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龙井茶简介50字以内
2023-07-02 11:52:56 责编:小OO
文档


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龙井山一带,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叶片匀整、色泽翠绿、香气清香而闻名于世。茶叶形状扁平挺直,泡出的茶汤清澈明亮,有着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龙井茶简介50字以内

龙井茶创制已有千年历史。茶品四绝为“色绿、香郁、味甘、形美”是由于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西湖龙井茶叶为一芽一叶或二叶,叶扁形且细,宽度条形整齐,颜色为绿黄。

扩展资料:

茶史

晋代时葛洪曾在龙井处炼丹。龙井寺创建于五代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初名报国看经院,离此五百米左右的落晖坞,又称为老龙井。

北宋,龙井寺时改名寿圣院。南宋时,再改称广福院、延恩衍庆寺。约于此时茶农开始产茶。但杭州产茶,吴自牧于《梦粱录》只载:“宝云茶”,“香林茶”,“白云茶”。

元朝,虞集游龙井,并题诗道:“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此后,明清两代俱以龙井茶为绝品。

明代,龙井茶已有盛名。田艺蘅说:“今武林诸泉,惟龙泓入品,而茶亦惟龙泓山为最……其地产茶,为南北山绝品……宝云、香林、白云诸茶,皆未若龙泓之清馥隽永也,龙泓今称龙井,因其深也。”

清代,龙井茶名气日益提高,乾隆年间,皇帝敕封了龙井“十八棵御”,并留下龙井茶的诗词。此后名,西湖周围村落开始发展茶园。

初年,杭州西湖附近的寺院龙井寺、虎跑寺等以及部分茶农成立,而有了龙井茶销售事业。

西湖龙井茶的简介

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 。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作1~8级。

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西湖龙井茶与西湖一样,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结晶,是西湖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一带的群山之中。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漫射。土壤微酸,土层深厚,排水性好。林木茂盛,溪润常流。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茶芽不停萌发,采摘时间长,全年可采30批左右,几乎是茶叶中采摘次数最多的。

西湖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青绿→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味;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青绿→黄褐。 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

冲泡方法

1.西湖龙井冲泡水温:85-95℃沸水(切不可用即开开水,冲泡之前,最好凉汤,即在储水壶置放片刻再冲泡)。

2.西湖龙井冲泡置茶量:3g/杯(或因个人口味而定)。

3.西湖龙井冲泡用水的选择:纯净水或山泉水(农夫山泉就很不错,多次沸腾会降低水中的含氧量,影响茶汤滋味)。

4.冲泡器具选择:陶瓷、玻璃茶具皆可。

5.用开水温过杯,倒出水,再投放茶叶,然后,倒五分之一开水,浸润,摇香30秒左右,再用悬壶高冲法注下七分满之开水,35秒之后,即可饮用。

龙井茶说明文

茶品简介

龙井茶是我国著名绿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

龙井茶因其产地不同,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三种,除了西湖产区168平方公里的茶叶叫作西湖龙井外,其它两地产的俗称为浙江龙井茶。

龙井茶得名于龙井。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也就是现在的龙井村。龙井原名龙泓,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为此泉与海相通,其中有龙,因称龙井,传说晋代葛洪曾在此炼丹。离龙井500米左右的落晖坞有龙井寺,俗称老龙井,创建于五代后汉乾佑二年(949年),初名报国看经院。北宋时改名寿圣院。南宋时又改称广福院、延恩衍庆寺。明正统三年(1438年)才迁移至井畔,现寺已废,僻为茶室。

龙井是杭州四大名泉之一,水质清洌甘美。龙井泉的水由地下水与地面水两部分组成。地下水比重较大,因此地下水在下,地面水在上,如果用棒搅动井内泉水,下面的泉水会翻到水面,形成一圈分水线,当地下泉水重新沉下去时,分水线渐渐缩小,最终消失,非常有趣。

龙井茶始产于宋代,明代益盛。在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茶”。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龙井茶泡饮时,但见芽芽直立,汤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者为极品。

先时此茶按产期先后及芽叶嫩老,分为八级,即“莲心、雀舌、极品、明前、雨前、头春、二春、长大”。今分为十一级,即特级与一至十级。一斤特级龙井,约有茶芽达三万六千个之多。狮峰山上的龙井为龙井茶中之上品。该茶采摘有严格要求,有只采一个嫩芽的,有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其制工亦极为讲究,在炒制工艺中有抖、带、挤、挺、扣、抓、压、磨等十大手法。操作时变化多端,令人叫绝。

清代品茶名家赞誉龙井:“甘香如兰,幽而不洌,啜之淡然,看似无味,而饮后感太和之气弥漫齿额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浙江龙井茶,堪与传统名茶"西湖龙井"相媲美,是浙江名茶谱中的后起之秀。萧山是浙江龙进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 浙江龙井茶在我市的社会价值要超过它的经济价值。在招待亲朋好友时或喜庆宴会后,如能饮上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可以增添亲切热烈的气氛。

