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采茶扑蝶钢琴曲介绍
2023-07-02 14:48:45 责编:小OO
文档


《采茶扑蝶》是著名钢琴家陈洁民创作的一首钢琴曲,在钢琴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这首曲子描绘的是一个美丽而安静的景象,一位采茶人在茶园里工作,眼看着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所以他抖动着茶叶,希望也能引来一些蝴蝶。这首曲子以旋律简单、清新的节奏为特点,弹奏起来非常舒适,让人心情愉悦。同时,曲子的编排非常精妙,旋律、节奏和和声的完美结合,使这首曲子成为了典型的钢琴小品。它是一首非常经典的钢琴曲,在各种场合中都非常适合演奏,非常值得推荐。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音乐小知识《采茶扑蝶》

【琵琶】【你说我弹】《采茶扑蝶》是一首福建民间舞曲,采用了五声调式中的羽调式,旋律极富色彩性。它描绘了青青茶园中,伴随着蝴蝶飞舞,人们穿梭其中忙碌着的美好场景。

《采茶扑蝶》起源于《采茶灯》,《采茶灯》源自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美山村。二百多年来,《采茶灯》代代相传。在1952年改名为《采茶扑蝶》。1953年《采茶扑蝶》代表中国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荣获银奖。

钢琴曲欢乐歌和采茶扑蝶哪个简单

采茶扑蝶。

采茶扑蝶是福建龙岩民歌。曲子描写了茶农们愉快采茶的场景,曲子的旋律高昂、优美、活跃。采茶扑蝶是七级的,欢乐歌是八级的。所以相对来说采茶扑蝶简单一些。

世界十大著名钢琴曲:少女的祈祷、爱之梦、梦中的婚礼、爱的纪念、悲怆奏鸣曲等等。

这是什么钢琴曲?

这首曲子是民歌《采茶灯》。

《采茶灯》是福建民歌,民歌描写的是福建龙岩地区采茶灯歌舞的热闹景象。龙岩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是流行于龙岩城乡的民间歌舞,融说唱、戏曲、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娱活动形式。

采茶扑蝶的介绍

《采茶扑蝶》是中国福建、安徽等地的民乐,在70年代由歌唱家李谷一演唱。《采茶扑蝶》曲调欢快,可以使用民族乐器,如笛子、二胡等来演奏。也可以用西洋乐器,如钢琴等来演奏。

钢琴曲采茶扑蝶是几级的 进行曲又是几级的

首先,根据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的星级标准:

1、一颗星为1-3级

2、两颗星为4-5级

3、三颗星为6-8级

4、四颗星为9-10级

5、五颗星为演奏级以上

采茶扑蝶的难度考察点为八度、快触键+跳跃、左右手交叉,总体上达到2颗星的标准,大约五级

进行曲难度考察点为大跨八度、八度内的灵活运用,总体难度3颗星,达到七级水平。

但其实钢琴考级的难度分布是不大均匀的,初级阶段的提升不大,到高级阶段每一级之间相差非常大,所以如果你水平没有达到七级,不建议弹《进行曲》。

求助,钢琴曲《采茶扑蝶》里这个怎么弹~~

颤音是由主要音和它上方助音快速而均匀地交替而形成。用记号tr或tr~~~~来表示。放在音符的上方。颤音记号上方可能有变音记号,它是属于上面的助音的。表示该音的升高或降低。

颤音的演奏有三种情况:

1.由主要音开始:

2.由上方助音开始:

3.由下方助音开始:

颤音的结尾,往往用回音结束,但也有用别种方法结尾的,为了避免差误,作者一般会把颤音的开头音和结束音准确地标记出来。

本例颤音似以第一种方法“由主要音开始”为宜,结尾在上方音“si”.请见下图:

采茶扑蝶作词作曲都是谁

采茶扑蝶是福建龙岩民歌。民歌属于口耳相传,其最早的词曲作者早已不知道是谁了。之后很多艺术家提取民歌素材,将此改编为钢琴曲,二胡曲,古筝曲,这些都是改编了。在注明的时候一般只注明:编曲XXX,作词作曲一般都注:佚名。

