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白毫银针和君山银针的区别
2023-07-02 06:55:53 责编:小OO
文档


白毫银针和君山银针都是中国的优质茶叶,但在产地、外形、和内在品质上有所区别。

产地:白毫银针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和宁德市一带,而君山银针主要产于湖南岳阳市的君山山脉。

外形:白毫银针以细长的芽叶为主,没有明显的银白色毫,而君山银针则以稍厚的芽叶为主,表面有明显的银色绒毛。

内在品质:白毫银针茶汤呈金黄色,清香高雅,滋味醇厚,甜润回味,有清热解毒,降火平肝的功效,适合清早或下午饮用;君山银针茶汤呈浅黄色,香气清雅高华,滋味爽口鲜美,有生津解暑,益肺健脾的功效,适合在夏季饮用。

总之,白毫银针和君山银针虽然都是优质的茶叶,但在产地、外形和内在品质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君山银针和白毫银针的区别

二者最为直接的异处。

君山银针属于黄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内呈橙,外裹一层白毫,故得雅号"金镶玉"

,又因茶芽外形很像一根根银针,故名君山银针。

白毫银针顾名思义,属于白茶,成品茶,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与君山银针的区别?

外形不一样。白毫银针外出为针形带有的白毫也非常的密,远看就像白色银针一样,而成品的君山银针外形一样如针一样细,但是色泽看起来会更鲜亮,毫毛没有那么的浓密。

茶中的银针与白毫银针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

银针属于黄茶,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素有雅称“金镶玉”。

白毫银针属于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省的南平市政和县、松溪县、建阳市和宁德市福鼎市,属有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茶叶外形不同

君山银针全都是由芽头制作而成的,所以茶身会有种布满了各种毫毛的感觉,而且看起来色泽也很鲜亮。

白毫银针则是由鲜叶茶芽制作而成的,制成后的成品茶,形状会呈现现针形,而且白毫也非常密,颜色白得就像银一样,所以白毫银针的名字就由此得来。

茶的口感不同

君山银针茶茶汤为橙,茶味虽然也比较甘醇,但是就算是放置很久味也依然不会变。白毫银针冲泡后品尝茶味醇和,清鲜的香气充满着嘴巴每一处

君山银针和白毫银针的区别是什么?

君山银针全由芽头制成,茶身满布毫毛,色泽鲜亮;香气高爽,汤色橙黄,滋味甘醇。虽久置而其味不变。冲泡时可从明亮的杏茶汤中看到根根银针直立向上,几番飞舞之后,团聚一起立于杯底。其采制要求很高,比如采摘茶叶的时间只能在清明节前后7-10天内,还规定了9种情况下不能采摘,即雨天、风霜天、虫伤、细瘦、弯曲、空心、茶芽开口、茶芽发紫、不合尺寸等.

白毫银针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三厘米许,整个茶芽为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冲泡后,香气清鲜,滋味醇和,杯中的景观也使人情趣横生。茶在杯中冲泡,即出现白云疑光闪,满盏浮花乳,芽芽挺立,蔚为奇观。

白毫银针芽头肥壮,遍坡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福鼎所产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政和所产,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君山银针和白毫银针有何区别?

君山银针冲泡时,棵棵茶芽立悬于杯中,极为美观的。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近年多称白毫银针,按制茶种类分,属白茶类。它与宋代《大观茶论》中记述的白茶,以银线水芽为原料制成的“龙团胜雪”饼茶和现代的凌云白毫、君山银针等茶不同,它们的原料先经蒸、炒杀青,属绿茶或黄茶类