[编辑本段]产地分布

龙井茶名闻中外,根据产地分狮、龙、云、虎,即狮峰、龙井、云栖、虎跑四地,后梅家坞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人们按照五个产地的不同品质划分龙井茶的质量排名,分别是狮、龙、云、虎、梅。后,龙井茶在浙江省内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品质参差不齐,现在统一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和越州龙井,以西湖龙井品质最佳。

【龙井茶与虎跑泉】

龙井茶、虎跑泉素称"杭州双绝"。虎跑泉是怎样来的呢?据说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弟名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过人,有一年二人来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现在虎跑的小寺院里。和尚告诉他俩,这里吃水困难,要翻几道岭去挑水,兄弟俩说,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们包了,于是和尚收留了兄弟俩。有一年夏天,天旱无雨,小溪也干涸了,吃水更困难了。一天,兄弟俩想起流浪过南岳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将童子泉移来杭州就好了。兄弟俩决定要去衡山移来童子泉,一路奔波,到衡山脚下时就都昏倒了,狂风暴雨发作,风停雨住过后,他俩醒来,只见眼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孩这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小仙人听了他俩的诉说后用柳枝一指,水洒在他俩身上,霎时,兄弟二人变成两只斑斓猛虎,小孩跃上虎背。老虎仰天长啸一声,带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们夜里作了一个梦,梦见大虎、二虎变成两只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

第二天,天空霞光万朵,两只猛虎从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园里,前爪刨地,不一会就刨了一个深坑,突然狂风暴雨大作,雨停后,只见深坑里涌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给他们带来的泉水。为了纪念大虎和二虎给他们带来的泉水,他们给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后来为了顺口就叫成"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龙井茶,色香味绝佳,现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尝到这"双绝"佳饮。

18棵御茶

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群山之中,有一座狮峰山,山上林木葱茏,片片茶园碧绿苍翠,九溪十八涧蜿蜒其间,流水潺潺,云雾缭绕,土层深厚,气候温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着享誉世界的“四绝”佳茗——西湖狮峰龙井茶。狮峰山下的胡公庙前,有用栏杆围起来的“十八棵御茶”,在当地茶农精心培育下,长得枝繁叶茂,年年月月吸引着众多游客。

“茶乡第一村”——龙井村,因盛产顶级西湖龙井茶而闻名于世。东临西子湖,西依五云山,南靠滔滔东去的钱塘江水,北抵插入云端的南北高峰,四周群山叠翠,云雾环绕,就如一颗镶嵌在西子湖畔的翡翠宝石。

村内旅游资源丰富,御茶园、胡公庙、九溪十八涧、十里琅珰、老龙井等景点点缀其中,为茶乡增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整治工程重塑了龙井村山涧溪流景观,再现了茶乡农居溯溪而上、择水而居的山地景观风貌,基本恢复了富有西湖龙井茶乡特色的自然村落风貌。

西湖龙井茶区——狮峰山、龙井村、灵隐、五云山、虎跑、梅家坞一带土地肥沃,周围山峦重叠,林木葱郁,地势北高南低,既能阻挡北方寒流,又能截住南方暖流,在茶区上空常年凝聚成一片云雾。良好的地理环境,优质的水源,为茶叶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龙井茶被誉为“中国第一茶”,也实在是得于这山泉雨露之灵气。

“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狮峰龙井之所以驰名,还要感谢乾隆爷。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学着茶女采茶。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赶回京城,也带回了一把已经干了的杭州狮峰山的茶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太后想尝尝这茶叶的味道,泡上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如同神仙一般。”乾隆皇帝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

龙井现为直径2米左右的圆形泉池,泉水经饮马桥,黄泥岭,出茅家埠流入西湖。龙井之水的奇特之处在于搅动它时,水面上就出现一条分水线,仿佛游丝一样不断摆动,人们以为“龙须”,然后慢慢消失。这一奇观,引得游人到此,乐趣倍增。

龙井的特点及简介 龙井的特点介绍

1、龙井茶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显著特点,龙井茶主产于浙江西湖风景名胜区内,龙井茶也是名优绿茶之一,其干茶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嫩绿,其香气甘香如兰,幽而不洌,啜之淡然,其豆花香馥郁。

2、龙井向来具有鲜、爽、甘、甜、醇、厚的特点。也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龙井茶的来历50字怎么写

龙井的来历:

一、古时龙井旁住着一位老妇人,周围有18棵野山茶树,家门口的路是南山农民去西湖的必经之路,行人走到这里总想稍事休息,于是老太太就在门口放一张桌子,几条板凳,同时就用野山茶叶沏上一壶茶,让行人歇脚,日子一久,远近闻名。有一年冬天,快过年时分,雪下得很大,茶树也将冻死,采办年货的行人络绎不绝,依旧在老太太家门口歇脚,其中有一长者见老太愁容不展,就问:“老太太年货采办了没有?”老太太长吁短叹地说:“别说年货无钱采办,就是这些茶树也快冻死,明年春天施茶也就不成了。”长者指着边上一个破石臼说:“宝贝就在这里,有何为,不如将此石臼卖于我好么?”老太太说:“这石臼越旧越好,如今洗了就不值钱了。”老太太说:“破臼本不值钱,你要只顾取去。”长者掏出10两银子将石臼搬去,老太太本不肯收钱,无奈长者转身已不知去向,老太太只得将钱收下。过了年,第二年春天,18棵茶树嫩牙新发,长得比往年好,并且洗臼泼水的地方又长出无数棵茶树,老太太又欢天喜地的施起茶来。这就是龙井茶叶的来历。

