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茶叶冲泡方法上投法
2023-07-01 23:38:13 责编:小OO
文档


用上投法泡茶时先将玻璃杯用沸水烫洗干净,再往玻璃杯中注入7分满的开水,再投入所要冲泡的茶叶,等2~5分钟后即可饮用,适合冲泡质地细嫩的名优绿茶,又或是含芽率高,满身披毫的茶品,能展现茶叶嫩绿清澈的汤色。

1.准备茶具:茶叶、茶壶、茶杯、茶托、茶匙等。

2.准备开水,将开水倒入茶壶中进行预热,约30秒左右倒出,以达到保温的效果。

3.将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壶中,然后将开水慢慢地倒进茶壶里,在倒水的同时用茶匙稍微搅动茶叶,这样能让茶叶更好的散开,达到更好的冲泡效果。

4.等待一段时间后(时间根据具体茶叶种类不同而不同),把茶壶中的茶汤均匀地倒入茶杯中。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倒茶时可使用“上投法”,即将茶杯往上提一下,让茶汤从若干个方向一次性注入,从而保证茶汤的均匀。

5.品味茶水,从颜色、香气、滋味三个方面感受茶叶的特色。

如果觉得口感偏淡,可适当增加茶叶量或冲泡时间;如果觉得味道过于浓烈,可适当减少茶叶量或冲泡时间。

6.享受茶水,同时可以在一旁吃些小点心增加茶叶的口感。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快速泡茶的方法

1、上投法:上投法主要是适用于冲泡绿茶,绿茶的质地比较细嫩,而且新茶的话都是比较小颗粒的。所以比较适合上投法:就是先倒水然后再放进去绿茶,先给杯子里倒进去7分满的热水,然后放入茶叶。

  2、中投法这种冲泡方法比较适用于年份稍微久一点,而且香味比较浓郁的绿茶。中投法是先给茶具里倒水,高度到3分就可以啦,然后放入适量的茶叶,再旋转茶杯等待融合以后,再继续给杯子倒入7分满的水。这时候就能充分的冲泡出茶香了。

  3、下投法,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也就是我们每次泡茶的时候,放入茶叶就直接倒进去开水。但是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普洱、红茶这种熟茶红茶,因为经过沸水的冲击,才能将茶叶的香味激发出来。

绿茶茶叶上投法的冲泡方法分享 绿茶茶叶如何冲泡

1、上投法比较适合于信阳毛尖、碧螺春等条索紧结细嫩重实的绿茶冲泡。

2、往杯中注入80℃-90℃热水至七八分满。

3、投入3-5克绿茶茶叶

4、茶叶投入即沉下去,开始慢慢舒展;

5、等待汤色至恰当浓度即可饮用,喝至一半再添水。

绿茶的冲泡方法

绿茶的冲泡方法: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1、上投法:先倒水,再放茶,让茶慢慢沉下去。

上投法适合身骨重、多芽毫的茶叶,比如像碧螺春、信阳毛尖一类的名优绿茶。由于身骨重,茶叶投入水中后会自行慢慢下沉,逐渐释放内含物质,表面上附着的茶毫也缓慢地在水中散开,这样泡出来的茶汤口感鲜活,并且也不会因为茶毫过多而显得浑浊。

2、中投法:先倒水,大概注满容器三分之一的位置,然后放茶,等茶浸润一会儿,再注水。

中投法一般适合泡龙井一类的绿茶。先将开水注入杯中约1/3处,待水温凉至80℃左右时,将茶叶放杯里去,再将约80℃的开水从碗沿一个地方倒下去即可。注水的时候注意水柱高细些,还可以控制水温。采用这样的泡法,就不用担心鲜嫩的绿茶因水温过高而出现涩味。

3、下投法:先放茶,再倒水。

像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一类的绿茶适合用下投法泡,它们叶片不算特别嫩而且面积大,如果想要滋味更饱满,就最好先放茶再倒水。

绿茶储存

1、塑料袋、铝箔袋贮存法

茶叶可以事先用较柔软的净纸包好,然后置于食品袋内,装入茶后,将袋中空气尽量挤出,封口即成。最好选密度高、高压、厚实、强度好、无异味,有封口且为装食品用之塑料袋,不要用有味道或再制的塑料袋。

2、金属罐装贮存法

选用铁罐、不锈钢罐或质地密实的锡罐装绿茶。如果是新买的罐子,或原先存放过其他物品留有味道的罐子,可先用少许茶末置于罐内,盖上盖子,上下左右摇晃轻擦罐壁后倒弃,去除异味。不要放在阳光直射、有异味、潮湿、有热源的地方,如此,铁罐才不易生锈,亦可减缓绿茶陈化、劣变的速度。

