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CSS学习笔记(1):选择器-谭力凡
2020-11-27 16:43:49 责编:小采
文档
一、元素选择器

HTML文档元素就是最基本的选择器

如:




index




 

这一段话是蓝色的。

示例将

元素的字体颜色设置为了蓝色,元素选择器将作用于文档内所有的

元素。同样,我们也能够同时为多个元素应用一种样式,如:




index




 

标题颜色

这一段话是蓝色的。

为多个元素应用样式时,用逗号分隔。

*作为通配选择器,可以与任何元素匹配。

格式:元素|通配符

二、类选择器

类选择器的样式与元素关联,需要为class属性指定一个适当的值,如:




index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格式:.类名

代码中有3个

元素,其中有两个指定了class属性,即class="one",在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效果:

格式:.类名1.类名2……

多类的概念在于可以对class指定多个属性值,如我们为

指定了class="one two",那么这个

元素的class属性就包含了两个属性值"one"和"two",中间空格作为分隔符。在样式表中则使用[.属性值1.属性值2|……]来指向元素。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对class值为"one"的元素颜色应用蓝色,class值含有"two"的元素应用红色,为class值同时含有"one"和"two"的元素颜色应用为绿色。如果在样式表中没有为指定.one.two{color:green;},那么

第一段。

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什么呢?答案是红色。因为.one和.two都会指向满足条件的

第一段。

,这时候样式就会依照层叠来应用样式了。

四、ID选择器

同类选择器类似,但匹配的是id属性,而不是类选择器的class属性。与类选择器不同的是,在一个HTML文档中,ID选择器会使用一次,而且仅一次,虽然在很多浏览器中指定id属性值能够出现多次,但这是不正确的,而且如果在JavaScript中使用getElementById()方法时,会造成不必要的错误。通过#元素ID属性值来指向元素。如:



 
 index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格式:#ID属性值

五、属性选择器

注意:Safari、Opera和所有基于Gecko的浏览器都支持属性选择器,在IE5/Mac和IE6/Win之前,IE并不支持属性选择器。

1.简单属性选择器

  使用情况:如果希望有某个属性的元素,不在乎属性的值是什么。可以使用简单属性选择器。

  



 
 index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效果:

格式:元素|通配符[属性]

可以看到含有class属性的

元素的颜色变成了蓝色,并且对class的值并不关注。

还可以根据多个属性进行选择,如:a[href][title]{font-weight:bold;} //对同时具有href属性和title属性的元素变成粗体。

2.根据具体属性值选择

上面的例子是不关注属性值的选择器,那么现在我们要讲的就是需要关注属性值的选择器了。我们将上面的例子改变一下:



 
 index
 



123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效果:

格式:元素|通配符[属性=属性值]

我们可以看到p[class="one"]等同于p.one,但是使用属性选择器可以针对其它属性值来选择元素,而不单单是达到类选择器的效果。

3.根据部分属性值选择

如果属性能接受词列表(词之间用空格分隔),可以根据其中任意一个词进行选择,如:



 
 index
 



123

效果:

格式:元素|通配符[属性~=属性部分值]

更高级的css选择器(CSS2):

[foo^="bar"] 选择foo属性值以"bar"开头的所有元素

[foo$="bar"] 选择foo属性值以"bar"结尾的所有元素

[foo*="bar"] 选择foo属性值中包含字串"bar"的所有元素

4.特定属性选择类型



 
 index
 



段落1

段落2

段落3

段落3

段落4

这个规则会匹配lang属性等于en或者以en-开头的所有元素,encn也不会起作用,因为不是en-开头,效果:

格式:元素|通配符[属性|="属性值"

六、后代选择器

h1 em{color:blue;}

可以看作对作为h1后代元素的em元素颜色改为蓝色,用代码展示就是:

123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是后代元素,而不只是子元素,如下面的代码也是有效的:

123

如果只想缩小范围,选择子元素而不是后代元素,则可以使用下面的方式:

h1 > em{color:blue;}

选择相邻兄弟元素,如:



 
 index
 



段落1

段落2

段落3

段落3

段落4

效果:

通过h1+p匹配了之前的兄弟元素是

的所有符合要求的

元素,如果

元素之前元素隔着其它元素,则不符合匹配要求,但中间只隔着文本内容并不会影响匹配。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就是更有意思伪类和伪元素了。

伪类

1.链接伪类

:link 指示作为超链接(即有一个href属性)并指向一个未访问地址的所有锚。有些链接会不正确的解释

:visited 指示作为已访问地址超链接的所有锚

例子:



 
 index
 



被点击过了了
未被点击

结果:

链接伪类也适用于ID选择器,如:

a#one:link{color:yellow;}

2.动态伪类

:focus 当前拥有输入焦点的元素

:hover 指示鼠标停留元素

:active 指示被用户输入激活的元素

例子:



 
 index
 




例子

无操作效果:

文本框获得焦点效果:

鼠标在文字上停留效果:

鼠标在文字上按下左键时效果:

伪元素

1.设置首字母样式

如将

元素中第一个字母变成红色:

p:first-letter{color:red;}

效果:

2.设置第一行的样式

如:

p:first-line{color:red;}

效果:

3.设置之前和之后元素的样式

如:

h2:before{content:"<<";color:blue;}
h2:after{content:">>";color:red;}

效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