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子的解释荔枝树的果实。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 :“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 宋 苏轼 《与吴秀才书》 :“又致酒面、海物、荔子等。仆岂以口腹之故千里劳人哉!” 清 金农 《咏频婆果》 之二:“翻恨 炎州 鲜荔子,秪目风露 不同 生。” 词语分解 荔的解释 荔 ì 〔荔枝〕a.常绿 乔木 ,果实
作者:张晋诗名:刘梦得禹锡柳子厚宗元朝代:清全文:叔文党羽总堪羞,最惜连州与柳州。一败那知成大僇,高才毕竟有千秋。竹枝歌罢悲迁客,荔子丹时拜故侯。悔不当年贞介石,遂教流落弃荒陬。
在柳州任职的四年中,他兴文教、释奴婢、修城郭、植树木、移风易俗、政声颇著。 在他病死柳州后的第三年,即长庆元年(821?年),地方人士按照他“馆我于罗池”的遗愿,在罗池旁建庙以作纪念。 唐代就有官绅及文人墨客游历柳侯祠。宋代追封柳宗元为文惠侯,故于宋崇宁三年(1104年)改称柳侯祠...
此处“古词”当指韩愈所作《柳州罗池庙碑》中的拟楚辞体的迎送神曲,其文曰: “荔子丹兮蕉黄,杂佳蔬兮进侯堂。侯之船兮两旗,度中流兮风泊之。待侯不来兮,不知我悲。侯乘驹兮入庙,慰我民兮,不嚬以笑。鹅之山兮柳之水,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侯朝出游兮暮来归,...
由苏轼书写,内容却是颂扬柳宗元的事迹,此碑首句为“荔枝丹兮焦黄”,故又名荔枝碑。柳子庙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荔子碑位于柳子庙正殿后墙上,因碑文首句“荔子丹兮蕉黄”而得名。此碑共四块,每块面积3.3平方米,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文物。碑文是:“荔子丹兮蕉黄,杂肴兮进侯之堂,...
因诗首句为“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被称荔子碑。两百多年后,北宋苏轼用刚健遒劲的楷书写出这首祭文并刻石存柳侯园。惺惺相惜,千古流传。苏轼的书法、韩愈的文章、柳宗元的轶事,唐宋家就占了三家,故有“三绝碑”之称。柳文石刻不时掩映在翠绿之中。游人可驻足凭吊缅怀这位文化巨人...
6、荔子丹时簪末利,可能无句寄中州。——出自姜特立《送徐抚干二首》7、地气周遭逐处流,五羊渐已似中州。——出自陈藻《送黄钦之赴广州盐税三首》8、百年生死向中州,千金莫作齐安游。——出自张耒《齐安行》9、千年虏地困沙砾,一日见宝来中州。——出自张耒《鲁直惠洮河绿石研冰壶次韵》10、蚕丛今岁看灯宵...
因其句首云“荔子丹兮蕉黄”,后人便称“荔子碑”。 诗赞柳侯,作者韩愈,字为苏轼亲笔,唐宋三大文豪的文采神韵凝于一碑,故后人亦称之为《韩文苏书柳事碑》或“三绝碑”,此碑为柳侯祠的镇祠之宝,其刻石技艺刀法恣肆狂放、深浅奇正、随笔赋形,与苏东坡雄奇、深厚的书法相得益彰,被人推为...
因诗首句为“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被称荔子碑。两百多年后,北宋苏轼用刚健遒劲的楷书写出这首祭文并刻石存柳侯园。惺惺相惜,千古流传。苏轼的书法、韩愈的文章、柳宗元的轶事,唐宋家就占了三家,故有“三绝碑”之称。漫步柳侯公园,伫立柳公衣冠冢前,俯仰转眸都会感到此地的...
宋徽宗追封柳宗元为文惠侯,罗池庙改名为柳侯祠。现存建筑是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重建的。祠周围已辟为柳侯公园。祠前的“柑香亭”,传说是柳宗元讲学、会客、种柑的地面。祠内有著名的“荔子碑”,即韩愈所撰罗池庙碑,因罗池庙诗第一句“荔子丹兮蕉黄”而得名。碑文是苏轼的手迹,所以称为“韩诗苏书柳事...