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css常用属性伪元素和伪元素的总结
2020-11-27 18:52:57 责编:小采
文档

前面几遍中我们分别说到了id选择器和class选择器,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下面大家一起来探究一下神奇的为类和伪元素吧。

其实以前我对伪类和伪元素也是搞得稀里糊涂的,现在决定剥开它神秘的外衣,首先,究竟什么是伪类?什么是伪元素?

伪类和伪元素的理解:

官方解释:

伪类一开始只是用来表示一些元素的动态状态,典型的就是大家常用的链接的各个状态(link、active、hover、visited),随后css2标准
扩展了其概念范围,使其成为了所有逻辑上存在但在文档树中却无标识的“幽灵”分类。

伪元素则代表了某个元素的的子元素,这个子元素虽然逻辑上存在,但是并不实际上存在于文档树中,如我们平时用的after、before等。

自己粗浅的理解就是伪类就是一个无须标识的类,伪元素则就是一个元素,只是不存在与文档树中。

关于用法:伪类前面是一个冒号,伪元素前面则是两个冒号。E:first-child伪类,E::first-line伪元素。这是最新的css3标准,但是css2中
关于after和before都使用一个冒号,这里就需要大家注意了。而且css3还扩展了不少伪类,这里就不提了,感兴趣的自己可以去查资料。

常见应用:
伪类:
1.a链接样式 <a href="#">点击链接</a> a:hover{color:red} 鼠标悬浮字体变红。

2.隔行变色 <ul><li>1</li><li>2</li><li>3</li><li>4</li></ul> ul li:nth-child(even){background-color:#ccc}或者ul li:nth-chilid(2):{background-clolor:#ccc}

伪元素:
清理浮动:
.clear{zoom:1}
.clear:after{display:block;content:'';clear:both;}

关于伪类和伪元素,就讲到这里,有关伪类和伪元素,能做出很多有意思的效果。

更多css常用属性伪元素和伪元素的总结相关文章请关注PHP中文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