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让产后忧郁走开
2023-07-15 23:28:42 责编:小OO
文档


很多刚做了妈妈的人,还没有体验到做妈妈的快乐,就已经被小宝贝不规律的生活和无法预料的问题折磨得疲惫不堪了。轻者会让自己和家人烦恼,重的得了产后抑郁症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健康。所以,你一定要有点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

产后忧郁是指一种常见的、轻微的、短暂的自限性情绪障碍,表现为产后3-5天情绪不稳定、悲伤、焦虑、乏力、失眠、记忆减退、经常流泪哭泣等,发病率高达50%,一般持续2天,不需要特殊治疗便会自愈。

很多新妈妈在产后都会因为一时无法适应自己新的角色而产生无力感,或对自己信心不足,如果在这个阶段能够得到家人的理解和帮助,短暂的忧郁情绪会不治而愈。

如果你觉得心情不好,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调节心情:

*出去散步,每天选择一条不同的路线,找一些安静的街心公园或者林荫道,但要注意随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

*让自己变得活跃起来,拜访老朋友、看电影、健身、和老公一起赴约会等。

*每天都让镜子里的自己更美丽。早上化个淡妆,让自己神采熠熠。

*注意休息,早睡早起。如果晚上睡眠不足,可以第二天睡个午觉,保证精力充沛。

*制定合理的饮食,少食多餐,合理搭配营养。

*“随心所欲”,不要勉强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心情不好的时候,强迫自己分散注意力,想一些高兴的事情。

*勇于寻求和接受帮助,告诉家人你的困惑和烦恼,及时沟通。让他们了解你需要什么,不要把事情都隐藏在心里,让别人猜你的心思是很愚蠢的做法。

*适当的锻炼会让你的心情愉快,也会让你远离疾病,更快地恢复美丽的体形。

产后忧郁一般不会影响妈妈和宝宝的自身健康,但如果忧郁的症状严重就要考虑是否已发展为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在产后2周内突然出现的以抑郁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最新的研究资料表明产后抑郁症是一种产妇常见的精神障碍,该病的患病率高达10-15%。产后抑郁症持续时间长短一直没有定论,一般认为从3周到3个月,个别情况可持续1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研究表明,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有关。

产后抑郁症最常见的表现是情绪低落,一天到晚唉声叹气或整日以泪洗面,愁容满面,本应高兴的事也高兴不起来,有的对孩子也无兴趣,甚至拒绝拥抱孩子,喂养孩子,不愿看到孩子,对家人也表现出不该有的冷漠;有的表现出疑病倾向,整天担心患病,总感觉身体不适或胃部不适,食欲不振,全身疼痛或极度乏力,患者在各个内科门诊之间转来转去,但是各种检查并无异常,最后多求助于中医中药,但仍无法改善症状;有的患者表现出严重的焦虑症状,坐卧不安,易激惹,心烦意乱,睡不着觉,或不敢睡觉,害怕伤害孩子,看到婴儿哭闹不知所措;有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自责,感到自己是不称职的母亲,不能照顾好孩子,感到对不起孩子,甚至觉得不如一死了之,极度严重者可能出现自杀危险,甚至和婴儿一起自杀。10%的抑郁症患者还有可能在分娩后一周左右出现轻度的异常喜悦,话语增多,但持续几天后便出现上述抑郁情绪。

产后忧郁症发生原因

虽然目前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原因还未完全清楚,但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产后抑郁症与产妇的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有关。

有学者认为产后抑郁症属于内源性抑郁症,主要原因是遗传因素和生理原因,遗传学研究发现有抑郁症家族史会增加产后抑郁症的患病危险,如果女性在非孕产期曾有过抑郁症病史,产后抑郁症的风险更高,可高达30%。

*生理原因主要与神经内分泌的变化有关

产妇分娩的过程不但是婴儿出生的过程,还伴有母亲内分泌系统的改变,特别是激素水平的变化。产妇分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催乳素水平升高。另外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这会使产妇的各种生理机能处于迟滞状态,从而出现思维迟钝,躯体倦怠,情绪低落等表现。

*产后全部是母乳喂养也会增加产后抑郁症的危险

一项研究表明部分母乳喂养及产后不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在产后18个月内患抑郁症的风险会明显降低,而全部母乳喂养或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在产后3-5个月内患抑郁症的危险有所增加,这可能与哺乳的妈妈体内催乳素水平较高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较低有关。还有一项研究发现血中皮质醇水平在孕期的最后三个月较高是产后抑郁症的预兆。

*产妇的心理社会因素也是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原因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则不同意完全用生物学因素来解释产后抑郁症,他们认为减轻或消除产妇的心理社会压力能够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产妇年龄、分娩前的心理状态、婚姻状态、头胎、剖腹产、计划外生育、婴儿性别不符和家人的期望、产后孩子的抚养方式、家庭气氛、夫妻关系等等均与产后抑郁症有关。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状态也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有学者发现怀孕期间孕妇出现明显焦虑和抑郁症状是产后抑郁症最显著的征兆,这是因为焦虑抑郁状态下孕妇对分娩伴随的压力不能很好应对,从而使孕妇产生、无助、无望等不良情绪,进而加重原有的抑郁症状。对于头胎的产妇,如果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很难体会到分娩的喜悦,往往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孩子的降生,因为她要面临角色的改变,要承担母亲的责任,会减少社会交往活动,减少工作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会增加对体型改变、容颜改变及性吸引力减少的担心等等,这些都会使产妇感觉到威胁。

*剖腹产对产妇心理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剖腹产的产妇不但要照顾婴儿还要照顾自己的手术切口,睡眠往往会出问题,而且手术疤痕对心理的影响也不能忽视,手术本身对产妇也是一种较强的刺激。

