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建水紫陶和紫砂有什么区别
2023-07-02 10:08:55 责编:小OO
文档


建水紫陶和宜兴紫砂壶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材料不同,建水紫陶为粘土原料,而宜兴紫砂壶则是石质原料。二者的收缩率也不同,建水紫陶的收缩率为百分之二十左右,而宜兴紫砂壶的收缩率不到百分之十。

二是制作工艺不同,宜兴紫砂壶多为打身筒,而建水紫陶多为拉坯。

三是装饰工艺不同,宜兴紫砂壶多为阳刻,而建水紫陶则是先阳刻后填泥。

四是打磨工艺不同,宜兴紫砂壶不须打磨抛光,而建水紫陶则要打磨抛光。

总的来说,建水紫陶在形的把握上、盖的精密度上都不及宜兴紫砂壶,但在装饰与成色方面更具优势。建水紫陶更能表现中国书画的神韵,而宜兴紫砂壶则成色古拙多变。

1、紫陶原料是建水特选的泥土,特点为腻而黏、不含砂粒,而紫砂是一种矿体,开采时材质坚硬如石;

2、紫陶的泥料粉末泥态,腻如膏脂,无砂粒,而紫砂为熟泥,砂质效果明显;

3、紫陶是拉坯成型,紫砂为打身筒和镶身筒成型;

4、紫陶为无釉打磨抛光,而紫砂则不需要打磨抛光。

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县所产的一种陶器,而紫砂是江苏省宜兴市所产的一种陶器。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1. 材质:建水紫陶使用的原料是云南境内的特殊粘土,而紫砂则使用的是江苏宜兴境内的特殊泥土。

2. 装饰:建水紫陶多以线刻、雕刻、夹胶等方式装饰,其图案多为云南地方元素;而紫砂则主要采用雕刻、镂空、刻花等方式进行装饰,其图案多为传统文化元素。

3. 形状:由于生产工艺和技术的不同,建水紫陶和紫砂在形状上也有较大的差异。建水紫陶器具形态相对简单,线条流畅,构图大胆;而紫砂器形态则相对丰富,造型曲线美妙,刻线流畅。

4. 生产工艺:建水紫陶是以手工制作为主,需要多次烧制;而紫砂则使用的是轮盘制作,需要慢火长时间烧制。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建水紫陶和紫砂哪个好

1、原料区别:紫陶的原料是进郊的五色土,泡水后变成紫红色的陶泥,这种陶泥细腻,不含砂,而且烧制出来的陶器硬度高。紫砂的原料则是宜兴的五色土,属于粉砂质的沉积岩,这种原料要比紫陶的原料可塑性好。

2、工艺区别:紫陶制作时是通过快轮拉胚成型的,一般制作出来的壶形都是圆器,也有方器,但是成型后的外观并不好看。紫砂一般是拍打成型,制作出来的壶形比较丰富,圆器、方器、筋囊器都有,而且制作时也不需要打磨。

3、功能区别:紫砂的结构是双孔的,不管是透气性还是保温性都是比较好的,泡出来的茶具有极佳的发茶性。但是紫陶是单孔结构,加上紫陶的无釉抛光使它的透气性比紫砂要差很多,所以泡出来的茶的口感和茶色都略逊色于紫砂。

紫砂和紫陶的区别

原料不同:紫砂是一种矿体,材质坚硬。而紫陶原料是建水特选的泥土,特点为腻而黏、不含砂粒。制作工艺不同:紫砂分为全手工和模具,全手工采用拍泥片打身筒和镶身筒两种,模具壶则是利用石膏模型或其他模型辅助成型。紫陶多为手工拉坯。打磨需求不同:紫砂则不需要打磨抛光。而紫陶为无釉打磨抛光。

1、原料不同:紫砂是一种矿体,材质坚硬。而紫陶原料是建水特选的泥土,特点为腻而黏、不含砂粒。

2、制作工艺不同:紫砂分为全手工和模具,全手工采用拍泥片打身筒和镶身筒两种,模具壶则是利用石膏模型或其他模型辅助成型。紫陶多为手工拉坯。

3、打磨需求不同:紫砂则不需要打磨抛光。而紫陶为无釉打磨抛光。

紫陶与紫砂有什么不同?

