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广东人喝茶有什么讲究
2023-07-02 10:59:56 责编:小OO
文档


广东是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喝茶在当地一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下面是一些广东人喝茶的讲究:

1. 茶壶:广东人认为,壶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根据不同的茶叶和口感选择合适的茶壶,用铜壶泡铁观音,用紫砂壶泡普洱茶等等。

2. 茶具:喝茶的时候,需要使用专门的茶具,包括茶盘、茶筅、盖碗、茶杯、 茶匙等。

3. 泡茶:广东人讲究用水,会选择泉水、山水或开水闷五分钟后再用来泡茶,这样可以让茶叶受到充分的水分,同时减少水中的氧气,提高茶叶品质。

4. 茶叶:广东人茶叶品种多样,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茶叶非常重要,同时还需要注意存放,避免茶叶受到日光暴晒、潮湿等极端温度影响,影响口感。

5. 茶艺:广东人中的茶艺师非常多,喝茶对于他们来说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仪式。他们喜欢在泡茶过程中发挥创意,比如倒壶的动作、品茶时说的话语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茶道礼仪。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广东人喝茶有哪些讲究?

1、饮茶时不应大口吞咽,应小口仔细品尝。在饮茶的时候,不要大口的吞咽茶水,或者是制造出咕咚咕咚的声音,这样不仅表现得不礼貌,还会将礼仪分大减,其实喝茶的时候,要小口小口的喝,仔细的品尝,如果有茶叶在水面上漂浮,那样可以用茶杯盖将其拂至一边,或者也可以轻轻的将茶叶吹开,切记,不能吃茶叶更不可用手把茶叶从杯里捞出来。

2、再三请茶提醒客人该告辞。将泡好的茶端给客人时,最好使用托盘,若不用托盘,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触杯沿。端至客人面前,应略躬身,说“请用茶”。也可伸手示意,同时说“请”。

在以前,我国有再三请茶的敬茶方式,这样是做是为了提醒客人应该要告辞了,所以一定要注意,在招待一些老年人或者是海外的华人时,不要再三请茶(一而再、再而三的劝对方喝茶)。

3、人多嘈杂时可行叩手礼。客人在主人请自己选茶、赏茶或主人敬茶时,应在座位上略欠身,并说“谢谢”。如人多、环境嘈杂时,也可行叩指礼表示感谢。品茗后,应对主人的茶叶、泡茶技艺和精美的茶具表示赞赏。告辞时要再一次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

广东喝茶礼仪手指点是什么?

广东喝茶手指礼仪有:

1、长辈对晚辈,一根食指敲一下,表示点头示意,敲三下,表示赞许;

2、平辈之间,食指和中指两根手指并拢,代表双手抱拳作揖,敲三下相当于三作揖;

3、晚辈对长辈,五指并拢,代表五体投地,敲三下行膜拜礼。遇到特别尊敬的人敲九下寓意三拜九叩。

广东人饮茶的叩指礼

传说来自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乾隆皇帝是微服私访,大臣如果行三跪九叩大礼,就会暴露皇帝身份,所以就用三根手指弯曲代表三跪,在桌子上轻敲九次代表九叩。汉语中“手”与“首”的发音相同,所以在桌面上“叩手”也相当于在地面上“叩首”。后来几经流传,叩手就演变成广东人的饮茶礼仪。当然了,叩指礼也不仅仅用于喝茶,喝粥,喝酒,喝汤等场合,都可以用。

茶香浓郁的广东饮茶文化,你知多少?

广东茶文化是中国四大茶文化系列之一。汉族社交饮食习俗。广东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那么,广东中的 饮茶文化 你知道多少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喝茶”在粤方言里称作“饮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饮食文化。广州人爱“饮茶”,早上见面打招呼就是问“饮佐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到广州时,就曾与贴身侍卫上过茶楼饮早茶。广东人喜喝茶,如同北方人爱喝酒,拼的是一种文化。在北方,作客时,朋友必会以珍藏之美酒招待;而在广东,如有客到,第一件事便是

  奉上一杯“靓茶”,第一句话是“请饮茶”,以此表示主人的热情、友好和礼貌。由于岭南自古具有“重商”的价值取向,“饮茶”也从家庭走向市场,使广东的茶文化集观赏价值、体验价值、服务价值和商品价值于一身。饮茶在一定意义上已经

