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尼亚加拉瀑布水质清澈的原因
2023-07-02 01:42:36 责编:小OO
文档


尼亚加拉瀑布水质清澈的主要原因是其水源的纯净度。尼亚加拉河流域位于美国和加拿大边境上,源头是五大湖(密歇根湖、苏必利尔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和休伦湖)之一的苏必利尔湖。由于该地区高山、原始森林多,人类活动较少,因此这些水源纯净、没有污染,又由于水量大,所以看起来非常清澈。

此外,瀑布本身的流动也有助于保持水质清澈。瀑布的落差非常大,并形成了大量泡沫,这些泡沫切断了水与大气中的接触,减少了水中氧的消耗和其他微生物生长,从而保持了水的清澈度。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神奇的尼亚加拉瀑布是怎么回事?

尼亚加拉大瀑布是驰名世界的大瀑布,坐落在纽约州西北部美加边境处,位于尼亚加拉河的中段。这条河流发源于伊利湖,向北流入安大略湖,仅长58千米,但是因为伊利湖与安大略湖地势相差100多米,当河水流经陡峭的断岩带时,便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大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尼亚加拉瀑布以山羊岛为界,分为加拿大瀑布和美国瀑布两部分,由三股飞瀑组成。两处瀑布的水源虽来自同一处,可是只有6%的水从美国瀑布流下,其他94%的水是从加拿大瀑布流下。其中,在河东美国一侧的两条瀑布,有着“彩虹瀑”和“月神瀑”的美称,后者因其极为宽广细致,很像一层新娘的婚纱,又称婚纱瀑布,两瀑布中间隔着兰那岛。在河西加拿大一侧的飞瀑最为壮观,形状有如马蹄,故称马蹄瀑。马蹄瀑与前两瀑相距约二三百米,但看上去基本是“三位一体”的半弧形。

历史上的尼亚加拉瀑布,曾是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争执不休,甚至兵戎相见的必争之地。1812~1814年间,两国曾多次为此发动战争。后来,双方签订了《根特条约》,规定尼亚加拉河为两国所有,以中心线为界。从那时起近200年来,加美两国享有一条和平的边界,双方都在各自的一边设立了尼亚加拉瀑布城。150多年前,拿破仑的弟弟耶洛姆·波拿巴曾携新娘到瀑布度蜜月,开创了到此旅行结婚风俗之先河。据统计,每年来尼亚加拉瀑布旅游的游客约400多万人,其中以情侣、恋人居多。

“尼亚加拉”一词来自印第安语,意即“如雷贯耳”。关于这个瀑布有一则动人的传说:从前,有一位美貌的印第安姑娘被部落的酋长相中。酋长想娶她为妻,但姑娘不愿意,于是,在新婚之夜,她独自划着独木舟沿尼亚加拉河而上。在河水中,姑娘变成了美丽的仙女,后来经常出现在大瀑布的彩虹中。

尼亚加拉瀑布原本是人迹罕至、鲜为人知之地,几千年来,只有当地的印第安人知道这一自然奇观。在他们实际上见到瀑布之前,就听到如同打雷般的声音,因此他们把它称为“Onguiaahra”,意即“巨大的水雷”。据传,欧洲人布鲁勒于1615年领略到尼亚加拉瀑布奇观。1625年,欧洲探险者雷勒门特第一个写下了这条大河与瀑布的名字,称为尼亚加拉。

据说尼亚加拉瀑布已存在约1万年了,它的形成在于不寻常的地质构造。在尼亚加拉峡谷中岩石层是接近水平的,每英里仅下降19~22英尺。岩石的顶层由坚硬的大理石构成,下面则是易被水力侵蚀的松软的地质层。激流能够从瀑布顶部的悬崖边缘笔直地飞泻而下,正是由松软地层上的那层坚硬的大理石地质层所起的作用。更新世时期,巨大的冰川后撤,大理石层暴露出来,被从伊里湖流来的洪流淹没,形成了现今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通过推算冰川后撤的速度,瀑布至少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最早则有可能是在2.5万年前形成的,但具体形成于何时还有待考证。

尼亚加拉瀑布水的主要来源于哪里?

尼亚加拉瀑布是世界第一大瀑布,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的尼亚加拉河上,是北美东北部尼亚加拉河上的大瀑布,也是美洲最著名的奇景之一。平均流量约5720m³/s,与伊瓜苏瀑布、维多利亚瀑布并称为世界三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一直吸引人们到此度蜜月、走钢索横越瀑布或者坐木桶漂游瀑布。

