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功夫茶三个杯的含义
2023-07-01 14:40:21 责编:小OO
文档


功夫茶三个杯是指品茶时使用的三个不同大小的杯子,分别为闻香杯、品茗杯和公道杯。每个杯子的含义如下:

1. 闻香杯:用于闻茶香,杯身大,杯底小,杯口窄。这个杯子帮助品茶者评估茶叶各种气味的香气和芳香度。

2. 品茗杯:用于品味茶汤,杯身小,杯口窄,杯底大。这个杯子有利于品茶者尝味道和体验茶汤的口感。

3. 公道杯:用于斟茶残,杯身又宽又大,杯底也大而浅。这个杯子用来收集茶叶的残留物,确保品茶者品尝到的茶汤纯正,不受茶叶残留的影响。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功夫茶三个杯代表着两层含义,一是在功夫茶盛行的潮汕地区,茶道有着自己独特的讲究,三个杯子为“品”,是品茶的寓意,代表着甜美的生活滋味。二是谦让礼让是人与人接触的最佳状态,访客人数多于三人,在饮茶之间会产生互相礼让,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与关系。

其次,潮汕人的茶道多以“盖碗”为主,而常规的盖碗或紫砂壶容量基本上都是120~150毫升。

这150毫升的茶水刚刚够满足这三个杯子的容量,不多不少正正好。既不会多出茶水留存在“公道杯”里影响下一泡的味道,又不会一泡不够导致杯杯不满而尴尬,所以在潮汕人的茶道文化里,还有什么比“正好”来的更礼貌从容呢。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昵茶网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功夫茶三个杯代表着两层含义,一是在功夫茶盛行的潮汕地区,茶道有着自己独特的讲究,三个杯子为“品”,是品茶的寓意,代表着甜美的生活滋味。二是谦让礼让是人与人接触的最佳状态,访客人数多于三人,在饮茶之间会产生互相礼让,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与关系。

其次,潮汕人的茶道多以“盖碗”为主,而常规的盖碗或紫砂壶容量基本上都是120~150毫升。

这150毫升的茶水刚刚够满足这三个杯子的容量,不多不少正正好。既不会多出茶水留存在“公道杯”里影响下一泡的味道,又不会一泡不够导致杯杯不满而尴尬,所以在潮汕人的茶道文化里,还有什么比“正好”来的更礼貌从容呢。

功夫茶为什么三个杯?

第二个杯子:闻香杯

第一个杯子:洗茶杯

总之,功夫茶的三个杯子是茶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洗茶杯用来清洁茶具和茶叶,闻香杯用来欣赏茶叶的香气,品茶杯用来品尝茶叶的味道。这三个杯子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场精彩的茶艺表演。

功夫茶的第一个杯子是洗茶杯。它通常是一个小杯子,用来放置洗茶水。在冲泡茶叶之前,先要用开水将洗茶杯里的茶叶冲洗一下,这样可以除去茶叶表面的灰尘和杂质,同时也可以带出茶叶的香气。洗茶水不会被饮用,只是用来清洁茶具和茶叶。

功夫茶的第二个杯子是闻香杯。它通常是一个小杯子,用来放置泡好的茶叶。泡好的茶叶会放在闻香杯中,让人们可以通过闻香杯来欣赏茶叶的香气。茶叶的香气是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好的茶叶应该有清香高雅的香气。通过闻香杯,人们可以更好地欣赏茶叶的香气,也可以更好地品尝到茶叶的味道。

潮汕喝工夫茶只用三个杯,其中究竟有什么深意?

潮汕喝功夫茶的时候只用三个呗。它是具有一定的生意的。意思就是,圆形的茶盘上放三个茶杯为放形成一个品质。具有品茶品,得品人生之意。而且品茶也分成三口。第一杯是酸,第二杯是苦。最后一杯是甜。

潮汕人喝功夫茶只用三个呗。朝山喝功夫茶。

潮汕喝功夫茶的时候只用三个呗。它是具有一定的生意的。意思就是,圆形的茶盘上放三个茶杯为放形成一个品质。具有品茶品,得品人生之意。而且品茶也分成三口。第一杯是酸,第二杯是苦。最后一杯是甜。