  超越了单纯“茶”的范畴,已经成为社会交际方式的一种。饮茶构成了广东文化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质。我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饮茶最早、茶文化历史最悠久的地方。广州是茶叶之路的起点,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茶叶就连同黄金、玉帛等商品经由广州出口到印度等亚洲地区。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地,我国最早的通商口岸,经济最前沿的开放城市,广州有着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兼古今,集中外,底蕴深厚。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被视作一种交际的方式。广州的茶楼与茶馆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它不但既供应茶水又供应点心,而且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是茶馆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广州人聚朋会友,洛谈生意,业余消遣,都乐于上茶楼。

  一壶浓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又称“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广州的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

  广州人饮茶并无什么礼仪上的讲究。唯独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致谢意。据说这一习俗,来源于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传乾隆皇帝到江南视察时,曾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一家茶馆,兴之所至,竟给随行的仆从斟起茶来。

  按皇宫规矩,仆从是要跪受的。但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仆从灵机一动,将食指和中指弯曲,做成屈膝的姿势,轻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后来,这个消息传开,便逐渐演化成了饮茶时的一种礼仪。这种风俗至今在岭南及东南亚的华侨中依然十分流行。

  广州的茶市分为早茶、午茶和晚茶。早茶通常清晨4时开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时收市,有的通宵营业。一般地说,早茶市最兴隆,从清晨至上午11时,往往座无虚席。特别是节假日,不少茶楼要排队候位。饮晚茶也渐有兴盛之势,尤其在夏天,茶楼成为人们消夏的首选去处。不过,广州人在闲暇时也以在家里饮“功夫茶”为乐事。

  “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手指压实,据说压得越实茶越醇。

  水最好是要经过沉淀的,沏茶时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进壶里,开头一两次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斟茶时不能满了上杯斟下杯,而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是用舌头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广东人饮茶文化的介绍】 广东的饮茶文化

广东人能吃、敢吃是全国闻名的,而广东的喝茶文化;在全国那么多个省份里却是独一无二的。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广东人饮茶文化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广东人饮茶文化的介绍

  饮茶是广东人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这里,紧张的人们开始松弛下来,清闲地谈着人生,谈着故人,讲着故事;在这里,人们挥洒自如地在淡淡的茶香中,把心情晾得清清淡淡。人们在茶楼里沏上一壶好茶,点上几道美味点心,有的自斟自饮,有的与朋友海阔天空地大侃一阵,岂不悠哉!

  茶楼也是人们谋生的重要场所。各种各样的人们在茶楼里谈论着股票、楼市,谈论着日本的电器、美国的汽车。在这里,人们交流着各种经济、商品信息。没有“泡”茶楼的本事,发财的机会也少很多。在生意场上,不进茶楼,是不会融入广东的商业社会的。清闲、舒适的茶楼,变成了商业谈判的地点,使得茶楼不再只是人们闲谈,打发时光的悠静场所。旧时广州的“妙奇香”茶楼有一幅对联: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这正是人在茶楼饮茶的心理写照。  当然茶楼并不仅仅是为早茶才开的。茶客从早到夜总是不断,茶楼多是早上5点多钟开门迎客,直到午夜才收市,“三茶两饭直落”。 在广东,饮茶有“礼节”。服务员倒茶时,客人一般以食指和中指轻扣桌面表示谢意。传说这一风俗源出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出巡。一次扮作仆从的皇帝给扮作主子的随从斟茶,随从感恩戴德、惊恐万状,本应下跪叩拜,但又怕暴露了皇室身份,于是灵机一动,遂以两指微屈,轻扣桌面代之叩礼,并一直传袭至今。 在茶楼里,当客人需要续水时,只要把壶盖打开,服务员便会意而来。关于这一礼仪的由来,相传是过去有一富商到茶楼饮茶,叫堂倌给他加水,堂倌刚把壶盖打开,他“呵嗬”大叫一声,赖称壶中有只价值千金的画眉给堂倌放飞了,定要茶楼赔偿。老板无奈之下,从此规定,茶客凡要加水者,自己打开壶盖,以防有诈。时至今日,这习惯动作已成为茶客要加水的示意信号,无须叫唤服务员了。

