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判教的网络解释
2023-07-16 03:11:13 责编:小OO
文档


判教的网络解释是:判教在佛教中根据义理的浅深、说时的先后等方面,将后世所传的佛教各部分,加以剖析类别,以明说意之所在的叫做判教。又作教判。判教起源于南北朝时代,到了隋唐还继续盛行。

判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判教详细内容】

⒈佛教语。谓判定各类经典的意义和地位。引隋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卷十:“圣人布教各有归然,然诸家判教非一。”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六讲:“辨教就是判教,因为当时的大乘是作为佛教全体中的一员了,就应依判教方法,辨明某一大乘在全体中应该占有什么地位。”

二、汉语大词典

佛教语。谓判定各类经典的意义和地位。隋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卷十:“圣人布教各有归然,然诸家判教非一。”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六讲:“辨教就是判教,因为当时的大乘是作为佛教全体中的一员了,就应依判教方法,辨明某一大乘在全体中应该占有什么地位。”

三、国语辞典

佛经经典因背景、作者渊源不同,前后期经典中的思想差别很大。为了调和其间的冲突,及提升自宗经典地位,于是将各种经典加以分期和判定高下,以确立自宗思想的优越,这种批判称为「判教」。判教[pànjiào]⒈佛经经典因背景、作者渊源不同,前后期经典中的思想差别很大。为了调和其间的冲突,及提升自宗经典地位,于是将各种经典加以分期和判定高下,以确立自宗思想的优越,这种批判称为「判教」。德语abtrünnig(Adj)?

四、辞典修订版

佛经经典因背景、作者渊源不同,前后期经典中的思想差别很大。为了调和其间的冲突,及提昇自宗经典地位,于是将各种经典加以分期和判定高下,以确立自宗思想的优越,这种批判称为「判教」。

五、关于判教的成语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不教之教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宁教我负人,莫教人负我  判若天渊  判若云泥  

六、关于判教的诗句

判教酒泪醉红裙  判教愁损  判教前画南山竹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判教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