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秋豪之末的造句 秋豪之末的造句是什么
2023-07-15 23:48:31 责编:小OO
文档


秋豪之末的造句是: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

秋豪之末的拼音是:qiū háo zhī mò。注音是:ㄑ一ㄡㄏㄠˊㄓㄇㄛˋ。词性是:成语。

秋豪之末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友释义    【点此查看秋豪之末详细内容】

秋豪之末是汉语词汇,拼音为qiūháozhīmò,出自《庄子·齐物论》。

二、汉语大词典

见“秋毫之末”。《汉语大词典》:秋毫之末  拼音:qiūháozhīmò秋日禽兽毛的末端。比喻极为微细的东西。《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朱熹集注:“毛至秋而末锐,小而难见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春秋》辨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如其真,不失秋毫之末。”清东轩主人《述异记·祝玉成牙画》:“画事入微,渺如秋毫之末。”亦作“秋豪之末”。《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

三、出处

《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

四、其他释义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同“秋毫之末”。

五、关于秋豪之末的反义词

秋毫之末  

六、关于秋豪之末的成语

秋豪之末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秋毫之末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豪厘之差,将致千里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秋豪之末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