  广东凉茶,是广东特有的一种茶,具有清凉散热、解暑去湿的功效,起到保健止渴作用。 广东地属岭南,多雨潮湿,冬暖夏热,先民们为了除湿去热,便将一些清热解毒、消暑去湿的草药配制成各式各样的凉茶,制售凉茶的药店、摊档、作坊,也随着社会的需要,不断得到发展。每到夏天,凉茶是广东人必不可少的饮料。

  卖凉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药店,出售制造凉茶的大小包或干品,顾客买回后煎服,或用开水冲服。第二类是凉茶店,除了销售干品的大茶包以外,为了方便群众,他们还在通衢大道设肆贩售已经煲好的现成凉茶,供应过客和街坊饮用。第三类是凉茶档,多为个体摊档,一般多是向药店购回凉茶包,也有自购草药来配制的,经过加工煎制,以瓷碗或水杯出售。 广东凉茶,主要成份是夏枯草、冬桑叶、野菊花、绵因陈、崩大碗、岗梅、车前草、地胆头、水翁花、金银花、紫苏、薄荷、布渣叶、半边莲等等。也有标榜“十八味凉茶”或“廿四味凉茶”的,五花八门,但是实际上多属大同小异。

  广东的另一特色饮茶方式是潮汕功夫茶,这种饮法源于清代。 饮功夫茶,要配有一套相应的茶具,俗称“烹茶四宝”。功夫茶的冲泡别具一格,先取水洗涤茶具,放入茶盘,待水开时,将茶具一一烫过。再在罐中放入茶叶,冲入滚沸的开水。讲究一点的,还将头道水迅即倒掉,以作洗茶。当水冲满至罐口,人们用罐盖拨去表层白沫,当即加盖,以保全香气。略等片刻便转圈轮番注入几个小茶盅中,以保证每只茶盅的茶水浓度一致。这种转着淋分开法俗称“关公巡城”。淋到最后,还要轮流着一滴一滴平均地往4个小茶盅里滴,又称“韩信点兵”。 茶虽入盅,但别急着捧杯喝茶。按这功夫茶的规矩,应先举杯置于鼻端,品闻一下扑鼻的清香,接着才呷茶入口。这样边饮边冲,可以连饮三五杯,最多的喝到第五道,便将茶根倒掉,换上新茶叶如此周而复始。饮功夫茶,重在品鉴,堪称艺术品茶。功夫茶往往挺费功夫,没有功夫就很难品味功夫茶。、

  广东的饮茶习俗

  广东人和福建人一样都喜欢饮茶,早餐饮茶,下午饮茶,晚上也要饮茶,不同的时间点喝不同的茶,同时搭配的茶点也不相同,广东人对饮茶有着自己独有的风格,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广东人的饮茶习俗。

  饮早茶就是广东人的饮茶习俗。清晨起床以后,在开始一天的工作、生意之前,名茶美点,一盅两件,既解决了早餐,也是一种绝妙享受。

  茶点,即是茶水与点心。茶有红茶、乌龙茶等种类,点心的种类就更多了。

  饮茶是广东人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这里,紧张的人们开始松弛下来,清闲地谈着人生,谈着故人,讲着故事;在这里,人们挥洒自如地在淡淡的茶香中,把心情晾得清清淡淡。人们在茶楼里沏上一壶好茶,点上几道美味点心,有的自斟自饮,有的与朋友海阔天空地大侃一阵,岂不悠哉。

  茶楼也是人们谋生的重要场所。各种各样的人们在茶楼里谈论着股票、楼市,谈论着日本的电器、美国的汽车。在这里,人们交流着各种经济、商品信息。没有“泡”茶楼的本事,发财的机会也少很多。在生意场上,不进茶楼,是不会融入广东的商业社会的。清闲、舒适的茶楼,变成了商业谈判的地点,使得茶楼不再只是人们闲谈,打发时光的悠静场所。旧时广州的“妙奇香”茶楼有一幅对联: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这正是人在茶楼饮茶的心理写照。

