡,最后十三个女人除了玉墨,没有一个幸存者。

看过之后,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我讨厌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伤害。战争是残酷无情的。没有好的战争,也没有坏的和平。然而,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通过影片让我们知道人性是善良的,镜头展示了残酷而悲惨的战争,也展示了人性的善良和高尚。秦淮河的妇女虽然被认为是肮脏的,但她们体现了一种奉献精神和战死的意愿。李教官一生为国为民,表现出一种非常高尚的品质,他关心国家,同情弱者,正义,他的牺牲暂时拯救了人民的教会。

电影的结局是女人们开车离开教堂,约翰 · 米勒和学生们开着修好的车离开教堂。女学生们,那些命运与日本征服南京交织在一起的秦淮流浪汉,在战争面前不过是光荣和悲伤的泪水,在人性面前却是灿烂和耀眼的。商女犹知亡国恨,带着金陵风雅情,细细说与诸公听。

《金陵十三钗》讲的什么故事?

《金陵十三钗》讲了: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几个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学生、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伤兵。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的故事,结果竟然是那13个最“下贱”的女子成了保护众人的英雄。

《金陵十三钗》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rkH1u_-scowwgI6dQpzWw

?pwd=vcn9

提取码:vcn9    

《金陵十三钗》是哪些人?

金陵十三钗包括玉墨(倪妮饰)、红菱(张逗逗饰)、怡春(韩熙庭饰)、豆蔻(李玥敏饰)、香兰(白雪饰)、小蚊子(袁杨纯子饰)、胖春花(孙佳饰)、金喜(邓莉饰)、凤娇(钱柳吟饰)、秦淮女(李纯饰)、秦淮女(周梦乔饰)、秦淮女(周羽饰)、秦淮女(顾璇饰)、秦淮女(苏小妹饰)。

《金陵十三钗》讲述的是南京大,一波妓女和一波大学生为了活命,一起躲进了教堂里。一天,日本人来到了教堂,虽然他们心有顾忌,没有直接动手,但却数了女大学生的人数,美其名曰给他们唱歌,其实到底要做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有女大学生想要自杀,以免自己被日本人侮辱,却被妓女救了,了解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这些妓女决定代替这些大学生去日本人那里,这些大学生则藏在车里,让神 父开着车带她们离开这个沦陷的城市。  

这些妓女开心的剪短了头发,穿上大学生的衣服,明明她们都是笑着的,但所有看的人都控制不住落下了眼泪,谁都想堂堂正正的做人,这些苦命的人终于有人用正眼看她们了,但等着她们的却是和死亡。

《金陵十三钗》主要角色

1、约翰·米勒  

在片中的身份一开始是一位入殓师,一个爱钱如命的酒鬼,只为负责给死去的英格曼神 父化妆,才进入了教堂。但为了救助教堂里的学生,留了下来成为一名伪神 父,他同时也收留了“金陵十三钗”。  

2、玉墨  

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之一。当女学生们不甘被凌 辱,准备集体自杀,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救下,成为了保护众人的英雄。

金陵十三钗里的人物介绍800字

林黛玉,与贾宝玉一样同为封建王朝中的另类。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心思敏感,才华横溢,个性纯真灵净,说话率直有时却也刻薄。她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明诗工赋,在大观园里迸射出奇光异彩。她酷爱的不是《四书》、《列女传》,而是那大胆表现反抗封建礼教的《西厢记》、《牡丹亭》。这些作品激发了她和宝玉的青春的觉醒,并共同为自己的幸福和理想而斗争。但黛玉这个情爱至上主义者,因悲剧性的家族命运而过早地遭到扼杀。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冠。她容貌美丽,举止娴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中的大家闺秀,她性格好,深知人心,待人处事十分圆滑,上面的疼爱,下面的敬重。她骨子里的渗透的封建思想让她常对宝玉谈讲仕途经济,主张贾宝玉致力于仕途经济,有所作为,但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贾元春,贤德妃,德才兼备的才女,贾府女儿中身心发育最健康的一位。因是贾家的长孙女,且她的生父是贾政,所以从小受到最多的教育就是三从四德之类,除此之外,在贾府这样世代官宦之家,四书五经类的书籍也是必修课。元春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的死也是荣国府从荣耀转衰败的一个转折点。

贾探春,人机敏多才,争强好胜。但因为庶出以及亲生母亲赵姨娘的不体面行为,造成了她极度敏感的性格特征,人称玫瑰花,“又香又扎手”,看上去极泼辣,其实内心极度自卑。她既有想当“正主”治理大观园的才能,也时时自危于地位的不稳,她无法真正摆脱来自卑微血统的压力。她在行为上的表现极为偏激:她排斥赵姨娘,不认这个母亲,但旁人依然拿她当赵姨娘的亲生女儿看。王夫人屋里失盗后平儿开始追查“罪犯”,发现是彩云,但对如何发落彩云平儿却犯了犹豫。平儿伸出三个指头,说查出那人并不难,只是“关系到一个好人”,这一个好人便指探春。探春与赵姨娘的这层关系无论如何是摆脱不掉的。探春理政时,大义灭亲,没有按袭人的标准给赵家四十两发送银子,赵姨娘来,指责探春不拉扯自己人。李纨劝解:“他满心里要拉扯,口里怎么说的出来?”只这一句,探春生了气:“这大嫂子也糊涂了!我拉扯谁?谁家姑娘们拉扯奴才了?他们的好歹,你们该知道,与我什么相干?”但以探春的精敏,她肯定明白这不是李纨糊涂了,而是代表了众人的看法。界线划不清,于是探春多次因赵挑起事端而生气。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更是异常敏感,表现出既想立自己的威,又不由得强烈维护自尊的意识。