尼亚加拉河横跨美国纽约州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边界,是连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条水道,河流蜿蜒而曲折,南起美国纽约州的布法罗,北至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杨格镇,全长仅54公里,海拔却从174米直降至75米,上游河段河面宽2~3千米,水面落差仅15米,水流也较缓。从距伊利湖北岸32千米起河道变窄,水流加速,在一个90°急转弯处,河道上横亘了一道石灰岩构成的断崖,水量丰富的尼亚加拉河经此,骤然陡落,水势澎湃,声震如雷,形成了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的水流冲下悬崖至下游重新汇合之后,在峡谷里继续翻滚腾跃,在不足2公里长的河段上以高于大瀑布的流速每小时35.4公里跌荡而下15.8米的落差,演绎出世界上最狂野、最恐怖、最危险的漩涡急流;又冲进深38米的漩涡潭,然后一个蛟龙翻身,经过左岸加拿大的昆斯顿、右岸美国的利维斯顿,冲过“魔鬼洞急流”,沿着最后的“利维斯顿支流峡谷”由西向东进入安大略湖。

尼亚加拉瀑布总的最大流量可达每秒6000立方米,但是只有30%的水量流向尼亚加拉河河谷断层处,形成瀑布,其余70%的水量被用于发电。为使旅游开发和水力发电更好的相协调,1950年加拿大和美国签订了协议,双方商定在旅游旺季必须保证瀑布有足够的水量,流量为3000立方米/秒,平时可保持在1500立方米/秒的流量。

世界七大奇景,尼亚加拉瀑布

世界七大奇景,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的水汽丰沛而浩瀚,水声震耳欲聋,震撼了所有前来观赏的人们。当阳光灿烂时,大瀑布的水花便会升起一座七色彩虹每当深秋季节,在水牛城一侧饱览尼亚加拉秋色,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此时茂密的树丛已是红、黄、绿色相间,湍急的河水在树丛中穿梭奔流,激起团团白色的浪花,非常迷人

要知道,尼亚加拉瀑布若论宽度、落差、流量和变化,都不如巴西、阿根廷交界的伊瓜苏瀑布,以及横跨津巴布韦与赞比亚的维多利亚(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它之所以能与前两者并称为“世界三大瀑布”,除了它的主瀑布“马蹄”造型比较独特外,最重要的还是它的水质尽管飞流直下、饱经“摔打”,却能依然保持清澈透明,而伊瓜苏瀑布和维多利亚瀑布由于地质构造和上游环境保护方面等原因,水都是混的

从看到烟雾,到听到水声,看到几支河流都往一个地方跑去,突然,眼前一亮个巨大的峡谷出现在眼前,而瀑布正咆哮着奋力冲下去。白茫茫的一片,却给人种力量。可以看到一共有三个瀑布,那就应该分别是美国尼加拉瓜瀑布、新娘的面纱瀑布以及加拿大马蹄形瀑布了

尼加拉瓜瀑布的对岸就是加拿大,可以看到马路上的车来车往以及传来的酒吧音乐。由于瀑布是面对加拿大的,所以站在美国的土地上就没有办法一览其全貌了尤其以加拿大马蹄形瀑布为甚,只能看到其1/3,难怪以加拿大冠名了,这可是三个瀑布中最大的一个了,如何是好呢

尼亚加拉瀑布的历史沿革

瀑布的形成在于不寻常的地质构造。在尼亚加拉峡谷中,岩石层是接近水平的,每英里仅下降19-22英尺。岩石的顶层由坚硬的大理石构成,下面则是易被水力侵蚀的松软的地质层。水流能够从瀑布顶部的悬崖边缘笔直地飞泻而下,正是由松软地层上的那层坚硬的大理石地质层所起的作用。更新世时期,巨大的冰川后撤,大理石层暴露出来,被从伊利湖流来的洪流淹没,形成了如今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通过推算冰川后撤的速度,瀑布至少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最早则有可能是在2.5万年前形成的。当时瀑布应该位于安大略湖的南岸,高度应在100米以上,声势之大,应远非今天所见瀑布之能比拟。

尼亚加拉瀑布及由它冲出来的尼亚加拉峡谷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地质条件,目尼亚加拉瀑布所在地的表层岩石属于古生代志留纪的白云岩,抗侵蚀能力极强,但这层岩石之下却是脆弱的页岩和沙质岩层,瀑布的常年冲蚀,使得石灰岩崖壁不断坍塌,致使尼亚加拉瀑布逐步向上游方向后退。据1842~1927年观测记录,平均每年后退1.02米,落差也在逐渐减小,照此下去,再过5万年左右,瀑布将完全消失。为了挽救尼亚加拉瀑布,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美、加两国耗费巨资采取了控制水流、用混凝土加固崖壁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瀑布后退速度控制在每年不到3厘米。