  当然茶楼并不仅仅是为早茶才开的。茶客从早到夜总是不断,茶楼多是早上5点多钟开门迎客,直到午夜才收市,“三茶两饭直落”。

  广东人的饮茶习俗与其他地方不同还在于他们饮茶有是有“礼节”。服务员倒茶时,客人一般以食指和中指轻扣桌面表示谢意。传说这一风俗源出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出巡。一次扮作仆从的皇帝给扮作主子的随从斟茶,随从感恩戴德、惊恐万状,本应下跪叩拜,但又怕暴露了皇室身份,于是灵机一动,遂以两指微屈,轻扣桌面代之叩礼,并一直传袭至今。

  在茶楼里,当客人需要续水时,只要把壶盖打开,服务员便会意而来。关于这一礼仪的由来,相传是过去有一富商到茶楼饮茶,叫堂倌给他加水,堂倌刚把壶盖打开,他“呵嗬”大叫一声,赖称壶中有只价值千金的画眉给堂倌放飞了,定要茶楼赔偿。老板无奈之下,从此规定,茶客凡要加水者,自己打开壶盖,以防有诈。时至今日,这习惯动作已成为茶客要加水的示意信号,无须叫唤服务员了。

广东人的礼仪

1、喝茶礼仪:一般来说,中老年人喜欢喝云南的普洱茶,此茶暖胃、润滑。年青人多半是喜欢喝福建的乌龙茶,此茶提神、消滞。饮茶是广东人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广东,饮茶有“礼节”。服务员倒茶时,客人一般以食指和中指轻扣桌面表示谢意。在茶楼里,当客人需要续水时,只要把壶盖打开,服务员便会意而来。

  2、餐桌上的礼仪:离台三尺为斯文,先敬土地后敬人。起筷前晚辈一定要先请长辈食饭,必须由最小的开始续个叫,年纪由最大到小的“食饭”,长辈说“起筷”,然后大家才能动筷。 食饭时筷子不得挟到对面去,抓筷子不可手指指,放筷子不可打横放,坐下吃饭不能摇腿。

  3、喝酒的礼仪:敬酒首先要考虑年龄、职位、宾主身份等因素。年长的、职位比你高的、宴会的主人都要先敬酒,长辈给你倒酒,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在任何宴会上,自己的酒杯是不能空着的,杯里必须要有酒,不必要是满的,这样是对主人的尊敬。

广东饮茶文化【广东饮茶文化的基本介绍】

广东人爱喝茶:早茶、下午茶、夜茶,还有音乐茶。广东喝茶文化历史悠久,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广东饮茶文化的基本介绍,一起来看看。

广东饮茶文化的基本介绍

  广东人喜欢“饮茶”,最早的嗜茶者传说是南越国开国之君赵佗。当年赵佗率大臣在江边楼阁品茗,见江上波光潋滟,心旷神怡,得意之际心花怒放,抓一把茶叶撒向江中,茶叶忽化作无数仙鹤翩翩起舞,一会儿仙鹤又化成仪态轻盈的仙女降落楼中,向赵佗君臣献茶。这个动人的传说摒去神话的成分,却可说明广州人饮茶历史的悠久。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到广州时,微服出游,就曾与贴身侍卫上过茶楼饮早茶。流行全国的叩手茶礼便是从这时开始的。饮茶时,乾隆给侍卫斟茶,按朝中规矩,这属皇帝赏赐,要跪在地上叩头谢恩,三呼万岁。但如今皇上微服出巡,不能暴露乾隆的身份。侍卫急中生智,连忙屈起右手食指和中指,在茶盅边的桌面上“笃笃笃”连敲几下,表示叩头谢恩。从此,这种叩手茶礼便逐渐在茶市流行开来。其实,乾隆从没有到过广州,这是一个广州人的传说而巳。

  很难将广东的早茶直接理解为早餐,因为早茶所承载的内涵,实在是超越了早餐许多许多。在广式茶楼里,各种各样丰富到了奢侈境地的广式点心,才是正主。

  如果说“粥粉面饭”被广东人视为“中国四大发明”,那么,在粤式茶楼里面,虾饺、干蒸烧卖、肠粉、叉烧包,可堪称粤式点心界的“四大天王”。虾饺皮用的是澄面,虾饺里面确确实实是有虾,而且是新鲜的大虾。极薄半透明的虾饺皮下面,隐约看得见内里丰盈饱满的馅料。干蒸烧卖薄薄的外皮因为掺了鸡蛋液,所以色泽金黄,半露的馅料看得出来拌了马蹄粒、虾肉和冬菇,口感爽而不腻。

