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茶多酚的提取
2023-07-02 07:10:09 责编:小OO
文档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有多种,下面列举几种主要的方法:

1. 水提法:将茶叶放入水中浸泡,在高温下进行浸提,利用蒸汽将茶多酚从茶叶中提取出来。

2. 有机溶剂提取法:利用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把茶氨酸、茶黄素等物质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浓缩、干燥等工艺制得茶多酚。

3.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利用超临界的二氧化碳等流体对茶叶进行提取,可以得到高纯度、高产量的茶多酚。

4. 酶解法:将茶叶烘干后用酶液进行处理,使茶多酚分子结构断裂,然后进行分离、提取等工艺制得茶多酚。

经过以上提取方法得到的茶多酚,一般需要经过进一步的纯化和提纯工艺,以得到纯度更高的茶多酚。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茶多酚提取工艺?

怎么从茶叶里提取茶多酚?

在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工艺主要有以下的几种方法:

1. 传统工艺:以水或乙醇为溶剂,采用水浴加热至80℃ 保温提取多次。合并提取液后用等体积的氯仿萃取,分出氯仿相后改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将乙酸乙酯大部回收后浓缩近干,冷冻干绩后用去离子水反复重结晶即得精品。但该法的缺点是操作费时麻烦、溶剂消耗量大、毒性大、成本高、提取率低,在高温下提取,茶多酚易氧化变质等。

2.用微波辐射萃取茶多酚:提取溶剂为50%乙醇,功率320瓦,萃取时间18秒,液固比(mL/g)1:9,二级提取,此条件下的茶多酚的提取率为92.7%。与传统的索氏提取相比,微波法提取的最大优点是提取时间大大缩短,且提取率较高。而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相比,它成本低,投资少,提取效率高。但不适合在实验室操作。

三.现根据参考文献及相关数据,得本实验方案:

1.实验原理:利用茶多酚易溶於乙醇、乙酸乙酯,而不溶于氯仿的性质来提取茶多酚。

2.实验器材与试剂:

器材:250ml的三口烧瓶,布袋,蒸发皿,分液漏斗,等;

试剂:茶叶,碳酸钠,乙醇,氯仿,乙酸乙酯,蒸馏水,等。

3.实验步骤:

a) 提取:将粉碎的10 g茶叶中加入2g碳酸钠并放入布袋内放好,置于三口烧瓶内,加乙醇50ml,加热煮沸0.5h,倾出提取液至蒸发皿内,再用10ml乙醇洗涤茶叶包,洗涤液并入提取液。

b) 分离纯化:将装有提取液的蒸发皿置于石棉网上加热浓缩至提取液体积月约20ml,冷却至室温后将浓缩液移置分液漏斗,加入等量的氯仿萃取2次(萃取时振荡要轻,防止乳化),水层用于制备茶多酚。将氯仿萃取后的水层用等量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20min,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水浴减压蒸馏(或旋转蒸发仪)回收乙酸乙酯,趁热将残液移入洁净干燥好的蒸发皿,改用水蒸气浴加热浓缩至近干,冷却至室温后,放入冰箱内冷冻干燥,将白色粉末茶多酚粗品,粗品用蒸馏水进行重结晶,得茶多酚精品。干燥后称量,计算产率。

茶多酚的作用?怎样提取?

从茶叶中制备茶多酚的传统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溶剂提取法 将茶叶用极性溶剂浸渍,然后把浸取液进行液—液萃取分离,最后浓缩得到产品。目前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此法。产品收率5%~10%,产品纯度为80%~98%。所用溶剂有丙酮、乙醚、甲醇、已烷及三氯甲烷等。该法生产成本高,且易造成污染。

离子沉淀法 用金属沉淀茶多酚,使其与咖啡碱分离,该方法使用了对人体有毒的重金属作沉淀剂,所以,用该法生产的产品难达到食品和医药行业的要求。

柱分离制备法 已有报道的凝胶柱、吸附柱和离子交换柱法。此项技术的关键是柱填充料和淋洗。研究表明,采用柱分离制备法,茶多酚得率在4%~8%之间,纯度可达98%,但柱填充料非常昂贵,而且淋洗时要用多种和大量有机溶剂,显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以上传统方法均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产品无法在安全性、价格和纯度方面全部满足食品添加剂和医药行业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最近,经有关专家反复试验、成功地开发出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与传统提取、浓缩和萃取技术相结合,制备高纯度茶多酚新工艺。该工艺既提高了茶多酚的纯度和得率。又符合工业化生产对原料、溶剂使用、制作路线、生产过程安全性和产品颜色、产率、纯度诸方面的要求,有利于茶多酚更有效地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应用。

