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karma+webpack搭建vue单元测试环境的方法示例
2020-11-27 22:14:05 责编:小采
文档


最近做了一次关于vue组件自动化测试的分享,现在将vue组件单元测试环境搭建过程整理一下。这次搭建的测试环境和开发环境隔离,所以理论上适用所有使用vue的开发环境。

准备

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搭建测试环境,所以我随便写了个webpack的vue开发环境。

代码地址:https://github.com/MarxJiao/vue-karma-test

目录结构如下

目录结构

app.vue和child.vue代码

app.vue

child.vue

运行效果如下:

 

运行效果

测试环境搭建

注意:这里使用的是webpack 1.x的版本,后面有介绍webpack 2+版本的配置,思路大同小异。

安装karma

因为karma是要在命令中运行的,所以先安装karma-cli:npm install -g karma-cli

安装karma:npm install karma --save-dev

在项目根目录执行:karma init

这时会提示使用的测试框架,我们可以使用键盘的上下左右来选择框架,有jasmine、mocha、qunit、nodeunit、nunit可供选择,如果想用其他框架也可以自己填写。这里我们使用jasmine作为测试框架,jasmine自带断言库,就不用引入其它的库了。

选择框架

之后提示是否使用require.js,这里我们不使用。

use require.js

选择浏览器,可以多选。单元测试只需要能运行js的环境就好了,不需要界面,所以我们选择PhantomJS。注意PhantomJS需要提前安装在电脑上,phantomjs安装包。嫌麻烦的话选择chrome最方便了。

选择浏览器

填写测试脚本存放位置,支持通用匹配。我们放在test/unit目录下,并以.spec.js结尾。

脚本文件

这时会提示没有匹配的文件,因为我们还没开始写测试用例,所以先忽略。

提示没匹配到文件

是否有需要排除的符合前面格式的问文件?直接跳过。

排除文件

是否让karma监控所有文件,并在文件修改时自动执行测试。因为是搭环境阶段,我们先选no。

是否开启watch

之后按回车,我们就能看到在项目根目录已经生成了karma的配置文件karma.conf.js。

 

目录

安装依赖

执行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到karma为我们安装了如下依赖,karma-jasmine是karma的jasmine插件,karma-phantomjs-launcher是打开phantomjs的插件

karma自己安装的依赖

测试框架选择jasmine,安装jasmine-core

使用webpack打包vue组件,需要安装webpack、karma-webpack、vue-loader、vue-template-compiler、css-loader

使用bable处理ES6语法,安装babel-core、babel-loader、babel-preset-es2015

执行:npm install --save-dev jasmine-core webpack karma-webpack vue-loader vue-template-compiler css-loader babel-core babel-loader babel-preset-es2015

修改配置文件

先在karma.conf.js顶部引用webpack

karma.conf.js

在配置项中加入webpack配置

karma.conf.js

在预处理选项中添加webpack处理的文件。这里我们用webpack处理测试用例。

karma.conf.js

编写第一个测试

编写一个测试用例来运行,我们先测试下app.vue文件加载后title值是否符合预期。新建test文件夹,test文件夹下建立unit文件夹,unit文件夹下建立app.spec.js文件。目录结构如下:

目录

app.spec.js内容如下

test/unit/app.spec.js

在当前目录打开命令行,输入karma start,这时karma会启动一个服务来监听测试。

karma start

不要关闭当前命令窗口,再打开一个命令窗口,输入karma run,这时我们会看到测试通过的提示。

karma run

查看测试覆盖率

单元测试属于白盒测试,测试覆盖率也是测试指标之一。karma提供了karma-coverage来查看测试覆盖率。

安装karma-coverage:npm install karma-coverage --save-dev

配置覆盖率,在预处理的文件上加coverage

karma.conf.js

在报告中使用coverage

karma.conf.js

配置覆盖率报告的查看方式

karma.conf.js

再次执行karma start和karma run,我们能看到生成了覆盖率查看文件夹

目录

在浏览器中打开上图中的index.html我们能看到覆盖率已经生成。

index.html

点击「unit/」我们看到app.spec.js代码有3036行,测试覆盖率是打包之后文件的覆盖率,

unit/index.html

点开文件,果然是打包之后的代码。这个覆盖率显然不是我们想要测试的源文件的覆盖率。

unit/app.spec.js

怎么办呢?想想开发时浏览器打开的也是编译后的文件,我们怎么定位源码呢?

Bingo! sourcemap。

当然这里只用sourcemap是不够的,测试覆盖率神器isparta闪亮登场。

安装:npm install --save-dev isparta isparta-loader

修改vue的js loader

karma.conf.js

再次执行karma start和karma run,我们能看到测试覆盖率文件已经能找到源文件了,并且覆盖率只有js代码,并不包括无关的template和style,简直太好用了有没有。

index.html

src/index.html

src/app.vue.html

等等,怎么还有那个3000多行的文件,这个覆盖率没有用,能去掉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只需要把karma.conf.js中preprocessors的coverage去掉即可。

karma.conf.js

再次执行karma start和karma run,我们能看到覆盖率的文件变成这样了。

index.html

最后我们可以把karma的watch模式打开,之后只需要运行karma start就能监控文件变动并自动执行测试了。

karma.conf.js

至此karma+webpack搭建的vue单元测试环境就已经ready了。

文章图片较多,略显拖沓,不妥之处欢迎吐槽,欢迎拍砖。

关于如何写测试脚本,请看这篇文章Vue单元测试case写法。

更新webpack2

以上内容基于webpack 1.x 版本,如果使用webpack 2以上版本的话,需要将isparta-loader换成istanbul-instrumenter-loader,并使用karma-coverage-istanbul-reporter 生成测试报告。配置方法:https://github.com/MarxJiao/vue-karma-test/blob/webpack2/karma.conf.js

相关链接

Vue单元测试case写法

Karma官网

Vue Unit Testing

isparta loader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