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孩子9个月应该怎么锻炼呢
2023-07-15 19:09:05 责编:小OO
文档


坐起、爬行、走路,这些宝宝的“大动作”被称为成长发育的里程碑。因而也被父母们时刻关注。别太担心,跟随我们的“绿灯放轻松,红灯要警惕”的原则,就可以帮助宝宝健康长大。

邻居家的宝宝和我家宝宝的月龄相当,但他已经开始迈步走路了,我家宝宝怎么还没学会走路呢?”“只有5个月大的宝宝已经会坐,会不会影响骨骼发育呢?”宝宝的行为发展,无论过慢或过快,都会令爸爸妈妈担忧。其实宝宝大动作的发育过程中有些很明显的表现,让你轻松辨别出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危险的。

“翻身”是小宝宝人生中最早的“大型”自主运动。不过,也有很多宝宝不经过翻身运动的阶段,就直接进入了下一个行为发展阶段。因此,不会翻身,并不一定代表宝宝的行为发展出现了障碍。

绿灯:对宝宝来说翻身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通常在他5~6个月时,身体各部分的发展已经成熟,再加上反射反应,便能很轻松地主动翻身。

翻身的发展历程为先从俯姿翻为仰姿,再由仰姿翻为俯姿,有时候宝宝累了,翻到一半就侧卧着不动,像是等着你去帮帮他。

红灯:宝宝在翻身时,如果手总是内旋到身子下面,就要多加注意,可能是因为他的手臂两侧的神经尚未发育成熟所致,最好能带到医院,请专业医生做诊断。

你可以这样帮助宝宝:

光靠自己的摸索,宝宝很难掌握翻身的技巧,爸爸妈妈可以给他一些小帮助,比如用手将宝宝的头握住慢慢地转,由上往下带动身体的转动,或者用双手抓住宝宝的脚,慢转至另一方向,由下往上带动身体的翻转。

坐是宝宝发育的必经阶段。宝宝坐得稳了,表示他的骨骼发育、神经系统、肌肉协调能力等渐渐趋于成熟。

绿灯:通常宝宝会先靠着呈现半躺半坐的姿势,接下来身体会微微向前倾,并以双手在两侧辅助支撑。一般来说,宝宝从6 6个半月开始学会的坐姿,但是坐一会儿就会倒向两边,而且需要爸爸妈妈帮他重新坐起来。等到了个月大时,宝宝就能不需任何帮助,自己坐得很稳了。

红灯:如果宝宝到了7个月还没有想坐起来的意愿,或是到了个月时还无法坐稳,自己掌握不了平衡,最好带他到医院检查。有些宝宝坐着时背脊会产生突出的情形,可能代表着宝宝太瘦了;如果发现在背脊突出处有皮肤颜色异常的状况,就应该去医院检查了。

一般来说在宝宝4个月左右,父母可用手支撑宝宝的背部、腰部,让他维持短暂的坐姿。到了六七个月时,父母可在宝宝的面前摆放一些玩具,引诱他去抓握玩具,渐渐练习放手之后也能坐稳。

宝的平衡感很有益处。同翻身一样,不是所有宝宝都一定要经历爬的。

绿灯:大多数宝宝在8个月左右时开始学习主动向前爬,而且爬的姿势也多种多样。在学习爬行的初期,几乎都是以手脚并用的移动方式,而且通常是向后退的距离比向前的多。到了中期,宝宝慢慢会用手肘往前匍匐前进,而且腹部贴着地面,只是速度慢了点,看上去像一只可爱的小蜗牛。最后的完成阶段大概在九十个月大时,宝宝身体能慢慢离开地面,采用两手前后交替的方式,开始顺利地往前爬行。

红灯:有些宝宝在爬行时总是用一条腿爬行来带动另一条腿的方式,或者总是用坐姿向前爬,这时爸爸妈妈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宝宝的肌肉神经或大脑发育出现问题的信号,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宝宝学爬的过程比起其他动作似乎要漫长一些,所以爸爸妈妈要耐心地引导他,比如让宝宝趴下,把你的掌心贴住宝宝的脚心,然后有规律地推动宝宝的两条小腿,让他感觉爬的动作。

站是走的准备期,宝宝在学会了站及走之后,其活动能力会比之前增加好几倍。

绿灯:通常,宝宝在8个月大左右可由扶持而慢慢学习站立,9个月时能攀扶着家具站起来,到了10个月大时就可站立。

红灯:如果宝宝到了1岁半还不能自己站立,就要带他到医院检查。另外爸爸妈妈对宝宝的X形腿和O形腿也要加强警惕,虽然宝宝到了两岁这些现象就能慢慢恢复正常,但如果一直这样,就有缺钙和缺维生素的可能,你可以提前咨询医生,按医生的指导帮宝宝慢慢纠正。

做一些加强腿部力量的练习,让宝宝站得更稳。

仰卧起坐:让宝宝仰躺,爸爸妈妈拉着宝宝的双手让他坐起——站立——坐下——躺下,如此重复进行,可增强宝宝肌肉的力量。

蹬腿运动:爸爸妈妈从宝宝腋下将其抱起,让宝宝在爸爸妈妈身上弹跳,如此可促进宝宝腿部的伸展。

走路对宝宝来说是个重要标志,走路正常的宝宝说明他的骨骼、肌肉发育以及平衡、协调能力都很正常。

绿灯:宝宝走路分四部曲:

10~11个月:宝宝一旦能自己站稳,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迈出第一步。

12个月:宝宝不停地蹲-站-蹲-站,他用这些动作加强自己腿部肌肉的力量,训练身体的协调性。

13~14月:宝宝扶着东西能够走得很好,还时常大胆地放开手走上两三步,自己找找平衡的感觉。

15~18月:宝宝已经能行走得很好,爸爸妈妈要小心那些和宝宝同高度的东西,别磕碰到宝宝。

红灯:如果两岁后宝宝走路还是跌跌撞撞,总摔倒,可能是骨架结构或控制平衡感的小脑出了问题,要带他去医院检查。如果从学走路开始就出现跛行,可能是单侧髋关节脱位,要马上去医院。

按照宝宝走路各个阶段的特点,引导他学习走路。但不要太超前,宝宝还没站稳就强行让他向前走,只会适得其反。另外,宝宝学走路时安全最重要。

常会遇到前来咨询有关宝宝行为发展问题的新手爸妈,他们尤为关注宝宝的发展速度与同龄孩子之间的表现差异。宝宝的身心发展既存在规律性,也具有个体差异。因此,把不同情况的孩子放在一起做比较,这样的做法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为人父母,应该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并为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空间。帮助宝宝发展他的大动作固然是好,但要以宝宝的意愿为前提。如果宝宝出现哭闹、反抗,说明他不喜欢你这样,或者他还没有能力做到你想要的效果。这时你就要停止你的行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