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岩茶第一泡为什么要留最后喝
2023-07-01 23:37:40 责编:小OO
文档


岩茶第一泡通常被称为“洗茶”,目的是让茶叶松散、去除杂质、提高外观和品质。洗茶时,茶叶往往不可饮用,因此通常不会被直接饮用,而是留在杯中倒掉。而将第一泡岩茶留到最后喝的原因是,第一泡岩茶可能会有较多的茶碱和咖啡因等成分,饮用后可能会使人感觉不舒服。同时,将第一泡岩茶留到最后喝也可以让岩茶的口感更加柔和,更易入口。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将岩茶第一泡留到最后喝,只有第一泡的口感是最为柔滑、细腻的,具有独特的“温柔”魅力,可以快速俘获味蕾。岩茶属于青茶,半发酵茶,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因“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而得名,更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

岩茶第一泡为什么叫还魂汤

岩茶的还魂汤,是指把第一泡茶汤静置,等到最后再喝,第一泡茶经过自然冷却后,滋味变得极度饱满顺滑,此时再品,尽显岩茶灵魂与精髓,所以岩茶的第一泡又被叫为还魂汤。

  岩茶属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因“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而得名。

  岩茶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

  岩茶主产区为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坐落在福建省西北部,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之王,产于武夷山的乌龙茶,通称为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岩茶第一泡为什么要留最后喝

为什么岩茶第一泡要留

说到头道茶的个性,忍不住用“温顺”二字来形容。没有哪一道茶汤,温柔程度能比得上第一冲。入口后,是细腻的触感。并且,和缓的茶汤,能快速俘获新茶友的味蕾,哪怕是火功比较高的岩茶,喝了第一冲,也能沉浸在汤水的柔和里。

武夷岩茶第一泡茶的有效成分较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不但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尽显茶的美味。根据有关实验,茶的香味和有益人体的成分在第一泡后3秒即开始浸出,若超过3秒钟倒掉茶水,上述茶中的有效成分就会大量损失。

岩茶第一泡怎么喝岩茶第一泡如何喝

1、岩茶第一泡可以在十余泡之后喝。武夷山的茶人们很珍惜第一泡茶,在冲泡武夷岩茶的好茶时,都会把第一泡茶汤留下,到泡了十余泡后再回过来喝第一泡茶汤,俗称“还魂汤”,可见茶人们的爱茶程度。

2、人们在冲泡武夷岩茶时,习惯上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有些茶人解释这样做是因为要洗去茶叶中不干净的夹杂物如茶灰、尘埃。他们认为不“洗茶”的人,是“不讲卫生”、“不懂茶艺”。但是,这样“洗茶”,可能会把茶叶精华也在不知不觉中洗掉了。

岩茶红茶第一泡茶要倒掉吗

红茶第一泡要倒掉。

第一遍泡茶称为洗茶,泡茶第一遍的水最好要倒掉。

第一遍的水倒掉可以去除茶叶上的霉菌尘垢。茶叶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容易受到霉菌污染,所以泡茶第一次的水中会有很多死去的霉菌,或其他尘垢,所以一般第一次的水都是来清洗茶中的杂质尘垢用的,最好不要喝。

还可以去除茶叶的阴湿之气。茶叶具有很强的吸湿性,还能吸收异味,含有多种亲水性物质,因此在存储过程中容易吸收潮气和异味,第一次的水用来洗茶,可以消除茶叶中的湿气和异味。

扩展资料:

注意:

1、变质茶

茶不易妥善保管,易吸湿而霉变,而有些人出于爱茶节约,舍不得丢弃已霉变的茶。变质的茶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和病菌,是绝对不能饮用的。优质茶泡好后若放置太久,茶汤也会因氧化和微生物而繁殖而变质,这样的茶亦不可再饮用。

2、久泡茶

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可以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而且由于茶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P,氨基酸等因氧化而减少,使茶汤营养价值大大降低;同时由于茶汤搁置时间太久,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茶汤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直菌)数量较多,很不卫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泡茶第一遍的水要倒掉吗? 这四种茶最好不要喝

夺岩茶为什么要留第一泡

岩茶里面含有茶多酚,好的岩茶可以留住

岩茶第一泡要倒掉吗 岩茶要洗茶吗

很多茶在正式泡之前都是需要洗茶的,不知道在泡岩茶的时候需不需要洗一遍在泡?岩茶泡第一遍的时候需要倒掉吗?

