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圣道的网络意思
2023-07-15 15:50:29 责编:小OO
文档


圣道的网络解释是:圣道(词语)圣道,本意指圣者之道、圣人之道、圣贤之道。

圣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圣道详细内容】

圣人之道。也特指孔子之道。佛教谓出离生死烦恼之道。即/'四圣谛/'与/'八正道/'的合称。

二、引证解释

⒈圣人之道。也特指孔子之道。引《庄子·天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汉扬雄《法言·问明》:“甚矣,圣道无益於庸也。”《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始自秦世,不师圣道,私以御职,姦以待下。”唐韩愈《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今圣道大明,儒风復振,恐须革正,以赞鸿猷。”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我出世的时候是清朝末年,孔夫子已经有了‘大成至圣文宣王’这一个阔得可怕的头衔,不消说,正是圣道支配了全国的时代。”⒉佛教谓出离生死烦恼之道。即“四圣諦”与“八正道”的合称。参见“八正道”。引《成实论·四无畏品》:“谓修圣道不能尽结,既不尽结,何能离苦?”唐道绰《安乐集》卷上:“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圣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浄土。”宋陆游《自警》诗:“圣道功殊浅,尘缘习未除。”

三、汉语大词典

(1).圣人之道。也特指孔子之道。《庄子·天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汉扬雄《法言·问明》:“甚矣,圣道无益于庸也。”《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始自秦世,不师圣道,私以御职,奸以待下。”唐韩愈《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今圣道大明,儒风复振,恐须革正,以赞鸿猷。”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我出世的时候是清朝末年,孔夫子已经有了‘大成至圣文宣王’这一个阔得可怕的头衔,不消说,正是圣道支配了全国的时代。”(2).佛教谓出离生死烦恼之道。即“四圣谛”与“八正道”的合称。《成实论·四无畏品》:“谓修圣道不能尽结,既不尽结,何能离苦?”唐道绰《安乐集》卷上:“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圣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宋陆游《自警》诗:“圣道功殊浅,尘缘习未除。”参见“八正道”。

四、其他释义

1.圣人之道。也特指孔子之道。2.佛教谓出离生死烦恼之道。即'四圣谛'与'八正道'的合称。

五、关于圣道的词语

圣法、圣制  内圣外圣  门门有道,道道有门  八圣道  圣道同源  圣道  

六、关于圣道的诗词

<<《咏归·圣道如太极》>>  <<《丁亥闰五月十日回自真圣道坊车中记事》>>  <<《读华陀传·六籍唯残圣道醇》>>  <<《缺题·圣道通三极》>>  <<《踏云行·圣道难逢》>>  <<《丘咏涯·圣道洋洋陋百家》>>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圣道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