1、泥土和矿石不同:紫陶的泥料需腻而黏、不含砂粒。用建水红、黄、青、紫、白五种不同颜色的泥土,泡水滤浆后成紫红色的陶泥,用以制成器皿坯胎再烧制而成精美的紫陶作品,所以紫陶原料是建水特选的泥土,紫砂事实上是一种矿体,开采时质坚如石。

2、无砂和有砂:紫陶泥料的加工,需要将粘土捣成粉末,筛弃粗砂,进行配比,再放入缸内加水制成浆状搅拌淘洗,反复五、六次淘洗之后,让其在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成泥,这时的泥料已经腻如膏脂,无丝毫砂粒。紫砂泥料的加工,是经摊晒、捣碎、过筛、加水调和成生泥,木槌压打数十次成熟泥。紫砂泥料砂质效果明显。

3、拉坯和身筒不同:紫陶是拉坯成型,紫砂为打身筒和镶身筒成型。

紫砂壶保养注意事项

茶壶每次使用后,壶身应擦拭干净,壶内残茶剩汤不必立即倒弃,放一放也不要紧。这倒不是为了过后再饮,因为紫砂有一定吸水性,残茶留在壶内任其吸收,久而久之,能使壶色光泽古润,当然茶汤不能变质是前提。

如果壶暂时不用,壶身内外要擦干净,贮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紫砂壶切忌包裹式密封,封闭久后易生斑。养壶之中最忌沾油烟,污染后难洗涤,洗刷时不要使用清洗剂,这样很容易破坏包浆。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紫陶茶壶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紫砂壶

紫陶和紫砂有什么区别

  1、原料不同:紫陶是用不同颜色的泥土在水中浸泡过滤得到的,紫砂本质上是一种矿体;2、加工方式不同:紫陶泥料加工是需要将粘土捣成粉末,去除粗砂,再放到水中过滤,紫砂泥料是经过摊晒等工艺制程;3、打磨工艺不同:紫陶无釉需打磨抛光,紫砂则不需要。

  紫陶和紫砂的不同之处

   1、原料不同

  紫陶的泥料里面往往不含有沙粒,是用建水红、黄、青、白、紫等五种不同颜色的泥土,放到水中浸泡过滤成出来的呈紫红色的陶泥,主要用来制作器皿胚胎或者是一些紫陶作品,而紫砂其实是一种矿体,是开采出来的,质地较为坚硬。

   2、加工方式不同

  紫陶泥料在加工的时候,需要先将粘土捣成粉末,然后将粗砂摈弃,再进行配比,放到水中制成浆状搅拌好,反复清洗5-6次后,在封闭的状态下自然晾干即可。而紫砂泥料在加工的时候,是经过摊晒、捣碎、过筛、加入调和以及捶打等工序制成的,砂制效果明显。

   3、打磨工艺不同

  紫陶制成的产品,在制作的时候是需要打磨抛光的,看上去会有一种温润的感觉,而紫砂制作的产品是不需要打磨抛光的,有一种天然的美感,更便于收藏把玩。

请教紫陶与紫砂有什么不一样?

1、材料不同

宜兴是石质砂料,收缩率不到百分之十且粘性不好;紫陶为粘土原料,收缩率百分之二十且粘性好。

2、制作工艺不同

宜兴紫砂壶多为机压;紫陶壶多为手工拉坯。

3、装饰工艺不同

宜兴紫砂壶多为阳刻;紫陶则是阴刻彩填。

4、打磨工艺不同

宜兴紫砂壶不须打磨抛光;紫陶则无釉打磨、抛光。

紫陶因材料和工艺的因素,在形的把握上,盖的精密度上都不差于宜兴紫砂壶。当然也有人的因素。紫陶自身的优势在装饰与色彩。在装饰上紫陶更能表现中国书画的神韵,宜兴紫砂陶不及也。紫陶成色古拙多变,每一件都无雷同。宜兴紫砂陶则是千陶一面,而且化工壶居多。

紫砂和紫陶的区别是什么?