二、龙井茶现在的扁形特点相传源于清乾隆皇帝。据传乾隆巡游杭州时,乔装打扮来到龙井村狮峰山下的胡公庙前,老和尚献上西湖龙井茶中的珍品——狮峰龙井请乾隆品饮。乾隆饮后顿感清香阵阵,遂亲自采茶,并在匆忙中将所采之茶放入衣袋带回京城。时间一长,茶芽夹扁了,却备受太后赞赏……乾隆传旨封胡公庙前茶树为御茶,每年炒制成扁形龙井进贡,供太后享用。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一般认为,龙井茶的扁形,是明末清初,受临近的安徽大方茶制作的影响所致。

龙井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龙井的别名 4 龙井的食用量 5 龙井的营养价值 6 龙井适合的人群 7 与龙井相克的食物 8 龙井的食用建议

1 拼音

lóng jǐng

2 概述

龙井茶是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西湖附近的山中,以龙井村狮子峰所产最佳,素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称。

3 龙井的别名

龙井茶

4 龙井的食用量

每次3~5克

5 龙井的营养价值

茶叶内含化合物多达500种左右。这些化合物中有些是人体所必需的成分,称之为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类、蛋白质、氨基酸、类脂类、糖类及矿物质元素等,它们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有一部分化合物是对人体有保健和药效作用的成分,称之为有药用价值的成分。如茶多酚、咖啡堿、脂多糖等。

茶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尤其是儿茶素,能抑菌、消炎、抗氧化,可阻止脂褐素的形成,并将人体内含有的黑色素等毒素吸收之后排出体外。

茶叶中的绿原酸,亦可保护皮肤,使皮肤变得细腻、白润、有光泽。茶叶中的茶多酚、脂多糖、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能通过综合作用捕捉放射性物质,可以减少辐射对皮肤的伤害。茶叶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所以常喝茶可使皮肤白皙、有光泽。

6 龙井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均可饮用

1. 适宜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油腻食品食用过多、醉酒者。

2. 不适宜发热、肾功能不良、习惯性便秘、消化道溃疡、神经衰弱、失眠、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

7 与龙井相克的食物

人参、西洋参不宜和茶一起食用。

8 龙井的食用建议

冲泡时间不宜过长,不宜用保温杯泡茶。饮茶不宜过浓,隔夜茶勿饮。

不要用茶水送服药物;

服药前后1小时内不要饮茶。

忌饮浓茶解酒;

饭前不宜饮茶;

饭后忌立即喝茶;

龙井茶介绍

西湖龙井茶,因产于中国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区而得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茶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这优美的句子如诗如画,堪称西湖龙井茶的绝妙写真。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泡一杯龙井茶,喝出的却是世所罕见的独特而骄人的龙井茶文化。 编辑本段产品简介 龙井茶采摘十分细致,要求苛刻。高级龙井茶,在清明前后采摘。清明采制的龙井茶,称为〔明前〕。〔明前〕龙井,为龙井茶极品,产量很少,异常珍贵,常成的龙井茶,历史上又分〔莲心〕,〔旗〕,〔雀舌〕等花色。 西湖山区各地所的龙井茶,由于生长条件不同,自然品质和炒制技巧略有差异,形成不同的品质风格。历史上按产地分为四个花色品目,即狮,龙,云,虎四个字号。以狮峰龙井品质最佳,最富盛誉。现在调整为狮,龙,梅三个品目,仍以狮峰龙井品质最佳。 编辑本段产品产地 浙江省杭州市 编辑本段产品特性 扁平尖削,叶底细嫩,芽叶成朵,翠绿微黄,香味四溢。西湖龙井茶的特点是:形状扁平挺直,大小长短匀齐,象一片片兰花瓣,其色泽嫩绿或翠绿,鲜艳有光,香气清高鲜爽,滋味甘甜(具体感受因人而异,很难用文字准确描述)。若将茶叶在玻璃杯中冲泡,则叶片嫩匀成朵,一旗一,交错相映,茶汤清碧,悦目动人。 编辑本段产品功效 提神、生津止渴、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 1、兴奋作用: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6、减肥作用: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7、防龋齿作用: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8、抑制癌细胞作用:据报道,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

龙井茶的特点.资料.传说

编辑本段茶品简介

御茶

西湖龙井:西湖龙井位列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1200多年历史,明代列为上品,清顺治列为贡品。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龙井茶得名于龙井。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也就是现在的龙井村。龙井原名龙泓,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为此泉与海相通,其中有龙,因称龙井,传说晋代葛洪曾在此炼丹。离龙井500米左右的落晖坞有龙井寺,俗称老龙井,创建于五代后汉乾佑二年(949年),初名报国看经院。北宋时改名寿圣院。南宋时又改称广福院、延恩衍庆寺。明正统三年(1438年)才迁移至井畔,现寺已废,僻为茶室。