瀑布水流无沉积物,清澈的水质为瀑布增添了秀色。安大略省和纽约州深知这一自然奇景的重要性,因而保留或获得了瀑布毗邻地区的土地所有权,将这些土地辟为公园。 尼亚加拉河横跨美国纽约州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边界,是连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条水道,河流蜿蜒而曲折,南起美国纽约州的布法罗,北至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杨格镇,全长仅54公里,海拔却从174米直降至75米,上游河段河面宽2~3千米,水面落差仅15米,水流也较缓。从距伊利湖北岸32千米起河道变窄,水流加速,在一个90°急转弯处,河道上横亘了一道石灰岩构成的断崖,水量丰富的尼亚加拉河经此,骤然陡落,水势澎湃,声震如雷,形成了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的水流冲下悬崖至下游重新汇合之后,在峡谷里继续翻滚腾跃,在不足2公里长的河段上以高于大瀑布的流速每小时35.4公里跌荡而下15.8米的落差,演绎出世界上最狂野、最恐怖、最危险的漩涡急流;又冲进深38米的漩涡潭,然后一个蛟龙翻身,经过左岸加拿大的昆斯顿、右岸美国的利维斯顿,冲过“魔鬼洞急流”,沿着最后的“利维斯顿支流峡谷”由西向东进入安大略湖。

尼亚加拉瀑布总的最大流量可达每秒6000立方米,但是只有30%的水量流向尼亚加拉河河谷断层处,形成瀑布,其余70%的水量被用于发电。为使旅游开发和水力发电更好的相协调,1950年加拿大和美国签订了协议,双方商定在旅游旺季必须保证瀑布有足够的水量,流量为3000立方米/秒,平时可保持在1500立方米/秒的流量。

尼亚加拉瀑布形成的水文条件

尼亚加拉瀑布形成的水文条件如下:

全长只有54公里,但海拔从174米下降到75米。上游河道宽2~3公里,水位落差仅15米,水流缓慢。从32公里到伊利湖北岸,河道变窄,水流加速。90°急转弯处,一个由石灰岩构成的悬崖横跨河面,水量充沛的尼亚加拉河骤然而降,汹涌的水流和雷鸣般的声响,形成了尼亚加拉大瀑布。

在一些情况下,瀑布的位置因悬崖或陡坎被水流冲刷而向上游方向消退,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这种侵蚀作用又倾向于向下深切,并斜切包含有瀑布的整个河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的任何一个或两个在起作用,河流不可避免的趋势是消灭任何可能形成的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的描写:

尼亚加拉大瀑布地处美国与加拿大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上,并为河中一个宽达三百五十米的条状岛屿——山羊岛所分割,在断崖上形成两幅宽阔、倾泻而下的水帘。

另一边在加拿大境内,因其中间凹进,形如马蹄铁,故名“马蹄瀑布”。两瀑合称“尼亚加拉大瀑布”,总宽度一千两百四十米,落差五十六米,平均总流量达六千七百四十立方米每秒,相当于我国黄河流量的三倍,声势浩大,场面壮观,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

尼加拉瀑布尼亚加拉瀑布在哪里

1、尼亚加拉瀑布的形成原因是?2、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尼亚加拉大瀑布气势有多震撼?3、尼亚加拉瀑布在哪儿?4、我想问一下尼亚加拉大瀑布是世界第几大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的形成原因是?

尼亚加拉瀑布的形成在于不寻常的地质构造.在尼亚加拉峡谷中,岩石层是接近水平的,每英里仅下降19—22英尺.岩石的顶层由坚硬的大理石构成,下面则是易被水力侵蚀的松软的地质层.激流能够从瀑布顶部的悬崖边缘笔直地飞泻而下,正是由松软地层上的那层坚硬的大理石地质层所起的作用.更新世时期,巨大的冰川后撤,大理石层暴露出来,被从伊利湖流来的洪流淹没,形成了如今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通过推算冰川后撤的速度,瀑布至少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最早则有可能是在2.5万年前形成的.

尼亚加拉瀑布及由它冲出来的尼亚加拉峡谷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地质条件,瀑布的常年冲蚀,使得石灰岩崖壁不断坍塌,致使尼亚加拉瀑布逐步向上游方向后退.据1842~1927年观测记录,平均每年后退1.02米.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美、加两国耗费巨资采取了控制水流、用混凝土加固崖壁等措施,使瀑布后退速度控制在每年不到3厘米.

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尼亚加拉大瀑布气势有多震撼?

这个大瀑布就像一头猛兽尼加拉瀑布,流水尼加拉瀑布的声音特别大尼加拉瀑布,这条瀑布非常尼加拉瀑布的宽尼加拉瀑布,瀑布的水流入河流的时候也会拍打着石头声音特别洪亮。

尼亚加拉瀑布在哪儿?