岩茶第一泡要倒掉吗

干燥的岩茶条索,在与沸水接触的刹那,才能诞生第一道茶汤。按数据控的角度看,这头道茶汤里,所含的内容并不简单。根据研究显示,不论何种茶类,第一泡的水浸出物含量是最高的。

在一杯茶里边,满满当当的,承载着不少茶多酚、水溶性糖、咖啡碱、茶氨酸等养分物质。喝茶时,将这样一杯养分充足的茶,白白倒了不喝,实在浪费。

经过一道道焙火的岩茶,在刚开始冲泡时,茶叶内部的养分积累,处于能量满格的状态。丝毫没有被损耗。于是,在第一冲泡茶时,内质物释放可以小试锋芒。往往,好茶的第一冲茶汤,喝起来就能让人足够惊艳。面对这样的茶,倒了不喝,实在浪费。

因此,武夷山的茶人们开始更加珍惜第一泡茶,在冲泡武夷岩茶的好茶时,都会把第一泡茶汤留下,到泡了十余泡后再回过来喝第一泡茶汤,俗称“还魂汤”,可见茶人们的爱茶程度。

岩茶要洗茶吗

武夷岩茶不建议洗茶

  因为现代中国已经摒弃了古老的“脚揉茶”的制茶法,现代企业都有一定的机械化、自动化流程,而茶农更是将青叶作为维持生计的来源,所以在现代茶类的制作过程大多是较为干净的;因为武夷山独特的良好生态,茶树生长在空气清新无污染的环境下,这样的环境种出来的茶是“干净”的。被洗去的第一道茶其实是价值最高的一泡,因此,武夷岩茶在饮用的时候是不适合洗茶的!

岩茶可以冷泡吗

岩茶冷泡也是可以的,岩茶属于青茶的一种,轮发酵程度要高于绿茶,但又低于红茶,冷泡得法的话,味道也是不错的。

岩茶有减肥功效吗

有效,武夷岩茶中含有降低血脂、胆固醇和三酸甘油的成分,不仅促进了胰脂肪的分解酶活性,而且还抑制中性脂肪的增加,从而可以达到减肥和美容的功效。

茶第一泡要倒掉吗

茶第一泡要倒掉吗

对于原料粗老、外形紧实、储存时间较长的茶叶,第一泡为洗茶则需要倒掉,其目的为唤醒茶叶内含物质,激发茶叶香气,从而充分展现茶叶品质;对于原料等级较高、细嫩程度高、耐泡度低的茶叶,第一泡的内含物质更为丰富饱满,第一泡则不需要倒掉。

第一泡为洗茶,纠结要不要倒掉:

一是:有人说是洗去散茶表面的杂质,洗茶可以冲掉浮尘,其实现代正规的茶叶加工条件已具备卫生标准,只要不是购买的三无产品,其实完全可以不用洗茶,尤其是高档名优茶,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洗茶目的之二,是为了诱发茶香茶味,激发分子活性,更利于茶香散发和内含物的浸出,从而充分展现茶叶品质。

因此洗茶的真正目的既不为灰尘,也不是洗农残,只是为了诱发茶香、茶味,让茶更好喝,所以洗茶要根据实际情况,鲜嫩之茶第一泡可以不用倒掉,而粗老紧实之茶则需要到掉。

建议洗的茶(第一泡洗茶倒掉):

1.原料粗老的茶叶,如普洱熟茶、茯砖、六堡茶、寿眉等。这类茶的第一泡香气和滋味有一种粗老气、不纯,当这种粗老气洗去之后,即还原出茶的本味;

2.外形紧实的茶叶,如铁观音、冻顶乌龙、漳平水仙、各类紧压茶等。这类茶因为外形紧实,相对散茶来说不容易泡开,且需要高温冲泡,第一泡可以起到给茶和茶具升温的作用,茶叶块内外受热均匀,再次冲泡的时候比较容易散开、营养物质更易浸出;

3.储存时间很长(几年甚至二三十年)的老茶,如陈年老白茶、老普洱。经过长期的仓储,第一泡喝起来可能有一种复杂沉闷的味道,我们称之为“仓味”,用开水冲洗可以加速去掉这种令人不愉悦的味道,继而得到老茶该有的陈香和醇厚味道。

这三类茶的“洗茶”用水建议高温,如碎银子茶甚至可以多洗两遍,更好的诱发茶香、茶味。

不建议洗的茶(第一泡不用倒掉):

1.原料等级较高的茶叶,比如大部分的绿茶、金骏眉、君山银针、白毫银针等。此类茶加工卫生条件好,且原料等级高,追求滋味的鲜爽度;

2.揉捻程度高和发酵程度较高的茶叶,比如CTC红碎茶。这类茶的叶片破碎度较高,一旦接触开水,营养物质迅速溶出,即便速度再快,也会造成大量浪费。

喝茶的时候第一泡水为什么要倒掉,难道是有毒吗?