编辑本段茶品历史

龙井茶

龙井茶始产于宋代,明代益盛。在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茶”。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龙井茶泡饮时,但见芽芽直立,汤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者为极品。 先时此茶按产期先后及芽叶嫩老,分为八级,即“莲心、雀舌、极品、明前、雨前、头春、二春、长大”。今分为十一级,即特级与一至十级。一斤特级龙井,约有茶芽达三万六千个之多。狮峰山上的龙井为龙井茶中之上品。该茶采摘有严格要求,有只采一个嫩芽的,有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其制工亦极为讲究,在炒制工艺中有抖、挺、扣、抓、压、磨、搭、捺、拓、甩等十大手法。操作时变化多端,令人叫绝。四绝品质则是:色绿、香郁、味醇、形美 龙井茶

清代品茶名家赞誉龙井:“甘香如兰,幽而不洌,啜之淡然,看似无味,而饮后感太和之气弥漫齿额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浙江龙井茶,堪与传统名茶"西湖龙井"相媲美,是浙江名茶谱中的后起之秀。萧山是浙江龙井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 浙江龙井茶在我市的社会价值要超过它的经济价值。在招待亲朋好友时或喜庆宴会后,如能饮上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可以增添亲切热烈的气氛。

编辑本段产地分布

龙井茶名闻中外,根据产地分狮、龙、云、虎,即狮峰、龙井、云栖、虎跑四地,后梅家坞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人们按照五个产地的不同品质划分龙井茶的质量排名,分别是狮、龙、云、虎、梅。后,龙井茶在浙江省内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品质参差不齐,现在统一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和越州龙井,以西湖龙井品质最佳。 龙井茶

龙井茶与虎跑泉

龙井茶、虎跑泉素称"杭州双绝"。虎跑泉是怎样来的呢?据说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弟名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过人,有一年二人来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现在虎跑的小寺院里。和尚告诉他俩,这里吃水困难,要翻几道岭去挑水,兄弟俩说,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们包了,于是和尚收留了兄弟俩。有一年夏天,天旱无雨,小溪也干涸了,吃水更困难了。一天,兄弟俩想起流浪过南岳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将童子泉移来杭州就好了。兄弟俩决定要去衡山移来童子泉,一路奔波,到衡山脚下龙井茶照片集锦(8张)时就都昏倒了,狂风暴雨发作,风停雨住过后,他俩醒来,只见眼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孩这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小仙人听了他俩的诉说后用柳枝一指,水洒在他俩身上,霎时,兄弟二人变成两只斑斓猛虎,小孩跃上虎背。老虎仰天长啸一声,带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们夜里作了一个梦,梦见大虎、二虎变成两只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 第二天,天空霞光万朵,两只猛虎从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园里,前爪刨地,不一会就刨了一个深坑,突然狂风暴雨大作,雨停后,只见深坑里涌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给他们带来的泉水。为了纪念大虎和二虎给他们带来的泉水,他们给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后来为了顺口就叫成"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龙井茶,色香味绝佳,现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尝到这"双绝"佳饮。 18棵御茶 龙井茶

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群山之中,有一座狮峰山,山上林木葱茏,片片茶园碧绿苍翠,九溪十八涧蜿蜒其间,流水潺潺,云雾缭绕,土层深厚,气候温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着享誉世界的“四绝”佳茗——西湖狮峰龙井茶。狮峰山下的胡公庙前,有用栏杆围起来的“十八棵御茶”,在当地茶农精心培育下,长得枝繁叶茂,年年月月吸引着众多游客。

“茶乡第一村”

龙井村,因盛产顶级西湖龙井茶而闻名于世。东临西子湖,西依五云山,南靠滔滔东去的钱塘江水,北抵插入云端的南北高峰,四周群山叠翠,云雾环绕,就如一颗镶嵌在西子湖畔的翡翠宝石。 村内旅游资源丰富,御茶园、胡公庙、九溪十八涧、十里琅珰、老龙井等景点点缀其中,为茶乡增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整治工程重塑了龙井村山涧溪流景观,再现了茶乡农居溯溪而上、择水而居的山地景观风貌,基本恢复了富有西湖龙井茶乡特色的自然村落风貌。

西湖龙井茶区

狮峰山、龙井村、灵隐、五云山、虎跑、梅家坞一带土地肥沃,周围山峦重叠,林木葱郁,地势北高南低,既能阻挡北方寒流,又能截住南方暖流,在茶区上空常年凝聚成一片云雾。良好的地理环境,优质的水源,为茶叶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龙井茶被誉为“中国第一茶”,也实在是得于这山泉雨露之灵气。