1、材料不同

宜兴是石质砂料,收缩率不到百分之十且粘性不好;紫陶为粘土原料,收缩率百分之二十且粘性好。

2、制作工艺不同

宜兴紫砂壶多为机压;紫陶壶多为手工拉坯。

3、装饰工艺不同

宜兴紫砂壶多为阳刻;紫陶则是阴刻彩填。

4、打磨工艺不同

宜兴紫砂壶不须打磨抛光;紫陶则无釉打磨、抛光。

紫陶因材料和工艺的因素,在形的把握上,盖的精密度上都不差于宜兴紫砂壶。当然也有人的因素。紫陶自身的优势在装饰与色彩。在装饰上紫陶更能表现中国书画的神韵,宜兴紫砂陶不及也。紫陶成色古拙多变,每一件都无雷同。宜兴紫砂陶则是千陶一面,而且化工壶居多。

建水紫陶建水紫陶壶一般多少钱

1、建水紫陶和紫砂有什么区别?2、建水紫陶3、建水紫陶的特点是什么?4、建水紫陶的三大优点5、建水紫陶究竟好在哪里?建水紫陶和紫砂有什么区别?

1、制作工艺不同:宜兴紫砂多为打片成型,即先将泥块切成不同的泥料,再把这些泥料捶打成符合所制器型要求的泥条和泥片,然后用规车等工具划成适宜宽度的泥条旋出口、底及围片。建水紫陶多为手工拉坯成型(快轮拉坯法。壶形多为圆器,壶身内壁会留下环形痕迹。

2、装饰风格不同:宜兴紫砂,干坯题刻、(半干坯泥绘,多为阴、阳刻,金石味较重。建水紫陶则是先阴刻后填泥,填泥有单色填泥和多色填泥,也就是所谓的阴刻阳填的特殊装饰工艺,表达方式比较婉约,水墨味浓郁。

3、打磨工艺不同:宜兴紫砂一般不需打磨。建水紫陶则有无釉打磨、抛光工艺(现在也有因火皮美而不打磨火皮的。

注意事项

养壶的过程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泡茶时不只是一味的泡茶、淋壶即可,还需反复擦拭,让壶胎吸收茶汤,久而久之紫陶壶表面就会呈现晶莹如玉的色泽来。

紫陶壶用完后须保持壶内干爽,勿积水,以免泡茶水味重影响茶口感。

放在通风透气的地方,不宜放在闷热处,更不可以为珍贵,用后包裹或密封搁置高台。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建水紫陶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紫砂

建水紫陶

建水紫陶的工艺流程大致有十五个步骤:泥料的制备——揉泥——拉坯——晾坯——修坯——装饰——阴刻——填泥——摊泥——压泥——削刮——精修坯——晾干——烧窑——打磨。

跟着示范图一起看看吧。

一、泥料的制备

做陶首先必须要有原料,紫陶陶泥的制备工序十分复杂:分为取料、醒料、选料、配料、碎料、淘洗滤浆、滤泥和醒泥,其中又细分为很多道工序。

取料:去泥料产地挖采优质的土料,即为生料。

醒料:刚刚挖掘出来的“生料”含有一定水分,需要晾干至手捻为粉末方可使用。

选料:捡净生料中的“砂砾”杂质。

配料:由经验丰富的匠人根据成品需要的烧制要求,将五种色土按比例配成“陶泥”。

碎料:将配置好的“陶泥”捣成均匀“碎料”,碎料最大不能超过蚕豆大小。

淘洗滤浆:将碎料倒入大缸中用水充分浸泡,每隔五-六小时要全面搅拌一次。反复此过程数次,直到泥料充分稀释融合后,用200-300目纱网过滤4-5次后倒入干净容器内沉淀。

