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科学力证:宝宝穿衣公式不靠谱
2023-07-15 15:49:34 责编:小OO
文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网上疯传过的宝宝穿衣公式。这个“穿衣公式”是一位医生根据自己孩子的穿衣情况,对8类不同材料款式的衣物依据保暖情况进行了划分,给每一类衣物“明码标温度”,并根据穿衣情况计算公式“人体温度=室温+每一件衣物的温度”,如果结果接近26℃,就代表体温会控制在26℃左右,那么人体就能感觉相当舒适了。

科学力证:“穿衣公式”不靠谱

这个“穿衣公式”看上去有理有据,许多家长也将其奉为科学,每到换季或者气候突变的时候,就根据这个公式给宝宝增减衣物。但专家表示,这个“穿衣公式”其实并不靠谱。在评估衣物保暖程度的时候,这个公式有三种情况并没有考虑:首先是衣物叠加的保暖效果,还有室内外有风和无风的情况,最后是人体的散热能力。

“穿衣公式”将每种衣物的保暖性用“摄氏度”来标识,但衣服的保暖性真的可以测量出来吗?

从材料角度来说,用平板式保温仪只能测试出衣服面料的保温性。把平板的温度设定在人体的温度36℃,然后将面料覆盖上去,看看加热功率在多少才能让平板保持36℃不变,加热功率的大小就是散热量,功率越大,散热情况越差,所以导热情况越好,那么保温效果就越差。但是这样根本测不出衣服整体的保温性。所以网上呼声很大的公式,是不靠谱的哦!

“穿衣公式”是什么?

根据“穿衣公式”,各种衣物的保暖情况如下:比较厚的羽绒服相当于9℃,薄款羽绒服相当于6℃,稍厚的弹力絮棉衣是5℃,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4℃,抓绒衣服、薄外套是3℃,厚的棉毛衫2℃,薄的棉毛衫是1℃,短T恤衫等小于1℃。

计算方法举例:如果室外温度为22℃,那么,穿一件短袖T恤加一件薄外套的话,根据公式:22+1+3=26,体温将被控制在26℃,就已经相当舒适了。因此,妈妈可以根据室温和衣服保暖程度,适当给宝宝搭配衣物,将宝宝体温控制在26℃左右,宝宝就能舒适又不会感冒了。那么,这个“穿衣公式”真的可信吗?

推荐:寒潮宝宝穿衣攻略

“穿衣公式”并不科学,这让很多相信它的妈妈很头疼。天气逐渐变冷,如何给宝宝穿衣成了妈妈的心头大患,穿得薄了怕宝宝着凉感冒,而穿得多了怕宝宝得“捂热综合症”,冬季到底该如何给宝宝穿衣呢?小编为你支几招!

1、根据宝宝背部冷热决定穿衣

未足半岁的宝宝,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还不完善,容易因穿衣过多或过少而出现身体问题。对于半岁以下的宝宝,穿衣原则是最好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半岁以上的宝宝学爬学走相对好动,所以最好比大人少穿件衣服。由于宝宝的温控神经尚未发育完善,加上四肢长时间暴露在外,他的身体的冷热情况较难通过四肢表现出来。因此,摸宝宝小手来感受宝宝冷热是不适当的。

妈妈可以时常用手摸摸宝宝的背部,确认他有没有出汗,这是衡量宝宝穿着是否合适的好办法。

2、一件厚衣不如几件薄衣

有些家长会挑选厚厚的衣物给宝宝穿,但其实厚衣服的保暖程度不如几件薄衣服叠加。由衣物保暖性的叠加效果来看,家长最好不要让宝宝穿太厚的衣服,而是多穿几件薄衣服,这样衣服与衣服之间会形成隔绝冷空气层,达到保暖作用。

3、给宝宝选择易穿脱的衣服

宝宝衣服的款式很多,对于小宝宝来说最好少一分“风度”,多一分“实用”。给宝宝选择穿便于穿脱的衣物。如背心和前开的毛织物。出汗时就可以马上给宝宝脱去多余的衣物,温度降下来可以及时地添加,不会麻烦。一些款式复杂的衣物穿脱麻烦,宝宝容易在较长时间的穿脱衣服过程中着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