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信阳毛尖制作过程
2023-07-02 02:28:40 责编:小OO
文档


1、摊放,将鲜叶中的杂叶筛干净,将鲜叶洗净;

2、杀青,把鲜叶放入杀青机中杀青,温度控制在115~120℃,时间为3小时;

3、揉捻,把鲜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6~20分钟后烘炒;

4、烘干,把鲜叶放入烘干机中,120℃烘8~10分钟。

1、摊放,将鲜叶中的杂叶筛干净,将鲜叶洗净;

2、杀青,把鲜叶放入杀青机中杀青,温度控制在115~120℃,时间为3小时;

3、揉捻,把鲜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6~20分钟后烘炒;

4、烘干,把鲜叶放入烘干机中,120℃烘8~10分钟。

信阳毛尖是一种中国名茶,制作过程需要以下步骤:

1. 采摘:在春季,选取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茶树嫩芽,用手摘取。

2. 晒青:摘取的茶叶在太阳下晒1~2个小时,让其失去多余的水分,使茶叶中的草酸转化为氨基酸,并提高茶叶中的酶活性。

3. 炒青:将摘取的茶叶放入锅中炒制,使其经过高温的接触,将茶叶中的水分蒸发掉,同时使茶叶细胞内的草酸还原为氨基酸,茶叶向黄绿色转化。

4. 揉捻:将炒好的茶叶放到揉捻机上进行揉捻,让茶叶中的酶分解出来,让茶叶变得柔软,而且带有一定的弹性,为后续的烘干做好准备。

5. 烘干:将揉捻好的茶叶放到烘干机上进行烘干,使茶叶中剩余的水分蒸发掉,茶叶含水量保持在3%~5%之间,茶叶变成了条索状的形态。

6. 选配:经过以上步骤的信阳毛尖,需要进行精细的筛选,将长短、大小、形状、芽叶比例等进行细致的挑选,分为不同级别的毛尖。

7. 包装:将制作好的信阳毛尖进行包装,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口感,最终成为一款备受喜爱的名茶。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毛尖茶的制作过程

毛尖茶的制作过程

  毛尖茶的制作过程,信阳毛尖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毛尖茶选用当地的苔茶良种,具有发芽早、芽叶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的特性,内含成份丰富,下面我分享毛尖茶的制作过程。

  毛尖茶的制作过程1

   筛选

  因为毛尖茶树采摘下来的茶叶之间是存在差别的,在品质上有所不同,而且不同时间段不同天气采摘的茶叶原料也不同,因此在制作成茶品之前要将茶叶进行筛分。

   晾放

  将筛选好的鲜叶原料,平摊放置在通风透气的室内,在茶叶下方要垫上专门用来放置茶叶的竹制品。室内的温度不要太高,避光,室内环境不能潮湿,不可有异味。而且在晾放的过程中要隔一个小时左右翻一遍,这样能够让茶叶均匀风干,一般一次的话时间在四个小时左右。

   烘制

  将晾放的毛尖茶叶收起放入炒茶专用的铁锅中进行翻炒,让茶叶的含水量降低,一般炒制的时间为15分钟左右。茶初制好的茶叶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进行初次烘制,火的温度控制在100度左右,一般隔个五分钟左右翻一遍茶叶,初烘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然后倒出来在晾放四个小时,然后进行复烘。复烘时间为30分钟左右。

   除杂复烘

  经过上面的红茶茶叶渐渐成型,含水量降低,将毛尖茶叶中的杂质,以及不好的茶叶挑拣出来。然后继续进行烘制,没十分钟翻一次,30分钟左右,茶叶成型,茶叶含水量变的很低,茶香渐浓。然后就出锅晾放风干一小段时间后,放入密封桶中保存,这样毛尖茶叶就制作好了。

  毛尖茶的制作过程2

   如何来泡毛尖

  1、烫壶: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用壶里的热水采用回旋斟水法浸润茶杯,提高茶杯的温度。

  2、置茶:毛尖的投茶量按照1:50的比率进行投放,即1克毛尖茶,50克水。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信阳毛尖的外形条索紧细、圆、光、直,白毫显露,有峰苗,色泽隐绿,油润光滑。

  3、温杯: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4、高冲: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水注到杯身的十分之七满,注水时注意水的温度要达到90℃(这样才能在投茶时使水温在85℃)。信阳毛尖对水的要求比较高,上等的水应该选用山泉水其次是汇集的山水,硬水和碱较多的水不适合冲泡毛尖茶,平时生活中选择矿物质纯净水也是不错的

信阳毛尖茶制造工艺

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品种的鲜叶、晴天叶与雨水叶、上午采和下午采的鲜叶分别用网眼竹编筛子进行分级,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分别盛放。