滤泥:第一步,将淘洗后的泥浆倒入干净容器内加盖静置,任其自然析出水分。第二步:倒去容器中的多余水分,将剩下的泥糊倒入石膏容器内吸除剩余水分。(石膏有吸水作用噢

静置在石膏容器中的泥料

醒泥:刚制备好的泥料泥性较暴,当地人将其称之为生泥。因为生泥中的水份和固体颗粒的分布仍然不均匀,比较活跃的颗粒元素变化会产生细微的结构变化,会降低泥料成型时的可塑性。并在后期导致泥坯干裂、分层、变形等多种问题。因此在最后一步,我们要把小泥巴放在一边醒着,让它自己充分发生变化和反应,醒的时间则是越长越好。

只有细腻如膏脂的陶泥,最终才能炼烧出温润如玉的陶品

二、揉泥

陶泥制备好,就可以开始拉坯啦,拉坯之前,先要好好地揉一下泥巴。一来,可以使泥团中的水分更加均匀,二来,可以排除泥团中的空气。

小气泡永远都是小泥巴的死对头。

三、拉坯

到了这一步,就要正式上盘拉坯拉。现代拉坯,一般都会使用电动陶车。

在这一步中,如果工匠师傅的手用力不匀,陶坯的厚薄就会不均匀。即使成型,在后期窑烧过程中也会裂开、炸碎,功亏一篑。

拉坯是一门艺术,陶品后期的成型是否匀称美观,全靠匠人自身的经验和审美来掌控。

即便手工拉坯尺寸难以完全一致,也要边做边量,把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快乐拉坯的匠人。

四、晾坯

初具雏形的湿陶坯因为含水量大,因此要视季节和天气情况在庇荫处阴干一至两天才能进入下一步的修坯环节。

五、修坯

修坯是拉坯的延续,在湿陶坯晾干至一定硬度时,就可以修坯了。修坯是对泥坯进一步修整和造型,以便下一步的装饰环节能够在光滑成型的陶坯上顺利进行。

待修至理想造型和厚度时,即可用抿片磨光器体表面。一是便于下一步用笔在陶坯上装饰,二是可以及时发现陶坯上的小气泡以便处理。小气泡在后期窑烧时,会导致陶坯炸裂碎开等各种问题,因此不容小觑。

六、装饰

至今为止,建水紫陶的装饰,还未找到用毛笔绘制以外的方法。因此,当绘制到复杂的图案时,光是装饰环节,就要耗费数天。

七、阴刻

雕刻图案使用的工具为本地匠人用含钢量较高的伞骨自制。好的匠人对刻针要求很高,一般都会自行打磨。雕刻时根据图案的不同,分为切刀、划刀、挑刀等多种刀法。

雕刻完毕后的小陶坯集体照,这个阶段应该属于高中毕业吧,有一种风华正茂的美~

八、填泥

按照陶坯装饰要求,用泥刀将不同色泥填敷进陶坯上雕刻好的图案刻模(以下简称刻模中,边填边轻轻打压,尽量让色泥完整贴合入刻模中,不留气泡。

不同颜色的“色泥”

九、摊泥

填好色泥的陶坯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色泥水分蒸发,填上的色泥会有一些回落。这时候就要开始摊泥。

进一步填压色泥,使其充分贴合刻摸,挤出色泥与刻模之间的气泡

十、压泥

压泥要进行2-4次,每次间隔2-3小时,这一步是在摊泥基础上进一步擀压,使色泥充分填实刻模,压泥与摊泥一样,必须非常注意力度。力度过大,坯体就会开裂甚至变形。力度过小,则色泥不能充分填满整个刻模。

十一、削刮

压泥后的陶坯需晾干一至两天,待填敷色泥与坯体的湿度完全一致时,便可用泥刀均匀地将坯体表面多余的色泥刮除。但因为不能对刻填的线条有丝毫伤害,因此图案刮出70%-80%即可。因为最后还要进行精修坯。

