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Javascript三元条件运算符
2020-11-27 20:31:43 责编:小采
文档
今天谈一个小知识点,三元运算符。三元运算,顾名思义会有三个要素,表达式的大致组成为condition ? expr1 : expr2;一个语句加两个表达式。问号之前为判断语句。如果为真,则执行第一个表达式,如果为假,则执行第二个表达式。我的理解其实就是简化的if else语句,举个栗子,经常看到的一个点击展开,再点击隐藏按钮。

我想实现点击输入法,实现下面ul的展开与隐藏,如果我们用if else的话可能会这么写:

oBth.onclick=function(){
 if (oUl.style.display=='block') {
 oUl.style.display=='none';
 }else{
 oUl.style.display=='block';
 }
 }

但是如果我们用三元运算符的话可能就只需要下面这一行代码:

oBth.onclick=function(){
 oUl.style.display == "block" ? oUl.style.display="none" :oUl.style.display="block"}

有木有很神奇。当然我只是用了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写法,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我们当然也可以这样:

oBth.onclick=function(){
 var style = oUl.style.display;
 oUl.style.display= style == "block" ? "none":"block" //这样写的话就一定不能忘了把运算结果重新赋值给元素 - -
  //oUl.style.display= (style == "block" ? "none":"block") 可读性更高
}

上面代码的意思是,如果style == "block" 成立的话就把none返回,不成立就返回block,然后把返回结果赋值给作用元素,不过要特别注意 = 和 == 用法和区别。因为赋值运算符(=)的优先级比较低,所以会最后执行赋值运算。如果把后面的三元运算符加上()可读性会更高一点,但效果是一样的。

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

三元运算比较容易出错的应该就是运算的优先级问题:

var isMember = false;
 console.log("当前费用" + isMember ? "$2.00" : "$10.00"); //返回$2.00

出错的原因是?的运算优先级比+低,所以实际运行的语句是:

"当前费用false" ? "$2.00" : "$10.00");

在js中字符串是为真的,所以会输出$2.00.

不过为了避免以上错误的话,可以记住:

不是false, 0, undefined, NaN, "" or null,js都认为是true;

所以具体是用三元运算符还是用if else见仁见智,视具体情况而定吧。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