所在地区:美国和加拿大交界瀑布

确切地址:尼亚加拉瀑布城,位于美境水牛城(Buffalo)以北约20英里(32公里),加境圣凯瑟琳(St. Catharines)以东约16英里(25.6公里)

开放时间:全年,雾中少女号游船11月至次年3月(冬季)关闭

景点介绍:

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是横跨美国和加拿大的瀑布,从南端水牛城至北端。其名字Niagara来自于印第安人的“Onguiaahra”意为“雷神之水”。瀑布有巨大冰川融化而成,瀑布共分为3个,“美国瀑布(American Falls)”,“马蹄瀑布(Horseshoe Falls)也称作加拿大瀑布”及“新娘面纱瀑布(Veil of the Bride Falls)”。美国瀑布(American Falls),高达50米,瀑布的岸长度305米,在美国瀑布旁边有一个鲁纳岛,水流又被其一分为二,分出了一条宽80米,落差50米的小瀑布,因其水流较小,水流落下便化成水雾,如同一位带着面纱的新娘,故称“新娘面纱瀑布”。最大马蹄瀑布(加拿大境内)高达56米,岸长约675米。搭乘的“雾中少女”号游船从美国、加拿大近距离接触瀑布(冬季因天气原因关闭)穿梭于波涛起伏的瀑布之间,“飞流直下三千尺”溅起的水花迎面扑来,让您感受大自然的震撼力。您可以到访客中心(Visitor Center)可观看投资1500万的IMAX电影,向您描述了尼加拉瀑布多姿多彩的传奇故事。

我想问一下尼亚加拉大瀑布是世界第几大瀑布

尼亚加拉大瀑布尼加拉瀑布,与南美尼加拉瀑布的伊瓜苏瀑布及非洲的维多利亚瀑布合称世界三大瀑布尼加拉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尼亚加拉瀑布是一座位于北美洲五大湖区尼亚加拉河上的瀑布尼加拉瀑布,平均流量5,720立方米/秒尼加拉瀑布,与伊瓜苏瀑布、维多利亚瀑布并称为世界三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以美丽的景色,巨大的水利发电能力和极具挑战性的环境保护工程而闻名于世,是非常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

更多关于尼亚加拉大瀑布是世界第几大瀑布,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尼亚加拉瀑布在哪里?尼亚加拉瀑布是怎么形成的?

尼亚加拉瀑布的形成原因如下,尼亚加拉瀑布也是世界最大的瀑布了,它在纽约的边境,尼亚加拉河的中间就是因为伊利河和安大略湖,它们的地势差了100多米,当河水走过岩石的时候,就形成了大的瀑布,尼亚加拉瀑布形成也是在不同的地质的。在尼亚加拉瀑布,挨着水平的每英里就可以下降22英尺岩石,它的顶层也是坚硬的大理石,下面就是被水侵蚀的地质层,水流是可以从瀑布顶端飞泻而下的,因为松软的地质层才会起到一些作用,冰川大历时成就出来了,被伊利湖流出来的水淹没,形成了现在的一尼亚加拉大瀑布,通过冰川的速度计算,突破在7000多年就形成了,最早还有可能在2.5年就形成尼亚加拉瀑布。因为它冲出来的水是有条件的,瀑布常年被冲着让岩石臂不断地塌陷,让尼亚加拉瀑布经常会往上游后退,平均每年就会退1.2米。20世纪的时候,因为美国和加拿大两国花钱已经控制着水流用混凝土加固的岩石,让瀑布退的位置不超过三厘米左右,瀑布是非常美丽的,而且也是特别宽广的,流起水来就像是新娘的头上也叫做婚纱的瀑布,两个瀑布中间隔着的是美国、加拿大也是最壮观的了,像是马蹄一样。历史上的尼亚加拉瀑布,曾经就是美国和加拿大打仗的必经的位置,两国开战时候签约了一个条约规定,尼亚加拉河是两国的位置,以它们为中界线,开始到差不多200年,他们两个就有一条和平的地方,双方都有尼亚加拉瀑布,150多年拿破仑朋友带着新娘到那里度蜜月,开启了结婚的旅行,所以从那时起就有很多情侣来这里拍婚纱照,而且也在这里旅行结婚。

尼亚加拉大瀑布的资料

尼亚加拉大瀑布

全新4D穿越

加拿大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雄伟气势每年吸引800万游客到访。如今,要感受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雄奇,除了亲身到目的地体验“穿越瀑布”的震撼旅程之外,还可以到尼亚加拉大瀑布公园的游客中心,进入全新的4D超立体展馆 Niagara's Fury,里面的虚拟景象和立体音效打造了一个极具真实感的大瀑布世界,带你回到几万年以前,亲身感受尼亚加拉大瀑布的行程过程。

当游客进入幽暗的“冰天雪地”展馆,这时候展馆里的温度会急降至20摄氏度,忽然耳边传来巨响,脚下的铁架平台开始摇动,眼前出现了地动山崩的情景,周围壮观的冰川顿时崩塌,在迅雷不及掩耳之间,冰川融化的真实雪水从四周汹涌而至,涌于游客所站立的平台下,雷暴、强风以及闪电接二连三,身处其中的游客会从漫天飞舞的人造雪花以及四溅的雨水中感受到眼前景象变化的真实感觉。虽然这个过程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是由于声响、影响以及人造风雪十分真实,让游客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强大威力,震撼十足。

资讯:4D展馆位于尼亚加拉大瀑布公园的游客中心,每天早上9时开放到晚上9时,票价15美元,儿童9美元。

瀑布形成的原因

  瀑布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跌落。瀑布是人们喜欢欣赏的大自然美景之一,很多人都好奇形成瀑布的原因是什么。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瀑布是怎么形成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形成 瀑布的原因