十二、精修坯

精修坯是在陶车盘上把填刻完毕、削刮出大致图案的陶品完全精修出来。

在电动陶车的石膏盘上修出清晰的图案

由于在陶车盘运转迅速,修刮图案时视线总会有不及之处,因此匠人凭借经验精修出95%的图案后,还要停下来用刀片一点一点刮出那5%没有修干净的图案细节。

最后再一次上盘整体精修,保持陶品坯体表面的光滑一致

精修完成后,用抿片抿滑整个陶坯,这一道工序就算完成了

十三、晾干

修好的陶坯,要放在阴凉处晾置2-4周(视陶器的厚薄和大小而定,等待完全干透后,入窑烧制。

被精心呵护的小陶坯们,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会在凉爽安静的房间里慢慢地干燥去水,由原来的酱红色褪变成温暖的橘红色。

十四、烧窑

建水紫陶的烧制温度,可以到达一千一百多度,属于高温陶。陶坯在高温烈窑中,窑火熊熊燃烧。

没有烧的陶坯,呈现出温暖的橙陶色

这是已经烧好了的陶品,呈现紫陶的正紫红色

十五、打磨

打磨完毕之后,紫陶的成品就诞生了。建水紫陶的特点之一,就是不上釉但却如同“上了釉”。

再说与宜兴紫砂壶的区别,简单来说,建水紫陶采用的是拉坯工艺,潮州手拉壶也采用的拉坯工艺,而宜兴紫砂壶用的则是镶身筒、拍身筒的工艺。

建水紫陶的特点是什么?

建水紫陶的特点如下:含铁量高,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经粗细程度不同的鹅卵石精工细磨抛光后,质地细腻,光亮如镜。

紫陶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将书画艺术与雕刻填泥工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紫陶讲究精工细作,尤其注重装饰,它以书画镂刻、彩泥镶填为主要手段,集书画、镌刻、镶嵌、微雕等装饰艺术于一身,神形兼备,独具特色;陶坯落墨后,艺人们依样将墨迹精心雕刻成模,再经填充彩泥、修坯、风干、入窑、焙烧、打磨后,使紫陶呈现出斑驳陆离的色彩和光泽,有一种古拙斑斓的金石之气。

其“残贴”和“淡艳”装饰工艺,将古老的建水陶艺点化得出神入化,美妙绝伦,在中国陶艺装饰文化中独成一绝。它既保留了名家笔墨的气韵,又兼顾陶坯在不同弧面和湿润状态的特性,彰显了名家捉毫濡墨,悬肘运笔的厚实功底,也传承了紫陶独特的制做工艺。

扩展资料

建水紫陶的陶泥取自云南建水境内,有红、黄、青、白、紫五种色彩,所以有“五彩云陶”之称。

紫陶采用“断简残贴”的艺术手法、“淡艳”装饰效果和鹅卵石精工细磨抛光工艺,将书法艺术与紫陶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产品丰富多样,精美绝伦,有壶、杯、盆、碗、碟、缸、汽锅、烟斗、文房四宝等百种器型。经填充彩泥、修坯、风干、焙烧、打磨后,呈现出斑驳陆离的肌理变化,产生出古拙斑斓的金石之气。

建水紫陶又可以分类如下:

1、按用途分为艺术陶、日用陶。

2、按泥料呈色分为红泥陶、白泥陶。

3、按产品磨光类型分为镜光类、亮光类、哑光类、磨砂类。

4、按产品的规格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特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水紫陶

建水紫陶的三大优点

1、持久保温。建水紫陶中富含铁元素,铁元素对于人体有益之外,还具有传热快的优点,用建水紫陶所制成的茶壶,也具有保温性好的优点,可以充分锁住并吸收茶叶的香味,不仅茶味更加香浓,让人难忘,而且还可以让一款建水紫陶茶壶养得更加好。

2、养生保健。建水紫陶的发源地是在云南的西南部,这里的土壤肥沃,富含各种微量元素,也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所以从这些丰富的土壤中为原料制成的建水紫陶壶,具有养生保健的优点。

3、以紫陶壶来泡茶,只要充分掌握茶性与水温,当可泡出“聚香含淑”、“香不涣散”的好茶,比起其它材质的茶壶,其茶味愈发醇郁芳香。

建水紫陶究竟好在哪里?