摊放

将筛分后的鲜叶,依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厚度宜(5~10)cm , 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每隔1 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 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待青气散失,叶质变软,鲜叶失水量10% 左右时便可付制,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生锅

采用炒茶专用铁锅,锅口面直径84cm(事先磨洗光滑无锈),生锅呈35°左右倾斜,锅台前方高40cm左右,便于操作,后壁高1m以上,与墙贴合。生锅用干木柴作燃料,锅温宜(140~160)℃,每锅投鲜叶量500g左右,以手掌心试探锅温,掌心距锅心(3~5)cm,有烫手感即投鲜叶,用茶把(细软竹枝扎成的圆帚)稍快反复挑翻青叶,经(3~4)min,待青叶软绵后,用茶把尖收拢青叶,在锅中转圈轻揉裹条(将杀青适度的茶叶,用茶把在锅内顺斜锅自然旋转),动作由轻、慢逐步加重、加快,不时抖动挑散,反复进行。青叶进一步软绵卷缩,初步形成泡松条索,嫩茎折不断,然后用茶把尽快将茶叶全部扫入熟锅。生锅历时(7~10)min,茶叶含水率约55% 左右。雨、露水鲜叶,火温提高(10~15)℃,勤翻多抖,嫩叶水分较多,火温稍高,动作宜轻。

信阳毛尖 摊放

熟锅

与生锅规格一致,与生锅并列排列,呈40°倾斜。在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锅温(80~100)℃,开始仍用茶把操作,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继续“裹揉”,不时挑散,反复进行,约(3~4)min后,茶条进一步紧缩,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待茶条稍紧直,互不相粘时,即用手 “理条”(掌心向下,拇指与食指稍张开成“八”字形,其余三指与食指并拢,稍向内弯曲,成抓东西的虎口状。抓起锅中部分茶叶稍握紧,以抓满手心为宜。然后于锅心10 cm高左右,手腕使劲,将手中部分茶叶从“虎口”甩出,撒开抛到茶锅上沿,茶条则顺斜锅自然滚回锅心),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形成紧细、圆直、光润的外形。全部过程的操作历时约(7~10)min,含水量30% 左右时,立即清扫出锅,摊在簸箕上。追答初烘

将熟锅陆续出来的4~5锅茶叶作为一烘,均匀摊开,厚度以2cm为宜,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火温宜(90~100)℃。根据火温大小,每(5~8)min 轻轻翻动一次,经(20~25)min,待茶条定型,手抓茶条,稍感戳手,含水量为15% 左右,即可下炕。

摊凉

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摊凉在大簸箕内 4h 以上,厚度宜 30cm 左右,待复烘。

复烘

将摊凉后的茶叶再均匀摊在茶烘上(厚度以(4~5)cm为宜),轻轻于茶炕上(火温以(60~65)℃为宜),每烘摊叶量2.5kg 左右,每隔10min 左右轻翻拌一次。待茶条固定,用手揉茶叶即成粉末样,方可下炕,复烘30min 左右,含水量控制在7% 。

毛茶整理

复烘后的毛茶摊放在工作台上,将茶叶中的、老枝梗及非茶类夹杂物剔出,然后进行分级。

再复烘

将茶叶进一步干燥,达到含水量 6% 以下。厚度宜(5~6)cm,温度60℃ 左右,每烘摊茶2.5kg 左右,每隔10min左右手摸茶叶有热感即翻烘一次。经30min左右,待茶香显露,手捏成碎末即下烘。分级、分批摊放于大簸箕,适当摊凉后及时装进洁净专用的大茶桶密封,存放于干燥、低温、卫生的室内。

河南信阳毛尖手工制作需要几道工序?

信阳毛尖炒制工艺独特,炒制分“生锅”、熟锅”、“烘焙”三个工序,用双锅变温法进行。“生锅”的温度140-160℃,“熟锅”的温度80-90℃,“烘焙”温度60-90℃,随着锅温变化,茶叶含水量不断减少,品质也逐渐成。“生锅”是两口大小一致的光洁铁锅,并列安装成35℃-40℃度倾斜状。“生锅”用细软竹扎成圆扫茶把,在锅中有节奏地反复挑抖,鲜叶下绵后,开始初揉,并与抖散相结合。反复进行4分钟左右,实成圆条,达四五成干(含水理55%左右)即转入“熟锅”内整形;“熟锅”开始仍用茶把继续轻揉茶叶,并结合散团,待茶条稍紧后,进行“赶条”,当茶条紧细度初步固定不沾手时,进入“理条”,这是决定茶叶光和直的的关键。“理条”手势自如,动作灵巧,要害是抓条和甩条,抓条时手心向下,拇指与国外四指张成“八”定形,使茶叶从小指部位带入手中,再沿锅带到锅缘,并用拇指捏住,离锅心13-17厘米高处,借用腕力,将茶叶由虎口处迅速有力敏捷摇摆甩出,使茶叶从锅内上缘顺序依次落入锅心。“理”至七八成干时出锅,进行“烘焙”;烘焙经初烘、摊放、复火三个程序,即成品优质佳的信阳毛类。上等信阳毛类含水量不超过6%。