3、低温贮存法

绿茶装入密度高、高压、厚实、强度好、无异味的食品包装袋,将绿茶贮存的环境保持在5摄氏度以下,也就是使用冷藏库或冷冻库保存绿茶。

龙井茶冲泡方法

  龙井茶冲泡方法

   龙井茶冲泡方法一:上投法

  1.这种方法需要用透明的玻璃杯进行冲泡。先在玻璃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适量的茶叶。

  2.等一段时间,看茶叶吸水后一片一片慢慢下沉,茶汤的颜色也随着慢慢的显示出来,等到汤色明绿的时候说明泡的差不多了。

  3.泡好后就可以进行品饮了。

   龙井茶冲泡方法二:中投法

  1.中投法也是采用玻璃杯来进行冲泡。首先在玻璃杯中倒入适温的.开水,差不多到杯子的三分之一处,然后放入适量的茶叶。

  2.等待茶叶吸水,茶叶慢慢展开,等到茶叶舒展到差不多的程度时往玻璃杯中加满开水。

  3.然后等到茶温差不多时就可以进行品饮了。

   龙井茶冲泡方法三:下投法

  1.该方法采用瓷盖杯来进行冲泡。首先在杯中倒入适量的开水进行温杯,然后将水倒掉,在瓷杯中倒入适量的茶叶。

  2.加入少量的开水,然后摇动杯子使茶叶吸收水分,然后自然展开。

  3.待茶叶展开时,然后往杯中倒入开水,差不多到快满的程度,不过不能太满哦。然后等待茶叶溶出茶汤,等到差不多汤色明绿。

  4.用杯盖慢慢的拨动茶汤,是茶汤更加的均匀。

  5.待茶汤程度差不多时就可以对其进行饮用了。

  泡龙井茶的水温应用约75℃到85℃的水。千万不要用100℃沸腾中的水,因为龙井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茶,所以茶叶本身十分嫩。如果用太热的水去冲泡,就会把茶叶滚坏,而且还会把苦涩的味道一并冲泡出来,影响口感。

  可是要怎么把控水温呢?我们当然不会拿支温度计去量,所以最好的是先把沸水倒进一个公道杯,然后再倒进茶杯冲泡,这样就可轻易控制了水温。龙井茶的泡法还有一点要谨记的,就是要高冲,低倒。因为高冲时可增加水柱接触空气的面积,令到冷却的效果更加有效率。至于在茶叶份量方面,茶叶刚好把茶盅底遮盖就够了。冲泡的时间,是要随冲泡次数而增加。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另外,饮龙井茶还要注意,不要等水喝干了再添,第一杯茶喝去2/3时,就应该加水饮第二杯,这样可使茶汤浓度基本保持一致。品尝龙井茶一般用玻璃杯,加85°C左右的开水冲泡。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通常为1:50(1克茶叶用50毫升水)。冲泡时,应先在杯中倒入1/3的水进行浸泡,等到茶叶散发出淡淡清香后,再沿杯边倒水至七八分满。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浓淡适中、口感鲜醇、叶色嫩绿。切忌用滚开的水冲泡龙井,它会破坏茶中的叶绿素,使其变黄;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营养物质也会在高温下氧化,使茶汤变黄;很多芳香物质在高温下容易挥发,使茶的香味减少。.

  龙井茶冲泡方法

  备具:品饮龙井茶,除茶样罐、开水壶、品茶杯(碗)外,还须有茶巾、赏茶盘、茶荷、茶匙等,并将它们一一放于茶盘上。茶具搭配应错落有致,大小相称,色泽相配。一般应将茶样罐放在茶盘中前方,茶巾和赏茶盘放于茶盘下方靠右处,茶荷、茶匙放于茶盘下方靠左处,茶杯倒置,放于茶盘中问有序排开。

  赏茶:在冲泡龙井茶前,町先介绍一下龙井茶的品质特征和文化背景。然后打开茶样罐,用茶匙摄取少量茶样并置于常茶盘中,再端于客人前,用双手奉上,供客人观赏闻香。海南黄花梨的鉴别

  置茶:将茶杯一字摆开,或呈弧形排放,然后将茶样罐打开,用茶匙将所需龙井茶拨入茶荷,分1~次完成,并将茶样一一拨入茶杯中。

  浸润泡:根据冲泡所需水温,倾人茶杯容量l/5~l/4-的开水,提杯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数圈,以使茶叶浸润,吸水膨胀,便于内含物质浸出。

  冲泡:冲泡时,通常用“凤凰三点头”,使茶杯中的茶叶上下翻滚,游移于沉浮之间,不但能使茶汤浓度上下一致,还能观看茶优美的舞姿,一般冲水入杯至七成满为止。

  奉茶:给客人奉茶要面带微笑,做到欠身双手奉茶,茶杯的摆放位置要方便客人提取品饮。茶放好后,应向客人伸掌示意,请客人品尝。

绿茶冲泡方法

绿茶冲泡方法有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先凉后热法。

1、上投法

一次性向茶杯中注入热水至茶杯的七分满,等水温适宜时再放入茶叶,此泡法适用于明前细嫩的炒青绿茶,越嫩的茶叶,水温要求越低,85度左右为最适宜水温,根据茶叶品种和鲜嫩程度可适当调整水温,越细嫩的绿茶对水温的要求越低,有些清明前的茶叶只需70度的水温,茶叶的清香味便释放得淋漓尽致。

