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在NPM发布自己造的轮子的方法步骤
2020-11-27 22:00:11 责编:小采
文档


1、前言

自从Node.js出现,它的好基友npm(node package manager)也是我们日常开发中必不可少的东西。npm让js实现了模块化,使得复用其他人写好的模块(搬砖)变得更加方便,也让我们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的作品给大家使用(造轮子),今天这里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用命令行压缩图片的工具,它的用法大致是这样的:

// 全局安装后,在图片目录下,运行这行
$ tinyhere

这样就把文件夹内的图片进行压缩。这里压缩采用的是 tinypng 提供的接口,压缩率大致上是50%,基本可以压一半的大小。以前在写项目的时候,测试验收完成后总是要自己手动去压一次图片,后来想把这个枯燥重复的事自动化去完成(懒),但是公司脚手架又没有集成这个东西,就想自己写一个轮子做出来用用就好了。它的名字叫做tinyhere,大家可以去安装使用试一下

$ npm i tinyhere -g

2、npm简介

如果要写一个模块发布到npm,那么首先要了解一下npm的用法。

给这个模块建一个文件夹,然后在目录内运行npm init来初始化它的package.json,就是这个包的描述

// 个人比较喜欢后面带--yes,它会生成一个带默认参数的package.json
$ npm init (--yes)

package.json详情:

{
 "name": "pkgname", // 包名,默认文件夹的名字
 "version": "1.0.0",
 "description": "my package",
 "main": "index.js", // 如果只是用来全局安装的话,可以不写
 "bin": "cli", // 如果是命令行使用的话,必须要这个,名字就是命令名
 "scripts": {
 "test": "echo \"Error: no test specified\" && exit 1" // npm run test对应的test
 },
 "keywords": ['cli', 'images', 'compress'],
 "author": "croc-wend",
 "license": "MIT",
 ...
}

更多配置信息可以参考一下vue的package.json的https://github.com/vuejs/vue/blob/dev/package.json

初始化完成之后,你就可以着手写这个包了,当你觉得你写好了之后,就可以发布到npm上面

npm login
npm publish
+ pkgname@1.0.0 // 成功

这时,你在npm上面搜你的包名,你写在package.json 的信息都会被解析,然后你的包的页面介绍内容就是你的README.md

3、写这个包

包初始化好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写这个包了

对于这个压缩工具来说,要用到的素材只有两个,tinypng接口要用到的 api-key,需要压缩的图片,所以我对这两个素材需要用到的一些操作进行了以下分析:

我的初衷是想把这个命令写的尽量简单,让我可以联想到压缩图片=简单,所以我待定了整个包只有一个单词就能跑,是这样:

$ tinyhere

其他的操作都放在子命令和可选项上。

然后开始划分项目结构

大致上是这样,把全局命令执行的 tinyhere 放在bin目录下,然后subCommand负责提供操作函数,然后把可复用的函数(比如读写操作)抽离出来放在util上,比较复杂的功能单独抽离成一个文件,比如compress,然后导出一个函数给subCommand。至于存放用户的api-key,就存放在data下面的key里。

tinyhere的执行文件就负责解析用户的输入,然后执行subCommand给出的对应函数。

4、过程解析

压缩图片的这个包的过程是这样的:

1、解析当前目录内的所有图片文件,这里应该根据二进制流及文件头获取文件类型mime-type,然后读取文件二进制的头信息,获取其真实的文件类型,来判断它是否真的是图片文件,而不是那些仅仅是后缀名改成.png的假货

2、 如果用户有要求把压缩的图片存放到指定目录,那就需要生成一个文件夹来存放它们。那么,首先要判断这个路径是否合法,然后再去生成这个目录

3、判断用户的api-key的剩余次数是否足够这次的图片压缩,如果这个key不够,就换到下一个key,知道遍历文件内所有的key找到有可用的key为止。

4、图片和key都有了,这时可以进行压缩了。用一个数组把压缩失败的存起来,然后每次压缩完成都输出提示,在所有图片都处理完成后,如果存在压缩失败的,就询问是否把压缩失败的图继续压缩

5、这样,一次压缩就处理完成了。压缩过的图片会覆盖原有的图片,或者是存放到指定的路径里

ps:$ tinyhere deep >>> 把目录内的所有图片都进行压缩(含子目录)。这个命令和上述的主命令的流程有点不同,目前有点头绪,还没有开发完成,考虑到文件系统是树形结构,我目前的想法是通过深度遍历,把存在图片的文件夹当作一个单位,然后递归执行压缩。

其他:

这里吐槽一下tinypng 的接口写的真的烂。在查询key的合法性的 validate 函数只接受报错的回调,但是成功却没有任何动作。我真是服了,之前是做延时来判断用户的key的合法性,最后实在是受不了这个bug一样的写法了,决定用Object.defineProperty来监听它的使用次数的变化。如果它的setter被调用则说明它是一个合法的key了

5、小结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如果你做了一个你觉得很酷的东西,也想给更多的人去使用,来让它变得更好,选择发布在NPM上面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看了上面的内容你会发现分享其实真的不难,你也有机会让世界看到属于你的风采!

如果大家觉得我有哪里写错了,写得不好,有其它什么建议(夸奖),非常欢迎大家补充。希望能让大家交流意见,相互学习,一起进步! 我是一名 19 的应届新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