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心之论的汉语大词典是: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或深刻的议论。《镜花缘》第九十回:“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性命之说高而经纶之业疏;诛心之论深而驭材之术失。”瞿秋白《文艺论辑·马克思文艺论底断篇后记》:“用不着埋怨什么‘诛心之论’,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拉萨尔的‘诛心’的批评,的确预言了拉萨尔的政治命运,他始终走上了同俾士麦克联合的道路。”参见“诛意”。
诛心之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诛心之论详细内容】
诛心之论zhūxīnzhīlùn。(1)不问其事迹,只就其动机、用心而加以责备的言论。
二、基础解释
指揭穿动机的批评。
三、出处
《后汉书·霍谞传》:“《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
四、其他释义
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五、关于诛心之论的成语
六、关于诛心之论的造句
1、药家鑫这件案子最不应该的就是对当事人做了大量的诛心之论,而且不乏恶意地去忖测当事人的心理。
2、这一句可是诛心之论,处理不好足以让灵鹫寺武当山和嵩山的关系见恶。
3、这等诛心之论直接把扶苏推到了聚光灯下。
4、这一番诛心之论虽然有些不恭,却是在情入理。
5、章氏“揭发伏藏”,作“诛心之论”,显得“气壮而理直”,至于“曳尾涂中,龟鳖同乐,而复窃据虚名,高言改革,惧丑声之外扬,则作无赖口吻以自抵谰。
6、朕便不做诛心之论,却还要问一声他们到底要干什么?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君父?要把朕这座金銮殿拆了吗?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