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借训繁体
2023-07-16 03:15:56 责编:小OO
文档


借训的繁体是:借訓。

借训的拼音是:jiè xùn。注音是:ㄐ一ㄝˋㄒㄨㄣˋ。结构是:借(左右结构)训(左右结构)。

借训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借训详细内容】

1.借音义相通的字解释别的字。2.古人解经旧注中,凡不见于《说文》而又不知其所出的义训,谓之借训。借训[jièxùn]⒈借音义相通的字解释别的字。⒉古人解经旧注中,凡不见于《说文》而又不知其所出的义训,谓之借训。

二、引证解释

⒈借音义相通的字解释别的字。按此言以“效”训“学”、以“齐”训“斋”,谓之借训。引清刘淇《<助字辨略>自序》:“借训,如‘学之为言效也’、‘斋之为言齐也’是也。”⒉古人解经旧注中,凡不见于《说文》而又不知其所出的义训,谓之借训。引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阎若璩》:“﹝宋半塘﹞为《説文解字疏》,详赡辨博,又益以附、借、备三门,如水部‘沛’字,本辽东水名,附训为泽,借训为大,为仆,此皆见於经传者。若见於史者,如《汉书·礼乐志》:‘神哉沛。’师古注:‘沛,疾也。’司马相如《封禪文》:‘沛然改容。’师古注:‘感动。’又《大人赋》:‘沛艾赳螑。’注:‘张揖曰:沛艾,駊騀也。’则谓之备也。此乃宋氏一家之学。附者,《説文》无此训,以经注训附益之,故曰附。至于借例,与附益无二;又非通借之借,意当时必有一説以处之,不可得闻矣。”

三、网络解释

借训【词语】:借训

四、网友释义

【词语】:借训【注音】:jièxùn【释义】:1.借音义相通的字解释别的字。2.古人解经旧注中,凡不见于《说文》而又不知其所出的义训,谓之借训。

五、关于借训的成语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  典谟训诰  过庭之训  望文生训  训练有方  训格之言  

六、关于借训的词语

借训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碧借借  道路借借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  借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借训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