*产后孩子的抚养方式也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影响

照顾婴儿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劳动,会使人身心憔悴。如果在没有人协助的情况下,完全母乳喂养的产妇是非常辛苦的。正常情况下,5周大的婴儿每天24小时应哺乳4-10次,每次持续5-90分钟。而且,这时候婴儿每天平均哭闹90分钟,有的多达300分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母亲照顾,与此同时,母亲可能还要洗尿布、给婴儿洗澡、做家务等,如果夫妻关系又不好,家庭气氛紧张,夫妻经常吵架,这都会增加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危险。

产后抑郁症对孩子的影响

产后抑郁症会妨碍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正常相处,导致婴儿的行为失常、情感障碍等,影响婴儿的正常发育生长。

孩子的主要表现:

*好动

*认知事物能力低下

*焦躁不安

*食欲不振

*抵抗能力低,易于患病等

如何预防和治疗产后忧郁症?

*医学上可采用抗忧郁药物、电休克疗法等手段。

*主观上应学会自我调节,放松心情,努力适应新的生活状态。保持心理平衡。

*家人应理解和关心病人并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家人尤其是丈夫应该理解妻子产后的痛苦和烦恼,要多体贴关心妻子。在饮食、哺乳等方面尽量征求妻子的意见。患产后抑郁症的产妇往往表现出对婴儿不感兴趣,甚至漠不关心或厌恶,对婴儿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必要的防范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增强产妇的体质也是避免和消除产后忧郁症的好方法。许多产妇发病的诱因是由睡眠不足,精神欠佳引起的,久而久之造成情绪失控。

“对付产后忧郁情绪,我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让别人帮助我化解。”

“在娘家坐月子,熟悉的环境、至爱的亲人、全无二致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新妈妈们化解养育新生儿的手足无措。”

林达

有段时间我特别地担心孩子,有时夜里会猛然坐起来看看她是不是还在呼吸。我非常害怕她有病或者失去她。自己当时的精神过敏确实是很严重的。每天都翻书,她要是有一点同书上讲得不一致的地方,我就会非常非常地焦虑。我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我怀孕和生产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麻烦,包括先兆流产和生产过程中被打错针,最终导致剖腹产,孩子一度宫内窘迫等。所以我觉得非常对不起孩子,让她在我肚子里就受了很多委屈,而且现在计划生育,只能生一个,我真怕她不健康,从出生就跌倒地起跑线上。

我非常感谢我的母亲,她为我排解了绝大多数育儿的困惑和疑虑。家人对我的态度也是很好的,因为这是我们家庭的第一个婴儿,每一个人都很喜欢孩子,愿意为我分担照顾婴儿的工作。我特别想说的是,我是在娘家坐月子的。不管有没有偏见,我发现,在娘家坐月子的妈妈是很少会患抑郁症的。熟悉的环境、至爱的亲人、全无二致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新妈妈们化解养育新生儿的手足无措。

相反,在婆家坐月子就不行了。婆婆再好,相处总是客气的成分多一些,累了、烦了的时候,总不能像在娘家那样把孩子往婆婆面前一推。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也不好意思开口,陌生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也会带来诸多不便,如果丈夫再粗心一点,我看是很容易给新妈妈带来委屈和抑郁情绪的。我身边有几个同事就是这样,本来就不会带孩子,婆家人又不肯真真正正地帮忙,一天和孩子一起关在一幢房子里,连心里话也没有人说,经常偷着流泪或是找理由和老公吵架来发泄一下。但是她们的抑郁情况在产后五个月上班以后都会自然好转。我想是因为变换了环境和转移了注意力的原因吧。

对付产后忧郁情绪,我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让别人帮助我化解。比如我发现孩子有点对眼的时候,上火得满嘴起泡,后来我就跟老公说、跟我妈说、还找机会同医生说了,他们都说没有问题,我的心情就好了很多。“我总结出一帖秘方专治产后忧郁:你不妨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婴儿,除了履行一些必需由母亲才能完成的职责(如哺乳)外,你和你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

纪民

现在宝宝已经一岁多了,刚开始的几天,这个小小的,软软的,并不时爆发出嘹亮歌声的小毛头总是把我搞得晕头转向,手足无措。还好,入院时带来的几本育儿方面的书给了我及时的帮助。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交替中宝宝渐渐的长大了。

在宝宝还未满周岁以前,虽然已经熟悉和适应了宝宝的哭闹,但对于小家伙半夜的“突然袭击”,还是让我恨得牙根痒痒。深更半夜,睡得正香的时候,宝宝哭了,一定是尿了或是饿了,在半梦半醒之间给他换尿布并喂奶,指望着他吃饱后能尽快入睡,我也可以接着作我的美梦。可这个小坏蛋非要睡在我的手上,一放到小床上他就醒了,哇哇直哭,只好再抱起来,反反复复四五次。抱在手上看着他睡着了,轻轻的再一次放下去,哎!总算成功了。看看时间已经过了两个多小时,有时候恨不能把他从楼上扔出去。(是不是觉得我很恐怖!!!)

不过,我总结出一帖秘方专治产后忧郁:你不妨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婴儿,除了履行一些必需由母亲才能完成的职责(如哺乳)外,你和你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你们一起吃,一起睡,一起游戏。其他什么事都不要管,(把那些零零碎碎地,洗洗涮涮的事留给其他人去做)保持一份天真开朗的心情。当然这需要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来做后盾,你对其他家庭成员为你和孩子所做的一切事情可以不表扬,但绝对不可以批评。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还有一点,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任何问题在书中都会找到答案。更何况现在有那么多专为年轻妈妈和小宝宝们编写的精美杂志,不妨多翻一翻。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