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婴幼儿宝宝身高增长的特点是什么
2023-07-15 19:12:31 责编:小OO
文档


身高或叫身长,它是反映小儿骨骼发育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身高为全身的全长,包括头部、脊柱、下肢的长度,而这三部分发育进度并不完全相同,并且有一些特点。

头长

头长的中点,出生时在眉间,两眼水平在中点以下,以后中点逐渐下移,由于面骨及鼻骨的生长,到成人中点与两眼水平相合。

坐高

坐高是小儿直坐的高度,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可受臀部软组织厚度的影响),出生时坐高为身长的66%;4岁时为60%;6~7岁时不足60%。

上下部量

上部量,从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上部量主要表示头身及脊柱的生长,下部量代表下肢骨的生长。出生时上部量约占身长的60%;下部量约占40%;因此身长中点位于脐部以上,显示下肢很短。1岁时中点移至脐处,6岁时移至下腹部;12岁左右上下部量相等,中点恰在耻骨联合上。上部量到7岁左有时可达出生时的2倍,而下部量在3岁以后就加倍了,表明小儿身长的增长,主要是长骨的增长,身材高大者,下肢较长,身材矮小者,下胶相对较短。

影响孩子身长的因素有很多,遗传、营养、体力活动和疾病等是其主要的原因。若身长显著矮小。要考虑小儿侏儒症,克汀病,营养不良等。

测量小婴儿的身长可用量板于卧位测定。3岁以上的小儿要求直立背取身长计的立柱或墙壁,使两足后跟、臀部及两肩均接触到,视线向前,二侧耳孔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构成水平面。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