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JavaScript的递归与循环性能对比代码分析
2020-11-27 20:15:00 责编:小采
文档


性能方面,递归不比循环有优势。除了多次函数调用的开销,在某些情况下,递归还会带来不必要的重复计算。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程序为例。求第n项A(n)时,从第n-2项起,每一项都被重复计算。项数越小,重复的次数越多。令B(i)为第i项被计算的次数,则有

B(i)=1; i=n, n-1

B(i)=B(i+1)+B(i+2); i<n-1

这样,B(i)形成了一个有趣的逆的斐波那契数列。求A(n)时有:

B(i)=A(n+1-i)

换一个角度来看,令C(i)为求A(i)时需要的加法的次数,则有

C(i)=0; i=0, 1

C(i)=1+C(i-1)+C(i-1); i>1

令D(i)=C(i)+1,有

D(i)=1; i=0, 1

D(i)=D(i-1)+D(i-1)

所以D(i)又形成一个斐波那契数列。并可因此得出:

C(n)=A(n+1)-1

而A(n)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这种多余的重复在n较大时会变得十分惊人。与之相对应的采用循环的程序,有

B(n)=1; n为任意值

C(n)=0; n=0, 1

C(n)=n-1; n>1

因而当n较大时,前面给出的采用循环的程序会比采用递归的程序快很多。

如循环一样,递归中的这个缺陷也是可以弥补的。我们只需要记住已经计算出来的项,求较高项时,就可以直接读取以前的项。这种技术在递归中很普遍,被称为“存储”(memorization)。

下面是采用存储技术的求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算法。

//recursion with memorization 
function fibonacci4(n){ 
var memory = []; //used to store each calculated item 
function calc(n){ 
var result, p, q; 
if (n < 2) { 
memory[n] = n; 
return n; 
} 
else { 
p = memory[n - 1] ? memory[n - 1] : calc(n - 1); 
q = memory[n - 2] ? memory[n - 2] : calc(n - 2); 
result = p + q; 
memory[n] = result; 
return result; 
} 
} 
return calc(n); 
}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