作为有五年茶龄的年轻茶客,曾经也研究过这个问题。

很多茶友在泡茶时,不管什么茶,总是习惯性地倒掉第一泡。我也询问过一些茶友,理由无非是这几个方面:

第一, 想祛除农药残留;

第二, 洗掉灰尘、杂质;

第三,第一泡没有达到最佳的饮用口感,不好喝,倒掉也无妨;

暂不说这些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我们先来看看洗茶这个司空见惯的步骤,到底是谁潜移默化传达给我们的,我们为什么就习以为常地接受了这种方式呢?

一、古时人们对茶叶的洁净问题的认识

在古代,生产条件落后,制茶工艺和环境的没有洁净标准,再加上肩挑马驮式的长途运输,少数茶叶的确存在卫生问题(好在那个时候不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所以当时的人们为了洗掉灰尘、杂质,在沏茶时倒掉第一泡是有必要的,而这样的习惯也不知不觉一直流传到了今天,人们对此也没有过多的考虑。

二、被某些商家的演示误导

在选购茶叶的时候,商家一般会亲自泡一杯给顾客品尝,头道茶也一般都是倒掉的,我遇到过甚至有些好的绿茶,也这么干。从商家的角度来讲,有可能是出于尊重,因为有些顾客可能并不知晓哪些茶第一泡不能喝,哪些茶的第一泡又是能喝的。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索性就全部先洗茶一遍。

当然如果只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那还算比较好的情况,最怕的是有些商家是为了掩饰茶叶的不良信息而采取的洗茶行为。例如对一些陈年普洱采取洗三遍、洗四遍的情况,其目的不排除是为了消除一些灰尘味、因仓储环境受潮而产生的霉味或是炒茶过度产生的焦味糊味等等,并且还告诉你这样洗茶才能让你喝到最好的口感。

久而久之,大家就以为这才是喝茶的正确方式,殊不知这其实是商家的一些销售套路。

话说回来,我们再来看看前面提到的几个问题。

1、 农药残留

现在大规模的茶树种植打农药,是普遍现象,不可否认,就像大部分瓜果蔬菜都在打农药,难道就不吃了吗?有些茶种和茶区基本全部打如铁观音,也有打的比较少的如普洱。但是需要明白,“有农药残留”和“残留量超标”是两个概念,“茶叶中的农残量”和“茶水中的农残量”又是两个概念。

2017年6月18日,由国家卫计委、农业部和食药总局联合新发布的《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正式实施,茶叶农残限量由原来的28种增加至48种,许多限量要求加严,如甲拌磷、氯噻林、特丁硫磷的限量指标均为0.01mg/kg。新标准是国内茶叶和进口茶叶必须符合的安全技术指标,能进一步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当地监管部门对茶叶产区也有严格控制,根据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茶叶农残合格率都在96%以上。

而且我国现行推广的茶叶农药大都为脂溶性物质,多吸附在茶叶组织上,难溶于水。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年人均饮茶量是770克,除以365天,平均下来,人均每天饮茶量才有2克。只要符合国标的茶叶,2克茶所含农药残留量是微乎其微的。况且绝大多数农药都是不溶于水的,多数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小于0.001克/升的。据资料了解,溶解度小于0.01克/100克就属于难溶于水,几乎可以看成不溶。

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讲,茶叶的安全风险其实是很低的。从正规渠道购买的茶叶,只喝茶水不吃茶叶,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况且在我国也一般都很少有人会吃茶叶,不像日本盛行的抹茶吃法。

2、 灰尘、杂质

这个主要是针对一些需要陈放时间的茶(如黑茶、普洱等)来说的,洗茶的确可以起到清洁作用,但是别急着倒掉,其实可以先尝尝味道。因为第一泡茶包含了很多关于茶叶的优劣信息,甚至一些不良信息,如之前所说的可能有淡淡的霉味、焦味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第一泡其实是很有价值的,可以帮助你分辨茶叶品质的好坏。

另外有些茶第一泡的时候会产生很多泡沫,不是因为脏,而是因为茶皂素引起的。这东西的确对红细胞有溶血作用,但前提是茶皂素必须直接与血液接触,所以口服是没有毒的。相反,茶皂素还有抗菌消炎的作用,但是冲泡茶叶产生的茶皂素量是相当微小的,其实作用也不大。所以如果觉得影响美观,直接抹去就行了,没多大好处也没什么坏处。

3、润茶或醒茶

这个步骤的目的在于针对一些做型程度比较高的茶,如普洱茶饼、砖茶、球形乌龙等,这些茶在加工制作过程中脱水比较厉害,造型比较紧实,扔到杯中还叮当作响。第一泡润茶的话,可以让紧实的茶干在开水中慢慢舒展开来,让茶叶充分吸收水分。除了陈茶、老茶,其实这第一泡是可以喝的,只是这个时候的茶汤并没有达到一个最佳的口感和状态,第二泡或第三泡的时候才会比较好一些。