2、中投法

杯中先放入茶叶,然后往杯中注入3分之一杯的热水,再将杯子稍微摇动几下,让茶叶吸足水分舒展开来,然后再注入开水至茶杯的七分满。

3、下投法

先将茶叶放入杯中,然后一次性向茶杯中注入热水至杯子七分满,此泡法适用于茶叶嫩度比较低的绿茶。下投法冲泡方法简单,对茶叶、茶具的要求都不高。对水温掌握不好的话,容易把嫩茶泡老了。下投法最为常见,方便不分场合,一只杯子,一撮茶叶,一壶开水即可。小时候每家里来客,母亲都会清茶相待,用的就是下投法。

4、先凉后热法

开水烫杯后,往杯中放入茶叶,再倒入少量可饮用的常温水浸泡茶叶2—3分钟,茶叶吸足水分,茶片充分舒展,再一次性冲入足量热水至茶杯七分满,此时对水温要求比较高,可用90—95度的高温水,比较粗老的茶叶则可用100度水。此法冲泡可将绿茶的炒青香味充分激发出来,香高持久,茶叶耐泡,第二、三泡清香味最浓郁,茶味甘醇,为最佳品饮时。

黄山毛峰绿茶特点:

外形如雀舌,干茶芽叶肥壮茶身多白毫!颜色绿中带黄,香气如翠兰,韵味悠长。成汤之后,汤色嫩绿清澈且鲜亮,散发着悠长馥郁的花香,芬芳怡人!入口,滋味爽口且甘甜,醇香但不腻人!

绿茶的冲泡方法?

方法一:上投法,它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绿茶,即先将摄氏75—85度的热水冲入杯中。

方法二:下投法,先放茶叶后直接倒85度左右的热水,适合普通绿茶。

冲泡方法及注意事项:

冲泡绿茶时,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若是冲泡绿茶粉,以40℃~60℃的温开水冲泡即可。份量是2公克绿茶粉配450毫升的白开水。

冲泡茶叶的第一泡不要喝,冲了热水后摇晃一下即可倒掉。

绿茶粉不可泡得太浓,否则会影响胃液的分泌,空腹时最好不要喝。

扩展资料:

绿茶(GreenTea),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

绿茶是不发酵茶,由于其特性决定了它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了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发酵类茶等所不及。

参考资料:

绿茶—百度百科

白茶的泡法及冲泡技巧

白茶冲泡注意事项

白茶的冲泡方法简单,关健是握好投茶量与水量的比例、水温、投茶方法、冲泡器皿等。

一、茶水比例:

冲泡细嫩度高的茶,茶水比例是3g茶叶:150ml水,即1:50。此比例需要根据个人喜好而定,一般在1:50~1:80之间。第一泡的茶汤,还余三分之一,就可添水续杯,此乃二泡。

二、水温:

水温一般控制在70-95℃。越是嫩度好的茶叶,适宜的水温要求越低,好的茶叶可等待至70℃时再投放。一般的茶控制在85-95℃为宜。

白茶泡法的注意点

三、投茶方法:

有以下三种,可根据个人偏好选择。

1、上投法:先一次性向茶杯中注足热水,待水温适度时再投放茶叶。

此法适用于细嫩度好的茶。

2、中投法:先注入三分之一热水,再投放茶叶,观茶闻香,略舒展开后,再注满热水。

3、下投法:先投放茶叶,然后一次性向茶杯注足热水。此法适用于细嫩度一般的茶。

四、冲泡器皿:

冲泡绿茶都喜用玻璃杯,可观察茶在水中缓缓舒展、游动、变幻。

此外,由于好的绿茶不是用沸水冲泡,茶叶多浮在水面,饮茶时容易吃进茶叶,如用盖碗,就可以用盖子将茶叶拂到一边。无论玻璃杯或是盖碗,宜小不宜大,大需水多,茶叶易老。

白茶泡法的注意点

四种白茶的正确泡法

白茶茶杯泡法

适合:银针白茶,白牡丹茶,老白茶

泡法:使用约3g白茶,放入玻璃杯或真空杯中,然后直接将90℃的水倒入容器中。一分钟后,我们可以享用茶。

优点:便携,简单,适合在家旅行,办公或饮用缺点:仅限一个人,不适合招待。

白茶盖碗方法

适合:新白茶,银针白茶,白牡丹茶

泡法:使用5g白茶,用85℃水慢慢冲泡,然后与茶壶分享。

优点:这是最常用的泡法,不仅适合单独饮用,而且适合在聊天时与两三个朋友分享,在这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茶味道更香。

