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canvas游戏开发学习之一:初识<canvas>标签
2020-11-27 15:13:14 责编:小采
文档


让我们从<canvas>元素的定义开始吧。
<canvas id="myCanvas" width="150" height="150"></canvas>

<canvas>看起来很像<img>,唯一不同就是它不含src
和alt
属性。它只有两个属性,width 和 height,两个都是可选的,并且都可以 用DOM 或者 CSS来设置。如果不指定width 和 height,默认的是宽300像素,高150像素。虽然可以通过 CSS来调整canvas的大小,但渲染图像会缩放来适应布局的(如果你发现渲染结果看上去变形了,不必一味依赖CSS,可以尝试显式指定canvas的width 和 height 属性值)。</canvas>结束标签是必须的。

<canvas>元素可以像普通图片一样指定其样式(边距,边框,背景等等)。然而这些样式并不会对canvas实际生成的图像产生什么影响。下面我们会看到如何应用样式。如果不指定样式,canvas默认是全透明的。

因为<canvas>
相对较新,有些浏览器并没实现,如Firefox 1.0 和 Internet Explorer,所以我们需要为那些不支持canvas的浏览器提供替用显示内容。我们只需要直接在canvas元素内插入替用内容即可。不支持canvas的浏览器会忽略canvas元素而直接渲染替用内容,而支持的浏览器则会正常地渲染canvas。例如,我们可以把一些文字或图片填入canvas内,作为替用内容:

<canvas id="game" width="150" height="150">
 Oh dear, your browser dosen't support HTML5! Tell you what, why don't you upgrade to a decent browser - you won't regret it!</canvas>

<canvas id="clock" width="150" height="150">
 <imgsrc="images/clock.png" width="150" height="150"/>
</canvas>

<canvas>创建的固定尺寸的绘图画面开放了一个或多个渲染上下文(rendering context),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来控制要显示的内容。我们专注于2D 渲染上,这也是目前唯一的选择,可能在将来会添加基于OpenGL ES 的 3D 上下文。

<canvas> 初始化是空白的,要在上面用脚本画图首先需要其渲染上下文(rendering context),它可以通过 canvas 元素对象的getContext
方法来获取,同时得到的还有一些画图用的函数。getContext()
接受一个用于描述其类型的值作为参数。getContext()返回一个CanvasRenderingContext2D对象。

var canva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anvas');
var ctx = canvas.getContext('2d');
上面第一行通过 getElementById方法取得 canvas 对象的 DOM 节点。然后通过其getContext
方法取得其画图操作上下文。

除了在那些不支持 的浏览器上显示替用内容,还可以通过脚本的方式来检查浏览器是否支持 canvas 。方法很简单,判断getContext
是否存在即可。

var canva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anvas');
if (canvas.getContext){
 var ctx = canvas.getContext('2d');
 // drawing code here
} else {
 // canvas-unsupported code here
}

我们会用下面这个最简化的代码模板来(后续的示例需要用到)作为开始。

<html>
 <head>
 <title>Canvas tutorial</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draw(){
 var canva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anvas');
 if (canvas.getContext){
 var ctx = canvas.getContext('2d');
 }
 }
 </script>
 <style type="text/css">
 canvas { border: 1px solid black; }
 </style>
 </head>
 <body onload="draw();">
 <canvas id="myCanvas" width="150" height="150"></canvas>
 </body>
</html>

细心的你会发现我准备了一个名为draw
的函数,它会在页面装载完毕之后执行一次(通过设置body标签的onload属性),它当然也可以在其他事件处理函数中被调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