“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狮峰龙井之所以驰名,还要感谢乾隆爷。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学着茶女采茶。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赶回京城,也带回了一把已经干了的杭州狮峰山的茶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太后想尝尝这茶叶的味道,泡上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如同神仙一般。”乾隆皇帝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 龙井现为直径2米左右的圆形泉池,泉水经饮马桥,黄泥岭,出茅家埠流入西湖。龙井之水的奇特之处在于搅动它时,水面上就出现一条分水线,仿佛游丝一样不断摆动,人们以为“龙须”,然后慢慢消失。这一奇观,引得游人到此,乐趣倍增。

编辑本段级别品种

以往,西湖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级至十级共11个级,其中特级又分为特一、特二和特三,其余每个级再分为5个等,每个级的“级中”设置级别标准样。随后稍作简化,改为特级和一至八级,共分43个等。到1995年,进一步简化了西湖龙井茶的级别,只设特级(分为特二和特三)和一级至四级;同年,浙江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至五级,共6个级别样。

特级 一芽一叶初展,扁平光滑 一级 一芽一叶开展,含一芽二叶初展,较扁平光洁 二级 一芽二叶开展,较扁平 一芽二叶开展,含少量二叶对夹叶,尚扁平 四级 一芽二、三叶与对夹叶,尚扁平,较宽、欠光洁 五级 一芽三叶与对夹叶,扁平较毛糙 龙井茶的品种:

1、群体种

群体种是龙井茶最早的品种,也是目前来看茶叶品质最好的,现在人们常说的狮峰山上的西湖龙井茶就是这个品种。一般来说,群体种采摘的时间较其它品种要晚一些,大约在清明左右。该品种的种植面积仅限于西湖产区,面积十分有限。

2、龙井43

龙井43是中国家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无性系国家级品种。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分枝密。特早生种,在青岛地区一芽一叶期为4月中、下旬。育芽能力特强,发芽整齐密度大,芽叶短壮少毛,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7%、茶多酚18.5%、儿茶素总量12.1%、咖啡碱4.0%。适制雀舌、龙井、玉叶等扁形名优绿茶。 特点:香味和浓度都适宜,回甘持久,龙井43一般适合炒制成绿版,汤色清绿明亮。

3、平阳特早

中叶类、灌木型、特早生种。青岛地区名茶开采期4月中、下旬,发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强。特点:香气高是它显著的特点,同一时期采的茶叶,平阳早品貌上要好些,但口味稍微清淡。

4、大佛白龙井

龙井茶

大佛白龙井的制作原料为安吉白茶,2000年安吉白茶被处于高山云雾之地的新昌镜屏乡茶农从安吉引进试种获得成功,2002年又被该乡龙井茶炒制高手炒制成龙井。2002年6月,镜屏乡主要负责人带着几位茶农,拎着炒制成龙井的白茶样品,找到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沈培和主任,得到这位国内资深茶叶专家的高度评价。沈培和认为,白茶炒制成龙井,在技术上是一大突破,其外形扁平光滑、气味嫩香浓郁,滋味鲜爽,叶底肥嫩、绿亮成朵,感官品质良好。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理化检验,其氨基酸含量达7。1%。在沈培和的建议下,桐桥湾村炒制的白茶终于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大佛白龙井。白茶适宜在高山云雾地区生长。其叶片呈椭圆形,淡绿色,春季嫩叶除主脉外,均为白色,尤其一芽二叶最为明显,后随叶片成熟和气温升高,逐渐变成淡绿色,夏秋时均为绿色。白茶春芽鲜叶氨基酸含量一般为6。19%左右,茶多酚10。7%左右,咖啡碱2.8%左右,适制绿茶。特点:其色泽嫩绿,口味较浓,香气相对平阳早要低些,滋味鲜爽,营养价值较高,是消费者理想的保健绿茶。

5、迎霜

该品种系杭州市茶科所从福云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育而成的小乔木型、中叶类无性系良种。发芽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上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中等,育芽能力强,生长期长,茸毛多,叶黄绿色,持嫩性强,但抗逆性稍弱。一芽三叶,百芽重为45.0克。产量高,红、绿茶兼制,尤其适制名优绿茶特点:香味高并鲜浓。

6、浙农117

浙江大学选育的优质、高产、早生的红绿兼用的无性系良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省级鉴定,列为浙江省重点推广品种。持嫩性强、适制扁形与针形茶、芽壮色绿。发芽时间早、青岛地区名茶开采时间在5月上旬、育芽力强、抗逆性强,特别是抗寒性突出、制成的绿茶香高持久、滋味浓鲜爽口。

7、浙农139

浙江大学选育优质、高产、早生的无性系良种茶树良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省级鉴定,列为浙江省重点推广品种。春茶开采期比早生种福鼎大白茶早7天左右,适制名优绿茶,香气高而持久、味鲜醇有回甘,并有耐贮藏的特点,单产比福鼎大白茶增27%。叶色翠绿、产量高.优点是持嫩性好、抗寒性强,缺点是抗病性稍弱。

8、乌牛早

该品种成熟最快,一般立春一到就开始发芽,公历3月上旬就可以开摘。由于乌牛早外形和西湖龙井相似,产量也很大,所以在春茶上市的早期,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用它来冒充西湖龙井。