  ‘成因1’

  流动的河水突然而近似垂直跌落的地区。瀑布表示河水流动中的主要阻断。在大部分情况下,河流总是透过侵蚀和淤积过程来平整流动途中的不平坦之处。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河流那长长的纵断面(坡度曲线)形成一平滑的弧线∶河源处最陡,河口处最和缓。瀑布中断了这弧线,它们的存在是对侵蚀过程进展的一个测定。瀑布也称河落(falls,亦译瀑布),有时也称大瀑布(cataract),当谈及很大的水量时,后者尤为常见。比较低、陡峭度较小的瀑布称小瀑布(cascade)。[1]这名称常用以指沿河一系列小的跌落。有的河段坡度更平缓,然而在河流坡降局部增加处相应出现湍流和白水,这些河段称急流。

  在一些情况下,瀑布的位置因悬崖或陡坎被水流冲刷而向上游方向消退,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这种侵蚀作用又倾向于向下深切,并斜切包含有瀑布的整个河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的任何一个或两个在起作用,河流不可避免的趋势是消灭任何可能形成的瀑布。

  河流的能量最终将建造起一个相对平滑的、凹面向上的纵剖面。甚至当作为河流侵蚀工具的碎石不存在的情况下,可用于瀑布基底侵蚀的能量也是很大的。与任何大小的瀑布相关、也与流量和高度相关的特征性特点之一,就是跌水潭的存在,它是在跌水的下方,在河槽中掘蚀出的盆地。在某些情况下,跌水潭的深度可能近似于造成瀑布的陡崖高度。跌水潭最终造成陡崖坡面的坍塌和瀑布后退。

  造成跌水的悬崖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导致瀑布消失。

  ‘成因2’

  世界上最著名的三个大瀑布是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尼亚加拉瀑布,非洲赞比西河上的维多利亚瀑布和阿根延、巴西及巴拉圭之间的伊瓜苏瀑布。

  世界最高的瀑布是四川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境内的兰溪瀑布。总落差1040米(3120尺)。尚有争议的世界最大瀑布是寮国湄公河上的孔恩瀑布(Chutes des Khone,英语作Khone Falls),虽然落差只有70米(230尺),但流量估计有11,600立方米/秒(410,000立方尺/秒)。

  瀑布的形成可能认为很简单,就是一条河流翻过一个悬崖峭壁,就形成了一个瀑布。其实瀑布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其一就是像尼亚加拉瀑布,它是尼亚加拉河水翻过白云石的岩壁,直落入下面的一个大水池里,翻滚流飞的水流不休止地浸蚀页岩,淘空了白云岩的岩洞,一块块的白云岩崩落而下,使得悬崖永远陡峭。

  另一种瀑布的形成就是在古代有一大块熔化了的岩石从下面挤上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岩石硬化了,后来就在河道中形成了一堵墙。中国的黄石瀑布就是这样形成的。

  第三种情况是:古代的冰川切入山谷之中,使两侧形成悬崖峭壁,瀑布由此生成。

  此外,地球表面的运动使高原进一步加高,而河流就在它的边缘地带,这样就形成了高原上的瀑布。

  形成瀑布的条件有几个。瀑布存在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便是岩石类型的差异。河流跨越许多岩相边界。如果从坚硬的岩石河床流向比较柔软的岩石河床,很可能较软的岩石河床的侵蚀更快,并且两种岩石类型相接处的坡度更陡。当河流改变方向并露出不同的岩石河床间的相接处时,便会发生这种情况。尼加拉瀑布组成美国与加拿大间的部分疆界,其河床上有一块斑驳的白云石顶板岩石,压在一连串较软的页岩和沙岩之上。

  形成瀑布的另一相关原因是河床上有许多条状的坚硬岩石。尼罗河上已出现一系列大瀑布,尼罗河水已充分侵蚀河床,结果露出坚硬的结晶质基底岩。

  其他瀑布较少由岩层的特性形成,更多由陆地的结构和形状而形成。例如,隆起的高地玄武岩可形成坚硬的台地,河水在其边缘产生瀑布,北爱尔兰的玄武岩上便是这样。在远比这个更大的规模上看,非洲南半部的岩石外表结构--一块很高的高地,四周是陡坡--使该地区大部分主要的河流都产生瀑布和急流。其中有刚果河上的李文斯敦瀑布(Livingstone Falls)和橘河上的奥赫拉比斯瀑布(Augrabies)。一般情况下,随着山区地形的坡度加大,瀑布的数量也就增多。