缺点:这对茶爱好者来说是一个挑战。如果酿造时间短,茶味道很淡,如果酿造时间很长,茶会很苦,所以酿造时间非常重要。

白茶紫砂茶壶泡法

适合:白茶饼,老年白茶

泡法:选择最喜欢的紫砂茶壶,取7克茶,然后用开水冲泡。

优点:口感甜美,柔软,醇厚。

缺点:香气不如盖碗和新茶的香气一样好,用这种方法,不容易说出这些特征。

白茶煮沸法

适合:老白茶

泡法:取约8g或10g陈年白茶,放入锅中,然后加水煮沸至沸水。

优点:便携,简单,适合在家聚会或饮酒,这是一个很好的氛围。

缺点:茶叶的比例需要根据人数进行调整。如果有很多人,茶液需要清淡,不强烈。

泡茶的步骤上投法泡茶的步骤

有时,就是想喝点清淡却富有香气的茶,尤其是在刚吃完中饭的午后,或是想要醒脑提振精神的傍晚。说到泡茶也有技巧,大致可区分为「壶泡」、「碗泡」与「盖杯泡」,其中壶泡是比较讲究的一种泡茶方式,但现在也多简化,市面上亦出现了不少富有设计感的茶壶,让壶泡可以很时尚而受到大众喜爱。不管是用玻璃壶、紫砂壶、瓷壶还是设计壶,水一烧开,短短不到2分钟,一杯好茶就上桌。

泡茶的步骤

第一步

先以热水温壶约30秒,将热水倒掉或倒来温小杯。温壶完将茶叶放入茶壶内,冲入热水,等待约50秒到1分钟,让茶叶舒展开来。

第二步

将泡好的茶汤倒入茶海后,即可倒入小杯饮用。或也可继续在茶壶内冲热水,在茶海内混合两到三泡的茶汤再一起享。

第三步

经过舒展,第二泡的内容物可以较轻易的释放,第二泡等待约40秒,之后每泡增加10秒,若要继续冲泡,可再加长时间,直到茶汤无味。

其他泡茶方式

碗泡

瓷器最能诚实表现茶叶的原味,也是茶商跟茶农试茶、茶叶品鉴比赛时所使用的材质。直接把茶叶放入瓷碗以热水冲开,不但方便,也很豪迈大器。所有的产地茶都适合以碗泡来冲。

盖杯泡

以盖杯当茶盅,透过杯盖将茶叶和茶汤分离,因瓷器的散热速度快,浸泡的茶汤滋味不会太浓郁,适合轻发酵和条索状的茶,也适合喜欢清香茶的朋友。

注意事项

第一泡称为温润泡,有些茶艺老师主张第一泡用来洗茶,因此不喝。但后续有科学证实,第一泡茶汤表面浮有一层泡沫「茶皂素」,有补身效果,因此也有不少人特别看重第一泡的茶汤。如果不喝温润泡的话,只要将热水冲入壶内,快速倒出,即完成了第一泡的洗茶动作,再进行接续的泡茶步骤即可。

龙井茶的冲泡法

第一:上投法

1、准备一个透明玻璃杯,倒入90度的开水,水量以七分满为宜,然后往茶杯里投入约3克左右的西湖龙井茶叶。

2、静待西湖龙井茶叶一片一片下沉,欣赏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上下沉浮的优美姿态。

3、待汤色逐渐变黄时,便可饮用。

第二:下投法

1、准备一个瓷盖杯,倒入少许开水烫洗一下杯子,约3克左右的西湖龙井茶叶。

2、往此杯里倒入少许适温开水,水量以刚没过茶叶为宜。

3、拿起瓷盖杯,轻轻摇晃,使西湖龙井茶叶完全润湿,充分吸收水分至自然舒展。

4、待湖龙井茶叶稍为舒展后,继续注入90度左右的开水,盖上杯盖闷泡约50秒钟,方可。

第三:中投法

1、准备一个透明玻璃杯,倒入约杯子三分之一的90度开水,投入约3克左右的西湖龙井茶叶,静待茶叶慢慢舒展。

2、等到茶叶舒张开,汤色变浓时,即可品饮。

扩展资料

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早,二嫩,三勤。茶农常说,“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龙井茶还以采摘细嫩而著称,鲜叶嫩匀度构成龙井茶品质的基础。勤是指采大留小分批采摘,全年采摘在30批左右。

传统的龙井炒制有十大手法:抛、抖、搭、煽、搨、甩、抓、推、扣和压磨,不同品质的茶叶又有不同的炒制手法。由于产地生态条件和炒制技术的差别,西湖龙井向有“狮”“龙”“云”“虎”“梅”五个品类之别。