二、茶多酚的应用

茶多酚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油脂抗氧化作用 茶多酚是天然油脂的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活性优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也优于VE,可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用以防止和延缓脂质的氧化或酸败。

色素保护作用 茶多酚可防止天然色素和β—胡萝卜素的降解褪色,据称其效果比VC高出20倍。

除臭剂 由于茶多酚对除甲硫醇臭味有良好效果,日本已利用其制成除臭口香糖、香菸滤嘴,可去除和防止吸菸者口臭。

抗氧化延缓衰老 茶多酚可清除人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减缓人体衰老。大量试验表明,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比VE还强,若与VC和VE配合效果更好。

防龋作用 茶多酚能强烈抑制致龋菌,明显减少菌斑和牙周指数,而对口腔中其他有益微生物没有影响。

抗菌抗病毒 茶多酚的抗菌作用在于多酚类物质能沉淀菌体蛋白,使菌体蛋白变性而失活。利用茶多酚抗菌、抗病毒的原理,国外已将儿茶素用于空调机。自1998年这种新型空调机上市以来,深受市场好评。

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茶多酚类化合物对有机体的脂肪代谢产生重要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血浆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上升的作用,具有促进脂类化合物从粪便中排出的效果,因此它不但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而且有减肥的效果。

多种药理作用 茶多酚特别是儿茶素衍生物具有抑制癌细胞增生、抗癌、抗突变的效果。此外,儿茶素衍生物还有减轻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以及抗辐射作用。美国一公司已利用此功能开发出粉底霜化妆品,产品标示的功能为预防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皮肤癌以及预防皮肤的早期衰老。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茶多酚用于鱼油制品中,能有效防止多烯酯及酸的过氧化分解,其抗氧化能力比VE更强;茶多酚油溶性乳化液用于食品调合油中,能有效地延长哈败诱导期,并显示出比粉剂更强的抗氧化能力。

茶多酚已成为医药、食品的新型添加剂,目前除了茶多酚片剂、胶囊剂等外,作为抗氧化剂和食品添加剂在粮油食品、方便食品、水产品、肉制品、调味品、糖果、饮料等多类食品中均有广泛的应用,产品供不应求,开发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怎么在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等物质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

1、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是最传统的提取工艺,已先后开发出十多种提取工艺。茶多酚易溶(或可溶)于水、醇类、醚类、酮类、酯类等,所以溶剂萃取法可有水提取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两种。水提取法以水为溶剂,采用水浴加热提取多次,合并提取液后用氯仿萃取,分出氯仿相后改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合并乙酸乙酯相并减压蒸馏浓缩,将其干燥(真空、冷冻或喷雾干燥)后用去离子水重结晶即得产品。此法有机溶剂使用少,工艺简便,成本低,产品纯度高,但提取率低。有机溶剂提取方法是传统的提取茶多酚的一种方法,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过程比较简单。其原理是利用茶叶中不同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提取分离的。常用的溶剂有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一般为回流提取。

工艺流程:茶叶原料→溶剂提取→过滤→有机溶剂脱色、脱咖啡碱→萃取→回收溶剂干燥

→茶多酚粗品。浸提、除杂、萃取为必不可少的共同性步骤,常用的去杂质方法有氯仿除杂法,活性碳脱色法,石油醚除或通过低温静止除杂法。各工艺的差别仅在于浸提条件、浸提剂、浸提时间、pH值、温度、次数等)、除杂条件和萃取条件不同。溶剂萃取法的优点是稳定、可靠;缺点是:用水提取,茶多酚提取率低(一般提取率为5% ~6 %),产品纯度低,产品易氧化,且其中含有大量杂质(如植物多糖、茶棕色素、色素、咖啡碱、树脂等)。而用有机溶剂提取,提取率虽可有所提高(可达到1O% ~15% ),但由于浸提液中不但含有茶多酚,而且还含有茶色素、咖啡碱等杂质,要得到精品,还须反复除杂精制,工序多,工艺繁琐复杂,萃取工序一般需经3级错流萃取;需多次蒸馏,加热时间长;需要用大量的有机溶剂,有的有机溶剂回收困难,有毒、易燃,不利于安全生产。综上所述,溶剂法的改进主要应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有效成份含量和提取率等为目标。