希望这点解答能给你一点帮助吧。

音乐与作曲技术团队 【宫徵】

我钢琴七级 推荐一首曲子练习吧

基础教程里的《采茶扑蝶》,这首很简单啊,还好听~是业余七级的

如果你级别在8级以上,你可以看看 中外钢琴名曲精选 里面的曲子,基本上是大中型曲子

下面是 音乐学院钢琴七级曲目指导

七级A组(1) 练习曲 车尔尼

此曲时十七世纪音乐风格得乐曲。练习时要求颗粒性强,弹性要好,手指转换的地方手臂要放松,转弯的动作要正确,保持严谨的节奏律动。此外还要注意左手根音的写法:第一、三行中左手强调保留四、五指,第二行左手改为跳动的低音写法,在看谱例时要特别认真的分清左手根音中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长度,以便于更好完成低音级进向下的音阶旋律线条,确保旋律的趣味性,另外结尾时要做大的渐弱。

七级A组(2) 三部创意趣

练习时注意巴洛克时期的古典风格特点,此曲旋律线不长,每一音符做为一个单位,要求弹奏得有弹性、活泼。声音上弹得不要太重,保持乐曲得流动性。手指触动琴键要把音断开一些弹奏,如用连奏会感觉跟此曲风格不贴切。第一行第三小节得三十二分音符弹得不要太快,要保持全篇三十二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得统一性,保证稳定得节奏律动。第五十二页第四行第一小节的左右手旋律互换,如果感觉两手交叉弹奏比较困难,也可以两手互换弹奏。内心感觉是上面的旋律交叉发展下去和下面的旋律交叉发展上来。三十二小节的延长音要保持住,时值要够,不能短促,以确保从容进入尾声。

七级A组(3) 回旋曲 莫扎特 (bB大调奏鸣曲第三乐章)

此曲是轮舞式舞蹈的性质,主题多次重复出现的古典作品。在两个主题之间插入一个不同主题的插部,当主题之间插入一个不同主题的插部,当主题出现时要回到原来主题的风格上去。插部(五十三页最后一小节)则在音乐形象上形成一个不同风格的对比段落出现,节奏上要保持统一的节奏律动。音乐形象上的不同表现在于主题比较轻盈、有弹性、力度上弹奏得要轻(p)。插部表现出比较浑厚、雄浑、有力地(f)音量对比。第三插部(五十五页第二行)右手旋律连线得歌唱性与左手断奏(跳音)弹性得律动要做出来。象是两手各自拿一种乐器演奏非常精彩得段落。最后还要第五十六页第一行第三小节开始得巴洛克十七级进式得音乐表现手法。前两小节力度时突强,紧接着两小节是阶梯式得突弱,然后再突强两小节,不是渐强或渐弱。此曲力度上不宜弹得太重,而且多从四小节、八小节为一句大的结构来考虑安排全曲的起程转合关系。

七级A组(4) (无词歌) 门德尔松

门德尔松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德国学派的代表,此曲短小精悍,是没有配上歌词的歌,要富有歌声加伴奏的想象,注意旋律发展方向,要做出起句、收句的渐强、渐弱,要体会内心感受重旋律的发展。左手伴奏的切分节奏音型弹得要轻,作为一种陪衬声部不能弹得太响,不能影响主旋律正拍得流动感。根音声部是左手主要得声部,这三个声部(高、中、低声部)各自都有力度标记,一般来说上声部(旋律声部)最强,根音声部其次,中声部的节奏、和弦弹奏得最轻。中段(第二行第三小节)以后的根音声部的长旋律线条与高声部的旋律线行成复调性的对比。左手根音声部旋律要弹奏得非常动听、优美。

七级B组(1) 练习曲 克拉默

克拉默是古典主义时期英国学派的代表。此曲音乐上典雅、华丽、每个声部要弹奏得连贯、流畅。要感觉到是非常圆滑得长线条。音量上没有非常强烈的对比,尽量让声音保持华丽、流畅、连续的进行。速度上要稳定,不能有任何自由。两手的衔接处要流畅,听起来如一条不断流淌的旋律。