怎样冲泡绿茶

问题一:绿茶的冲泡方法? 1. 上投法:先一次性向茶杯(茶碗)中注足热水,待水温适度时再投放茶叶。此法多适用于细嫩炒青(如特级龙井、特级碧螺春、特级信阳毛尖、六安瓜片、老竹大方等等)、细嫩烘青(如竹溪龙峰、汀溪兰香、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敬亭绿雪等等)等细嫩度极好的绿茶。此法水温要掌握得非常准确,越是嫩度好的茶叶,水温要求越低,有的茶叶可等待至70℃时再投放。因此平常品饮操作难度较大,不很方便。

2. 中投法:投放茶叶后,先注入三分之一热水(尤其是对于刚从冰箱内取出的茶叶),待茶叶吸足水分,舒展开来后,再注满热水。此法适用于虽细嫩但很松展或很紧实(如英山云雾、竹叶青、婺源茗眉)的绿茶

3. 下投法:先投放茶叶,然后一次性向茶杯(茶碗)注足热水。此法适用于细嫩度较差的一般绿茶。

4. 先凉后热法:投放茶叶后,先用少许可饮用的常温凉水浸泡三分钟左右,使茶叶吸足水分,充分舒展,在将热水一次注足。此时的热水温度要求可绩略高些,85-95℃。冬天水温在100℃也可以。此法适用于冲泡各级嫩度茶叶,但要掌握得恰到好处。

以上各法冲泡的每一泡茶水,应在3-5分钟之内品完,或先将茶水沥出至品尝杯中之后品饮,这样边冲泡边品饮,每一泡茶汤的浓度均匀,口感会比较好。而茶叶在茶汤中浸泡时间过长,随着茶汤温度降低,汤色和口感都会变差。

要点:

1.看茶叶:a.干看:用什么水温冲泡该绿茶,全靠干看时的判断了。除了要判断所看绿茶的炒青、烘青、蒸青、晒青所属类别,更要着重观察判断茶叶的细嫩度、均整度和洁净度。最后要凑近鼻子闻一闻。b.汤中看:看其上下沉浮,舒展翻飞,汤中有无毫絮,芽叶情况等。C.最后看看底叶。

2.冲泡时间:茶叶和茶具一旦确定,就看水量和冲泡温度的掌握了,尤其是冲泡时间的把握。这个需要反复练习,积累经验。

3.水温:水温的把握最难。因为我们不是做科学实验,不可能品茶时,还带上一个温度计,而不同的绿茶却需要用不同水温的水冲泡,温度越准确,效果越好。这个同样需要反复练习,逐步熟练掌握。

问题二:冲泡绿茶为什么不能用沸水 冲茶的水温应由茶叶的种类来决定。

不能用100度开水冲泡的茶叶:

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不能用100度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度(这通常是指将水烧开之后,再冷却至所要求的温度;如果是无菌生水,则只要烧到所需的温度即可)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维生素c大量破坏。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

需要用开水冲泡的茶叶:

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

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粗老,必须用100度的沸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度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度沸水浸出量的45~65%。

问题三:正确的喝绿茶的方法是什么 喝茶不会杀精,合理喝茶对人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但是如果饮用不合理的话,那就对人体有害处了。检查一下自己喝茶时是否范了这些错误!〖推荐阅读〗吃东西的宜与忌

◆ 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有凉性及温性之分,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

◆ 晚上最好喝红茶。因为绿茶属于不发酵茶,茶多酚含量较高, *** 性比较强;红茶是全发酵茶, *** 性弱。尤其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喝红茶时加点奶,可以起到一定的温胃作用。

◆ 平时情绪容易激动或比较敏感、睡眠状况欠佳和身体较弱的人,晚上还是以少饮或不饮茶为宜。

◆ 晚上喝茶时要少放茶叶,不要将茶泡得过浓。最好晚饭后饮用,空腹饮茶容易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严重的还会引起心悸、头痛等“茶醉”现象。

喝茶的常见误区

一、喜喝新茶

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 *** 作用,易诱发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二、喝头遍茶

由于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所以,头遍茶有洗涤作用应弃之不喝。

三、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

四、饭后喝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正确的方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

推荐阅读

这十种人切记不要喝茶 茶水煮饭可防治四种病 女性哪些时候不宜喝茶

五、发烧喝茶

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

六、溃疡病人喝茶

茶叶中的咖啡因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诱发溃疡甚至穿孔。

七、经期喝茶

在月经期间喝茶,特别喝浓茶,可诱发或加重经期综合征。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与不喝茶者相比,有喝茶习惯发生经期紧张症几率高出2.4倍,每天喝茶超过4杯者,增加3倍。

八、一成不变

一年四季节令气候不同,喝茶种类宜做相应调整。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发一冬淤积于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夏季宜喝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疮疖感染等;秋季宜喝青茶,青茶不寒不热,能彻底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味甘性温,使人神清气爽;冬季宜喝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丰富的蛋白质,有一定滋补功能。