我国湖北省化学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新的溶剂萃取法提取茶多酚,茶多酚的含量〉95%,茶多酚萃取率在8%-11%,其中儿茶素含量〉70%,咖啡因〈1%,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医药保健用茶多酚的要求,已于2000年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其提取工艺是将粉碎后的茶叶末用萃取剂在一定温度下萃取两次,浓缩后的萃取液加入特定溶剂及脱色剂去杂,过滤,母液经浓缩后用溶剂洗脱咖啡因,经再次浓缩后用溶剂萃取茶多酚,蒸馏溶剂,干燥后得到茶多酚产品。萃取工艺流程如下: 茶叶末浸提→过滤浓缩→沉降除杂→过滤浓缩→脱碱萃取→脱溶→干燥→茶多酚

该工艺创新之处在于:(1)浓缩后的萃取液用特定溶剂处理,能有效去杂并克服过滤困难及后续洗脱咖啡因及色素工序中的乳化问题。(2)筛选出一种有效脱除咖啡因的特定溶液,用该溶液洗脱可使茶多酚中的咖啡因含量降至0.5%以下,同时不影响茶多酚的萃取率及含量。

2、金属离子沉淀法

沉淀法的原理是利用茶多酚在一定的介质条件下可以和某些物质络合形成沉淀物的性质,使其从浸提液中分离出来,从而与水溶液中咖啡碱、单糖、氨基酸等组分分离,来提取茶多酚。一般工艺流程为:茶叶原料一热水提取一过滤一沉淀一转溶一萃取一浓缩一真空干燥,得到茶多酚粗品。已报道使用的沉淀剂有4类,即无机盐类、生物碱、蛋白质类和高分子聚合物。其中无机盐类最常用,其他3类沉淀剂成本高,目前尚处在实验阶段。无机盐类常用沉淀剂有3种:① 重金属碱式盐,如Pb(OH)Ac、Cu(0H)Ac等;② 氢氧化物,如Ca(OH)2,这类沉淀剂价廉,但强碱均有腐蚀作用;③ 盐离子,如Ca2+、Zn2+、Mg2+、Ba2+ 和Fe3+等,是一类较有前途的沉淀剂。可在碱性条件下沉淀,在酸、......

茶叶(绿茶为列)中茶多酚提取率是多少?

以红茶茶叶和绿茶茶叶为原料,考察浸提温度、时间、固液比、溶剂浓度对茶多酚提取的影响,并对其提取率进行了研究。结合正交试验,确定出了溶剂法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红茶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80,乙醇浓度60%,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30 min,此时茶多酚的提取率为20.35%;绿茶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80,乙醇浓度50%,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40 min,此时茶多酚的提取率为25.44%。

怎样在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茶叶研碎,取10g,加20%乙醇100ml,70~80度水浴30min,共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加入2gZnCl2作沉淀剂,加NaHCO3调pH至6.4~8.0,静置60min,离心或过滤,弃去水层,沉淀加40%硫酸溶解,乙酸乙酯萃取水层3次,合并乙酸乙酯,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蒸去乙酸乙酯,可得茶多酚

有什么简单的办法从泡过的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提取茶多酚并不是简单的事!

溶剂提取法 将茶叶用极性溶剂浸渍,然后把浸取液进行液—液萃取分离,最后浓缩得到产品。目前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此法。产品收率5%~10%,产品纯度为80%~98%。所用溶剂有丙酮、乙醚、甲醇、已烷及三氯甲烷等。该法生产成本高,且易造成污染。

离子沉淀法 用金属沉淀茶多酚,使其与咖啡碱分离,该方法使用了对人体有毒的重金属作沉淀剂,所以,用该法生产的产品难达到食品和医药行业的要求。

柱分离制备法 已有报道的凝胶柱、吸附柱和离子交换柱法。此项技术的关键是柱填充料和淋洗。研究表明,采用柱分离制备法,茶多酚得率在4%~8%之间,纯度可达98%,但柱填充料非常昂贵,而且淋洗时要用多种和大量有机溶剂,显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以上传统方法均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产品无法在安全性、价格和纯度方面全部满足食品添加剂和医药行业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最近,经有关专家反复试验、成功地开发出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与传统提取、浓缩和萃取技术相结合,制备高纯度茶多酚新工艺。该工艺既提高了茶多酚的纯度和得率。又符合工业化生产对原料、溶剂使用、制作路线、生产过程安全性和产品颜色、产率、纯度诸方面的要求,有利于茶多酚更有效地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应用。

茶多酚和茶黄素的提取工艺一样吗?现在工业都是什么提取方法? 10分

原理和思路一样,我了解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但茶黄素的没接触过。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到我空间俯吧,有较详细的介绍

茶叶提取茶多酚用什么办法好?