七级B组(2) 奏鸣曲 斯卡拉蒂

此曲是非常光彩、灿烂的意大利洛可可风格作品,装饰音华丽、有弹性。旋律线条不长,经常是有弹性的短小的旋律贯穿其中。触键要注重手指尖的把握性、弹性,使全曲更加有动感。节奏要稳定,要利用手指尖的断奏(跳音)来弹,不要用手臂跳音。肩和臂要放松、力度上要年轻,要保持音色的清晰、干净、弹性。此外还要强调当中穿插的旋律。左手(第三行)比较固定的低音音型与上面旋律形成小的对比。注意从六十一小节到六十六小节左手的跟音声部与右手的旋律形成复调性色彩,只有弹性好左手的旋律才能显得层次比较多。此外根音出现的地方(七十三到九十小节)可踩踏板,这是声性踏板,而非旋律性踏板,要一踩就马上放开,不能踩很长的时间,如果长时间踩踏板,就会把休止符的时值填满了。要把休止符控出来。

七级B组(3) 变奏曲 贝多芬

这首练习是比较严谨的古典主义风格乐曲。主题比较抒情,象歌谣似的。伴奏声部的三连音弹奏得要轻。全曲要注重调性、色彩上得对比、每一个变奏都有其不同的性格要弹奏得诙谐热烈。要保持好基本节奏得框架和全曲节奏速度得统一性。第一变奏(第四行)是装饰性得变奏,要保持好原来节奏律动得基础上对旋律进行加花演奏,速度上不要有变化,但因这里演奏得是十六分音符,音色色彩上要活泼一些,热烈一些。

第二变奏(六十四页第三行)是第一变奏倒影式左手十六音符写法,要感到左手得流动,但节奏上要统一。

第三变奏(六十五页第一行)在性格上有短促音型划分还要感觉为两小节一句,以便于句子听起来不致于零碎。

第四变奏(六十五页第六行)在性格上有很大得变化,并且调性上也有很大的对比(由同名大调G大调转为同名小调g小调)色彩上式略微忧伤、暗淡的下行旋律。性格上的变化来自于左手好听的声音和右手流畅的旋律。

第五变奏(六十六页第三行)重新回到主调(G大调)上,声音比较明亮、明快。左手断奏(跳音)不必非常短促,可以稍长一点,右手连奏要注重颗粒性的清晰,要弹奏得由弹性、活泼。第五变奏与第四变奏形成戏剧性得对比。

第六变奏式(六十七页第一行)气势上比较宏大、雄浑、交响乐式得写法。声音上要灌得很满,此时更要强调出高声部得主旋律,不要让旋律埋没在整片得喧闹和声中。旋律依然要求动听。在最后(六十八页第一行第二小节)两手交叉弹奏得地方如感觉困难,可用两手互换得弹奏方法。但要保持中间十六分音符节奏的连贯性,不能因换手就造成音乐上的中断。为更好的表达作曲者的意图,建议用两手交叉弹奏的方法。结尾处(六十八页第二行)八度的弹奏式乐曲的,要在音量上做出对比。

七级B组(4) 蓉城春郊 黄虎威

此曲是具有浪漫主义、个人体会手法写作的中国作品,是慢板速度、节奏自由、非常富有表情。演奏时可根据个人的体会,根据标题的提示,用心的体会曲子的走向、发展、体验乐曲的起句、收句。自由的乐句要做到既自由又合理。左手伴奏音型弹奏得不要太重,要流畅、清晰。自由的地方不要弹成突快突慢的节奏,速度上不要有生硬的变化,要用内心感受渐慢与渐快,要弹奏得自然、贴切。中段(七十页第二行)通过和弦得级进和左手八度分解和弦得扩展式音型,达到一个。这一段要撑住,否则后面得再现(七十页第三行)就不会有新得境界出现,页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结尾处(七十页第五行第二小节)得力度标记极弱(ppp),弹奏得要非常轻,弹出非常透明的音色,弹奏时手指对琴键要用比较送的、虚的轻轻一碰就抬起来的力度。意境上要感觉很遥远,不是很近的声音。