信阳毛尖初制后,经人工拣剔,把成条不紧的粗老茶叶和、茶梗及碎末拣剔出来。拣出来的青绿色成条不紧的片状茶,叫“茴青”,春茶茴青又叫“梅片”。“茴青”属五级茶,拣出来的大和碎片末列为级外茶。经拣剔后的茶叶就是市场上销售的“精制毛尖”。

希望你满意

信阳毛尖属于什么茶类,手工茶制作过程

信阳毛尖是绿茶。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原产于河南省信阳市_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县。口感鲜嫩、味甘醇厚,是一种未经发酵的天然茶树,是绿茶家族中的一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初期,因信阳茶区五大茶社产出优质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作为中国十大著名茶叶之一的信阳毛尖,在冲泡出来之后,第一感官应该带有绿色成分叶绿素,但是要注意,信阳毛尖与其它绿茶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仅是绿茶类,还是毛尖茶类。

信阳毛尖属于什么茶

信阳毛尖是一种绿茶,信阳毛尖是从茶树上摘下,经杀青、揉捏、烘干等工序制成,完全符合绿茶的特性,因此,信阳毛尖属于绿茶类,也是信阳毛尖是无发酵茶叶,也是炒青茶。

信阳毛尖色、香、味、形的特点,其色泽鲜亮、洁净,无杂质,香味雅致、新鲜,味道鲜爽、醇香、回甘,从外形看,均匀、鲜绿、白毫明显。

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

1、杀青

这是制作茶叶的时候必须要用到的步骤,信阳毛尖的杀青必须要用两个锅一个斜置的一个装锅。

两个并联在一起,以便于杀青后直接扫到相连的锅内中进行炒调。杀青时候锅温度最好要在一百二十度到一百四十度之间。每次投入四百多克的茶叶,直接茶叶开始出现卷型便可开始炒条。

2、炒条

也称熟锅,用来使茶变得细长而紧。首先要重复炒锅,在锅壁两边用油,接着开始抓条、甩条等操作方式让茶叶变得细密、紧。抓与甩时要注意力度,待茶还剩八成干时,即可炒条。

3、烘培

烘烤的温度大约为80度,烘焙到九成干时,摊凉后开始足烘。烘足期温度控制在五十度左右,每隔五分钟将叶面翻转一次。在经过拣刨之后,干燥成毛尖茶。

由来已久的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是怎样的

信阳毛尖是绿茶类中品质最好的一款茶品。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也被誉为是中国的“绿茶之王”。它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那么能拥有这样独特的风格除了本身品质好以外,当然还跟制作工艺有关系,那么本期毛尖文化,就来了解它的制作工艺。

茶叶采摘

采茶期分三季:谷雨前后采春茶,芒种前后采夏茶,立秋前后采秋茶。谷雨前后只采少量的“跑山尖”,“雨前毛尖”被视为珍品。

特级毛尖一芽一叶初展的比例点85%以上;一级毛尖以一芽一叶为主,正常芽叶占80%以上;二毛尖以一芽二叶为主,正常芽叶占70%左右;四五级毛尖以一芽三叶及对夹叶为主,正常芽叶占35%以上;要求不采蒂梗,不采鲜叶。80年代后期,新开展的特优珍品茶,采摘更是讲究,只采芽苞。

信阳毛尖对盛装鲜叶的容器也很注意,用透气的光滑竹篮,不挤不压,并要求及时送回荫凉的室内摊放2-4小时,趁鲜分批、分级炒制,当天鲜叶当天炒完。

现代机械工艺

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的品种、不同等级、不同的采摘时间进行分类分等,剔除异物,分别摊放。

摊放

将筛选后的鲜叶,每隔1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摊放待青气散失。

杀青

机械杀青宜采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滚筒杀青机,使用时,点燃炉火后即需开机启动,使转筒均匀受热,待筒内有少量火星跳动即可。开动输送带送叶,根据温度指示进行投叶,不同等级的鲜叶或含水量不同的鲜叶要求温度不一。