从泡过的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简单方法:

直接利用传统工艺---溶剂提取法:将茶叶用极性溶剂浸渍,然后把浸取液进行液—液萃取分离,最后浓缩得到产品。(目前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此法)

溶剂提取法原理:

以水或乙醇为溶剂,采用水浴加热至80℃

保温提取多次。合并提取液后用等体积的氯仿萃取,分出氯仿相后改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将乙酸乙酯大部回收后浓缩近干,冷冻干燥后用去离子水反复重结晶即得精品。但该法的缺点是操作费时麻烦、溶剂消耗量大、毒性大、成本高、提取率低,在高温下提取,茶多酚易氧化变质等。

提取茶多酚具体实施方案:

1.原理:利用茶多酚易溶于乙醇、乙酸乙酯,而不溶于氯仿的性质来提取茶多酚。

2.器材与试剂:

器材:250ml的三口烧瓶,布袋,蒸发皿,分液漏斗等;

试剂:茶叶,碳酸钠,乙醇,氯仿,乙酸乙酯,蒸馏水等。

3.提取步骤:

a)提取:将粉碎的10

g茶叶中加入2g碳酸钠并放入布袋内放好,置于三口烧瓶内,加乙醇50ml,加热煮沸0.5h,倾出提取液至蒸发皿内,再用10ml乙醇洗涤茶叶包,洗涤液并入提取液。

b)分离纯化:将装有提取液的蒸发皿置于石棉网上加热浓缩至提取液体积月约20ml,冷却至室温后将浓缩液移置分液漏斗,加入等量的氯仿萃取2次(萃取时振荡要轻,防止乳化),水层用于制备茶多酚。将氯仿萃取后的水层用等量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20min,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

水浴减压蒸馏(或旋转蒸发仪)回收乙酸乙酯,趁热将残液移入洁净干燥好的蒸发皿,改用水蒸气浴加热浓缩至近干,冷却至室温后,放入冰箱内冷冻干燥,将白色粉末茶多酚粗品,粗品用蒸馏水进行重结晶,得茶多酚精品。干燥后称量,计算产率。

跪求利用有机溶剂乙醇提取法提取茶多酚的具体步骤

有机溶剂萃取法

首先将绿茶叶(或茶叶末)用热水或85%乙醇溶液浸提3次,合并滤液。滤液经真空浓缩,所得的浓缩液用氯仿萃取,脱除其中的咖啡碱和色素等,进而回收咖啡碱。水层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得到含有茶多酚的乙酸乙酯溶液。经真空浓缩、干燥,得到茶多酚粗品,并回收乙酸乙酯溶剂。粗茶多酚经过凝胶柱层析等精制提纯,得到茶多酚精品。该法工艺技术比较简单,对TP的提取率为10%~15%。但是有机溶剂用量多。溶剂回收设备及所消耗的能量比较大。

2.2

离子沉淀提取法

离子沉淀法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流程如图2。将绿茶叶

(或茶叶末)用热水或乙醇溶液浸提,过滤。在滤液中加入沉淀剂使TP沉淀。过滤,滤液用于提取咖啡碱。沉淀用稀H2SO4转溶,转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含TP的乙酸乙酯溶液。经真空浓缩干燥得到茶多酚。该法的特点是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所得产品中茶多酚含量较高,可达95%以上。但是工艺操作控制比较严格,废渣、废液处理量较大。

茶多酚的提取步骤

1材料与方法

1.1 绿茶:市售7级绿茶。

试剂: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均为分析纯。乙醇:食用级。

1.2 茶多酚含量测定:采用GB8313-87 ·

1.3 茶多酚提取:

9倍量60%乙醇 滤液1

绿茶粉末—————→过滤< 5倍量60%乙醇 滤液2

75℃3h 滤渣——————→过滤<

75℃2h 滤渣(弃)

回收乙醇 离心

合并滤液————→溶液—→上清液(分5份)