绿茶储确冲泡方式

1.冲泡绿茶时,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若是冲泡绿茶粉,以40℃~60℃左右的温开水冲泡即可。份量是2公克绿茶粉配450cc的白开水。

2.冲泡茶叶的第一泡不要喝,冲了热水后摇晃一下即可倒掉。

3.冲泡好的茶要在30分钟~60分钟内喝掉,否则茶里的营养成分会变得不安定。

4.绿茶粉不可泡得太浓,否则会影响胃液的分泌,空腹时最好不要喝。...>>

问题四:绿茶怎么喝最好 喝绿茶最好的冲泡方法 :

绿茶的冲泡,程序非常简单。第一步均需烫杯,以利茶叶色香味的发挥。 1.外形紧结重实的茶

1) 烫杯之后,先将合适温度的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不加盖。此时茶叶徐徐下沉,干茶吸收水分,叶片展开,现出芽叶的生叶本色,芽似叶如旗;汤面水汽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如碧螺春,此时则似雪花飞舞,叶底成朵,鲜嫩如生。叶落之美,有“春染海底”之誉。

2) 一段时间之后,茶汤凉至适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叶评审中,以5分钟为标准,茶汤饮用和闻香的温度均为45-55C。若高于60C,则烫嘴也烫鼻;低于40C,香气较低沉,味较涩。这个时间不易控制。如用玻璃杯,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觉温度合适即饮;如用盖碗,则稍稍倒出一点茶汤至手背以查其温度。完全依靠经验,所以实践是最重要的。

3)第一泡的茶汤,尚余三分之一,则可续水。此乃二泡。如若茶叶肥壮的茶,二泡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齿颊生香,余味无穷。饮至三泡,则一般茶味已淡。 2.条索松展的茶

1) 烫杯后,取茶入杯。此时较高的杯温已隐隐烘出茶香。

2) 冲入适温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盖茶叶)此时需注意的是注水方法。茶艺馆中,普遍是直接将水冲击茶叶,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妥。这种茶本身比较舒展,无需利用水的冲力,反而易烫伤嫩叶。我采用的方法是,如用玻璃杯,则沿杯边注水,盖碗则将盖子反过来贴在茶杯的一边,将水注入盖子,使其沿杯边而下。然后微微摇晃茶杯,使茶叶充分浸润。此时茶香高郁,不能品饮,然恰是闻香最好时候。

3) 稍停约两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再冲水至满。冲水方法如前。此时茶叶或徘徊飘舞,或游移于沉浮之间,别具茶趣。

问题五:茶叶怎么泡 喝功夫茶要滚开的水,用专门的茶具,按一定的程序泡了喝。

红茶一般也要用滚开的水,才能泡得开。

比较好的绿茶或好饥新茶,只能用六、七十度的开水泡。过高的温度会把茶叶“烫熟了”,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其中的营养成分。

中等以下的茶叶,就没有太多的讲究了。

问题六:绿茶怎么泡,绿茶应如何泡才好喝 ( 1)、 高档细嫩名绿茶,一般选用 透明度好的

玻璃杯或白瓷杯饮茶,而且无须用盖,这样一则增加透明度,便于人们赏茶观姿;二则以防嫩茶泡熟,失去鲜嫩色泽和清鲜滋味。至于普通绿茶,因不在于欣赏茶趣,而在于解渴,或饮茶谈心,或佐食点心,或畅叙友谊,因此,也可选用茶壶泡茶,这叫做“嫩茶杯泡,老茶壶泡”。

( 2)、 洁具 : 就是将选好的茶具,用开水一一加以冲泡洗净,以清洁用具,平添饮茶情趣。

( 3)、 观茶 : 对细嫩名优绿茶,在泡饮之前

,通常要进行观茶。观茶时,先取一杯之量的干茶,置于白纸上,让品饮者先欣赏干茶的色、形,再闻一下香,充分领略名优绿茶的天然风韵。对普通大宗绿茶,一般可免去观茶这一程序。

( 4)、 泡茶 :

通常选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煮水初沸即可,这样泡出的茶水鲜爽度较好。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通常茶与水之比为

1:50~1:6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60毫升)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 对名优绿茶的冲泡,一般视茶的松紧程度,采用三种方法冲泡 :

一是上投法,它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绿茶,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等等,即先将摄氏75―85度的沸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茶叶便会徐徐下沉。对条索比较松散的高档名优绿茶,一般采用中投法,

即先投入水,再置茶,后冲入沸水。至于普通大众茶,当然是采用下投法:也就是先置茶后冲水了。

( 5)、 赏茶 :

这是针对高档名优绿茶而言的,在冲泡茶的过程中,品饮者可以看茶的展姿,茶汤的变化,茶烟的弥散,以及最终茶与汤的成相,以领略茶的天然风姿。

( 6)、 饮茶 :

