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一偏之论意思是什么
2023-07-16 07:35:07 责编:小OO
文档


一偏之论的解释是:偏于一面的议论。一偏之论[yīpiānzhīlùn]⒈偏于一面的议论。

一偏之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一偏之论详细内容】

意思是偏于一面的议论。

二、引证解释

⒈偏于一面的议论。引宋朱熹《答沉叔晦书》:“前日务为学而不观书,此固一偏之论。”宋韩淲《涧泉日记》卷中:“列御寇谓气为易,而不及乎阴阳;王通谓人为易,而不及乎天地:皆一偏之论。”《宋史·儒林传·陈亮》:“陛下厉志復讎,足以对天命;篤於仁爱,足以结民心;而又仁明,足以照临群臣一偏之论:此百代之英主也。”⒈偏于一面的议论。引宋朱熹《答沉叔晦书》:“前日务为学而不观书,此固一偏之论。”宋韩淲《涧泉日记》卷中:“列御寇谓气为易,而不及乎阴阳;王通谓人为易,而不及乎天地:皆一偏之论。”《宋史·儒林传·陈亮》:“陛下厉志復讎,足以对天命;篤於仁爱,足以结民心;而又仁明,足以照临群臣一偏之论:此百代之英主也。”成语解释一偏之论

三、综合释义

偏于一面的议论。陛下厉志复仇,足以对天命;笃于仁爱,足以结民心;而又仁明,足以照临群臣~:此百代之英主也。◎《宋史·儒林传六·陈亮》一偏之论[yīpiānzhīlùn]

四、出处

宋·朱熹《答沈叔晦书》:“前日务为学而不观书,此固一偏之论。”

五、关于一偏之论的成语

偏听偏信  偏听偏言  一偏之论  一物一偏  一偏之见  一偏之言  

六、关于一偏之论的造句

1、列御寇谓气为《易》而不及乎阴阳,王通谓人为《易》而不及乎天地,皆一偏之论

2、只有宽待学生,才能全面、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对其表扬或者批评不会出现“一偏之见,一偏之论”。(https://www.chazidian.com/zj-295837/查字典造句)

3、只有宽待学生,才能全面、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对其表扬或者批评不会出现“一偏之见,一偏之论”。【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一偏之论造句】

4、陛下厉志复仇,足以对天命;笃于仁爱,足以结民心;而又仁明,足以照临群臣一偏之论:此百代之英主也。◎《宋史·儒林传六·陈亮》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一偏之论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