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JS前端缓存的实现方法及Cookie的特点介绍
2020-11-27 20:03:48 责编:小采
文档


在前端浏览器中,有些数据(比如数据字典中的数据),可以在第一次请求的时候全部拿过来保存在js对象中,以后需要的时候就不用每次都去请求服务器了。对于那些大量使用数据字典来填充下拉框的页面,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减少对服务器的访问。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使用iframe的框架。

本文主要和大家详细介绍了JS实现前端缓存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具体实现思路和方法:

创建一个cache.js文件:

1、前端页面,定义那些数据需要一次性拿到前端缓存,定义一个对象来保存这些数据:

2、前端页面,定义一个函数来调用后台接口获取数据,然后保存到本地缓存对象(dicts)中。

在主页面加载的时候调用这个方法一次性获取数据并缓存起来。这样,以后需要同样的数据,就直接从本地对象dicts中获取了。

后端Controller:

3、定义一个接口,根据前端的请求,查询数据库(或查询服务器缓存,如下面例子中)获取数据返回给前端:

1.Cookie的特点

1)cookie的大小受,cookie大小被在4KB,不能接受像大文件或邮件那样的大数据。

2)只要有请求涉及cookie,cookie就要在服务器和浏览器之间来回传送(这解释为什么本地文件不能测试cookie)。而且cookie数据始终在同源的http请求中携带(即使不需要),这也是Cookie不能太大的重要原因。正统的cookie分发是通过扩展HTTP协议来实现的,服务器通过在HTTP的响应头中加上一行特殊的指示以提示浏览器按照指示生成相应的cookie。

3)用户每请求一次服务器数据,cookie则会随着这些请求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脚本语言如PHP等能够处理cookie发送的数据,可以说是非常方便的。当然前端也是可以生成Cookie的,用js对cookie的操作相当的繁琐,浏览器只提供document.cookie这样一个对象,对cookie的赋值,获取都比较麻烦。而在PHP中,我们可以通过setcookie()来设置cookie,通过$_COOKIE这个超全局数组来获取cookie。

cookie的内容主要包括:名字,值,过期时间,路径和域。路径与域一起构成cookie的作用范围。若不设置过期时间,则表示这个cookie的生命期为浏览器会话期间,关闭浏览器窗口,cookie就消失。这种生命期为浏览器会话期的cookie被称为会话cookie。会话cookie一般不存储在硬盘上而是保存在内存里,当然这种行为并不是规范规定的。若设置了过期时间,浏览器就会把cookie保存到硬盘上,关闭后再次打开浏览器,这些cookie仍然有效直到超过设定的过期时间。存储在硬盘上的cookie可以在不同的浏览器进程间共享,比如两个IE窗口。而对于保存在内存里的cookie,不同的浏览器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相关推荐:

使用JS实现前端缓存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