这应该是很多初识建水紫陶的朋友都会产生的疑惑。首先,我们都知道,建水紫陶的坯土产自建水碗窑村五彩山,泥料富足,无铅无毒。接下来,我们就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对不同器具的功能一一作出解释。

1、建水紫陶含铁量高,带有一定的磁性,可以磁化水、软化水(紫陶水缸、水杯同理,存水不腐。磁化水,在医学上,磁化水不仅可以杀死多种细菌和病毒,还能治疗多种疾病。例如磁化水对治疗各种症(胆、膀胱、肾等结石、胃病、感冒等均有疗效。对于没病的人来说,常饮磁化水还能起到防病健体的作用。软化水,紫陶茶具释放的游离二价铁离子,会让水变得更甜,与铁壶煮水有一定的相同性。同时,这些铁离子也会被人体吸收一部分。铁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它的核心原子负责将氧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末端,有保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功能。

2、泡茶口感清甜,提升汤感。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关于《建水紫陶壶冲泡普洱生茶、熟茶》的研究报告显示:

普洱茶在品饮过程中更注重汤感、滋味、气韵的特色,以及茶汤与香气的融合度。从冲泡结果看,与盖碗、玻璃、紫砂等茶具相比,建水紫陶壶能够保证普洱茶冲泡时所需的温度,有助于汤香及滋味的激发,从而冲泡出原汁原味的云南特色的迷人茶汤。

紫陶茶具泡茶

茶叶罐

建水紫陶泥料细腻,所制的茶罐有密封性。同时,建水紫陶茶罐,为拉坯成型,打磨而亮,不上釉,单气孔结构,半透不透的特点,透气不透水,可保持罐内恒温恒湿的状态,不仅可以隔离异味,还能锁住茶香,利于茶叶后期转化。

适宜恒定的温度

通常来说20——30度左右是最适宜的温度,若温度浮动较大,或温度过高,会使得的茶叶发酵变快,口感变酸。

适度恒定的湿度

好的普洱茶都讲究要‘干仓’存放,干仓’就是指在干爽的环境中存放,忌湿,特别在沿海一带,梅雨季节湿度大,过湿的环境下容易促使茶叶变质发霉。但也不可太干燥,否则会令普洱茶的陈化变得缓慢,所以也要有一定的湿气。

汽锅鸡

紫陶汽锅,建水汽锅采用当地得天独厚且蕴藏量丰富的五色土配制,土壤里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高温烧制后汽锅有自然调节的功能,也就是根据食物的苏醒自然补充缺乏的矿物元素。我们知道食物都有偏酸性,被汽锅一蒸变成了中性,非常合适

其它

此外,建水紫陶存米也同样不变质、不受潮、纯正不变味;紫陶花瓶插花经久不凋、花盆栽花不烂根。

如有喜欢的就联系云南彝妹吧!

买紫砂壶好还是买紫陶壶好

泥料不同

紫砂是石质砂料,故为紫砂,泥料较粗。且宜兴陶有粗犷的砂石质感。砂泥料孔隙较大,进而获得大家所说的优异的发茶性。石质砂料为泥的坯体收缩率不到百分之十。紫砂泥料加工是经摊晒、捣碎、过筛、加水调和成生泥,木槌压打数十次成熟泥。紫砂泥料砂质效果明显。

建水陶为粘土原料,收缩率百分之二十。泥料细腻,所以建水陶则多一份泥土的温柔。宜兴紫砂石质沙料属刚,建水紫陶黏土亦柔。需要将粘土捣成粉末,筛弃粗砂,进行配比,再放入缸内加水制成浆状搅拌淘洗;反复多次淘洗之后,让其在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成泥,这时的泥料已经腻如膏脂,无丝毫砂粒。