种植采制

采茶 “女儿红”得之不易 采茶

“明前龙井”又叫“女儿红”,最早的时候“明前茶”的采摘必须由未婚女孩子来完成,而且不能用手,而是用双唇采下,因为用手指掐下来的茶叶,其掐痕在制成茶叶后仍去不掉。现在虽然已改用手来采茶,但规矩还是不少,诸如:必须小心轻柔地摘下叶片,摘一片就要马上放一片入茶篮等,据说叶片如果在手上停留片刻,那么手的温度就会令叶片由绿变红。 龙井的采制,春季分四次,品质因采摘鲜叶的早晚而定,以早为贵。惊蛰初过,是茶农采制首批春茶的最佳时机,至清明前采头茶,称为“明前茶”,嫩芽初迸状似莲心,故称“莲心”。一个熟练的采茶姑娘,每天最多只能采摘嫩芽十二两,故极为珍贵,称得上珍品中的绝品。再加上采摘的辛苦,还没成茶就已先让采茶女们付出了几多劳苦。 鲜茶叶

而过了清明后采摘的茶叶就大不如“明前茶”那么珍贵了,谷雨前采摘的二春茶称“雨前茶”,量比较多,已有一叶一芽,其形似旗,茶芽稍长,其形如,故又称之为“旗”;立夏之前采三春茶,茶芽旁有附叶两瓣,两叶一芽,形似雀舌,称为雀舌;四春茶则在三春茶后一月开始采摘,这时茶已成片,并附带有茶梗,称之为“梗片”,在过去是供茶农的后代练技术用的。 龙井茶多种植于靠山近水,晴能受到充分日照、雨又易于排水的酸性丘陵坡地上。春采、夏锄、秋剪、冬肥,一点都耽误不得,古语就有“人误茶一季,茶误人一年”之说。 龙井茶还有春茶、夏茶与秋茶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季节变化和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而定的。我国绝大部分产茶地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通常按采制时间,划分为春、夏、秋三季茶。但划分标准不一致。有的以节气分:清明至小满为春茶,小满至小暑为夏茶。有的以时间分:5月底以前采制的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采制的为夏茶。7月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 1、一般每年3-5月份采摘和制作的茶叶,称为春茶。春茶分为明前茶、雨前茶、雨后茶。“明前茶”是清明节前(4月5号之前)采制的茶叶,分为四个等级:特特级、特一级、特二级、普通二级。“雨前茶”是清明后谷雨前(4月21号之前)采制的茶叶,分为两个等级:一级、二级。 加工

2、一般6-7月份采制的茶为夏茶。 3、一般每年8-9月份采制的茶叶为秋茶。 西湖龙井茶的加工炒制,因原料等级不同,加工技术也不尽相同,产品各有特色。特级西湖龙井茶全是采取手工炒制。鲜嫩的条芽,在八十度的温度下加工,要求保持茶叶的颜色、香味和美观。炒茶每锅一次只能炒二两,一个熟练的炒茶能手,一天只能炒二斤多干茶。

编辑本段品质特点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 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一青绿一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昧;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一青绿一黄褐。 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 机制龙井茶,现在有全用多功能机炒制的,也有用机器和手工辅助相结合炒制的。机制龙井茶外形大多呈棍棒状的扁形,欠完整,色泽暗绿,在同等条件下总体品质比手工炒制的差。

编辑本段鉴别方法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不带夹蒂、碎片,小巧玲珑。龙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龙井茶则多是清草味,夹蒂较多,手感不光滑。 四大招数: 一、辫“色绿”:乍一看,本塘、沙鳖都色绿,但通体绿得人眼的,必是沙鳖。我区168平方公里的特级、高级新茶,尤其是“西湖龙井”极品的“狮峰龙井”,色泽恰恰是翠绿和龙井茶农谓之的“糙米色”相间,而且绿、黄两色天然浑成,恰似水墨画墨迹浓淡相洇。而沙鳖呢,仿冒手段已相当高,也绿中带黄了,但这是火军锅时加大火候硬“闷”出来的,黄得死翘翘、糊糟糟,通体蒙一层阴黄若浮肿病脸色,乃至隐约炒焦痕迹; 二、闻“香郁”:书上说西湖龙井茶“香郁若兰”——这比喻只对了一半,较之国兰幽香,西湖龙井茶香味更浓,西湖乡茶农直观、形象地谓之“(油煎)蚕豆瓣香”,就是“兰花豆”香。“龙井”本塘尤其是特、高级“狮峰龙井”,放杯中先别续水,盖儿扣上先“闷”几分钟,揭盖闻之,兰花豆特有的香气袅袅升起,而且其中又掺几丝蜂蜜的甜味儿,续水时那“香郁”尤是浓烈扑鼻。沙鳖也香,但清淡多了,而且新昌货“栗子香”、萧山货隐约“土腥气”、绍兴等地的则杂七杂八香----均非兰花豆香,冲泡时和续水二三次后最容易露馅; 三、品“味醇”:首次冲泡从容饮至三分之一,再续水饮至一半----此其时也,十足外行也能立判真假,本塘的口感“香郁”而复“醇厚”,兰花豆香里闪烁几许蜜糖的甜丝丝感觉,而且味蕾有一种龙井茶农谓之“滑溜溜”的独特质感,这质感类乎青岛啤酒别于任何品牌,味蕾的份量、质感要“重”一些,同时那“醇厚”亦即滑溜溜感觉更其细腻,类乎面粉之于芡粉。接下来,咽几下口水“回味”,清雅甜味儿明明白白弥润咽喉,七八分钟后品啜之,甜味儿犹存焉,书上谓之“三口不忍漱”。沙鳖呢,一品味原形毕露,首先是香味儿明显清淡,这感觉类乎张生记老鸭煲少放了盐,盖因独缺本塘“味醇”独有的香甜回味和醇厚质感也,同时显明种种杂味儿:有的掺几丝若井水的威味儿,有的间杂土腥气,不一而足,即使是跟本塘极易乱真的新昌、诸暨有几处高山茶,淡淡甜味儿一律若蔗糖,蜜糖甜味儿无存; 四、观“形美”:沙鳖精心仿冒,明前茶同样形如莲芯,冲泡则同样若“雀舌”侯哺、“碗钉”直竖、“鹰爪”倒挂,奈之何?且点中沙鳖死穴:其精心仿制,每每是长短整齐划一,炒碎的芯儿、片儿、末儿往往煞煞清爽。本塘呢,皇帝女儿不愁嫁之故、自产自销之故,末道工序往往“粗放”些,往往长短参差,茶芯、茶片、茶末往往未扇尽。另外,一般来说,本塘往往外表“阔”一些,体壮丰腴焉,沙鳖则大多体“瘦”苗条状,条杆儿很爽焉。 总而言之,概而言之,那四大招数,辩色是“基础”,闻香属“前提”,品味乃“关键”,至于观形,除非高手,大可忽略不计。