进叶口温度宜控制在(120~130)℃,可通过杀青机输送带上的匀叶器来控制投叶量,从鲜叶投入至出叶约1。5~2min。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杀青适度的标志是叶色暗绿,手捏叶质柔软,略有粘性,紧握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

揉捻

机械揉捻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揉捻机,杀青叶适当摊凉,宜冷揉。投叶量视原料的嫩度及机型而定。揉捻时间高档茶控制在(10~15)min,中低档茶控制在(20~25)min。根据叶质老嫩适当加压,应达到揉捻叶表面粘有茶汁,用手握后有粘湿的感觉。

解块

机械解块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茶叶解块机,将揉捻成块的叶团解散。

理条

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条形绿茶的理条机,理条时间不宜过长,温度控制在(90~100)℃,投叶量不宜过多,以投叶量(0、5~0、75)kg、时间为5min左右为宜。

初烘

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网带式或链板式连续烘干机,根据茶叶品质,初烘温度进风口宜控制在(120~130)℃,时间(10~15)min,含水量在(15~20)%为宜。

摊凉

将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充分摊凉4h以上。

复烘

复烘仍在烘干机中进行,温度以(90~100)℃为宜,含水量在6%以下。

茉莉毛尖的制作工艺是什么

茉莉毛尖花茶的制作工艺,制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原料选择,选用优质毛尖茶坯作为绿茶原料;选用优质茉莉花作为茉莉花原料;

第二步,绿茶原料复火;

第三步,鲜花采摘及处理;

第四步,复火毛尖茶坯和无杂茉莉花拌和;

第五步,包装,成品茶经充分拌匀,抽样测定含水量和质量审评,符合质量标准就可用包装盒进行包装。

制备的茉莉毛尖采用信阳毛尖作茶坯,用含苞欲放的茉莉花蕾和其拌拼窨制而成,吸香性能好,如果适当的进行水热作用,鲜花中一部分不溶于水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从而使产品变黄,滋味更加的鲜醇。

茉莉毛尖是一种很香的茶,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茉莉毛尖的功效也是相当好的,等一下给大家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茉莉毛尖是很传统的茶价格也是很不统一的,毛尖是比较的稀少的,而且每次都只能过摘一点点,所以这种茶叶是比较的少见的,品种不一样。

茉莉毛尖其实就是一个茶名,它就是茉莉花茶。它是一个很传统的叫法,毛尖就是茉莉花茶是一个很笼统的叫法。它的品种可以有些多,所以在生活中我们是可以很好的享用它的,它是属于花茶类,是非常的健康很香的一款好茶,是非常的好喝的一款好茶道。

信阳毛尖的冲泡方法

制作步骤如下:

准备材料:毛尖茶10克、开水200克、花茶壶1个

1、把毛尖茶和花茶壶准备好。

2、把开水烧开。然后打开水壶盖。让开水的温度降低一下。这样不会伤了毛尖茶。

3、把开水倒入花茶壶少许。用开水清洗一下茶壶。同时让花茶壶带有一些余温。

4、把毛尖茶放进花茶壶里。

5、将开水倒入花茶壶中。开水盖过毛尖茶。

6、将第一次倒入的开水,倒丢。不要饮用。

7、开水第二倒入,倒入水壶的二分之一处。让毛尖茶慢慢打开,看见毛尖茶打开。

8、看茶色慢慢变色时,可以第三次加入开水。这次就可以全部加满了。

9、因为水温还是很烫,所以可以盖上花茶壶盖子。毛尖茶的香味,会在茶壶里。

10、成品图。

信阳毛尖的简介,跪求。急需。

信阳毛尖产地来源的域区界定如下:北到淮河;南到大别山北坡的潭家河、李家寨、苏河、卡房、箭厂河、田铺、周河、长竹园、伏山、苏仙石、陈琳子等乡镇沿线;西到桐柏山与大别山连接处的王岗、高梁店、吴家店、游河、董家河、师河港等乡镇沿线;东到固始县泉河流域的陈集、泉河铺、张广庙、黎集等乡镇。具体包括:师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管辖的128个产茶乡镇。北纬31°23′—32°24′,东经113°45′—115°55′。

