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angular的输入和输出的使用方法
2020-11-27 22:07:12 责编:小采
文档


我们的组件

@Component({
 selector: 'app-messages',
 inputs: ['name'],
 templateUrl: './messages.component.html',
 styleUrls: ['./messages.component.css']
})
export class MessagesComponent implements OnInit {
 name: string;
}

这里我们就用name接受了上级组件的myName


通过上面的图,就很容易看输入数据的对应关系。

然后我们打印一下看看变量是否成功输入了。

export class MessagesComponent implements OnInit {
 name: string;

 ngOnInit() {
 console.log(this.name);
 }
}

成功输入!

@Input

上面我们实现了组件的数据输入,但是angular并没有满足现状,还提供另外一种输入的方法,就是@Input

@Component({
 selector: 'my-component'
})
class MyComponent {
 @Input() name: string;
}

只要在我们的组件中定义变量的时候使用@Input装饰器就行了。对比上面我们使用inputs时,少了一个二次声明。这种方法感觉数据的传递少了一层关系,更加易于理解,而且代码也更加的工整。

组件输出

说完了组件的输入,下面我们就该聊聊组件的输出了。要将数据从组件中传递出去,就要使用输出绑定

<button (click)="display()"></button>
圆括号(): 事件绑定,又叫输出绑定。这里我们监听click事件,然后触发display方法。

除了click,angular还有很多内置的事件,当然,我们在编写自己的组件的时候,也可以自定义一个事件,来与外部通信。

自定义事件

自定义的事件需要做三件事情:

1.在@Component配置中,制定outputs配置项
2.在配置的属性中,设置一个EventEmitter(事件触发器)
3.在适当的时候,也就是要触发的方法中,通过EventEmitter触发事件

下面看一下示例:

@Component({
 selector: 'my-component',
 outputs: ['newEvent']
})
export class MyComponent {
 newEvent: EventEmitter<string>;
 
 constructor() {
 this.newEvent = new EventEmitter();
 }
 
 display(): void {
 this.newEvent.emit("test event");
 }
}

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上面模板中的代码实现输出了。

如果想在一个父级的组件中使用这个输出,就要使用我们自己的事件了。下面看一个示例:

父级组件:

export class AppComponent {
 ...
 showEvent(message: string) {
 console.log(`hello: ${message}`);
 }
}

父级模板:

<app-messages (newEvent)="showEvent($event)"></app-messages>

我们的组件:

@Component({
 selector: 'app-messages',
 outputs: ['newEvent'],
 templateUrl: './messages.component.html'
})
export class MessagesComponent {
 newEvent: EventEmitter<string>;

 constructor(private messageService: MessageService) {
 this.newEvent = new EventEmitter();
 }

 display(): void {
 this.newEvent.emit('test event');
 }
}

我们的组件模板:

<button (click)="display()">触发</button>
引用文字

然后点击触发,可以看到输出hello:test event。数据输出成功!

好了我们再来梳理整个输出过程:

1.我们自定以一个组件,通过内置的click事件触发display方法,这时就会触发我们自定义的事件:newEvent

2.当事件触发的时候,他会执行上一级的方法:showEvent

3.我们的事件输出了一个字符串test event,然后通过$event获取这个输出结果,并当做参数传给上一级的方法showEvent

@Output

同输入相同,angular也为我们提供了输出的第二种方式:@Output

用法与@input类似:

export class MessagesComponent {
 @Output() newEvent: EventEmitter<string>;
}

只有在定义的时候,省去了重新声明的一步。

官方参考:https://angular.io/api/core/Component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