  广东茶文化

  广东人上茶楼喝茶,茶只是个借口,所以茶位费一般都在10元以下,大多是三五元意思意思。再点上一笼水晶虾饺,一碟鸳鸯肠(半猪肉半牛肉的肠粉),一碗皮蛋瘦肉粥,就可以安坐堂中聊个痛快。对于广东人来说,茶楼是消遣的地方,叹茶叹茶,“叹”字在广东话里面,是享受的意思。

  广东人饮早茶,别有一番情趣。经纪人谈生意,艺人切磋交流,文人论作品,亲人叙家常,友人相聚,男女谈恋爱,或有朋友自远方来,茶楼、酒家都是饮茶的好地方。离退休人员更是把上茶楼、酒家饮早茶作为享受晚年的一项生活乐趣。近年来,青年男女为了交结朋友、松弛紧张的情绪、舒缓工作压力,越来越多的加人到饮早茶这个行列,使广州茶风日盛。

  广东人饮茶很讲究,既讲茶靓又求冲茶技巧及水的热度,以煮到刚冒气泡叫做“虾眼水”的为最佳。

  广州的茶楼、酒家讲究饮茶的环境,有单间有雅座,有辉煌的大厅,有雅致的中厅;有中式的,西式的;有日本式,东南亚式。在高档的茶楼酒店,装修极尽豪华,无论是大堂还是雅座,夏天凉风阵阵,吹尽身上暑气,冬天暖气融融,驱去三九寒气,还有悠悠的乐曲,一边听音乐,一边“叹茶”,真是“乐在其中”。  喝早茶,叹下午茶,饮夜茶。任何一个时间段,都是广式茶楼的旺市。老人家习惯早起晨练,晨早六点到九点的茶楼,几乎就是长者时段。九点打后,开始陆续有年轻人出现。早茶时间可以一直持续到正午十二点以后。然后接着午市、下午茶、晚市、夜茶,直到凌晨一两点。若是有广东人约你喝早茶,你可千万要问清楚时间,因为对方极有可能在上午十点多十一点以后才施施然出现。

  广东茶文化

  音乐茶座在广川的一些茶楼酒店,如泮溪酒家、陶陶居等,设有音乐茶座。席间,边饮茶、边欣赏粤曲演唱,也有演奏广东音乐的。那几十首脍炙人口的粤曲和广东音乐,茶客们耳熟能详,百听不厌,哪个演员唱得好,给的赏钱就多,哪个演员唱走了调,就没有赏钱。现在一般由茶楼、酒店出钱请,茶客们不用掏钱。除了演出粤曲和广东音乐外,还有演出西洋音乐,甚至还有中西合壁的。偶尔,还穿插有杂技、歌舞和时装表演。既饱口福,又饱眼福,还有悦耳的音乐助兴,更贴近生活,充满时代的气息,大受食客的欢迎。

  广东饮茶文化的起源

  广东地处带,日照长、气温高、流汗多,人们需要通过饮食来补充大量的水分。饮茶同喝水一样,首先是人类生存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入明以来,广州“茶市”与潮州“功夫茶”,这两朵岭南茶文化的奇葩破绽而开。至清代,广东茶文化进入第一个兴盛期,在茶市、茶馆、茶具、用茶方式,以及人们对茶的品味的文化心态等方面,均达到空前水平。

  清康熙、雍正年间,一些记述广东风土人物的著作,大都谈到“茶”。较早的如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明确指出,“西樵号称茶山,自唐曹松移植顾渚茶其上,今山中人率种茶”,曹松是唐代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曾南游广州,在西樵山停留时,把浙江顾渚名茶传入岭南。屈大均还列举广东茶的产地,如广州的河南三十三村、西樵山、鼎湖山、罗浮山、潮阳凤山、琼州等。继而有范端昂的《粤中见闻》,附和屈大均的看法。雍正十年(1732年),曾任广东按察使的张渠(河北武强人),在《粤东闻见录》中虽认为,“大抵粤茶不及闽中”,但同时指出广东并非不产茶,除人们常用的广州河南茶外,还有珍品如“肇庆之鼎湖茶,韶关之观辣树茶,惠州之罗浮茶,化州之琉璃茶”等。事实上,广东素来产茶,而且茶的生产发展颇快,近代广东已有茶叶出口,广东人“嗜食茶”,成为茶叶生产发展的内在动力,而茶叶的丰富,又为广东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条件。