潮汕人喝功夫茶只用三个呗。朝山喝功夫茶。

潮汕喝功夫茶的时候只用三个杯子,它是具有一定深意的。其意思就是圆形的茶盘上放三个茶杯,围放形成一个品质。具有品茶、品德、品人生之意。而且品茶也分成三口,第一杯是酸,第二杯是苦,最后一杯才是甜。

茶具为什么有三个杯的(潮汕的功夫茶为什么只有三个茶杯)

潮汕人每天都喝茶,可以说,无茶不潮汕。

潮汕人从小喝茶,自然对品茶有一套自己的见解。

“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茶性静,人多就闹了;三只茶杯置于茶盘之上,正是汉字的“品”字,有品茶的意思。也有人说是品德,人们为了表示团结、友爱和互相谦让的美好品德。

潮汕人选壶,特别是小巧的孟臣壶,讲究壶柄、壶口、壶嘴三者同在一个水面上,叫“三山齐”;喝茶时,要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捏住杯,叫“三龙护鼎”;在接受邀茶时,有“茶无三拖(推辞之意)”的礼俗,因为工夫茶得趁热品吹,若再三推让,茶凉了,真味也尽失;因而还要“一啜而尽,三嗅杯底”,才“得工夫茶之三昧”。

每次喝完都会洗杯的,洗杯也是很有讲究的,洗杯是公平的意思。潮汕人在外做生意,公平是潮汕人的经商之道,杯不认人,人不认杯,大家都是公平的。

潮汕地区的三杯茶

潮汕地区的工夫茶,讲究“一盅三杯”。也就是一个盖碗,配上三只品茗杯。显然,潮汕人认为最理想的饮茶状态就是三人对饮。这一点,倒是与明代茶学家许次纾的观点不谋而合。《茶疏·论客》中写道:“宾朋杂沓,止堪交错觥筹;乍会泛交,仅须常品酬酢。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辩,脱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酌水点汤。量客多少,为役之烦简。三人以下,止热一炉;如五六人,便当两鼎炉。”

潮汕人对于为何要用三杯,倒是有着自己的看法。潮汕人爱饮浓茶,因此一定是小碗小壶。若是用容积大的泡茶器,一下子能分出七八杯来,那茶气就散了。黑茶、白茶都可以用大壶泡,但是乌龙茶则最好选用工夫泡法。因此,三个杯子更多的是保证了茶汤的浓度。只有浓度够,这茶才能喝得到位。

三人聊天最舒服

只有“素心同调,彼此畅适”的交心挚友,才适合喝茶。

潮汕人喜欢热闹,不论事情大小,都是大家商量着来。而议事过程中,则一定要喝茶。那么,既然要议事,就难免有意见相左的时候。这时,一般都是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形式来决议。但如果是少数服从多数,那肯定投票人数就得是奇数。也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打成平手的局面。

一般族中长辈,能够议事的人毕竟不会很多。那么一般情况下,就是三个人一起喝茶议事。慢慢地,这茶杯也就固定成三个了。

在潮汕地区喝茶与社交紧密结合。不管是族中大事,还是买卖生意,一般聊起来都要有茶相伴。那么聊天儿这种事,要是两个人,有时容易找不到话题,没聊一会儿就冷场了,显得很尴尬。要是双方初次见面,更是需要有个中间人在其中穿针引线。因此,三个人聊天一般会比较舒服。相应地,喝茶人数也就变成三个人最为适宜了。

人数多点儿成不成?当然也并非绝对不可。但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场人数只要一多,效果一定会打折扣。不可否认,人数一多,沟通效率就降低了。所以这潮汕的品茗杯,也就固定在三个了。

与聊天同理,人数越多的茶席就越难掌控,人数越多的茶会,难度也就越大。气场的把控,纪律的维持,口味的调整,泡茶的难度,无一不是一种挑战。在此,泡茶与做饭,又是一个道理了,三口之家的饭好做,若是大家庭的饭就难些。要是家里再来上几位亲朋好友,那我们多会选择到外面下馆子。为什么?当然是因为众口难调了。

潮汕地区的功夫茶通常都是3个杯子,这背后有何讲究?

