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更漏相关的词语 更漏相关的词语是什么
2023-07-15 21:23:39 责编:小OO
文档


更漏的相关词语是:更漏子、更漏、漏尽更阑。

更漏的拼音是:gēng lòu。注音是:ㄍㄥㄌㄡˋ。结构是:更(独体)漏(左右结构)。

更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更漏详细内容】

更漏gēnglòu。(1)古时夜间凭漏壶表示的时刻报更,所以漏壶又叫更漏。(2)又用以指夜晚的时间。更漏[gēnglòu]⒈古时夜间凭漏壶表示的时刻报更,所以漏壶又叫更漏。例惠远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制器,状如莲花……唐·李肇《国史补》英waterclock;⒉又用以指夜晚的时间。例主人不醉下楼去,月在南轩更漏长。——唐·许恽《韶州驿楼宴罢》

二、引证解释

⒈漏壶。计时器。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故称。引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惠远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製器,状如莲花,置盆水之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节,虽冬夏短长,云阴月黑,亦无差也。”元曾瑞《折桂令·闺怨》曲:“更漏永声来绣枕,篆烟消寒透罗衾。”清李渔《风筝误·惊丑》:“恼既恼那斜曦当疾不疾,怕又怕这忙更漏当迟不迟。”⒉指夜晚的时间。引唐戎昱《长安秋夕》诗:“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⒊指更次。引清昭槤《啸亭杂录·銮仪卫》:“神武门鐘楼,凡上驻蹕圆明园,则每夕鸣鐘记更漏,上在宫日则已。”

三、汉语大词典

(1).漏壶。计时器。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故称。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惠远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制器,状如莲花,置盆水之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节,虽冬夏短长,云阴月黑,亦无差也。”元曾瑞《折桂令·闺怨》曲:“更漏永声来绣枕,篆烟消寒透罗衾。”清李渔《风筝误·惊丑》:“恼既恼那斜曦当疾不疾,怕又怕这忙更漏当迟不迟。”(2).指夜晚的时间。唐戎昱《长安秋夕》诗:“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3).指更次。清昭梿《啸亭杂录·銮仪卫》:“神武门钟楼,凡上驻跸圆明园,则每夕鸣钟记更漏,上在宫日则已。”

四、国语辞典

古代夜晚看漏刻而知时间。引申为时间的意思。更漏[gēnglòu]⒈古代夜晚看漏刻而知时间。引申为时间的意思。引唐·许浑〈韶州驿楼宴罢〉诗:「主人不醉下楼去,月在南轩更漏长。」《红楼梦·第二八回》:「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英语waterclockusedtomarknightwatches德语Wasseruhr(zumBestimmenderNachtwachen)?(S)?

五、关于更漏的造句

1、垂悬的柔软帘幕在夜半的天风中轻舞安详,床榻旁金质的更漏里有殷红色的细碎朱砂坦缓流淌。

2、三月去,烟花凉;七月半,更漏长;十年至,风雨寒;雪满地,可加裳;一载别,燕绕梁;三秋远,衣带宽;九岁过,鬓渐染;水云阔,音书茫。墨明棋妙?

3、世俗最无情,一滴滴的更漏最坚硬,改变多少初衷,又让多少纤尘不染的女子越来越沉重?风飞扬。

4、解酲未覺三更漏,回夢重添五夜衾。?

5、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挨不明的更漏,啊……,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6、世俗最无情,一滴滴的更漏最坚硬,改变多少初衷,又让多少纤尘不染的女子越来越沉重?风飞扬?

六、关于更漏的法语

clepsydre  le temps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更漏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