编辑本段审评内容

龙井茶的审评内容与其他名优绿茶类同,主要是干评外形,湿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以及龙井茶产地的区分等。 紫砂壶 虎跑泉水 龙井茶

1.外形审评取具有代表性的茶叶100g左右,放在茶样盘内评外形,主要评定形态、色泽、茸毛等项因子。通过外形评定,可以判定其属于西湖龙井还是浙江龙井。因这两种茶外形十分接近,甚至其他茶区用龙井种鲜叶(如龙井43、龙井长叶)炒制的部分扁形茶,其外形与西湖龙井也难分伯仲,这就给判别龙井茶的产地带来很大的难度,这也是目前市售龙井茶中标识混乱的原因。但有经验的审评者,根据龙井茶外形的基本特征,对大多数茶叶的产地是能够加以区分的。 2.茶汤色泽的审评高档茶的汤色显嫩绿、嫩黄的占大多数,中低档茶和失风受潮茶汤色偏黄褐。从汤色不易判别龙井茶的产地,也不必硬加区分。 3.香气和滋味的审评产于西湖区梅家坞、狮峰一带的早春茶叶,如制茶工艺正常,不带老火和生青气味的特级西湖龙井和产于浙江省的特级浙江龙井在香气和滋味上有一定的差别。西湖龙井嫩香中带清香,滋味较清鲜柔和;浙江龙井带嫩栗香,滋味较醇厚。若使用“多功能机”炒制的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由于改变了传统龙井茶的制作工艺,两者的香气无明显的区别。其他扇形茶大多呈嫩炒青茶的风味。但即使是西湖龙井,一旦炒成老火茶,呈炒黄豆香后,则不易从香气上分清其产地。在江南茶区,室温条件下贮存的龙井茶,过梅雨季后,汤色变黄,香气趋钝。 4.叶底的评定叶底审评主要是评色泽、嫩度、完整程度。有时把杯中的茶渣倒入长方形的搪瓷盘中,再加人冷水,看叶底的嫩匀程度,可作为定级的参考。 5.龙井茶的级别评定龙井茶的级别应对照标准茶样而定,若外形与标准样有差别的(如有机茶),只能按嫩度与标准样相当的级别确定。目前大部分散装龙井茶制后就上市,部分不标级别,只有价格。若是小包装龙井,则必须标明产品名称和级别,这些茶应对照标准样评定。 龙井茶的级别与色泽有一定的关系,高档春茶,色泽嫩绿为优,嫩为中,暗褐色为下。夏秋季制的龙井茶,色泽青暗或灰褐,是低次品质的特征之一。机制龙井茶的色泽较暗绿。

编辑本段人文历史

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 龙井茶叶

从汉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故地,也是当年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峰山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之处,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并手书“老龙井”等匾额,至今尚存寿圣寺胡公庙、十八棵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到了南宋,杭州成了国都,茶叶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元代,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露面,有爱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龙井》饮茶诗,诗中曰:“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 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见当时僧人居士看中龙井一带风光幽静,又有好泉好茶,故结伴前来饮茶赏景。 到了明代,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 明万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万历年《钱塘县志》又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此时的龙井茶已被列为中国之名茶。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龙井茶。 “唯杭之龙井扁且直”