采制白毫银针的茶树,每年秋冬要加强肥培管理以培育壮芽。翌年采制以春茶头一、二轮的顶芽品质最佳,到三、四轮后多系侧芽,较瘦小。台刈更新后萌发的第一轮春芽特别肥壮,是制造优质白毫银针的理想原料。夏秋茶茶芽瘦小,不合白毫银针原料的要求,一般不采制白毫银针泡饮方法与绿茶基本相同,但因其未经揉捻,茶汁不易浸出,冲泡时间宜较长。一般每3克银针置沸水烫过的无色花透明玻璃中,冲入200毫升沸水,开始时茶芽浮于水面,5-6分钟后茶牙部分沉落杯底,部分悬浮茶汤上部,此时茶芽条条挺立,上下交错,望之有如石钟,蔚为奇观。约10分钟后茶汤泛黄即可取饮,此时边观赏边品饮,尘俗尽去,意趣盎然。

银针性寒凉,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在华北被视为治疗养护麻疹患者的良药。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在30种名茶中名列第二。

君山银针采摘开始于清明前三天左右,直接从茶树上拣采芽头。为防止擦伤芽头和茸毛,盛茶篮内衬有白布。芽头要求长25-30毫米,宽3-4毫米,芽蒂长约2毫米,肥硕重实,一芽头包含三、四个已分化却未展开的叶片。雨天不采、露水芽不采、紫色芽不采、空心芽不采、开口芽不采、冻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瘦弱芽不采、过长过短芽不采,即所谓君山银针的“九不采”。

君山银针属芽茶,因茶树品种优良,树壮枝稀,芽头肥壮重实,每斤银针茶约2.5万个芽头。君山银针风格独特,岁产不多,质量超群,为我国名优茶之佼佼者。其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银毫,汤色橙黄明亮,香气清纯,滋味甜爽,叶底嫩黄匀亮。根据芽头肥壮程度,君山银针产品分特号、一号、二号三个档次。

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冲泡君山银针时,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蒂头下垂而悬浮于水面,随后缓缓降落,坚立于杯底,忽升忽降,蔚成趣观,最多可达三次,故君山银针有“三起三落”之称。最后竖沉于杯底,如刀林立,似群笋破土,芽光水色,浑然一体,堆绿叠翠,妙趣横生,历来传为美谈。且不说品尝其香味以饱口福,只消亲眼观赏一番,也足以引人入胜,神清气爽。根据“轻者浮,重者觉”的科学道理,“三起三落”是由于茶芽吸水膨胀和重量增加不同步,芽头比重瞬间变化而引起的。可以设想,最外一层芽肉吸水,比重增大即下降,随后芽头体积膨大,比重变小则上升,继续吸水又下降……。如果亲身考察一下君山银针冲泡的情景,能起落的芽头为数并不太多,且一个芽头落而复起三次更属罕见。这种现象在其它芽头肥壮的芽茶中出偶尔可见,但都不及君山银针频繁。可见君山银针的芽头肥壮程度是出类拔萃的,这也是它品质上的一大特点。

君山银针于1956年国际菜比锡博览会上,因其质量优良,被誉为“金镶玉”,并赢得金质奖章。其售价也创我国当今名优茶之最。

君山银针制造特别精细而又别具一格,分杀青、摊凉、初烘、初包、复烘、摊凉、复包、足火八道工序。历时三昼夜,长达70多小时之久。

杀青:在20℃的斜锅中进行,锅子在鲜叶杀青前磨光打蜡,火温掌握“先高(100-120℃)后低(80℃)”,每锅投叶量300克左右。茶叶下锅后,两手轻轻捞起,由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下滑。动作要灵活、轻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头弯曲、脱毫、茶色深暗。约经4-5分钟,芽蒂萎软,青气消失,发出茶香,减重率达30%左右,即可出锅。

摊凉:杀青叶出锅后,盛于小篾盘中,轻轻扬簸数次,散发热气,清除细未杂片。摊凉4-5分钟,即可初烘。

初烘:放在炭火炕灶上初烘,温度掌握在50-60℃,烘20-30分钟,至五成干左右。初烘程度要掌握适当,过干,初包闷黄时转色困难,叶色仍青绿,达不到香色黄的要求;过湿,香气低闷,色泽发暗。