1.4 精制

吸附树脂1 水洗至无色 乙醇洗脱 回收乙醇 蒸干

方法A:上清液—————→—————→—————→—————→———→成品

吸附树脂1 水洗至无色 NaOH液洗脱 中和 吸附树脂 水洗 乙醇洗脱 回收乙醇 蒸干

方法B:上清液————→————→—————→——→———→—→———→———→——→成品

吸附树脂1 水洗至无色 碱性乙醇洗脱 回收乙醇 蒸干

方法c:上清液—————→—————→—————→—————→———→成品

吸附树脂2 水洗至无色 乙醇洗脱 回收乙醇 蒸干

方法D:上清液—————→—————→—————→—————→———→成品

CaCl2溶液 离心 HCl酸化乙酸乙酯萃取 回收乙酸乙酯 蒸干

方法E:上清液———————→——→沉淀————————→—————→———→成品

NaOH调节 PH=8.5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

从茶叶中制备茶多酚的传统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所用试剂应为分析纯(AR),水为蒸馏水。

1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1g (准确至0.0001g)硫酸亚铁和5g (准确至0.0001g)酒石酸钾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溶液应避光,低温保存,有效期一个月)。

2 pH7.5磷酸盐缓冲液:磷酸氢二钾: 称取23.377g磷酸氢二钾,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L。磷酸二氢钾:称取9.078g磷酸二氢钾,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L。取上述磷酸氢二钾溶液85ml和磷酸二氢钾溶液15ml混合均匀。 1 取样按《茶 取样》的规定取样。

2 试样的制备按《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的规定,制备试样。

3 测定步骤 (1)试液的制备按《茶 水浸出物测定》中的规定,制备试液。 (2)测定准确吸取上述(1)试液1mL,注入25mL的容量瓶中,加水4mL和酒石酸亚铁溶液5mL,充分混合,再加pH7.5的缓冲液至刻度,用10mm比色杯,在波长540nm处,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A)。 5、结果计算 计算方法和公式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以干态质量百分率表示,按下式计算: 茶多酚(%)=(A×1.957×2)/100 × L1/(L2×M×m)式中: L1——试液的总量,mL; L2——测定时的用液量,mL; M——试样的质量,g; m——试样干物质含量百分率,%; A——试样的吸光度; 1.957——用10mm比色杯,当吸光度等于0.50时,每毫升茶汤中含茶多酚相当于1.957mg。 如果符合重复性的要求,则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 重复性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每100g试样不得超过0.5g。

怎么在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等物质

茶叶研碎,取10g,加20%乙醇100ml,70~80度水浴30min,共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加入2gZnCl2作沉淀剂,加NaHCO3调pH至6.4~8.0,静置60min,离心或过滤,弃去水层,沉淀加40%硫酸溶解,乙酸乙酯萃取水层3次,合并乙酸乙酯,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蒸去乙酸乙酯,可得茶多酚

茶多酚是怎么提取的,是在红茶还是绿茶中提取的

一般是在绿茶里提取的,因为含量高。从茶叶中制备茶多酚的传统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溶剂提取法、离子沉淀法、柱分离制备法,茶多酚的减肥效果不错,很多产品都是以它为原料,尤其是女人缘减肥茶,用的是茶多酚含量最高的贵州绿茶研制而成。

茶多酚提取30分钟的原因

充分过滤,除杂沉淀。

固液比1︰80,乙醇浓度60%,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30min,此时茶多酚的提取率为20.35%。

浸提温度、时间、固液比、溶剂浓度对茶多酚提取率都有影响。

三江红茶中茶多酚提取以及提取率测定的注意事项

茶叶检测项目介绍: 物理测试:外形检测:形状,嫩度,色泽,净度等;内质检测:香气,滋味,汤色,杂质,叶底等 化学指标:水分,水浸出物,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干物质含量,粗纤维,游离氨基酸,碎末茶,粉末,碎末,咖啡碱,茶多酚,净含量,含氟量,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新红,赤藓红 重金属及营养元素:铅,稀土,砷,铜,铬,镉,汞,锡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葡萄球菌),商业无菌 真菌毒素指标:黄曲霉毒素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中碳酸钠的作用

从泡过的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简单方法:直接利用传统工艺---溶剂提取法:将茶叶用极性溶剂浸渍,然后把浸取液进行液—液萃取分离,最后浓缩得到产品。(目前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此法)

溶剂提取法原理:以水或乙醇为溶剂,采用水浴加热至80℃ 保温提取多次。合并提取液后用等体积的氯仿萃取,分出氯仿相后改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将乙酸乙酯大部回收后浓缩近干,冷冻干燥后用去离子水反复重结晶即得精品。但该法的缺点是操作费时麻烦、溶剂消耗量大、毒性大、成本高、提取率低,在高温下提取,茶多酚易氧化变质等。

提取茶多酚具体实施方案:1.原理:利用茶多酚易溶于乙醇、乙酸乙酯,而不溶于氯仿的性质来提取茶多酚。2.器材与试剂:器材:250ml的三口烧瓶,布袋,蒸发皿,分液漏斗等;试剂:茶叶,碳酸钠,乙醇,氯仿,乙酸乙酯,蒸馏水等。

离子沉淀法提取茶多酚难吗?需要多长时间完成一次实验?

