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父母必知:体罚孩子需要的注意六个事项
2023-07-15 15:49:38 责编:小OO
文档


1、非打不可也忌情绪化

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父母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因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打孩子,不但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还会让孩子感到难堪,会对孩子的心灵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2、让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打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他为什么会挨打,如果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打的时候不要太重,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安慰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了他父母也会很伤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即使他错了,父母还是爱他的。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3、2岁前和6岁后的孩子打不得

由于2岁前的孩子心智发展还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打孩子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没有警示作用,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完善,自尊感也会越来越强。6岁后的孩子就已经是懂道理的年龄了。这时,父母更需要以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打骂在孩子只会给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4、能不打尽量不打

不打孩子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不要急于打孩子,冲动打孩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时候,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时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可以平静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促进孩子的反思。

5、自然后果惩罚法

孩子犯了错,不需要过多的批评孩子,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可以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时还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这样不仅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也能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6、间接惩罚手段

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可以通过对他的行动加以、扣留他喜欢的东西等间接惩罚的手段方式,让孩子记住教训。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