  河水侵蚀和地质特征并不是产生瀑布的仅有因素。沿着断层进行的构造运动会将坚硬和软性岩石聚拢在一起,促成瀑布的产生。河床海平面的急降使下蚀作用增加,并使河床上的裂点向上游方向后撤(或者说,坡度的急剧变化标示着河床基准水面的变化)。依赖海平面、河水流动和地质特征(以及其他因素),河落或急流可能在河床上出现裂点之处得到发展。冰川作用已形成众多瀑布,那里的河谷已被冰蚀过度加深,支流河谷被留在陡峭的河谷两侧高处。加利福尼亚州一座由冰川作用凿出的约塞米蒂瀑布(Yosemite)便从436米(1,430尺)高度的一个悬谷跌落下来。

  从河流的时间尺度来看,瀑布是一种短暂的现象,终将销声匿迹。其侵蚀速度取决于一已知瀑布的落差、水量、岩石的种类和结构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有时由于悬崖或陡坡的溯源侵蚀而使瀑布向上游退缩;在其他情况下,侵蚀会产生下切作用而将瀑布所在的整个河段夷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凭藉这两种手段或其中任一种手段,河流的必然趋势是消除既已形成的瀑布。河流的能量总是趋于使河流呈现比较平滑的凹形纵向剖面。

  即使没有作为河流侵蚀工具的曳出岩屑,瀑布基部能获得的侵蚀能量也是极大的。任何水量和落差大的瀑布的一个特征是有由瀑布跌落底部淘蚀成的深潭。有时潭的深度几乎等于产生瀑布峭壁的高度。深潭最终造成峭壁曝露的表面坍塌和瀑布的后撤。在某些地方,瀑布的后撤是一明显的特征。譬如,在尼加拉的瀑布已从开始处的悬崖正面后撤11公里(7哩)。现今尼加拉瀑布的大部分水体被转用于水力发电,但据估计,按正常流量计算,瀑布后退率将是每年约1米(3尺)。

  ‘成因3’

  中国有许多著名的瀑布,像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的黄果树瀑布、安徽省黄山的九龙瀑布、黑龙江省牡丹江上镜伯湖出口处的吊水楼瀑布、浙江省雁荡山马鞍岭西的大龙湫瀑布、山东崂山的龙潭瀑布、云南最大最壮观的大叠水瀑布、广西西隆的冷水瀑布等等。这些瀑布,均以其独特、壮美的气珍珠滩瀑布(15张) 势,吸引着古今中外的许许多多游客,也由此产生了不少赞美瀑布的名篇佳作。那么这些令人陶醉的瀑布是怎样形成的呢?

  据科学家说,形成瀑布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程度不一致,被河水冲击侵蚀得厉害,形成陡坎,坚硬的岩石则相对悬垂起来,河水流到这里,便飞泻而下,形成了瀑布。也可以说,河水在河道中奔流,遇到河床的陡坎时,便跌下来,形成了瀑布。除此之外,还有因山崩、断层、熔岩堵塞、冰川等作用,形成瀑布的。

  ‘成因4’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名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呢?河水在河谷中奔流,遇上了陡峭的地形,流水跌下来就形成了瀑布,所以瀑布又称为跌水。地势越陡,水量越大瀑布越壮观。

  在一些名山大川中,差不多都有瀑布。中国比较有名的瀑布属贵州黄果树瀑布,宽81米,水从74米高的断崖中跌下,发出轰隆巨响,浪花四溅,水珠飞扬。

  世界上最高的瀑布是四川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境内的兰溪瀑布,它的高度是1055米。

   中国十大瀑布

  贵州黄果树瀑布

  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景区内以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为中心,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科学手段,测得亚洲最大的瀑布---黄果树大瀑布的实际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黄果树大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外听、观、摸的瀑布。

  贵州赤水瀑布

  赤水十丈洞大瀑布堪与黄果树大瀑布媲美,瀑高76米,宽80米,被专家学者誉为“神州又一瀑布奇观”,是中国最佳瀑布奇观之一。赤水大瀑布景区(又名十丈洞景区)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南部风溪河上游,离城区三十余公里,是国家AAA风景区,赤水国家级风景区名胜区的重点组成部分。

  四川九寨沟熊猫海瀑布

  海拔2592米,高78米,瀑顶宽50米瀑布呈叠水。顺着熊猫海北侧的观景台走到尽头,沿着一段陡峭栈梯次第而下,可以看到右侧有一道飞流急泻,直落谷底,在中途这道飞流又被悬崖下凸出的岩壁和巨石截成数段,于是,数节叠瀑便一气呵成,极为壮观。隆冬时节,飞流结成冰瀑,形成一个瑰丽的水晶世界。从沟口经魔鬼岩过树正群海,再向上二、三里路,游人便闻水声轰轰,震耳欲聋,雾气阵阵,扑面而来。定神一看,一条阔50来米,高20余米的瀑布,正从古树丛中奔腾而处,瀑面之上,又有不少树木阻挡分流,这个出没于悬崖树林之中的瀑布,便是树正瀑布。

  这种奇特的瀑布景观,的确足以令游历甚广的人惊叹不已。那翻着雪浪的瀑布,与苍劲古老的树木一动一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然而又组合成一幅和谐的天然图画。有人这样形容树正瀑布的奇丽神妙之景色:只见枝叶葱绿的古木那弯曲着的躯干半浸在瀑布中,任凭白花花的瀑布冲刷着,宛若一个个头披秀发,裸露玉体的仙女,在圣水中尽情地沐浴嬉戏。大自然的神奇景色,有时竟能使人若身置伊甸乐园之中!