信阳茶叶资源极为丰富,淮南丘陵和大山区皆有种植,荣获国家金质奖信阳毛尖的原料则主要来自信阳西南山区,俗称“五云两潭一寨”,

即车云山、连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白龙潭、黑龙潭、何家寨。

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五云两潭一寨”海拔均在300~800米之间,所产

毛尖茶质量最优。一是高山云雾多,光照适宜,短光波的蓝、紫、红光易被

叶绿素吸收,增强光合作用,使茶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茶叶味香浓。二是

高山雾浓,空气湿润,芽叶持嫩性强,粗纤维少。三是高山日夜温差大,茶

叶经光合作用积蓄物质,有效积累多,故高山茶叶味浓郁。四是高山林茂,

枯枝落叶多腐烂为土,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松软,偏酸性,有利于茶树生

长。五是空气、水质洁净,很少污染,茶叶质量纯正,无杂味。

除信阳西南山区外,商城、光山、罗山、新县、潢川、固始、信阳市等地皆产茶叶,并且多出名茶。商城县金刚台、大苏山等地层峦叠翠、去雾缭绕,所

产“雀舌茶”形如鸟雀舌尖,汤钯淡黄微绿,滋味香醇。“银针”茶以谷雨

前采嫩芽焙制外形细直有毫,汤色翠青,入口馥郁。“金刚碧绿”、“大别

山龙井”也各具特色。固始县有“仰天雪绿”,光山县有“苏山茗芽”、“

净居毛峰”、“赛山翠绿”、“赛山毛峰”,新县有“香山翠峰”,地区茶

叶试验场有“雷沼喷云”。“灵山云茶数千年,古今中外美名传。清香明目

延年寿,长生何湎术仙丹”。罗山县灵山茶也有鲜明的特色,“灵山剑峰”

在1990年河南省名优茶评比会上被评为省级新名茶,又有“天山香”为代表

的一优质茶相继问世。目前,信阳拥有国家级名优茶1个,省级名优茶14个,

地区级名优茶11个。

信阳毛尖茶的传说_信阳毛尖的历史

信阳毛尖茶历史悠久,也有着关于信阳毛尖的很多 传说 。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信阳毛尖茶的传说,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信阳毛尖传说一

  据传,信阳毛尖开始种在鸡公山上,叫“口唇茶”。这种茶沏上开水后,从升起的雾气中会现九个仙女,一个接一个飘飘飞去;品尝起来,满口清香,浑身舒畅,能够医治疾病。这口唇茶原是九天仙女种的,她们咋会来到人间种茶呢?这事还得从鸡公山谈起。先前,鸡公山没有名字。有一年,山上害虫成灾,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神鸡,把害虫叨个一干二净,住了下来。它天天报晓,啼叫一声,响遍天下,因此人们就给这座山起名鸡公山。各种害虫再不敢在这里逞凶了,鸡公山上从此草绿树旺,鸟语花香,成了人间仙境。

  瑶池的仙女们听说人间的鸡公山胜过仙宫的百花园,都想一饱眼福,便向王母娘娘提出请求。王母娘娘也是个爱游山玩水的人,理解宫女们的心情,答应分批让她们下凡,一批限定三日。但有一条,一旦有人下去后产生邪念,与人婚配,除了惩罚本人,这轮流下凡的事立即停止。仙女们都想下去看看,生怕轮不到头上,她们向王母娘娘保证严守法规。王母娘娘爱喝茶,对司管仙茶园的九个仙女另眼看待,让她们首批离开了瑶池。

  九个仙女来到鸡公山,拜见鸡公后便住下了。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王母娘娘限他们三日就是人间三年。众仙女把鸡公山的怪石奇峰、山泉瀑布、名茶异草的春夏秋冬四时景色都看遍了,离回去的时限还有二年呢。她们商量要办件好事,给鸡公山留下纪念。办啥好事呢?为首的大姐说:“鸡公山应有的都有,有的都好,唯有一点不足。”众姐妹齐问:“哪一点?”我倒有个想法,咱九姐妹化作九只画眉鸟,回到咱那仙茶园里衔来茶籽,不就补上了这个不足嘛!不知众位姐妹愿不愿出这把力?从仙女一听无不叫好。她们又问,衔来茶籽不难,交给谁种呢?大姐手往山脚下一指,大家看见一片竹林里有几间茅屋,心里都明白了。

  那间茅屋里住着一个年轻人叫吴大贵,是个读过书的人。只因爹妈先后去世,剩他独自一人。他白天种地砍柴,晚上还要温习功课,准备科场应试。屋里墙上贴张白纸,上边写着“寂寞独有,清贫无双”。这天夜里,他做了个梦,梦见一个仙女从鸡公山上下来对他说:“鸡公山水足土肥,气候适宜种茶。从明天开始,有九只画眉鸟从仙茶园里给你衔来茶籽。你在门口的一棵大竹子上系个篮子,把茶籽收下,开春种到坡上。到采茶炒茶的时候,我和姐妹们来给你帮忙。”吴大贵醒来心里好喜:哎呀,是我吴大贵勤奋读书感动了神仙啊!可种茶能给我带来多大好处呢?别急别急,有道是天机不可泄露,内中定有一番用意,叫种就种吧。