饮茶前,一般多以闻香为先导,再品茶啜味,以品赏茶的真味。另外,绿茶冲泡,一般以2-3次为宜。若需再饮,那么,得重新冲泡才是。

问题七:普通的绿茶要怎么泡,才会比较好喝? 一)用水

水质能直接影响茶汤的品质,古人曾云“茶性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只八分”。我个人认为,水质对茶汤的滋味非常重要,色香倒还在其次了。用稍差的水,即使冲泡乌龙茶,亦觉不堪一饮。

古人的茶书,大多论及用水。所谓“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等等,终不过是要求水甘而洁,活而新。纯粹从科学理论上讲,水的硬度直接影响茶汤的色泽和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硬度高,则色黄褐而味淡,严重的会味涩以致味苦。此外,劣质水不仅无法沏出好茶,长期使用生成严重水垢,还会损坏茶具。所以泡茶用水,应是软水或暂时硬水。

一般来说,以泉水为佳,洁净的溪水江水河水亦可,井水则要视地下水源而论。至于雨水和雪水,以当今环境污染之重,恐怕没人敢喝了。我自己泡茶用的水,多是矿泉水。国内的水,我比较常用农夫山泉,微带泉水的清甜。茶艺馆的水,也多用矿泉水或蒸馏水,那些依山傍水的地方,则可汲取山上泉水,如杭州虎跑水,广州白云山的泉水。一般家庭使用滤水器过滤后的水,也勉强可用。

(二)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特别是在饼茶团茶时期,控制水温似乎是泡茶的关键。概括起来,烧水要大火急沸,刚煮沸起泡为宜。水老水嫩都是大忌。水温通过对茶叶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来影响茶汤滋味和茶香。

绿茶用水温度,应视茶叶质量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以80C左右为宜。茶叶愈嫩绿,水温愈低。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茶汤变黄,滋味较苦;水温过低,则香味低淡。至于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C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味淡薄。

此外需说明的是,高级绿茶用80C的水温,通常是指讲水烧开后再冷却至该温度;若是处理过的无菌生水,只需烧到所需温度即可。

(三)茶的用量

茶叶用量,并没有统一标准,视茶具大小、茶叶种类和各人喜好而定。一般来说,冲泡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严格的茶叶评审,绿茶是用150ml的水冲泡3g茶叶。

茶叶用量主要影响滋味的浓淡,我想这完全决定于各人的习惯。初学者可尝试不同的用量,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茶汤浓度。

(四)茶具

冲泡绿茶,比较讲究的可用玻璃杯或白瓷盖碗。普通人家使用的大瓷杯和茶壶,只适于冲泡中低档绿茶。

玻璃杯比较适合于冲泡名茶,如西湖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等细嫩绿茶,可观察到茶在水中缓缓舒展、游动、变幻。特别是一些银针类,冲泡后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直立,然后徐徐下沉,如春笋出土似金林立。上好的君山银针,可三起三落,极是美妙。所以一般茶艺馆,多使用玻璃杯冲泡绿茶。

古人使用的是盖碗。相比于玻璃杯,盖碗保温性好一些。一般来说,冲泡条索比较紧结的绿茶,如珠茶眉茶,我个人比较喜欢盖碗。好的白瓷,可充分衬托出茶汤的嫩绿明亮,且盖碗比较雅致,手感触觉是玻璃杯无法可比的。此外,由于好的绿茶不是用沸水冲泡,茶叶多浮在水面,饮茶时易吃进茶叶,如用盖碗,则可用盖子将茶叶拂至一边。

总的来说,无论玻璃杯或是盖碗,均宜小不宜大。大则水多,茶叶易老。

(五)冲泡方法

绿茶的冲泡,相比于乌龙茶,程序非常简单。根据条索的紧结程度,应分为两种。然而,无论使用何种方法,第一步均需烫杯,以利茶叶色香味的发挥。

1.外形紧结重实的茶

1) 烫杯之后,先将合适温度的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不加盖。此时茶叶徐徐下沉,干茶吸收水分,叶片展开,现出芽叶的生叶本色,芽似叶如旗;汤面水汽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如碧螺春,此时则似雪花飞舞,叶底成朵,鲜嫩如生。叶落之美,有“......>>

问题八:如何正确泡茶叶 不为人知的泡茶的秘决

人人都会喝茶,但冲泡未必得法。茶叶种类繁多,水质也各有差异,冲泡技术不同,泡出的茶汤当然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要想泡好茶,既要根据实际需要了解各类茶叶、各种水质的特性,掌握好泡茶用水与器具,更要讲究有序而优雅的冲泡方法与动作。

泡茶,首先得选茶和鉴茶,只有正确鉴茶,方能决定冲泡的方法。茶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采摘时间的先后分为春茶、夏茶、秋茶,也可以按种植的地理位置不同分为高山茶和平地茶,还可以根据茶色(加工方法不同)将差分为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绿茶具有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嫩度好的新茶,色泽绿润,芽峰显露,汤色明亮。其代表品种有“龙井”、“碧螺春”、“珠茶”等。