  四川阿坝牟尼扎嘎瀑布

  扎嘎瀑布,距松潘县城40公里,位于牟尼景区三联村后寺沟内。

  扎嘎,藏语意为白岩上的激流。扎嘎瀑布是牟尼沟风景区两大景观之一。扎嘎瀑布位于扎嘎沟尾的扎嘎山下,扎嘎瀑布起点海拔3270米,落点海拔3176米,瀑高140米,瀑面宽35~40米,夏季流量2~5立方米/秒。为台阶式瀑布,夏季流量23立方米每秒。瀑布上游是湖泊,下游是阶梯式河床,湖水从巨大的钙化梯坎上飞速写速跌落,经钙华台阶跌宕而下,冲击于巨大的钙华石壁,形成巨幅瀑身,声闻十里,如战鼓擂动,如万马奔腾。

  扎嘎瀑布是一座多层的叠瀑,叠叠多变。扎嘎瀑布高104米,宽35米,为中国最高的钙化瀑布。气势磅薄,涛声十里。经地质学家鉴定,扎嘎瀑布既为一液体瀑布又为一固体瀑布。所谓固体瀑布,指的是整个瀑面河床为一钙华体,钙华流犹如彩色液体飞流直下。钙华体上的水却清澈明亮。该瀑布为全国目前发现的落差最大的钙华瀑布,有“中华第一瀑”之美誉。

  山东泰山黑龙潭瀑布

  泰山黑龙潭位于西溪百丈崖上,有瀑布飞流直下,声若雷鸣,状如挂着的千尺银链。瀑布常年倾泻,冲击崖下成潭, 传说 潭与东海龙宫通,游龙自由来去,故名“黑龙潭”。“龙潭飞瀑”是泰山西溪名胜之一。

  云南罗平九龙瀑布群

  九龙瀑布以其幅宽、级多、差大、景观非常丰富,层层叠叠,自成一绝,给人以幻境之中的感受,《中国国家地理 》组织的专家学者权威新闻机构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瀑布,成为游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山西黄河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濒陕西省宜川县,东临山西省吉县,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距陕西省宜川县城四十公里。瀑布宽达50米,高约17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位于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中段,总面积约60平方千米。黄河壶口瀑布声如雷鸣,气势壮观,它以排山倒海的独特雄姿著称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也是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

  壶口瀑布,号称“黄河奇观”,是黄河上唯一的大瀑布,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以壶口瀑布为中心的风景区,集黄河峡谷、黄土高原、古塬村寨为一体,展现了黄河流域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历史 文化 积淀。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002年,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

  壶口瀑布水势汹涌,涛声震天,景色壮丽,是黄河最壮观的一段,也是国内外罕见的瀑布奇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句,勾画出了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不观壶口大瀑布,难识黄河 山西一侧观赏百米悬瀑

  真面目,壶口瀑布这颗黄河上的璀璨明珠,正以它巨龙般的姿态奔腾、咆哮着。

  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历时8个月,共评出“专家学会组”、“媒体大从组”与“网络 手机人气组”三类奖项。“媒体组”与“人气组”分别以媒体投票及网友、手机用户投票的方式各产生12个获奖地方。而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浓墨重彩推出的“专家学会组”奖项则别具一格,分成了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雅丹地貌、海岛、海岸、瀑布、冰川、峡谷、城区、乡村古镇、旅游洞穴、沼泽湿地等15个类型。 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壶口瀑布位列其中。

  2010年7月5日,壶口瀑布出现的半清澈半浑浊交界的并流景观,十分壮观。

  广西德天瀑布

  德天瀑布位于中越边境广西大新县硕龙镇,为国家特级景点.横跨中国越南两个国家,排在巴西-阿根廷之间的伊瓜苏大瀑布、赞比亚-津巴布韦之间的维多利亚瀑布以及美国-加拿大的尼亚加拉瀑布之后,是世界第四大、亚洲第一大瀑布。瀑布跌落,最大宽度100多米,纵深60多米,落差40余米,年均流量50立方米/秒,所在地地质为厚层状白云岩。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瀑布,被国家定为特级景点。