  第二天一大早,吴大贵起床,半信半疑地拿个篮子,系到门口那棵大竹上。系好,他扭头要回屋,只见一只画眉鸟箭一般飞来,把嘴里衔的东西往篮子里一放,又飞走了。吴大贵很惊奇,取下篮子一看,果然是一颗种子,虽没见过,他相信就是梦中所说的茶籽。接着,一只只画眉鸟穿梭般地飞来飞去。九只画眉鸟各衔来一颗种子后,稍停一会儿,又是一轮。如此衔了三天三夜,共衔来茶籽九千九百九十九颗。吴大贵很高兴,小心地把茶籽 收藏 起来。

  第二年一开春,吴大贵把九千九百九十九颗茶籽全种到山上。 清明 过后茶籽发芽,见风就长,几天长成了茶林。这时仙女又给吴大贵托梦,让他准备炒茶的大锅。

  吴大贵准备停当,来到茶林一看,又惊又喜。只见九个仙女正在采茶,个个柳眉杏眼,面如桃花,不胖不瘦,不高不低。他们采茶不用手,而是用口唇,看那红艳艳的小口唇一张一合,又轻又快,采下了一个个油嫩的茶尖。前边刚采过,后边又长了出来。采了一会儿,九个仙山甩开衣袖,一边舞,一边唱起了《茶歌》。只见她们一替一句地唱道:茶树本是仙宫栽,姐妹衔籽人间来。头采(茬)采完二采旺,早采是宝晚是柴。春茶苦来夏茶涩,秋茶好喝不能摘。细紧光直多白毫,又提精神又消灾。千家万户笑颜开!

  歌罢舞毕,为首的大姐走到吴大贵跟前说:“这位大哥,俺姐妹采的不少啦。我给你烧火,咱去炒吧!”吴大贵笑着去了。他不知道咋炒。大姐到竹林砍一把竹子扎成扫帚,让他在锅里不停地搅动。吴大贵只觉得茶香扑鼻,快把他熏醉了。现在茶乡炒茶还是女的烧火,男的掌锅;采茶也是女的,边采边唱。这都是那时传下来的习惯。

  就这样,她们采着炒着,一直忙到 谷雨 。仙女们走后,吴大贵沏上一杯新茶品尝。开水一倒,只见慢慢升起的雾气里现出九个仙女,一个接一个地飘飘飞去。吴大贵端起茶杯一尝,满口清香,浑身舒畅,精神焕发。这样好的茶,起个啥名呢?吴大贵想:茶籽是画眉鸟用嘴衔来的,茶是仙女用口唇采的,就叫“口唇茶”吧。

  消息一传开,义阳知州听说了,马上派人来要茶,拿回去泡上一看,搭口一尝,拍案叫绝。当即定为贡品,要孝敬朝延老子。那时是大唐的江山,当朝皇上就是唐玄宗。知州把口唇茶亲自送到朝里,又禀明了它的来历,玄宗大喜。朝中第二个喝到口唇茶的是皇上最宠爱的妃子杨贵妃。她当时精神不爽,一杯口唇茶喝下去,病体痊愈,唐玄宗高兴了,对口唇茶大加赞赏,传下圣旨:一要在鸡公山上修千佛塔一座,感谢神灵;二规定“口唇茶”年年进到朝延,民间不得饮用;三是赐吴大贵黄金千两,要他用心护理茶林;四是给义阳知州升宫加俸。

  吴大贵这一下子发大财,又是买田地,又是建宅院,成了鸡公山的首富。地方上的大小官史谁敢小看?这一来他腰杆硬了,便欺邻害户,压榨百姓。吴大贵没成亲,不少喜欢攀高接贵的人都去说媒,快把门槛给踢折了。但不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名门千金,他一个也看不上眼。因为和那九个仙女相比都差得太远了。这时候,他再也读不进去书了,赶考的事早丢到脑后。吴大贵想:仙女们托梦叫我种茶,准是让我先发了财,然后再和我成亲。现在我金钱有了,只等明年采茶时,九个仙女一来,就都是我的啦。牛郎也不过配个织女,我吴大贵要独占九个仙女,这真是天意呀天意!