初包:初烘叶稍经摊凉,即用牛皮纸包好,每包1.5公斤左右,置于箱内,放置40-48小时,谓之初包闷黄,以只促使君山银针特有色香味的形成,为君山银针制造的重要工序。每包茶叶不可过多或过少,太多化学变化剧烈,芽易发暗,太少色变缓慢,难以达到初包的要求。由于包闷时氧化放热,包内温度逐升,24小时,可能达30℃左右,应及时翻包,以使转色均匀。初包时间长短,与气温密切相关。当气温20℃左右,约40小时,气温低应廷长。当芽现即可松包复烘。通过初包,银针品质风格基本形成。

复烘与摊凉:复烘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蒸发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质,减缓在复包过程中某些物质的转化。温度50℃左右,时间约一小时,烘至八成干即可。若初包变色不足,即烘至七成干为宜。下烘后进行摊凉,摊凉的目的与初烘后相同。

复包:方法与初包相同。历时20小时左右。待茶芽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好为适度。

足火:足火温度50-55℃,烘量每次约0.5公斤,焙至足干止。

加工完毕,按芽头肥瘦、曲直、色泽亮暗进行分级。以壮实、挺直、亮黄者为上;瘦弱、弯曲、暗黄者次之。

君山银针产地在君山,那茶的名字是叫银针还是白毫银针?它们有什么区别?通俗一点说

君山银针是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

白毫银针原产地在福建,主要产区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属于白茶

君山银针好喝吗 白毫银针和君山银针哪个好喝

提到君山银针这款茶叶,人们总是会不自觉的和白毫银针这款茶叶联系在一起。那么,君山银针好喝吗?白毫银针和君山银针哪个好喝?

君山银针好喝吗

个人喜好,每个人对茶香的定义都不同。

君山银针芽头茁壮,紧实而挺直,白毫显露,茶芽大小长短均匀,形如银针,内呈 金。 饮用时,将君山银针放入玻璃杯内,以沸水冲泡,这时茶叶在杯中一根根垂直立起,踊跃上冲,悬空竖立,继而上下游动,然后徐下沉,簇立杯底。军人视之谓“刀林立”,文人赞叹如“雨后春笋”,艺人偏说 是“金菊怒放”。君山银针茶汁杏黄,香气清鲜,叶底明亮,又被人称作“琼浆玉液”。

白毫银针和君山银针哪个好喝

君山银针,君山银针茶香气清高,味醇甘爽,汤黄澄亮,芽壮多毫,条真匀齐,白毫如羽,芽身金黄发亮,着淡茸毫,叶底肥厚匀亮,味道甘醇甜爽,久置不变其味。 冲泡后,芽竖悬汤中冲升水面,缓缓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观。

白毫银针,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而命名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三公分许,全部茶芽为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亮光,令人心旷神怡。冲泡后,香气清鲜,味道醇和,杯中的景象也使人情味横生。茶在杯中冲泡,即出现白云疑光闪,满盏浮花乳,芽芽挺立,蔚为奇观。

君山银针怎么泡

杯泡法:这种泡法是非常的简单的,用杯泡法,是取3-5g的茶再用约90度的开水,先洗茶进行温润闻香,再用开水直接冲泡君山银针,冲泡的时间是根据个人的口感去自由掌握的。盖碗法:这里是适合二人对饮的,我们取3g的君山银针将其投入盖碗,用90度的开水先洗茶进行温润闻香,然后像功夫茶的泡法,第一泡是30-45秒,然后之后是每次递减,这样是能品到君山银针的清新的口感的。

壶泡法:是适合三五人雅聚的时候选择的,我们取5-6g的君山银针,将其投入壶中,用大约90度的开水进行洗茶温润再闻香,45秒后就是可以品饮的了,特点就是:毫香十分的醇厚。

君山银针的功效与作用

1、消脂减肥

君山银针茶可以减少肠胃对脂肪的吸收帮助肠胃消化,所以常饮君山银针茶能够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起到作用。且君山银针茶的消脂作用能够穿透脂肪层,让脂肪细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复代谢机体功能,促进脂肪的燃烧,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2、抗衰老