区别二:成型工艺

传统宜兴紫砂多为拍泥片打身筒和镶身筒两种,近年来也出现机压方式来进行大规模量产。造型上,由于宜兴所处地区历史上手工业较为发达,且紫砂壶发展历史过程中多有文人参与设计,故而其造型型制之到我和协调远非一般水平的建水紫陶可比拟。起码就目前观察到的状况,宜兴紫砂在器形的完美度上还是一定优势的。

紫陶目前为止均为手工拉坯。辘轳车盘上手拉坯成型。考验的更多的是拉坯师傅手上的功夫技艺,这项技艺讲究,眼到、手到、心到,没有长期累积的经验是成不了器的。

区别三:装饰技法

宜兴紫砂多为素器,或是阴刻阳刻。现代也有少量的紫砂用半干泥绘制作为装饰。

建水紫陶最出彩的就在其装饰上。紫陶的装饰需要文人的参与,书法绘画,断简残帖,带有强烈的文化气息。而此书非彼书,此画非彼画,先在半干陶坯上作画,再沿墨轨笔痕将其扣空,最后把不同颜色的泥料填于凹槽之中,压实刮平,这样的工艺叫做刻填。如若想得到笔墨晕染之色,还需反复刻填。道道工序必须手工完成,画作要优美,刻刀要精准,填泥要细致。作画之人若能一气呵成从画到刻填亲力亲为,势必效果更出众,写意传神。

区别四:打磨抛光

宜兴紫砂一般不需打磨抛光。因为沙粗打磨工艺在紫砂上极为少见。但也有紫砂的打磨工艺,叫水抛。

无釉磨光则建水紫陶独特的打磨工艺,由于泥料的细腻,用鹅卵石纯手工打磨、无釉摩光工艺。可打磨出光亮炫目的质地。同是紫陶打磨的程度不同,光泽度有火皮、磨砂、亚光、亮光、镜面高光之分。

区别五:文化不同

宜兴紫砂的繁荣数百年,地处中原,历史底蕴深厚,重器型,工艺精湛。

建水自古属文献名邦,陶器上的装饰更能表现中国画的神韵。色泽古拙多变。

建水紫陶和宜兴紫砂泡普洱茶,口感上有什么区别

建水紫陶与宜兴紫砂同为中国四大名陶,原料的性质更加适宜各自的工艺,下面就谈谈泡新生茶、新熟茶、老生茶和老熟茶的区别

1、新生茶

冲泡新生茶的时候,如果水温偏高会将新嫩的茶叶烫熟产生烫熟味,而且新茶中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应快速出汤避免闷泡,否则会使得新茶苦涩味重。因而如果使用相同壶形的紫砂和紫陶,同等情况下冲泡同一款新生茶,密度更高、导热性更好建水紫陶其实更适合。导热性好散热快,不容易聚温,水温自然不容易偏高;建水紫陶密度高,香气物质不容易被壶所吸收,更能聚香,香气会比较清扬。紫砂壶相较于建水紫陶密度低、导热性弱、但保温性能更好。保温性好较容易造成新茶被烫熟,苦涩物质较多的溢出;且因其双气孔结构具有吸附性,会吸附新茶的香气,从而使得香气会减弱;而材质密度低的茶具适合泡香气相对低沉一些的茶,新生茶的的香气新鲜清扬,用紫砂壶冲泡新生茶茶香会相对低沉一些。

