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新妈母乳喂养认识的四个误区
2023-07-15 16:28:48 责编:小OO
文档


母乳应该是婴儿最佳食物。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使母乳喂养达到应有的最佳效果。

误区一:宝宝吃了配方奶,就不喜欢吃母乳了

剖腹产的妈妈,在孩子刚出生的头几天,母乳尚不充足。这时,坚持全母乳喂养就会造成孩子喂养不足。喂养不足不仅使孩子体重出现降低,还会引起的排便不足,导致大量胆红素(引起黄疸的物质基础)堆积在体内,形成严重的黄疸。黄疸过高可损伤大脑,而充分喂养才能加速胆红素从通过排便排出体外。因此,在孩子出生头几天,若妈妈母乳不足,可以增添一些配方奶粉。

为了不影响今后的母乳喂养,可采用这样的方法:每次喂养都保持每侧乳房喂养10-15分钟,两侧一共20-30分钟后,立即添加配方奶粉至孩子吃饱。这样,随着妈妈乳汁的不断增多,需要添加配方奶粉的量越来越少,最后达到全母乳喂养。这种办法不仅可以减少孩子出生后体重的降低,而且也利于控制黄疸的水平。

误区二:妈妈暂停喂养,母乳会减少吗?

突然暂停母乳喂养改用配方奶可造成有些婴儿的不适应,同时暂停母乳期间,若妈妈没有将乳房内的母乳用奶泵抽吸完全,有可能造成乳管内乳汁蓄积,抑制了新乳汁的生成并出现不适感,甚至造成乳腺发炎。而且,暂停母乳后,重新开始母乳喂养,往往还会出现母乳相对不足等相关问题。

误区三:宝宝离不开妈妈半步

只要母乳量充足,就能满足正常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至于妈妈提供的母乳中营养成分是否完全,这与妈妈本身的身体状况、营养状况、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为了确保孩子不仅能够得到充足的乳汁,还能获得充足的营养成分,妈妈自己要保证充足营养素的摄入。妈妈对食物不应有种类上的挑剔,因为,只有妈妈食入了充足的营养种类和数量,孩子才有可能获得充足的营养。

虽然现代工业已生产出很多种仿人工的乳胶乳头,但是,与妈妈的乳头相比,人工乳头的质地及口感还是有相当的区别。还有,孩子吸吮妈妈的乳头,不仅可以获得乳汁,还可得到妈妈的爱抚。所以,在接受一段时间全母乳喂养后,绝大多数的婴儿拒绝奶瓶喂养。现代妈妈社会工作较多,有些时候要暂时离开宝宝。如果孩子接受奶瓶喂养,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如果孩子不接受奶瓶喂养就会引起孩子哭闹。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母乳喂养初期即采用间断奶瓶喂养的方法:每周1--2次采用奶瓶喂养。当然,若母乳充足,可将乳汁吸出后用奶瓶喂养。这样可以让孩子适应乳胶奶头及自行吃奶,为妈妈偶尔离开创造基础。如果孩子已经拒绝奶瓶喂养,妈妈可以间断将母乳吸出,倒入奶瓶进行喂养。喂养时最好抱着孩子。这样,在反差较小的前提下,使孩子逐渐适应奶瓶喂养,逐渐过渡到可以由其他人抱着孩子用奶瓶喂养,再过度到自己躺着喝奶。全母乳喂养的妈妈在上班前,一定要用1~2周的时间,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孩子接受奶瓶喂养。

误区四:妈妈生病了,能吃药吗

妈妈患有轻微疾病时不应暂停母乳喂养。患呼吸道感染时,喂养时妈妈戴着口罩;患皮肤疾病时,喂养时避免孩子皮肤与患病处接触;患消化道疾病时,喂养前一定认真洗手等。只要不是乳房局部感染,引起妈妈患病的病菌很难通过乳汁进入孩子体内,而妈妈对抗这种病菌产生的抗体却可通过乳汁进入孩子体内,增加孩子对抗疾病的能力。

服用的药物通过胃肠道吸收入血,再进入身体的各个组织内。乳汁是有乳房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当然也会含有一些药物成分。乳汁中所含的药物成分比血液内浓度稍低。一般消炎药物、治感冒的药物等对孩子影响不大。若妈妈因身体原因需要服用这些药物时,还可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只是服药前应征得医生的意见。有母乳。只有做到正确喂养,才能达到真正的最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