潮汕地区的功夫茶通常配备有3个杯子,这三个杯子的背后其实大有讲究。潮汕的功夫茶,其实也是潮汕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体现的是潮汕人互相谦让的美德。因为喝茶的三个杯子摆在一起,就像一个汉字——品,这个品字就代表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品德——谦让。

潮汕人特别喜欢喝茶,茶文化是潮汕地区的特有文化之一。潮汕的功夫茶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功夫茶道。其实早在唐朝的时候,潮汕地区的茶文化就已经非常完善了。现在的潮汕地区的茶文化,也就是很多年前从父辈祖辈那里继承而来的。

潮汕地区喝茶不仅讲究茶杯的个数,还要讲究茶杯的种类。现在的潮汕地区喝茶用得比较多的茶具是孟臣壶,这种茶具非常地精致小巧。每盏茶壶泡煮出来的茶一般只够倒3杯,所以摆放3个茶杯也就是刚刚好,一杯不多,一杯不少。

还有一种说法是,喝茶3人刚刚好。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其实民间流传着“喝酒4人,喝茶3人,旅游2人”这种说法。所以说喝茶时,3个人一起喝是最好的。

三个茶杯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品”字,是潮汕人精神的体现。“品”字不仅代表的是品茶,还包括了品味人生之味,一个人良好的品行与品德。

潮汕人品茶,也如同潮汕人用的价格茶杯,一般分为三口。三口品完一杯茶是最好的,第一口品的是潮汕茶略带一点酸味的茶味,第二口品的是潮汕茶入口时的那一抹苦涩,而最后一口则品的是回味时的甘甜。

并且,“三”还有一个意义,那就是——稳固。因为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图形,也是最稳定的一种状态,也是人生达到平衡时的一种模式!

请问工夫茶的茶杯有什么讲究?

一个杯子专门泡茶(相当于分酒器的作用),另一个杯子是喝茶用的。

知识拓展:

传统的潮汕工夫茶一般只有三个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个杯子。第一杯茶一定先给左手第一位客人,无论其身份尊卑,无论其年龄大小,也无分性别。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滚烫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后再把带有热度的杯子给下一个用。这种习俗据说是人们为了表示团结、友爱和互相谦让的美好品德。

潮汕人请人喝茶时按照工夫茶的规矩,主人必须自己亲自冲茶,茶要酽像酱油一样,以示对客人的尊重,所以喝茶间,如遇又来了尊贵的客人,就得撤换茶叶重新冲茶表示欢迎,否则认为“慢客”,待之不恭。第一巡茶的第一杯,要请在座的长辈或声望地位高的人先喝,即“先尊后卑、先老后幼”,此外,还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时除了论资历排辈,按步就方外,还得先敬客人和来宾,然后向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潮语“柜”与“县”同音,冲茶者,便被戏称为“风炉”)才可饮喝,否则就是对客人的不敬,叫“蛮主欺客”或“待人不恭”。如若人多,使用多杯的大罐时,喝茶的人则要顺手端自己前面的一杯。最后一个人才能端中间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在旁边茶杯未有人端起之前,就先拿了中间一杯,不但会被认为对主人的不敬,也是对在座客人的不尊重,这就有失礼仪了。如若人多杯少,则你喝一杯以后,就要谦让座上的人都喝了,才能喝第二杯,真可谓“谦谦君子饮者风”了。客人喝茶时,不能用杯脚擦茶池,喝完茶,茶杯要轻放不出声,否则被视为不尊重主人,是“强宾压主”有意挑衅。

潮汕工夫茶,在潮汕地区深受人们喜爱,不少人早上起来就泡上一壶茶,倦意顿时一扫而光,只觉得神清气爽。潮汕人喜欢以茶会友,在细品慢酌、谈笑风生中,人们互通信息、加深了感情。品茶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解渴的目的,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潮汕人把茶叫做“茶米”,茶在潮汕人心目中就像米一样,足以看到潮汕人嗜茶如命,茶与米的不可分了。

潮州工夫茶,一壶三杯,这三杯是何意?