如果说在明代龙井茶还介于诸名茶之间的话,到了清代,龙井茶则立于众名茶的前茅了。清代学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芥片,闽之武夷云。”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近人徐珂称:“各省所产之绿茶,鲜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龙井,色深碧。茶之他处皆蜷曲而圆,唯杭之龙井扁且直。”期间,著名的龙井茶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积极扶持龙井茶的发展。茶区人民在的关怀下,改旧式柴锅为电锅,选育新的龙井茶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栽培采制技术,建立龙井茶分级质量标准,使龙井茶生产走上了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 从龙井茶的历史演变看,龙井茶之所以能成名并发扬光大,一则是龙井茶品质好,二则离不开龙井茶本身的历史文化渊源。所以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价值,里面蕴藏着较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龙井茶的冲泡方法:泡茶时先将85℃--90℃的沸水冲如洗净的茶杯里,然后投入茶叶,稍许,便可观赏到茶叶在水中缓慢舒展、游动的姿态。 【龙井茶的传说】 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而著称于世的龙井茶,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神奇的传说,其中有关“龙井”和“十八棵御茶”的传说可以反映龙井茶的历史由来。 传说在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在天庭举行盛大的蟠桃会,各地神仙应邀赴会,神童仙女,吹奏弹唱,奉茶献果,往返不绝。正当地仙捧着茶盘送茶时,忽听善财童子嚷道:“地仙嫂得了重病,在床上翻滚乱叫,快快去!”一不留神,茶盘一歪,一只茶杯骨碌碌地翻落到尘世间去了。地仙惊得魂出窍,脸煞白,三步并着两步地往宫里走。 这时,吕洞宾一算,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忙接过地仙的茶盘,把仅有的七杯茶分给七洞神仙,自己面前空着,并掏出一粒神丹对地仙说道:“快拿去救了你娘子就下凡找茶杯去吧,这儿我暂时替你照应着”。地仙非常感激,道谢后就走了。 “天上一日,人间数载。”地仙一个筋斗下到凡间,落到了杭州,变成一个和尚,到西边山上寻茶杯。这天,他看见有座山象只狮子蹲着,秀石碧壑,山间竹林旁有座茅草房,门口坐着一位80多岁的大娘。地仙上前施礼问道:“老施主,这儿是啥地方?”老大娘答到:“叫晖落坞。听先辈说,有天晚上,突然从天上‘忽隆隆’地落下万道金光,从此这儿就叫做晖落坞了。”地仙听了心里又惊又喜,赶紧东张张,西望望,忽然眼睛一亮,那不是我的茶杯吗? 原来大娘房旁有口堆满垃圾的旧石臼,里面长满了苍翠碧绿的青草。有根蜘蛛丝晶莹闪亮,从屋檐边直挂到石臼里。地仙明白了,这只蜘蛛精在偷吸仙茗呢,忙说:“老施主,我用一条金丝带换你这石臼行吗?”大娘说:“你要这石臼子吗?反正我留着也无用,你拿去吧!”地仙想,我得去找马鞭草织一条九丈九尺长的绳子捆住才好拎走。 地仙刚离去,大娘心想,这石臼儿脏呢,怎么沾手呀!于是找来勺子,把垃圾都掏出,倒在房前长着十八棵茶树的地里,又找块抹布来指揩干净。没想惊动了蜘蛛精,蜘蛛精还道有人来抢他茗呢!一施魔法,“喀喇喇”一声巨响,将石臼打入了地底深层。地仙带绳回转一看,石臼不在了,只好空手回天庭。 后来,被打入地下的天宫“茶杯”成了一口井,曾有龙来吸仙茗,龙去了,留下一井水。这就是传说中的龙井。沧海桑田,历史变迁,原来大娘居住的茅屋改建成了老龙井寺,后又改名为现在留存的龙井村胡公庙。庙前的十八棵茶树经过仙露的滋润,长得越来越茂盛,品质超群。

参考资料:百科

龙井是什么茶,适合什么季节饮用

1、龙井属于绿茶,一般各个季节都能饮用。要注意的是喝法不当易伤肠胃,由于新茶刚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胃肠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更容易诱发胃病。

此外,茶中还含有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这些物质还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有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适量饮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时饮用。

2、简介

龙井是汉族传统名茶,属于绿茶,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由汉族茶农创制于宋代,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西湖龙井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西湖龙井茶清香馥郁,滋味更加鲜醇爽口。龙井茶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它茶叶多,营养丰富。

关于龙井茶的资料

龙井茶,浙江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素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绝天下,其独特的“淡而远”“香而清”的绝世神采和非凡品质,在众多茗茶中独具一格,冠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

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早,二嫩,三勤。茶农常说,“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龙井茶还以采摘细嫩而著称,鲜叶嫩匀度构成龙井茶品质的基础。

传统的龙井炒制有十大手法:抛、抖、搭、煽、搨、甩、抓、推、扣和压磨,不同品质的茶叶又有不同的炒制手法。

扩展资料:

产地环境

浙江属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

年平均气温15~18℃,1月、7月分别为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极端最高气温44.1℃,极端最低气温-17.4℃;

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