茶叶都具有一定的养生作用,君山银针更是不例外。君山银针可以增强免疫力,抑制一些有衰老因素的细胞的增长,并且抗氧化里极强,可以达到抗衰老的作用。

3、提神抗疲劳

君山银针虽然是黄茶,但和绿茶一样具有提神抗疲劳的功效,并且可以清心明目加降火。对于上班族而言,在工作期间喝点君山银针是很有益处的。不仅可以消除火气还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银针的简介

白毫银针

银针白毫,简称银针,又叫白毫,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近年多称白毫银针,按制茶种类分,属白茶类。它与宋代《大观茶论》中记述的白茶,以银线水芽为原料制成的“龙团胜雪”饼茶和现代的凌云白毫、君山银针等茶不同,它们的原料先经蒸、炒杀青,属绿茶或黄茶类。

现代白茶类的创制始于银针白毫。明代田艺衡《煮泉小品》中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如果说这是关于古代白茶的记述,则现代白茶堪称是古老而又年轻之茶品。

银针白毫的产地为福建省福鼎、政和两市。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福鼎用菜茶(有性群体)的壮芽为原料,创制银针白毫。约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品种茶树在福鼎市选育繁殖成功,于是1885年起改用福鼎大白茶品种茶树的壮芽为原料,菜茶因茶芽细小,已不再采用。政和县1880年选育繁殖政和大白茶品种茶树,18年开始产制银针。

现今银针白毫的茶芽均采自福鼎大白茶或政和大白茶良种茶树。大白茶树茶芽肥壮长大数倍于菜茶茶芽,这也许就是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称南方茶树“今茶之美者,其质素良而所植之土又美,则新芽一发便长寸余”的原因。福鼎大白茶为迟芽种,茶芽肥壮,多酚类、水浸出物含量高,成品味鲜、香清、汤厚。大白茶良种茶树原料是制造银针白毫的必要的物质基础。

采制银针白毫的茶树,每年秋冬要加强肥培管理以培育壮芽。翌年采制以春茶头一、二轮的顶芽品质最佳,到三、四轮后多系倒芽,较瘦小。台刈更新后萌发的第一轮春芽特别肥壮,是制造优质银针白毫的理想原料。夏秋茶茶芽瘦小,不合银针白毫原料的要求,一般不采制。

银针白毫原料采摘标准为春茶嫩梢萌发一芽一叶时即将其采下,然后用手指将真叶、鱼叶轻轻地予以剥离。剥出的茶芽均匀地薄摊于水筛上(一种竹筛),勿使重叠,置微弱日光下或通风前处,晒晾至八、九成干,再用焙笼以30~40℃文火倍至足干即成,也有用烈日代替焙笼晒至全干的,称为毛针。毛外经筛取肥长茶芽,再用手工摘去梗子(俗称银针脚),并筛簸炼除叶片、碎片、杂质等,最后再用文火焙干,趁热装箱。

银针白毫芽头肥壮,遍坡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福鼎所产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政和所产,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银针白毫泡饮方法与绿茶基本相同,但因其未经揉捻,茶汁不易浸出,冲泡时间宜较长。一般每3克银针置沸水烫过的无色无花透明玻璃杯中,冲入200毫升沸水,开始时茶芽浮于水面,5~6分钟后茶芽部分沉落杯底,部分悬浮茶汤上部,此时茶芽条条挺立,上下交错,望之有如石钟乳,蔚为奇观。约10分钟后茶汤泛黄即可取饮,此时边观赏边品饮,尘俗尽去,意趣盎然。

银针白毫早在11年开始外销,1912~1916年为极盛时期,当时福鼎与政和两市年产各1000余担,1917~1921年受欧战影响,销路阻滞,一落千丈。近叙年来,银针年产也仅在几百公斤至一千公斤之间,为不可多得的珍品。目前银针白毫主销港澳地区。也销往德国及美国等地。在欧洲有的在泡饮红茶时,于杯中添加若干银针,以示名贵。