  湖南衡山麻姑仙境瀑布

  由半山亭西行约1公里即至麻姑仙境。麻姑是传说中的仙女,为在农三月初三给西王母祝寿,她每年在衡山采灵芝酿酒,然后飞天去给王母祝寿。

  河南尧山景区九曲瀑布

  九曲瀑布又称黑龙潭瀑布是河南省尧山(石人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瀑布之一,高70余米,呈三弯九曲之状,水面根据枯水与丰水期分别宽1-6米不等,系上游水流由燕山运动晚期断裂与岩层相互切错形成的断崖上下泻而形成。由于水流下切磨蚀与岩石承受侵蚀能力不同等因素,断崖上形成数个深度0.3-1.5米不等的凹窝,呈之字形自上而下分布,使壁面凹凸不平,水流形成三弯九曲之状。瀑布两边的崖壁上,秀木扶疏,青苔密布,各色野花撒落其间,与雪白的瀑布交相辉映,织成一幅锦绣图案。由于石人山降水丰沛,上游植被繁茂,水源涵养好,瀑水常年不断。瀑布注入下端的黑龙潭,訇响声传出半里之外。

  世界三大瀑布

  瀑布是地球上很壮美的自然景观。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瀑布分别是: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和伊瓜苏瀑布。

  1、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与美国的交界处的尼亚加拉河上,河中的高特岛把瀑布分隔成两部分,较大的部分是霍斯舒瀑布,靠近加拿大一侧,高56米,长约670米,较小的为亚美利加瀑布,接邻美国一侧,高58米,宽320米。尼亚加拉瀑布及由它冲出来的尼亚加拉峡谷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地质条件,其中页岩的不断被水流冲刷,使得瀑布在1842年至1905年间平均每年向上游方向移动170厘米。美加两国为保护瀑布,曾耗巨资修建了一些控制工程,使瀑布对岩石的侵蚀有所减小。

  2、维多利亚瀑布

  维多利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的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瀑布宽1700余米,最高处108米,宽度和高度比尼亚加拉瀑布大一倍。年平均流量约934立方米/秒。赞比西河抵瀑布之前,舒缓地流动,而瀑布落下时声如雷鸣,当地居民称之为“莫西奥图尼亚”(意即“霹雳之雾”)。维多利亚瀑布的水泻入一个峡谷,峡谷宽度从25米至75米不等。

  3、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边界上的伊瓜苏河。这是一个马蹄形瀑布,高82米,宽4千米,是尼亚加拉瀑布宽度的4倍,比维多利亚瀑布还要宽很多。悬崖边缘有许多树木丛生的岩石岛屿,使伊瓜苏河由此跌落时分作约275股急流或泻瀑,高度60至82米不等。11月至3月的雨季中,瀑布最大流量可达12750立方米/秒,年平均约为1756立方米/秒。

看了瀑布形成的原因还看:

1. 温泉是如何形成的

2. 桂林石山是怎么形成的

3. 湖泊是如何形成的

4. 河谷是怎么形成的

5. 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是什么过程

尼亚加拉瀑布是怎么形成的?

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中段,号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与南美的伊瓜苏瀑布及非洲的维多利亚瀑布合称世界三大瀑布。她以宏伟的气势,丰沛而浩瀚的水汽,震撼了所有的游人。从伊利湖滚滚而来的尼亚加拉河水流经此地,突然垂直跌落50多米,巨大的水流以银河倾倒之势冲下断崖,声及数里之外,场面震人心魄,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大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也直译作拉格科或尼加拉瓜瀑布,“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中意为“雷神之水”,印第安人认为瀑布的轰鸣是雷神说话的声音。在他们实际上见到瀑布之前,就听到酷似持续不断打雷的声音,故他们把它称为“Onguiaahra”(后称Niagara),意即“巨大的水雷”。

尼亚加拉瀑布的形成在于不寻常的地质构造。在尼亚加拉峡谷中,岩石层是接近水平的,每英里仅下降19~22英尺。岩石的顶层由坚硬的大理石构成,下面则是易被水力侵蚀的松软的地质层。激流能够从瀑布顶部的悬崖边缘笔直地飞泻而下,正是由松软地层上的那层坚硬的大理石地质层所起的作用。更新世时期,巨大的冰川后撤,大理石层暴露出来,被从伊利湖流来的洪流淹没,形成了如今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通过推算冰川后撤的速度,瀑布至少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最早则有可能是在2.5万年前形成的。

尼亚加拉瀑布及由它冲出来的尼亚加拉峡谷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地质条件,瀑布的常年冲蚀,使得石灰岩崖壁不断坍塌,致使尼亚加拉瀑布逐步向上游方向后退。据1842~1927年观测记录,平均每年后退1.02米。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美、加两国耗费巨资采取了控制水流、用混凝土加固崖壁等措施,使瀑布后退速度控制在每年不到3厘米。

在新被发现之前,尼亚加拉这一奇迹一直不为西方人所知。直到1678年,一位叫路易斯·亨尼平(Louis Hennepin)的法国传教士来到这里传教,发现了这一大瀑布,震撼之余,细心地记下了自己的见闻,对这绝妙的人间仙境做了传神的描述,使尼亚加拉瀑布的美名广为流传。1625年,欧洲探险者雷勒门特第一个写下了这条大河与瀑布的名字,简称为“Niagara”(尼亚加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