  广东茶文化,其产生与发展由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所决定,同时也是广东经济与文化发展所使然。渴,需要喝水,这是人的本能,但人们对喝水的要求却随社会的发展而提高,由生存的需要,到追求舒适和享乐,人们也就从喝生水,到喝白开水,再到喝茶,广东的茶文化的产生同其他地区的茶文化一样有着相同的原因。然而,由于广东的东南沿海一带商业活动的频繁,茶文化显得更加发达而富于特色,明清以后尤其如此。广州人的“饮早茶’与潮州人的“功夫茶”,便是广会文化生活中重要的文化现象。

广东茶文化丨得闲饮茶有啥讲究?

广东茶文化“得闲饮茶”有啥讲究?

“得闲饮茶”实际上就是“改天约”的意思,相当于古代人说的“后会有期”的说法。在不少的广东人眼里这就是一句常挂嘴边的打招呼话语,也是一句答谢友人的礼节性用语。此外,饮茶并非只有早上才可以喝,在广东基本全天都能喝上茶。也并非是单纯地喝茶,不少的广东人会把喝茶作为正餐,点上几笼点心,几份肠粉、粥等食物,冲泡一壶茶一坐就是一天。

一盅两件一盅两件指的是一壶茶和两份点心,如今大多被认为是“饮早茶”的方式,是一种汉族民间饮食风俗。在广东地区,每天清晨,不少的茶楼已经人山人海,座无虚席,他们会点上一盅两件,惬意的早茶时光就开启了,边喝茶边吃早点聊聊日常。

渌碗筷古时候,并没有消毒柜,而我们泡的第一壶茶一般都是不喝的,直接倒掉就会浪费,所以一般就用来洗碗筷,希望能够做到高温杀毒的效果。这种操作直到如今也一直刻在每一位广东人心中,基本出去吃饭也会有洗碗筷的习惯。此外,还有一种说法,以前做生意的人都喜欢到茶楼谈生意,就会认为开水洗碗筷指的是“水围财”,所以每次喝茶前一定会做这件事。

揭盖续水传说,以前广州一名恶少都麻雀输了钱,设局把麻雀放进茶壶叫服务员来加水,结果打开盖子麻雀飞走了。恶少趁机敲诈了茶楼老板一笔,损失了大几千块。老板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发生,便张贴启示,茶客如需续水自行揭盖。

随后,不少的茶楼也纷纷效仿,这也成为了不少广府人饮茶习惯。在茶楼饮茶的时候,如果想让服务员帮你加水,只需要揭开盖子,把它放在茶壶柄上,茶楼的服务员看到,就会过来帮忙加水。不仅避免了公共场合大声呼叫,也可以避免中断聊天。

在广东,给别人倒茶为什么要敲三下桌子?

1、广东人礼仪多

广东人在饮茶的时候非常注重礼仪,比如他在给客人倒茶的时候就会敲三下桌子,这也就表明了对客人的尊敬和感谢,说明对客人的到来感到荣幸,这种礼仪在广东喝茶的时候都能见到,这种礼仪已经流传很久了,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了相传是在乾隆年间开始流行的。

2、倒茶敲桌子

广东人倒茶时敲三下桌子,他还有另外的含义,通过敲桌子时,手指的形态来判定具体的含义,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叩首礼,第1种是晚辈给长辈行礼,也就是说在晚辈给长辈倒茶的时候,需要把5个手指合成一个全行,全被朝上,用5只手指同时敲三下桌子,寓意五体投地。

3、平辈间互相尊重的礼仪

如果是平辈之间,相对来说就非常的简单,只需要把食指和中指合并在一起,在茶杯旁边轻轻的敲击三下桌面就可以了,表示被对平辈之间的尊重。

4、晚辈行礼

最后一种就是长辈对于晚辈的行礼,由于长辈受人尊敬,如果再给晚辈倒茶的时候,只需要用一只手指在茶杯边缘轻轻的敲一下就可以了,说明对晚辈的厚爱以及教导。

广东在饮茶时的礼仪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有很大的不同,都是说明对于别人的尊敬,有机会大家可以到广东亲自体验一下这种礼仪。其实不论是什么地方都有自己的习俗,只要能够掌握习俗去什么地方也是受人爱戴。

为什么广东人喝茶一定要先洗茶?