  第二年清明前,吴大贵把九个新娘的洞房和成亲的一应事物早筹备好了。过了清明,他天天到茶林等候。茶叶该采那天,仙女们准时来。吴大贵上前打躬作揖道:“九位姐妹,您劳神出力让我发财,我知道大家的美意。今后这茶不劳姐妹们采了,我已雇了人,让他们干吧。诸位也该跟我享福了。我把婚礼都准备好啦,咱们下山拜堂成亲吧。”九个仙女自从离开瑶池,哪敢忘了母娘娘的法规?不论哪个纵有思凡之意,为了不坏姐妹们轮流下来观看的机会,也不愿意在这时候私配情郎。她们没想到一年前还在发奋读书的吴大贵,有了金钱便丧志贪色,变得这样快。姐妹们又羞又恼,转身去找鸡公去了。

  鸡公听仙女们说后大怒:“当年我到此山,就是为了消灭害虫,想不到又出一条!”鸡公翅膀一闪,飞下了山头。它飞到吴大贵的院子上空,振翅一扇,下面成了火海。鸡公又飞茶林,伸出巨爪一扒,挖出三条深沟,九千九百九十九棵茶树毁掉了九千九百九十七棵。剩下两棵留个种子,现在还在深沟上边的悬崖上长着。

  这时候,唐玄宗敕建的千佛塔上的千块神 浮雕 已由监工从长安送到离鸡公山不远的车云山下。监工得知吴大贵死于火海,“口唇茶”茶林被毁,也不去鸡公山了,把千块浮雕放在车云山下,回京交旨去了。后来,车云山栽上“口唇茶”茶籽,长得特别好,又代替吴大贵的“口唇茶”年年进贡,成了唐朝有名的“义阳土贡茶”。后人就把千佛塔建在了车云山上,现在还保存着。“口唇茶”再也没有了,只留下这个 故事 ,传为美谈。

  信阳毛尖传说二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信阳本没有茶,乡亲们在官府和老财的欺压下,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得了一种叫“疲劳痧”的怪病,瘟病越来越凶,不少地方都死绝了村户。一个姑的闺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能给乡亲们治病,她四处奔走寻找能人。

  一天,一位采药老人告诉姑娘,往西南方向翻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便能找到一种消除疾病的宝树。春姑按照老人的要求爬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在路上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精疲力尽,并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侄在一条小溪边。这时,泉水中飘来一片树叶,春姑含在嘴里,马上神清目爽,浑身是劲,她顺着泉水向上寻找,果然找到了生长救命树叶的大树,摘下一颗金灿灿的种子。

  看管茶树的神农氏老人告诉姑娘,估下的种子必须在10天之内种进泥土,否则会前功尽弃。想到10天之内赶不回去,也就不能抢救乡亲们,春姑难过得哭了,神农氏老人见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两下,春姑便变成了一只尖尖嘴巴、大大眼睛、浑身长满嫩羽毛的画眉鸟。小画眉很快飞回了家乡,将树籽种下,见到嫩绿的树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画眉高兴地笑了起来。这时,她的心血和力气已经耗尽,在茶树旁化成了一块似鸟非鸟的石头。

  不久茶树长大,山上也飞出了一群群的小画眉,她们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叶,放进得了瘟病人的嘴里,病人便马上好了,从此以后, 种植 茶树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了茶园和茶山。

  信阳毛尖传说三

  在民间和史料上有几个关于信阳毛尖的传说,其中的一个是这样子的。很久很久以前,信阳这个地方并没有人种植茶树,山上也没有茶树,当地的人生活的十分的贫苦,贪官和地主相勾结,不断的对贫苦百姓进行压榨,使得他们的生活是雪上加霜。后来,当地流传了一种怪病,人们无法将其医治,渐渐的怪病不断传播开来,死的人非常非常的多,有的在一个村庄都找不到几个还能活的下来的人。

  在一个患病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心地善良的小姑娘名字叫村姑,她看到这种情况心急如焚,她很想帮助病人们却又为力。只能四处寻找治疗之策。有一天,她碰到了一个老人家,那个老人家告诉她只要翻山越岭走上几十天的路,在一处山上生长的一种可以治疗这种病的树。春姑按照老人家的话去寻找在走了九十多天的路后筋疲力尽倒在了溪边,这是一片叶子随水流流到了她身边,她无力的提起叶片放入口中,感觉好了起来,继续寻找找到了茶树。

  这时看树的神仙告诉她摘下的种子,十天内必须种到土里,然后才能长成,可是回去十天肯定不行,于是担心起来,神仙知道了就将其变为了画眉,这样春姑赶紧飞了回去,用尽全身力气赶回去,将种子放入泥土中,春姑因心力憔悴变成了石头守护的茶树,后来茶树长成了,从林中飞出许多的小画眉将茶叶一片片放入病人口中,人们的病就都好了。从此以后信阳的人们开始了茶树的种植。