七级选曲(1) 回旋曲 卡巴列夫斯基 (C大调小奏鸣曲第三乐章)

此曲是托卡踏式的断音弹奏方法。风格上要求极有弹性,永不停顿的向前发展。乐句的划分为两小节或四小节为一个单位。注意托卡塔式音型化渐强渐弱的音乐化发展趋势,演奏手指的跳音不要太散、太笨重,不要象打击似的旋律发展,旋律线条要长一些。有些段落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很短的小节数内迅速的把音量强起来,弱下去。这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乐曲的意境。此曲还要注意节奏的律动式托卡塔式音型的灵魂。要弹出重音的节奏韵律。再现部(七十三小节)前一小节写的展开标记意思是让音乐上更加宽广,前面(六十九小节)的渐强标记是要做一个大的渐强。而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进入再现部,进入再现部的远速标记是要求毫不犹豫的回到乐曲开头的那种速度。

七级选曲(2) 卖杂货 陈培勋

此曲采用民间小调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民族风格特别浓厚。旋律是民族化的连音和跳音的结合,起句和收句的连奏、断奏要弹得非常贴切。右手如歌的弹奏和左手的跳跃要形成诙谐的对比。左手伴奏声部是作为一种背景陪衬,力度上不要很响,但左手背景和弦中有一些小连线要突出一些。第二段(第四行)主题换到左手弹奏。右手的伴奏陪衬音型力度要轻,以便于弹奏出右手流畅、歌唱性的旋律。七十八页第一行开始,音型是流畅的快板速度。力度上从比较弱(mp)到第二行第五小节强(ff),要弹出一个大的渐强趋势,然后下一个小节有一个突然弱的标记(p),它是为自然地进入中段(七十八页第三行)起一个婉转的转折作用。中段要以柔美、丰厚的音色来表达唱歌性。演奏方法上手臂和肩膀要松弛,把力量放下去。后面(第四行)左手复调对位的写法应弹出比较,歌唱性的旋律,它是左右手相互陪衬、对比交织在一起的表现手法。最后(七十八页最后一行第一小节)左手的主要旋律,右手则是卡农式音型的回答。为了使结尾时的音型更加丰满,右手要弹出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七级选曲(3) 圆舞曲 布拉姆斯

此曲要注意古典主义的严谨风格和浪漫主义个人感情化双重性的写法。音乐上要安静、流动。虽然句子比较短,但要做出长气息的音乐发展动力,这样的音乐才不致于零散,结构才会严谨。注意中段(八十一页第三行)的渐强、渐弱的鲜明对比。再现部(第四行第二小节)力度要轻、安静。要和中段形式音量上大的对比。然后再逐渐发展,慢慢渐强。尾声(第五行第四小节)手臂要柔和、放松。声音上要透明,最后象是一个小铃铛再遥远的高空回荡。旋律进行要注意节奏的律动,的发展弹奏得不要太拖、太沉重,音色要丰满。

请问钢琴谱《采茶扑蝶》是几级的曲子啊?

恩,是七级,我以前考七级的时候就是这首曲子!

有哪些中国钢琴名曲值得一听?

首先是根据古曲、民间乐曲、声乐作品等改编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梅花三弄》《谷粒飞舞》《采茶扑蝶》《卖杂货》《黄河》《绣金匾》等等,其中王建中先生改编了一大批中国民间音乐为钢琴曲,还有汪立三先生创作的一批中国钢琴作品,这个你可以自行百度,我不一一推荐了。  我现在推荐一些新生代中国作曲家所作的现代钢琴作品:  张帅《三首前奏曲》 张朝《皮黄》《滇南山谣三首》 陈其刚(华裔)《京剧瞬间》

说民歌曲调类的,没看到《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钢琴版),补充下。  它描写了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内心喜悦,正逢山花烂漫,节奏昂扬积极,旋律流畅抒情。  另外 《梁祝》钢琴版比较温润悦耳。  这两个我觉得钢琴版从某些角度来说,比原版好听。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