红茶为红叶红汤,这是经过发酵形成的品质特征。干茶色泽乌润,滋味醇和甘浓,汤色红亮鲜明。红茶有“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型,品牌以“祁红”、“宁红”和“滇红”最有代表性。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色泽青褐如铁,故又名青茶。典型的乌龙茶的叶体中间呈绿色,边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其汤色清澈金黄,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醇鲜爽。以“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等最具代表性。

白茶由芽叶上面白色茸毛较多的茶叶制成。白茶满身白毫,形态自然,汤色黄亮明净,滋味鲜醇。代表品种有“毫银针”、“寿眉”、“白牡丹”等。

黄茶黄叶黄汤,香气清锐,滋味醇厚。其芽叶茸毛披身,金黄明亮,汤色杏黄明澈。代表品种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大黄茶”等。

黑茶叶色油黑凝重,汤色澄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黑茶制成紧压茶后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

除以上六大类以外,还有再加工茶,即在以上六大类茶的基础上经再次加工制成的茶叶品种,如花茶、紧压茶、速溶茶等。花茶是以绿茶中的烘青茶、红茶等做主要原料,用茶叶和花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得花茶之名,如“茉莉花茶”、“玳玳花茶”、“珠兰花茶”、“玫瑰红茶”等。紧压茶以黑茶、红茶为原料,并经蒸压工序做成一定形状,如“青砖”、“康砖”、“六堡茶”、“沱茶”、“米砖”等。

其次是水质。水之于茶,犹如水之于鱼一样,“鱼得水活跃,茶得水更有其香、有其色、有其味”,所以自古以来,茶人对水津津乐道,爱水入迷。明人许次纾《茶疏》中就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

茶人独重水,因为水是茶的载体,饮茶时愉悦 *** 的产生,无穷意念的回味,都要通过水来实现。水质欠佳,茶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会受到污染,以致闻不到茶的清香,尝不到茶的甘醇,看不到茶的晶莹。

择水先择源,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之分,但只有符合“源、活、甘、清、轻”五个标准的水才算得上是好水。所谓的“源”是指水出自何处,“活”是指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甘”是指水略有甘味,“清”是指水质洁净透澈,“轻”是指分量轻。所以水源中以泉水为佳,因为泉水大多出自岩石重叠的山峦,污染少,山上植被茂盛,从山岩断层涓涓细流汇集而成的泉水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过砂石过滤,清澈晶莹,茶的色、香、味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古人陆羽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用水主张,当代科学试验也证明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馏水第三,经人工净化的湖水和江河水,即平常使用的自来水最差。但是慎用水者提出,泉水虽有“泉从石出,清宜冽”之说,但泉水在地层里的渗透过程中融入了较多的矿物质,它的含盐量和硬度等就有较大差异,如渗有硫磺的矿泉水就不能饮用,所以只有含有二氧化碳和氧的泉水才最适宜煮茶啊。清代乾隆皇帝游历......>>

问题九:茉莉花跟绿茶怎么泡 茉莉花茶和绿茶都是弱碱性的,有利于人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夏季喝这两种茶利尿,降压,对解暑也有一定功效。两种茶混在一起,不但对身体没有害,反而味道上会大大升级,提高了茶品的适口性。

但绿茶和枸杞不建议搭配在一起,二者都很有营养,绿茶含有儿茶素与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等多项功效。枸杞性平、味甘,具有补肾益精、滋阴补血、养肝明目、润肺止咳的功效,很多保健养生的药物中都含有枸杞。 绿茶里所含的大量鞣酸具有收敛吸附的作用,会吸附枸杞中的微量元素,生体难以吸收的物质。望采纳。谢谢。

问题十:怎么泡绿茶最好喝?? 80C的温水最好. 泡茶水温的高低和用茶数量的多少,也影响冲泡时间的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宜短;水温低,用茶少,冲泡时间宜长。冲泡时间究竟多长?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 细说 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据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茶叶用量还同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与饮茶历史有关。中、老年人往往饮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的多,普遍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总之,泡茶用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取四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叶,再分别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钟后审评茶汤滋味,结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极浓,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浓,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较淡。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维生素c大量破坏。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极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上面谈到,高级绿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这通常是指将水烧开之后(水温达100℃),再冷却至所要求的温度;如果是无茵生水,则只要烧到所需的温度即可。 茶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不可一概而论。 如用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200毫升冲泡,加盖4―5分钟后,便可饮用。这种泡法的缺点是:如水温过高,容易烫熟茶叶(主要指绿茶);水温较低,则难以泡出茶味;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时喝不完,浸泡过久,茶汤变冷,色、香、味均受影响。改良冲泡法是:将茶叶放入杯中后,先例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当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据测定,一般茶叶泡第一次时,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则所剩无几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有沸水冲泡3―5分钟后,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饮用速溶茶,......>>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