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赍怎么读
2022-04-03 01:40:37 责编:小OO
文档

1、赍是一个汉字,读作jī,本意是指拿东西给人,送给,也指凭借、借助。该文字在《周礼·外府》和《周礼·小祝》等文献均有记载。

2、词义

(1)赍<动>

拿东西给人,送给。

齎,持遗也。从贝,齐声。俗字作賫。――《说文》

共其财用之币齎。――《周礼·外府》

设道齎之奠。――《周礼·小祝》。注:“犹送也。”

受其将币之齎。――《周礼·小宗伯》

又齎皮、马。――《仪礼·聘礼记》

王何不以地齎周最。――《战国策·西周策》

赍钱三百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赍助(接济;资助);赍赏(赏赐);赍钱(持赠金钱);赍盗粮(赠送粮食给盗寇)。

(2)携带;持。

行者赍。――《汉书·食货志》。注:“谓将衣食之具以自随也。”

赍盗粮。――《荀子·大略》

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应。——《三国演义》

进乃暗差使命,赍密诏星夜往各镇去。——《三国演义》

李肃赍了礼物,投吕布寨来。——《三国演义》

时袁绍在渤海,闻知董卓弄权,乃差人赍密书来见王允。——《三国演义》

复遣中使李思敬赍册书往册焉。——元宗皇帝《封蒙归义云南王制》(《全唐文》卷二四)

“收拾了些银两赍发他,教他别处去,可先说与赵员外知道”——《水浒传》(第四回)

(3)送东西给别人:赍粮。

携带:赍持金玉。〈引〉怀着:赍志没地(没地:死去。志未遂而死去)。

3、赍zī

(1)费用;钱财。 (2)材料;物资。 (3)凭借;借助。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