金陵十三钗 人物简介

【金陵十二钗】

[编辑本段]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十二个最优秀的女子。宝玉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

附图:十二钗造型。〔名字都为图下所注的姓名。〕

【金陵十二钗判词】

[编辑本段]

★林黛玉 薛宝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作品注释:

“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

“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林黛玉”。美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凄惨悲壮的写照。

“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王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作品注释:

“凡鸟偏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从凤字拆出来得“凡鸟”二字比喻庸才,借用吕安对喜的典故,点出“凤”,自然是种讥讽。画里的雌凤所靠着的冰山,指的就是将融化的贾府所象征的靠山。“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琏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当时封建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悲惨的。

★史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作品注释: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贵之家。所谓“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指的就是她家。但这又能怎么样?湘云在婴儿时期“襁褓之间”父母便去世了。虽然富贵而无人关心,从小没得过温暖。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第三句“展眼吊斜辉”说的是转眼之间,只有湘云一人独自面对落日感伤了。“湘江水逝楚云飞”点出了“湘云”二字。湘江在湖南,地属古代的楚国,故有楚云之称。湘江流逝,楚云飞散,喻史家衰败以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暂,以及家破的预兆,用的是楚怀王梦见巫山神女与之欢会的典故。

★贾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作品注释:

第一句“二十年来辨是非”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自己实到了“那不见得人的去处”,“终无意趣”。

第二句“榴花开处照宫闱”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像石榴花盛开时一般火红。在外人看来,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应该满足了,但元春的结论却是懂得了“辨是非”,认识到了宫廷内部的种种黑暗和,对自己的生活道路采取了否定的态度。

第三句“三春争及初春景”的三春是指元春的三个妹妹迎春,探春,惜春;“初春”寓指元春,这句意思是说迎春,探春,惜春比不上元春的荣华富贵。

最后一句“虎兔相逢大梦归”“虎兔相逢”指虎年和兔年之交,元春死的十二月既是虎年的末尾,又是兔年的开始,所以说“虎兔相逢”,兔被虎吃掉了,是元春入宫作妃的必然结局。作者在这里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了一般人都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 (注:有些版本为“虎兕相逢大梦归”,虎、兕都是传说中的猛兽。)

★贾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作品注释:

首句“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是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和迎春的苦难。

“得志便猖狂”写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门府下,乞求帮助。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候缺题升”,一跃成为“暴发户”。贾家衰败后,孙绍祖向它债,任意践踏迎春。最终“一载赴黄粱”即而一年之后迎春与孙绍祖,被丈夫致死。

★贾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作品注释:

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贾政之妾赵姨娘之女。“才自精明志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被富贵蒙昏了头。“生于末世运偏消”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惜。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出嫁时乘船而去。句中的“清明”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挥别父母家人,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

★贾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作品注释:

判词首句“勘破三春景不长”中“三春景不长”是双关语。字面上指暮春(即春末),实际上指惜春的三个姐姐(即元春,迎春,探春)这“三春”的遭际悲苦。第二句“缁衣顿改昔年妆”,缁衣指的是尼姑穿的黑色服装。这两句是说惜春从她三个姐姐的遭遇中,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好景不长,决心摆脱世俗,遁入空门。第三,四句“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具体指出贾府小姐惜春最后出家为尼,再也不是公府千金而是过着“缁衣乞食”的生活。

这首判词写惜春由三个姐姐的不幸遭遇预感到,自己将来也不会有好结果,决定出家为尼。但这条逃避现实的道路凄凉孤独,仍然是行不通的。诗里流露的同情与惋惜,明显地反映了作者的矛盾心情。

★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作品注释:

判词中第一句“情天情海幻情深”之中,“情天情海”指男女相思之情,深而且广。“幻”是虚幻,荒诞。这句是揭露贾蓉之父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之间不正当的暧昧的男女关系。

最后两句“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指出,莫说不肖子弟都来自荣国府,开头造成祸患的实在是宁国府的人。秦可卿也是被贾珍迫奸淫而自尽。

★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作品注释:

首句写到“桃李春风结子完”这里“李”,“完”暗示出李纨的名字。李纨的青春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也就衰谢了。

第二句“到头谁似一盆兰”与画面一样同指贾兰。这句说在贾府的末代子孙中,谁也比不上贾兰有“出息”。

第三句“如冰水好空相妒”中“如冰水好”写李纨年轻丧夫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得洁净美好。“空相妒”,指虽然贾兰中了举,李纨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这无法挽回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罢了。

