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关于jQuery新的事件绑定机制on()的使用技巧_jquery
2020-11-27 21:09:05 责编:小采
文档


今天浏览jQuery的deprecated列表,发现live()和die()在里面了,赶紧看了一下,发现从jQuery1.7开始,jQuery引入了全新的事件绑定机制,on()和off()两个函数统一处理事件绑定。因为在此之前有bind(), live(), delegate()等方法来处理事件绑定,jQuery从性能优化以及方式统一方面考虑决定推出新的函数来统一事件绑定方法并且替换掉以前的方法。

on(events,[selector],[data],fn)

events:一个或多个用空格分隔的事件类型和可选的命名空间,如"click"或"keydown.myPlugin" 。

selector:一个选择器字符串用于过滤器的触发事件的选择器元素的后代。如果选择器为null或省略,当它到达选定的元素,事件总是触发。

data:当一个事件被触发时要传递event.data给事件处理函数。

fn:该事件被触发时执行的函数。 false 值也可以做一个函数的简写,返回false。

替换bind()

当第二个参数'selector'为null时,on()和bind()其实在用法上基本上没有任何区别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on()只是比bind()多了一个可选的'selector'参数,所以on()可以非常方便的换掉bind()

替换live()

在1.4之前相信大家非常喜欢使用live(),因为它可以把事件绑定到当前以及以后添加的元素上面,当然在1.4之后delegate()也可以做类似的事情了。live()的原理很简单,它是通过document进行事件委派的,因此我们也可以使用on()通过将事件绑定到document来达到live()一样的效果。

live()写法

代码如下:
$('#list li').live('click', '#list li', function() {
//function code here.
});

on()写法
代码如下:
$(document).on('click', '#list li', function() {
//function code here.
});

这里的关键就是第二个参数'selector'在起作用了。它是一个过滤器的作用,只有被选中元素的后代元素才会触发事件。

替换delegate()
delegate()是1.4引入的,目的是通过祖先元素来代理委派后代元素的事件绑定问题,某种程度上和live()优点相似。只不过live()是通过document元素委派,而delegate则可以是任意的祖先节点。使用on()实现代理的写法和delegate()基本一致。

delegate()的写法
代码如下:
$('#list').delegate('li', 'click', function() {
//function code here.
});

on()写法
代码如下:
$('#list').on('click', 'li', function() {
//function code here.
});

貌似第一个和第二个参数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别的基本一样。

总结
jQuery推出on()的目的有2个,一是为了统一接口,二是为了提高性能,所以从现在开始用on()替换bind(), live(), delegate吧。尤其是不要再用live()了,因为它已经处于不推荐使用列表了,随时会被干掉。如果只绑定一次事件,那接着用one()吧,这个没有变化。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