银针性寒凉,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在华北被视为治疗养护麻疹患者的良药。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在30种名茶中名列第一。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产于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有“洞庭帝子春长恨,二 千年来草更长”的描写。是具有千余年历史的传统名茶。君山银针全由没有开叶的肥嫩芽尖制成,满布毫毛,色泽鲜亮,香气高爽,汤色橙黄,滋味甘醇,虽经久置,其味不变,冲时尖尖向水面悬空竖立,继而徐徐下沉,头三次都如此。竖立时,如鲜笋出土;沉落时,像雪花下堕。很高的欣赏价值 。君山银针的采制,与一般细嫩名茶大同小异,唯在烘干处理上,颇有特殊之处。烘干分为初烘、初包、复烘、复包四个部骤,要经三天时间。初烘温度为摄氏十度,烘到七成干后,用牛皮纸包好后放置木箱中,称为初包,经两天再取出复烘。复烘温度较低,烘至九成干时,再用纸包好,放置一天时间,等到芽色变成淡黄,发出清鲜香气,再用低温烘至充分干燥后放入铁箱中储藏。采用这种工艺,能使芽叶内所含有效化学物质,随着叶中水分的缓慢散失,发生良好的变化,茶叶色香味形更臻完善。经考证《红楼梦》曾谈到妙玉用隔年的梅花积雪冲泡的“老君眉”即是君山银针。

参考资料:http://www.alltea.cn/culture/ShowZx.asp?ID=14720

3、请分别写出白茶、黄茶、黑茶三个茶的名优茶的品质区别?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的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1000余年了。

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味鲜醇可口。

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鲜叶、萎调、干燥三道工序,而其关键在于萎调。

其代表有

1.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制成后,形状似针,白毫密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约一寸,整个茶芽为白毫覆盖,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

白毫银针的品质特点:外形挺直如针,芽头肥壮,满披白毫,色自如银。此外,因产地不同,品质有所差异。产于福鼎的,芽头肥大茸毛厚,色白有光泽,汤色呈浅杏,滋味清鲜爽口;产于政和的,芽头略瘦,滋味醇厚,香气芬芳。

2.白牡丹

白牡丹产自福建省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县,它以绿叶夹银色白毫芽,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拖着嫩芽,宛若蓓蕾初绽而得名。

白牡丹的品质特点:外形不成条索,似枯萎花瓣,色泽灰绿或暗青苔色;冲泡后,香气芬芳,滋味鲜醇,汤色杏黄或橙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芽叶连枝。

3.贡眉

贡眉主产于福建建阳、建瓯、浦城等地。贡眉多出菜茶芽采制而成,主销中国港澳地区。

贡眉的品质特点:外形芽心较小,色泽灰绿带黄;冲泡后,香气鲜纯,滋味清甜,汤色黄亮,叶底黄绿,叶脉泛红。

黄茶名之由来是人们从炒青绿茶中发现,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于是产生了新的品类一黄茶。黄茶属于部分发酵茶,发酵度为10%,发酵度不高,具有黄汤黄叶的特点。这种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

黄茶的加工工艺与绿茶相似,但多了一道闷黄。其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或在杀青后,或在干燥中途)、干燥。

其代表有

1.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的洞庭山,洞庭山又称君山。当地所产君山银针之茶,形似银针,满披白毫,故称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的品质特点:外形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泛光,有“金镶玉”之称;冲泡后,香气清鲜,滋味甜爽,汤色浅黄,叶底黄明。头泡时,茶芽竖立,冲向水面,然后徐徐下立于杯底,如群笋出土,金直立,汤色茶影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图。

2.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产自四川名茶县的蒙山,蒙山产茶已有2000余年历史。自唐至清,此皆为贡品,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贡茶之一。

蒙顶黄芽的品质特点:外形扁直,芽毫毕露。冲泡后,甜香浓郁,滋味鲜醇回甘,汤色黄亮,叶底为茶芽,嫩黄匀齐。黄芽是蒙顶茶中的极品。

3.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霍山,为唐代20种名茶之一,清代为贡茶,以后失传。现在的霍山黄芽是20世纪70年代初复生产的,主要产于佛子岭水库上游的大化坪、姚家畈、太阳河一带,其中以大化坪的金鸡坞、金山头、金竹坪和乌米尖,即“三金一乌”所产的黄芽品质最佳。