第四句“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意思是白白地供给别人当作笑料来谈论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是一个封建社会贤女节妇的典型。李纨最终也只落得“槁木死灰”,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俑。

★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作品注释:

此为妙玉的判词。《世难容》中有“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跟据原文线索及脂砚斋批语,此处王孙公子指陈也俊。但“终陷淖泥中”与他无关。据专家推测,妙玉为救宝玉,风尘仆仆赶到瓜洲(《世难容》中“风尘肮脏”亦是此意),最终却落入有权有势的老色鬼手中,因此说“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终陷淖泥中”。

★贾巧姐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作品注释:

第一句“势败休云贵”意思是说,权势已经衰败,就不要提什么过去的富贵了。

第二句“家亡莫论亲”是说,家业已经凋零,就不要再谈论什么骨肉至亲了。

第三句“偶因济村妇”是指巧姐的母亲王熙凤曾“接济”过刘姥姥。

第四句“巧得遇恩人”的“巧”是语意双关。明指凑巧,暗示巧姐。恩人,指刘姥姥。巧姐被舅父王仁,谐音“忘仁”拐卖,幸为刘姥姥带走,才逃出虎口。根据原文“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中,巧姐与板儿换柚子与佛手一幕,作者详写这一片段,极有可能是暗示巧姐与板儿的婚姻。

这首判词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伪善关系。得势富贵的时候,攀宗论亲;势败没落的时候,欺诈拐骗,骨肉相残;完全是赤裸裸的权势与金钱的交易。巧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她来到乡村,长在农家,成了村姑。比较而言,要比她姑母们幸运得多。

【总结】

[编辑本段]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是对红楼梦中身在官宦之家的薄命女子的描述。

各首判词中用隐晦的诗境提前暗示了她们的命运——在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摧残下必然“红颜未衰身先死”,照应了红楼梦“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主题。也反应了中国千年以来女性的悲哀。同时也反映出曹雪芹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超凡准确的思想。

金陵十三钗都是谁

金陵十三钗是电影,只有金陵十二钗,红楼梦里的,分别是: 1、林黛玉 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王熙凤等人极度残忍地扼杀了,因而孤凄泪尽而逝。 2、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版本存在不同]。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3、贾元春 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 4、贾迎春 是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懦弱怕事,有“ 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垒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 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而死。 5、贾探春 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 玫瑰花”之诨名。她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赵姨娘轻蔑厌恶,冷酷无情。抄检大观园时,她为了在婢仆面前维护作主子的威严,“令丫环秉烛开门而待”,只许别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许人动一下她丫头的东西。“心内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对探春动手动脚的,所以当场挨了一巴掌。探春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无济于事。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6、贾惜春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的妹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庵为尼。 7、王熙凤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绔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 “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公然宣称∶ “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的体己利钱来。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8、史湘云 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母的侄孙女。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她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后嫁与卫若兰,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病,后成痨症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终身。 9、秦可卿 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一,贾蓉之妻。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10、妙玉 苏州人氏。她祖上是读书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旧时迷信认为命中有灾难的人应该舍身出家做僧、道,有钱人家买穷人家子女代替出家,叫替身〉,皆不中用。只得入了空门,身体才好,故一直带发修行。父母已亡,身边带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服侍。她极通文墨,极熟经典,模样又极好。十七岁时随到长安都修行,圆寂后,被贾家请入栊翠庵带发修行。 11、巧姐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巧姐从小生活优裕,是豪门千金。但在贾府败落、王熙凤死后,舅舅王仁和贾环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幸亏刘姥姥帮忙,把她带入乡村生活。 12、李纨 李纨,字宫裁,贾珠之妻,生有儿子贾兰。她出身金陵名宦,父亲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她从小就受父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几个贤女便了,每日以纺织女红为要。贾珠不到二十岁就病死了。李纨就一直守寡,虽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 ”一般,一概不闻不问,只知道抚养亲子,闲时陪侍小姑等女红、诵读而已。她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贤女节妇的典型。

《金陵十三钗》中十三个女子的最终命运如何?

对13个女人的最终命运,影片中没有交待,留给人们去想象,而在小说里是很明确的。即赵玉墨是13个女人中唯一活下来的。在那次日本军官分享13个“女学生”时,其中两个女人企图用牛排刀反抗未遂,当场被杀害。其余11个女人在被发放到刚刚建立的慰安所,于两三年内相继死去的有10人。她们有的是试图逃亡被击毙的,有的是染病而死,个别是自杀的。只有赵玉墨因相貌和格调出众,享受她的是中下级军官,对她的把守渐渐放松,使她终于逃跑成功。

拓展资料:

《金陵十三钗》内容简介

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几个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学生、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伤兵。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的故事,结果竟然是那13个最“下贱”的女子成了保护众人的英雄。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日军终于冲进了这里。伤兵被杀,女大学生则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在这个时刻,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最终十三名女子除了玉墨之外无一生还。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