醒茶对于绿茶、红茶、岩茶等来说其实不太必要,因为这些茶的第一泡富含的价值是最多的,而且一般本来就只能冲泡3-4次,倒掉第一泡实在有点暴殄天物,切不可因小失大。

总结一下:第一泡茶怎么处理,分三类。

第一,绿茶、白茶、黄茶、红茶等大多数呈自然状态或压紧程度比较低的茶不用洗,第一泡能喝到最好的口感和物质,口味淡点的就另说;

第二,球形乌龙、普洱、砖茶、沱茶等压紧程度较高的茶,需要洗茶或者润茶,但因为口感和浸出物质没达到最佳状态,不建议喝第一泡,可以倒掉;

第三,陈化时间比较久的茶,以普洱为代表的老茶、陈茶,必须要洗茶,洗去灰尘杂质并润茶让茶叶舒展开。第一泡不能喝,但倒掉之前,建议浅尝一下味道,来分辨品质优劣。

岩茶第一泡为什么叫还魂汤

这是为了做对比。

因为岩茶基本上就只有5-6开。

第一泡茶,丢到别的茶叶里就是洗茶的、岩茶叫回魂汤是为了跟最后一泡喝完之后做对比,口感上1-6泡有多大的变化。实际上好的岩茶1-6开,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变化,回魂汤即便是冷却下来了,再口感依旧霸道。

喝完茶为什么要在茶杯里留一点

一壶茶可以前后泡几次,有些耐泡的茶,可以泡几十次,有的茶友会发现一个细节,有的人出汤时,不会把茶汤倒尽,会留一点茶汤在壶中,其实俗称“留根法”。可以说,能留意到这个细节,说明泡茶的水平在不断地进步。

那“把汤倒尽”和“留根法”这两种出汤方式有什么不同呢?对茶汤口感又有什么影响?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

01

出汤的两种方法

⒈留根法

出汤时,不把茶倒尽,保留一点点茶水在壶中,留给下一泡。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让连续几泡茶浓度下降不会太快,尤其适合是味淡的茶。

⒉把汤倒尽

冲茶之后,把茶汤倒入公道杯时,一次性倒尽。这样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茶叶一直泡在水里,等到下一泡茶的时候因为泡得过久而苦涩。

02

这种情况需要把茶倒尽

一般情况,在使用小茶壶、小盖碗(约100-250ml)泡茶,或者注重茶的滋味和香气的功夫茶泡法时,需要把茶倒尽。

因为壶的体积小,如果茶汤没有倒干净,留在壶里,会导致茶底又浓又苦,香味还不好。即使下一泡加水冲泡稀释,茶仍然会带有过久浸泡的闷味。通常来说,泡茶一定要耐心把最后的茶汤滴尽,再把盖子打开,防止茶叶受热闷坏。

把茶倒尽,能体现每一泡茶的真实水平,每一泡茶细微的变化都能够感受出来,香气持不持久、滋味耐不耐泡都一目了然。

对于茶类而言,如味浓而浸出较快的茶,如红茶、熟普等,使用功夫茶泡法需要把茶倒尽。 尤其是红茶,如果闷泡太久会出现酸涩味。

03

这种情况适用于“留根法”

“留根法”通常适用于两种情况:

一是用杯泡或者大壶冲泡时,

二是冲泡滋味较淡的茶时。

☞用玻璃杯泡茶时,茶水是一直接触不分离的,喝到下半杯,茶汤越来越浓。喝完一整杯,第二杯再冲泡时浓度下降落差很大,到第三杯几乎没什么味道了。所以,可以在杯中保留一定量的茶汤,再冲下一杯。

☞用大壶冲泡时,通常茶叶会浸泡稍久一些,内含物质进出较多,如果前一泡不给下一泡留点“根”,第二泡就会淡如水。

“留根法”的使用,对于茶类来说也有所不同。比如滋味淡的茶,如绿茶、白毫银针等,尤其是鲜嫩的新茶,本身滋味比较清淡,而且不太耐泡,如果第一泡全部沥干,第二泡就没有什么味道了。所以每一泡“留根”约1/3,再冲下一泡,这样浓度都不会差太多。

其实,茶叶只要浸泡在水中,内含物质就会不断浸出,也就是说茶汤会越变越浓。采用“留根法”,有稀释前一泡的茶汤的作用,但是否采用这种方法,还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泡茶方法没有绝对的对错,多尝试多比较,注重细节。不同的茶要区别对待,如果你能对你要泡的茶了如指掌,那泡出来的茶会越来越好喝。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