霍山黄芽的品质特点:形似雀舌,芽叶细嫩,多毫,色泽黄绿。冲泡后,香气鲜爽,有熟板香,滋味醇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明,叶底黄亮嫩匀。

黑茶(dark tea)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因茶叶颜色呈乌黑状,所以称作黑茶。黑茶生产历史悠久,以制成紧压茶边销为主,主要产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

其代表有

    湖北老青砖

    其产地主要在湖北省咸宁地区的赤壁、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青砖茶色泽为棕色,茶汁味浓可口,香气独特,回甘隽永。

    湖南安化黑茶

    生产始于湖南益阳安化县。

    四川边茶

    起源于四川省,其年代可追溯到唐宋时茶马交易中早期。

    广西梧州六堡茶

    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已有上千年的生产历史。

    云南普洱茶

    属后发酵,主产区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等地;普洱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黑茶的一个分支。

茶叶店十大高端品牌

第一名: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出自风景如画的杭州。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第二名:洞庭碧螺春

俗话说的好,庭山有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位于辽阔,碧水荡漾,烟波浩渺的太湖之滨,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云雾弥漫,是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环境,加之采摘精细,做工考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品质特点。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成螺,白毫密被,银绿隐翠。号称“三鲜”即香鲜浓、味道醇、色鲜艳,花香果味,沁人心脾,别具一番风韵。

第三名: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出自中徽秀丽的黄山中,黄山毛峰成茶外形细嫩扁曲,多毫有锋,色泽油润光滑,冲泡杯中雾气绕顶,滋味醇甜,鲜香持久。

且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茶, 由于其色、香、味、形俱佳, 品质风味独特,1955年被中国茶叶公司评为全国“十大名茶” ,1982年又获中国商业部“名茶”称号,1983年获中国外经贸部“荣誉证书” ,1986年被中国外交部定为“礼品茶”。

第四名:庐山云雾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李太白的那句“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他口中的庐山便是江西九江境内的庐山,也是庐山云雾的生长地。

因庐山的茶树主要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含鄱口、五老峰、汗阳峰、小天池、仙人洞等地,常年云雾缭绕,一年中有雾的日子可达195天之多。从明代起始称“庐山云雾茶”,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第五名: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地区的齐山等地,其中以六安及下属金寨县和霍山县两县所产的最佳。它最先源于金寨县的齐山村,现在也以齐山村蝙蝠洞区域所产的品质最佳,故又名“齐山瓜片”。

六安瓜片外形似瓜子,色泽翠绿,香气清高,味鲜甘美,耐冲泡。片茶指全由叶片制成的不带嫩芽和嫩茎的茶叶品种。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亦有“齐山云雾瓜片”之称。

第六名: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的产地在中国湖南洞庭湖的君山岛上的一种名茶,产量少,所以名贵!沏泡后黄汤黄茶,芽尖很轻,经沏泡张开后,在杯中根根直立不倒,如同“刀山剑硭”,并上下运动。芽片很嫩,喝完茶后残茶可以吃。

有人会搞不清白毫银针和君山银针之间的区别呢。

白毫银针是白茶,大家千万不要搞错了。最明显的差别就是福鼎白茶中的白毫银针身披白毫,而君山银针没有这白毫。

第七名: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信阳市的西南山区,比如说车云山、连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白龙潭、黑龙潭、何家寨等。信阳毛尖茶属于绿茶。

是河南省著名的特产。因其条索细秀、圆直有峰尖、白满披而得名“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故名“信阳毛尖”。以“细、圆、光。

第八名: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是中国乌龙茶中的极品,多产与悬崖绝壁,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盆栽式”茶园之称。因为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岩茶因而得名。

武夷岩茶主要分为两个产区:名岩产区和丹岩产区。泡好的武夷红茶,味道十分醇厚,香甜!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