中国的茶文化在我看来是十分先进的,并且它有它背后的意义,每一种茶都有当地的特色,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文化气息。像我们知道福建地区有白茶,云南盛产普洱,而一些其他地方则有毛尖铁观音等等。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有名的茶,而潮州最有名的是它的功夫茶,其中喝茶有很大的讲究,一壶只有三个杯子,这个三个杯子表现了潮州人对万物的敬意和友好,也体现出了他们的生活态度。

一、 潮州的功夫茶喝的是美好的生活态度

我们都有切身的感受,如果没有好的生活态度,那么你生活在最好的地方都感觉没有意义。潮州的功夫茶就提前的潮州人,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盼。潮州的一壶茶分为三杯,第一杯是酸,第二杯是苦,第三杯是甜。这也意味着人生都是酸甜苦辣,有酸才有甜,甜在最后的时候。有的时候只有苦尽才会甘来,报的初心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这是潮州人的智慧。

二、 潮州人的功夫茶体现了对别人的尊敬

在潮州喝茶,不管有多少人,它的一壶茶只有三个杯子,第一杯给左手的第一位客人,不管他的身份是什么,也不管他的性别,这就体现了对客人的尊敬,没有歧视客人的意思。潮州的功夫茶,他将杯子交给不同的人使用,上一个人用了之后,下一个人就用开水烫一烫,然后将带着温热的杯子交给他,就有意思促进主人家与客人的团结,更加的敞开心扉友好。

每一种喝茶背后都有它自己的文化意义,符合当地人的生活特色,我们去到之后都要尊重这种生活习惯,入乡随俗,才能受到主人家的欢迎,感受到那个地方热烈的文化气息。潮州的功夫茶有和,精,敬,乐。而他们很好的践行了这些词语,用三个杯子化解了很多的矛盾,这也体现了潮州功夫茶的精髓在哪里。

广东潮州喝工夫茶为什么只有3个杯子?

潮州有句俗话:“茶三酒四铁桃二”意思是说喝茶三个人为佳,喝酒是四个人,铁桃是玩的意思,游玩是二人最好。

“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风炉、烧水壶、茶壶、茶杯,谓之“烹茶四宝”。饮茶用的小杯,称之若琛瓯,只有半个乒乓球大。用如此小杯啜茶,实是汉民族品茶艺术的展现。

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的茶道“和、敬、精、乐”。敬——体现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精神。将“敬”这个字融入到工夫茶艺中,并称之为“差额比饮法”,就是说,3个人的时候用2个杯,4个人用3个杯,5个人则用4个杯。其他三个字所代表的工夫茶道的意思。

之所以只用3个茶杯,就是“敬”的体现!

第一杯是酸、二杯是苦、最后一杯是甜,潮州人喝茶讲究先苦后甜,能反映出潮州人的生活态度。

工夫茶

传统的潮州功夫茶三个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个杯子。

第一杯茶一定先给左手第一位客人,无论其身份尊卑,无论其年龄大小,也无分性别。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滚烫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后再把带有热度的杯子给下一个用。这种习俗据说是人们为了表示团结、友爱和互相谦让的美好品德。

工夫茶

拳馆的工夫茶,通常设左、中、右三杯,以待客人。左面的称为主人茶,中心的称为老爷茶或叫师傅茶,右边的称为客人茶;主人敬茶,客人有必要要拿右边那一杯,假若客人茶被人先拿了,须借左面主人茶移到右边客人茶方位上,然后再饮。切不行端拿中心那杯老爷茶,假若进馆就饮老爷茶,此属不尊重主人,有意捣乱之意;再者端茶杯时,杯脚切不行擦茶盘,若擦茶盘,一场较量刹那到来。

工夫茶茶杯为什么是白瓷杯三个?

潮汕人很爱喝茶,当地的茶文化也是广东特色饮食文化之一。

他们从小就开始喝茶,所以对于品茶有自己的一套习俗。传统的潮汕功夫茶一般只有三个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个杯子。三个杯,三个口,也就形成了一个品字。

品茶、互让有爱,谦让的美德。

一只杯子给当地的朋友,第二只杯子给自己,还有一个是给家,也代表着对家乡的思念。出门在外,难免想念家乡。

另一种说法就是认为受工夫茶主要茶具“茶壶”的影响,考虑到最佳“色香味”效果的茶叶而用一定容量规格,三个杯子刚好能容纳茶水。

工夫茶品茗茶杯常用白瓷材质的,杯子做工做得很薄、经高温烧制,所以显得更加白、透,有着色白如玉的效果;这样一来,茶杯能够很好地衬托茶汤的颜色,令人在喝茶的时候也能赏心悦目。

同时茶杯的杯身设计得较浅。这样可以避免了茶水留底的问题。

所以喝单丛茶用工夫茶具,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本图文均为作者susu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茶文化历史悠久,潮汕工夫茶为什么必须是三个杯?

