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Vue路由前后端设计总结
2020-11-27 21:52:36 责编:小采
文档


一开始我还以为vue的路由只能用在工程化的项目里面呢,然后研究了一下才发现,在脚本化里面也是可以用的。其实呢不管在哪里用,把原理研究明白就对了。

一、 官网demo

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官网,写的不清不楚的,在哪里使用都没有说清楚,几行代码一句话就轻飘飘的交代完事了,剩下的事情还得自己研究,比如 HTML5 History API 是怎么回事。这里又涉及了一个问题,想要用好vue,必须的基础是要先掌握的,因为vue的官网教程里面不会管这些基础知识的。

先看官网的代码:

const NotFound = { template: '<p>Page not found</p>' }
const Home = { template: '<p>home page</p>' }
const About = { template: '<p>about page</p>' }

const routes = {
 '/': Home,
 '/about': About
}

new Vue({
 el: '#app',
 data: {
 currentRoute: window.location.pathname
 },
 computed: {
 ViewComponent () {
 return routes[this.currentRoute] || NotFound
 }
 },
 render (h) { return h(this.ViewComponent) }
})

很简单吧就这么几句,浪费了我好多时间才研究明白。恩,好吧还有一个地方每太明白。

首先定义了三个“常量”,就是不能改的那种变量,代表三个页面,或者说是三个模板。分别是404、首页和关于我们。

然后定义了一个路由规则,其实就是一个json,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实体类。Key代表url的地址后面的路径和文件名,后面的是我们的真实页面,也就是第一行定义的三个常量。

然后就是常见的vue的实例了,首先需要一个div与之对应,然后是data返回url上面的地址,然后ViewComponent 是根据url地址返回对应的模板(页面)。

最后是render 。大概是实现绑定div的功能吧。

根据这个意思补充了一个页面

 <body>
 <span onclick="myURL('/')">首页</span>
 <span onclick="myURL('/about')">关于</span>
 <div id="app"></div>
 </body>

然后呢,运行网页显示 Page not found 404 ,看来路由还是起作用了。那么home和about要怎么出来呢?

二、HTML5 History API

首先要补充一下 HTML5 History API的相关知识,如果已经掌握了那么请略过。

HTML5 History API提供了一种功能,能让开发人员在不刷新整个页面的情况下修改站点的URL。这个功能很有用,例如通过一段JavaScript代码局部加载页面的内容,你希望通过改变当前页面的URL来反应出页面内容的变化,这时该功能可以派上用场。

我们可以用 history.pushState(null, null, ‘about'); 来改变url地址,这种方式只是单纯的修改地址里的url,而不会向服务器提交,这样页面就不会被刷新,我们才有机会执行vue的代码。

然后呢,页面当然是不会有啥变化的,因为vue是数据驱动,我们的数据改变了吗?并没有,我们只是改变了一下url。这个vue似乎没有对rul做监听,或者是我还不知道怎么让vue去监听url的变化,总之我们先自己改变数据,然后再去研究vue有没有办法去监听url。

我们在写一行修改数据的代码route.currentRoute = window.location.pathname就可以了。

最后加一个简单的导航,执行上面两行js代码。

<span onclick="myURL('/')">首页</span>
<span onclick="myURL('/about')">关于</span>

function myURL(name) {
 history.pushState(null, null, name);
 route.currentRoute = window.location.pathname;
}

三、按了F5怎么办?

按F5会刷新页面,如果这时候url地址栏是 “/about” ,那么就会向服务器提交这个网址,很显然会出现服务器的404页面。因为服务器网站里面并没有这个地址。那么怎么办呢?目前想到的办法就是修改网站的404页面。比如IIS,可以到IIS里改一下,把我们做的这个router.html设置为404的响应页面,这样按F5就没事了。

当然这种方式并不是太好的选择,只是一种临时的方法。应该会有更好的方法吧。没事不急慢慢学。

这种方式还支持直接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面输入 http://127.0.0.1:8000/about 也是可以正常运行的。只需要注意一下vue.js的引用地址确保能够正确加载js文件即可。

那么如果地址栏里输入 http://127.0.0.1:8000/aboutss 呢?当然是vue设计的404模块了。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那个 const About 要怎么改?这种简单的模板没办法做复杂应用的呀。也许只有在工程化的项目里,路由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吧。

感谢大家的阅读和对脚本之家的支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