为了冲走茶叶上残留的“垃圾”,也为了茶叶泡起来更加清甜,广东人喝茶之前都会洗茶。

对于洗茶这个行为,可以说是广东的特色喝茶文化之一,很多人喝茶都是直接泡了就喝,而广东人则会泡了一次全部倒开;对于广东人来说,洗茶是独特的文化,也是因为这种讲究而成就了特色的喝茶文化。

一、为了洗走茶叶上可能残留的粉尘和垃圾,热爱干净的广东人几乎都不喝第一次泡茶

广东人之所以会洗茶,最大的原因就是觉得茶叶比较脏,无论是从茶罐拿出来还是茶包拿出来的,都觉得不干净。

广东人对于干净的理解其实备受关注,除了洗茶外,广东人也喜欢洗茶杯等;在我们的生活里面其实这是一种传统留下来的特色文化,特别是看到了各种杯具清洗的新闻后,很多人都觉得只有自己亲手洗的才是干净。就如茶叶,我们不知道它的制作过程,自然会觉得多少还是会有垃圾的存在,自然会先洗茶叶再泡了。

二、为了让泡茶喝起来更是甜美,自然会去掉第一次比较苦涩的泡茶

当然,洗茶的最重要原因也是让其喝起来更是甜美,其实就是专业俗语上的“醒茶”。

特殊加工下的茶叶其实第一次喝起来都会有种苦涩的感觉,而过后的每次泡茶则显得更为香浓清甜;深刻了解到饮茶文化影响的广东人,在泡茶时候就会把第一次泡开的茶倒掉了,而直接喝上第二次的泡茶,这个时候香浓的气温和甘香的口感就会让我们觉得真的很有意境了,相信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倒掉第一次泡茶的,毕竟确实苦涩。

为了去掉看不见的尘埃,也为了让茶泡起来更香甜,广东人自然会选择洗茶。

广东人的早茶是茶吗?有什么讲究吗?

不是,在广东,在饮早茶时候有非常多不成文的规矩。在经过一百多年的沉淀与发展以后,广东早茶有与其他地区不一样的“暗语”和习惯。这些习俗让广东早茶增添了非常多细节上的故事和精彩。这部分规矩包括:揭盖续水、问位点茶、行叩茶礼等等。里面最著名与有特色的就是行叩茶礼了。“叩茶礼”就是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叩茶桌对于那些为自己倒茶的人表示感谢。

它的起源,有一个典故:“一盅两件上茶楼,茶礼笃台叩指头。“据说清朝时期乾隆皇帝私访江南,在周日清来茶馆饮茶。他非常好奇非常感兴趣茶馆伙计上茶的方式,便效仿伙计给周日清倒茶。受宠若惊的周日清,皇帝帮自己倒茶,这是叩头下跪也换不到如此荣耀啊。可是他害怕暴露了乾隆皇帝的身份,会破坏微服私访。所以它急中生智,弯下手指敲打了桌子,来代替叩头之礼,巧妙化解此次尴尬。从那时候开始,在茶馆里这种叩茶礼就流行起来了,成了一种喝茶习惯。

除此以外,揭盖续水在你喝早茶的时,要是你需续水,那你只需要打开茶壶的盖子放壶的边缘,服务员见到了就会帮你倒茶。这一样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据传,去茶馆喝茶里面有一个无赖,让服务员帮他倒水。可是服务员一打开壶盖时候,他便惊呼了一声,然后惊恐地讲茶壶中一只价值千金的画眉让服务员给放飞了,并让茶馆赔偿他的损失。那个时候店主感到非常委屈,可是对无赖又没有办法,于是定下规矩,规定之后喝茶的人要是想加水,要自己打开盖子,预防类似的欺诈再次发生。现在,这一习俗已经是茶客续水的信号,不再每次需要叫服务员过来。

倒茶的同时,还要学会一个秘诀:“胆大心细”,“胆大”是倒茶时候需要一次性倒下去,不能断断续续,“心细”就是倒完以后的,收的要快,不能滴水。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