茶文化在我国向来都是历史悠久的传承,尤其是在潮汕地区更是家家户户的生活常态,可是去过潮汕地区的小伙伴们会从每家每户的茶道招待中发现一个现象或者规矩,那就是展开功夫茶的过程中一定是三个茶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三个杯子有什么特殊的讲究吗?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解惑,看看这三个杯子到底寓意何为?

首先,潮汕地区的茶道有着自己独特的讲究,而这三个杯子也是潮汕茶道的规矩之一。在潮汕人看来,三个杯子为“品”,是品茶的寓意,对于如此嗜茶的潮汕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品”茶更有滋味的呢?

其次,潮汕人的茶道多以“盖碗”为主,而常规的盖碗容量基本上都是150毫升,这150毫升的茶水刚刚够满足这三个杯子的容量,不多不少正正好,既不会多出茶水留存在“公道杯”里影响下一泡的味道,又不会一泡不够导致杯杯不满而尴尬,所以在潮汕人的茶道文化里,还有什么比“正好”来的更礼貌从容呢?

另外,我国向来都是礼仪之邦,谦让礼让是人与人接触的最佳状态,如果访客人数多于三人,那么在饮茶之间人们必定会互相礼让,这一来一回的互动也为彼此增加了亲近的契机,人情往来或许就从这一杯茶开始了。

小编在福建漳浦地区生活了一年,真正的领悟过潮汕人的茶文化,“以茶会友”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家户户的常态,即便是乡下农村小户也是熟练的茶道高手,另外在漳浦地区还有一个“茶学院”,在那里你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潮汕功夫茶的文化和精髓。

以上就是潮汕功夫茶“三杯”的意义,小伙伴们如果有机会前往福建,可以多多领悟他们的茶道,或许你会发现他们截然不同的品茶文化。

为什么潮州喝茶最多只用三个茶杯呢?

在传统的潮州工夫茶中,无论几个人,只用三个杯是“铁律”。

一个人喝茶,一杯杯地喝;四个人喝茶,三人喝完烫了杯子冲第二道再给第四个人喝,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的尊重与信任。所谓“三口成品”,对传统的一种坚持,就是一种传承。

传统功夫茶使用盛水的茶盘,属于湿泡法。因潮汕功夫茶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多文人也偏爱如此传统的泡茶方式,茶友们也不妨试一试。

工夫茶讲究“壶必孟臣,杯必若琛”,孟臣紫砂可以助茶性,又小又薄的若琛杯品茶更显滋味。

干泡法需使用壶承,三只小杯则用另一只浅盘盛放。佐以茶荷、盖置,根据茶具的颜色选择深浅不一的两块棕色茶席叠加,一席简约的功夫干泡茶席就布置好了。

泡茶前先温杯洁具,烫杯可使用茶夹辅助,以防烫手。

地道的功夫茶,考验的就是开水滚杯的技术了。将一只杯子在另一只倒入开水的杯子里快速滚动,能将杯子口沿部分和里里外外全部温热。

茶叶使用潮州本地所产的凤凰单丛,平滑的茶荷,即使不需要茶匙也可以将茶叶顺利置入茶壶。减少茶具的使用,泡茶流程更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因为单丛茶条索较粗大,且老茶客好重口味,一般来说,茶叶要满出来才够味。注入沸水后,盖上壶盖并在壶外继续浇淋沸水。随即出汤,因不使用公道杯,为使三杯茶汤浓度均匀,必须边转圈边出汤,所谓“关公巡城”。

避免影响下一道茶的味道,需要在三只杯子上轻点把壶中的茶汤都滴尽,所谓“韩信点兵”。

工夫茶与普通茶泡茶流程有所不同,茶席的摆放自然也是特别的。下次泡单丛或岩茶的时候,不妨摆放这样一个茶席,喝起来也会别有一番滋味。

喝茶不是一种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会自然的懂你。知茶,懂生活。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