  信阳毛尖的历史

  清光绪未年(1903-1905),原是清住信阳缉私拿统领、旧茶业公所成员的蔡祖贤,提出开山种茶的倡议。当时曾任信阳劝业所所长、有雄厚资金来源的甘周源积极响应,他同王子谟、地主彭清阁等于1903年在信阳震雷山北麓恢复种茶,成立“元贞”茶社,从安徽请来一名余姓的茶师,帮助指导茶树栽培与制作。

  1905-1909年甘周源又邀请陈玉轩、王选青等人在信阳骆驼店商议种茶,组织成立宏济茶社,派吴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带买茶籽,还请来六安茶师吴记顺、吴少堂帮助指导种茶制茶。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 方法 ,用小平锅分生锅和熟锅两锅进行炒制。炒茶工具采用帚把,生锅用把长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个,双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锅用大帚把代替揉捻。这就是信阳毛尖的最初制作技术。

  1911年,甘周源又在甘家冲、小孙家成立裕申茶社,在此带动下,毗邻各山头茶园发展均具有一定规模。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购买茶籽并学习龙井炒制技术。回来后,在“瓜片”炒制法的基础上,又把“龙井”的抓条、理条手法融入到信阳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锅用小把炒制为生熟锅均用大帚把炒制。用这种炒制法制造的茶叶就是当今全国名茶信阳毛尖的雏形。

  时期,茶叶生产继清朝之后,又得到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技术日渐完善。信阳茶区又先后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统称为“茶社”。由于“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完善,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

  为了迎接1915年巴拿马运河通航而举行的万国博览会,1914年,信阳县茶区积极筹备参赛茶样,有贡针茶、白毫茶、已熏龙井茶、未熏龙井茶、毛尖茶、珠三茶、雀舌茶。1915年2月,在博览会上,经评判,信阳毛尖茶以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的独特品质,被授予世界茶叶金质奖状和奖章。信阳毛尖从此成为河南省优质绿茶的代表。1958年,信阳毛尖在全国评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信阳茶叶生产得到更大的发展,信阳毛尖茶生产技术得到推广,生产区域不断扩大。到1993年,信阳的师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罗山县、潢川县、固始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息县七县二区都有信阳毛尖茶生产。

信阳毛尖的历史发展

信阳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记载,唐代陆羽《茶经》和唐代李肇《国史补》中把义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宋朝,在《宁史·食货志》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把信阳茶列为名茶。元朝,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光州产东首、浅山、薄侧”等名茶。明朝,对名茶方面的记载很少。清朝,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叶生产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制茶质量越来越讲究,在清未出现了细茶信阳毛尖。

  清光绪未年(1903-1905),原是清住信阳缉私拿统领、旧茶业公所成员的蔡祖贤,提出开山种茶的倡议。当时曾任信阳劝业所所长、有雄厚资金来源的甘周源积极响应,他同王子谟、地主彭清阁等于1903年在信阳震雷山北麓恢复种茶,成立“元贞”茶社,从安徽请来一名余姓的茶师,帮助指导茶树栽培与制作。

  1905-1909年甘周源又邀请陈玉轩、王选青等人在信阳骆驼店商议种茶,组织成立宏济茶社,派吴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带买茶籽,还请来六安茶师吴记顺、吴少堂帮助指导种茶制茶。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锅分生锅和熟锅两锅进行炒制。炒茶工具采用帚把,生锅用把长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个,双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锅用大帚把代替揉捻。这就是信阳毛尖的最初制作技术。

  1911年,甘周源又在甘家冲、小孙家成立裕申茶社,在此带动下,毗邻各山头茶园发展均具有一定规模。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购买茶籽并学习龙井炒制技术。回来后,在“瓜片”炒制法的基础上,又把“龙井”的抓条、理条手法融入到信阳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锅用小把炒制为生熟锅均用大帚把炒制。用这种炒制法制造的茶叶就是当今全国名茶信阳毛尖的雏形。

  时期,茶叶生产继清朝之后,又得到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技术日渐完善。信阳茶区又先后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统称为“茶社”。由于“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完善,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

  为了迎接1915年巴拿马运河通航而举行的万国博览会,1914年,信阳县茶区积极筹备参赛茶样,有贡针茶、白毫茶、已熏龙井茶、未熏龙井茶、毛尖茶、珠三茶、雀舌茶。1915年2月,在博览会上,经评判,信阳毛尖茶以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的独特品质,被授予世界茶叶金质奖状和奖章。信阳毛尖从此成为河南省优质绿茶的代表。1958年,信阳毛尖在全国评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信阳茶叶生产得到更大的发展,信阳毛尖茶生产技术得到推广,生产区域不断扩大。到1993年,信阳的师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罗山县、潢川县、固始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息县七县二区都有信阳毛尖茶生产。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