结论:建水紫陶比之宜兴紫砂更适合新生茶的特性。

2、新熟茶

新熟茶经过渥堆发酵之后有渥堆味和一些杂味,所以一般要稍微存放一段时间让渥堆味和杂味散去。熟茶的茶香相较于生茶较为低沉,如果茶箐粗老还需要适当闷泡。建水紫陶冲泡新熟茶口感与盖碗有些相似,又略优于盖碗的地方在于建水紫陶也具有一定的吸附性,也能够稍微减少熟茶中的杂味和渥堆味,但吸附程度远不如紫砂;建水紫陶尤其是材质密度高,后期打磨抛光程度较好的建水紫陶,更为适合香气清扬的茶类如新生茶。宜兴紫砂壶与新熟茶可以说是珠联璧合的最佳搭档,宜兴紫砂壶物理构造方面最突出的地方就在于其双气孔结构,能够吸附异味。新熟茶的杂味、渥堆味相较于其他茶具,紫砂壶的吸附能力是最强的。且熟茶香气本就是属于较为低沉的那一类,而紫砂壶也适合冲泡香气低沉类的茶。

结论:冲泡新熟茶,紫砂壶效果更好。

3、老生茶

老生茶冲泡时的要点之一是水温,老茶经过长期的存储,冲泡时水温要高才能较好的激发茶味、茶香。建水紫陶导热性较好,散热快并不利于维持水温,滋味可能会略微淡薄。宜兴紫砂保温性能好,散热慢能够较好的维持水温,且老生茶在长期的存储中难免会沾染一些灰尘或者异味,紫砂壶能够起到一定的“修正”能力,使得老生茶滋味更为淳正。

结论:冲泡老生茶,用紫砂壶,茶汤更淳正

4、老熟茶

老熟茶除了宫廷级别等较为幼嫩的茶品,一般都采用沸水冲泡,茶箐粗老一些的茶品含有茶梗、老叶,需要高温闷泡。建水紫陶适合冲泡茶箐较为幼嫩的茶品,能够降低茶汤过浓形成酱油汤的几率。宜兴紫砂冲泡老熟茶滋味能够更加醇厚,尤其是茶箐等相对粗老一些的,使用紫砂能够更好的维持温度,使茶梗、老叶中的内含物质充分溢出。

结论:冲泡老熟茶,茶箐幼嫩的茶品更适合用建水紫陶;茶箐粗老紫砂壶最佳。

建水紫陶壶的优点用什么紫陶壶最好

1、建水紫陶的泥料取自建水当地的五彩山,天然健康的泥料富含人体所需的铁、钠、钙、钾等微量元素,尤其铁元素含量十分丰富,不仅在使用过程中促进人体健康吸收,在制作工艺上有利于制作出美轮美奂的紫陶用品。区别于紫砂,紫陶的泥料更加细腻均匀,目数200-300左右,烧制收缩率可达20%,含铁量高,使其器型硬度高,强度大,表面有金属感,叩击有金石之声。泥料的独特性还体现在成品颜色上,采用不同的泥料以及同一种泥料在不同的烧制气氛下,都会形成不同的成品颜色。

2、建水紫陶尤其适合用来冲泡普洱茶,作为云南土生土长的茶道与器道,在地理位置上的靠近,有了相近的“物性”,在云南人的情感上,有了共通的“人性”。两者在物质与精神上的相伴相生。同水同源,一方陶器品味一方茶饮。

3、冲泡普洱生茶新茶时,建水陶因含铁量高,导热性好,散热性也好,不会长时间高温闷茶,水温自然不容易偏高;建水陶密度高,香气物质不容易被壶所吸收,更能聚香,香气会比较清扬。

4、冲泡普洱熟茶新茶时,口感上与盖碗接近,且又有略优于盖碗的地方,建水紫陶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熟茶中的杂味和渥堆味。

5、冲泡普洱生茶老茶时,建陶本身由于有一定的吸附性,可以较好处理生茶在长期的存储中难免会沾染一些灰尘或者异味,起到一定的“修正”能力,使得老生茶滋味更为醇正。

6、冲泡普洱熟茶老茶时,对于茶箐较为幼嫩的茶品,能够降低茶汤过浓形成酱油汤的几率。对于茶箐等相对粗老一些的,建水紫陶细密的密度能够更好的维持温度,使茶梗、老叶中的内含物质充分溢出。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