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鸟铳的拼音
2023-07-14 20:09:08 责编:小OO
文档


鸟铳的拼音是:niǎo chòng。

鸟铳的注音是:ㄋ一ㄠˇㄔㄨㄥˋ。结构是:鸟(独体结构)铳(左右结构)。词语解释是:又称鸟嘴铳、鸟,是明清时期对火绳的称呼。鸟铳[niǎochòng]⒈一种火。引证解释是:⒈一种火。引明戚继光《练兵实纪·练手足》:“鸟銃本为利器,临阵第一倚赖者也……况名为鸟銃,谓其能击飞鸟,以其着準多中也。”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火器》:“鸟銃:凡鸟銃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嵌盛木棍之中,以便手握。”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三:“中国鸟銃,利器也,倭人来始得其式。”罗旋《红线记》:“这天下午,紫娥背支鸟铳上山去了,到天黑还不见回来。”。综合释义是:一种火。明戚继光《练兵实纪·练手足》:“鸟銃本为利器,临阵第一倚赖者也……况名为鸟銃,谓其能击飞鸟,以其着準多中也。”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火器》:“鸟銃:凡鸟銃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嵌盛木棍之中,以便手握。”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三:“中国鸟銃,利器也,倭人来始得其式。”罗旋《红线记》:“这天下午,紫娥背支鸟铳上山去了,到天黑还不见回来。”。7、汉语大词典是:一种火。明戚继光《练兵实纪·练手足》:“鸟铳本为利器,临阵第一倚赖者也……况名为鸟铳,谓其能击飞鸟,以其着准多中也。”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火器》:“鸟铳:凡鸟铳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嵌盛木棍之中,以便手握。”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三:“中国鸟铳,利器也,倭人来始得其式。”罗旋《红线记》:“这天下午,紫娥背支鸟铳上山去了,到天黑还不见回来。”。8、国语辞典是:鸟嘴铳的别名。参见「鸟嘴铳」条。鸟铳[niǎochòng]⒈鸟嘴铳的别名。参见「鸟嘴铳」条。引明·戚继光《练兵实纪·卷四》:「鸟铳本为利器临阵第一倚赖者也。」。9、辞典修订版是:鸟嘴铳的别名。参见「鸟嘴铳」条。明.戚继光《练兵实纪.卷四》:「鸟铳本为利器临阵第一倚赖者也。」。10、法语是:mousquet。1其他释义是:1.一种火。

鸟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鸟铳详细内容】

又称鸟嘴铳、鸟,是明清时期对火绳的称呼。鸟铳[niǎochòng]⒈一种火。

二、网络解释

鸟铳鸟铳,又称鸟嘴铳,是明清时期对火绳的称呼。明嘉靖时传入中国,与原有的管身火器相比具有照门、照星、铳托、铳机,开始可以双手同时持握而发射。

三、汉语大词典

一种火。明戚继光《练兵实纪·练手足》:“鸟铳本为利器,临阵第一倚赖者也……况名为鸟铳,谓其能击飞鸟,以其着准多中也。”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火器》:“鸟铳:凡鸟铳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嵌盛木棍之中,以便手握。”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三:“中国鸟铳,利器也,倭人来始得其式。”罗旋《红线记》:“这天下午,紫娥背支鸟铳上山去了,到天黑还不见回来。”

四、辞典修订版

鸟嘴铳的别名。参见「鸟嘴铳」条。明.戚继光《练兵实纪.卷四》:「鸟铳本为利器临阵第一倚赖者也。」

五、关于鸟铳的成语

鸟兽散  坌鸟先飞  笨鸟先飞  蚕丛鸟道  卵覆鸟飞  鸟啼花怨  

六、关于鸟铳的词语

鸟兽散  比翼鸟  出头鸟  鸟兽行  坌鸟先飞  笨鸟先飞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鸟铳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