1. 浸提 称取一定重量过20目的茶叶末,加入其重量15-25倍的60℃-80℃的热水,搅拌下恒温浸提20min-30min,过滤得到茶叶浸提液。即: 以料液比:1/15、1/20、1/25,提取温度:60℃、70℃、80℃,提取时间:20min、25min、30min为3因子3水平进行正交实验,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选出最优组合,做验证性实验,如若符合最佳结果,进行下面的实验 1(料液比) 2(提取温度) 3(提取时间) 因素1 1:15 60℃ 20min 因素2 1:20 70℃ 25min 因素3 1:25 80℃ 30min 测浸提液体积,并取样分析浸提液中茶多酚的含量,计算浸提液中茶多酚的总量、茶多酚的浸提率。 2.盐析 加氯化钠于茶叶浸提液中,质量分数为2-6%,静置0.5-1.5h后过滤(可用抽滤或者离心的方式)。 3.沉淀 在上述滤液中加入茶叶重量2%-5%的亚硫酸氢钠,然后加入茶叶重量15%-25%的硫酸铝饱和溶液,加热至上述最优组合温度,用10%-20%的碳酸氢钠溶液在快速搅拌下调节pH至5-6,此时有大量沉淀析出,沉淀自然沉降一段时间后过滤,最后用等体积最有温度热水洗涤沉淀三次。 4.酸溶 将沉淀在快速搅拌下放入到茶叶重量1-3倍的pH=2.5-4.5的盐酸水溶液溶解沉淀,控制酸转溶液的pH=2.5-4.5,酸转时间10min-50min,少量胶状沉淀经离心分离出去。即: 以酸浓度:pH=2.5,pH=3.5,pH=4.5,料酸比:1:1,1:2,1:3,酸转时间:10min,30min,50min为3因子3水平进行正交实验,在最优条件下测酸转溶液体积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选出最优组合。 1(酸浓度) 2(料酸比) 3(酸转时间) 因素1 pH=2.5 1:1 10min 因素2 pH=3.5 1:2 30min 因素3 pH=4.5 1:3 50min 测酸转溶液体积并取样分析计算酸转溶液中茶多酚的含量和总量,计算茶多酚经过盐析、沉淀及酸溶后的回收率。 5.萃取 加入茶叶重量2%-5%的NaHSO3至酸转溶液中,然后用体积0.3-1.5倍的乙酸乙酯萃取1-5次,每次萃取时间2-10min,合并萃取液。 测萃余相体积,并取样分析计算萃余相中茶多酚的总量,计算茶多酚的萃取率。 6.洗涤 加入茶叶重量1-3%的维生素C至萃取液体积0.4倍的水中,用柠檬酸调节水溶液的pH=2.5-3.0,等分成2份对乙酸乙酯萃取液洗涤两次。 7.蒸发浓缩 将洗涤后的乙酸乙酯相在50~70℃下真空蒸发回收乙酸乙酯,待浓缩成膏状物时,加入膏状物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洗涤挂在壁上的物料,继续浓缩成稠的膏状物。 计算其中茶多酚的含量。 提取过程中茶多酚的分析测定方法(定量) 准确吸取待测溶液1ml,将其稀释1~25倍(稀释成15倍),再从稀释液中准确吸取1ml,注入25ml的容量瓶中,加水4ml和酒石酸亚铁溶液5ml,充分混合,再加pH=7.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至刻度,用1cm比色杯,在波长540nm处,以试剂空白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 计算公式: 茶多酚(g/ml)=1.957AX/500 A:吸光度 X:稀释倍数。 1)酒石酸亚铁溶液 1g硫酸亚铁和5g酒石酸钾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至1L,放置过夜后使用。 2)pH=7.5的磷酸二氢钾缓冲液 A液:称取磷酸氢二纳23.877g,溶解并定容至至1L; B液:称取经110度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9.078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至1L A液85ml和B液15ml混匀即可。追问我想知道做完一个实验大概要多久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