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jquery插件lazyload.js延迟加载图片的使用方法_jquery
2020-11-27 21:19:53 责编:小采
文档
 如果一个网页很长并且有很多图片的话,下载图片就需要很多时间,那么就会影响整个网页的加载速度,而这款延迟加载插件,会通过你的滚动情况来加载你需要看的图片,然后它才会从后台请求下载图片,最后显示出来。通过这个插件,可以在需要显示图片的时候,才下载图片,从而可以减少服务器的压力,提高页面加载速度。

Lazy Load 插件原理

修改目标img元素的src属性为orginal属性,从而中断图片的加载。检测滚动状态,然后把网页可视区域中的img的src属性还原然后加载图片,从而制造了一种缓冲加载的效果。代码引入方法:

代码如下:



$(document).ready(
function($){
$("img").lazyload({
placeholder : "images/grey.gif", //加载图片前的占位图片
effect : "fadeIn" //加载图片使用的效果(淡入)
});
});

但是现在,很多Javascript大牛分析得出,这个插件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起到缓加载的作用。确实是这样,官方也已经给出了说明和解决方法了。

其实原因就在于在新版的浏览器中,即使我们删除了Javascript控制的src属性,浏览器仍然会去加载这个图像。

那么我们该怎么解决呢?其实也很简单,需要直接修改HTML的结构,在img标签中添加新的属性,把src属性的值指向占位图片,添加data-original属性,让其指向真正的图像地址。比如:

代码如下:

当然,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把页面内的所有图片都延迟加载了,但有些时候我们并不希望这样,因为有些图片并不想然他们延迟加载,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只需做:

如只缓冲加载类main下的图像

代码如下:
$(".main img").lazyload({
placeholder : "images/grey.gif",
effect : "fadeIn"
});

加载挂载有lazy类的图像:

代码如下:
$("img.lazy").lazyload({
placeholder : "images/grey.gif",
effect : "fadeIn"
});

其他的以此类推,适当做一下选择器调整就行了。

lazyload.js 高级使用方法:

下面部分来自官方文档,将官方文档进行了一下简单的翻译。

更周全的做法

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定义了这样一个结构,那么网页中,就不会加载源图像了。只有当 Javascript 执行,才会显示这个源图像。如果用户的浏览器不支持或者用户关掉了支持 Javascript 的选项,那么我们的这个图像就无法显示出来。也就是说,如果没有 Javascript 的支持,我们的图像就无法显示出来。

应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引入noscript 标签。大体思路如下:用 noscript 包含真实的图像位置,当浏览器不支持 Javascript,直接显示图像。

代码如下:


对现有图像,隐藏处理,使用 show()方法触发显示。

代码如下:
.lazy {
display: none;
}

这样,如果浏览器不支持 Javascript,我们自定义的 img 就不会出现,而显示 noscript 里面的图像。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代码如下:
$("img.lazy").show().lazyload();

提前加载

默认的情况是,当你滚动到图片位置的时候,插件开始加载。这样,用户可能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空白图像,然后再缓慢出现。如果你想在用户滚动之前,提前加载这个图像,你可以配置一下参数。

代码如下:
$("img.lazy").lazyload({
threshold : 200
});

threshold 这个参数,就是用来提前加载的。上面这个语句的意思是,当距离图片还有200像素的时候,就开始加载图片。

自定义触发事件

默认的触发事件,是滚动,当你滚动的时候,就会检查然后加载。你可以使用event属性,设置你自己的加载事件,之后你可以自定义触发这个事件的条件,然后去加载图像。

代码如下:
$("img.lazy").lazyload({
event : "click"
});

自定义显示效果

默认的图片实现效果,就是没有效果,下载完成之后,直接显示出来。这样的用户体验并不好,你可以设置effect属性,来控制显示图片的效果。例如

代码如下:
$("img.lazy").lazyload({
effect : "fadeIn"
});

fadeIn的效果就是,改变图片的透明度,渐现的方式出现。

把图像插入某个容器

大家如果使用智能手机的话,经常去应用网站下载应用,他们通常使用一个横着的容器,放一些手机截图。使用container属性,能很轻松在容器中实现缓冲加载。首先,我们需要用css定义这个容器,然后用这个插件进行加载。

代码如下:
#container { height: 600px; overflow: scroll; }
$("img.lazy").lazyload({
container: $("#container")
});

加载不可见图像

有部分图像是不可见的,我们对其加上类似 display:none;等属性的图像。默认的情况下,这个插件是不会加载隐藏的不可见图像。如果我们需要用它加载不可见图像,我们需要将 skip_invisible设置为false,代码如下:
代码如下:
$("img.lazy").lazyload({
skip_invisible : false
});

好了,这就是lazyload.js这款插件的简单介绍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